《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
1、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
2、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确定对称图形对称轴的位置和条数。
2、根据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各一个,3个轴对称图形、剪刀、彩纸、长尺、板书材料(轴对称图形、完全重合、对称轴)。
为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各一个,彩纸,剪刀、尺子、教材和习题复印件。
教学过程
五、探究新知
(一)认识轴对称图形。
欣赏剪纸作品,并介绍剪纸作品的发展及用处。以剪纸艺术的介绍作为课前三分钟的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观察图形,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剪纸作品吗?那么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一起研究剪纸作品是怎样剪出来的。先请小朋友们欣赏几幅图片,这是……
生:青蛙、脸谱、树叶、蝴蝶。
师:美吗?小眼睛,仔细观察,他们每个图形的左边和右边,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同桌的小伙伴说一说。
2、同桌交流。
3、反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和大家说一说?
4、猜想。猜一猜,把每个图形对折,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大屏幕演示蝴蝶图形两侧重合的动画过程)
小结:像这样,一个图形对折以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我们就把它叫做轴对称图形。
5、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6、判断(检查学生能否运用新知准确判断轴对称图形。)
师:老师这还有一些图片,同学们看看,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
(学生判断后,说理由。)
7、说一说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轴对称图形美吗?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也是对称的?
(这样设计,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检查了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小结:老师发现小朋友们个个都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真棒!
(二)认识对称轴。1、剪一剪
(1)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对称图形,老师这里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纸张,大家能够用剪刀试着剪出一个对称图形码? 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动手试一试。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 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
(2)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方法。 要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张进行对折再剪,最后沿对折的地方打开,这就形成了一个对称图形。 教师小结:像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同桌交流,将剪出的图形对折,看看是否完全重合,说说同桌剪的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 教师引导:我们剪轴对称图形时,先要对折,那就是说,把你手上的图形对折,如果能完全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操作,判断。指名上台演示,说说判断的理由。(展示时,教师注意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横着、竖着、斜着的方向对折,感受不同角度进行判断。)
3、引导学生认识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谈话:将对折的图形打开,你有什么发现?(中间有一条折痕。) 师:这条折痕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同学们,用铅笔画出你们所剪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认识对称轴,画出对称轴。
4、同桌之间互相找找剪出来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找,互相说。
六、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9页“做一做”。 说说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将图形对折,看看是否完全重合。
2、完成教材“练习七”的第1、2题。 谈话:生活中还有很多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老师收集了一些图形,这里有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样确认的? 出示第1题的图形,让学生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指名汇报。 教师小结:这里的五角星,乒乓球拍和飞机的图案对折后能完全重合,都是轴对称图形,你能指出它们的对称轴吗?(学生互相指一指,并指名上台指。) 谈话:我们接触最多的10个阿拉伯数字里也有轴对称图形,你能找出来吗? 出示第2题的数字图,学生寻找。 交流汇报。
3、完成教材“练习七”的第3题,连一连。 学生读题,说说下面的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学生连线,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七、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从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可以看见轴对称图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图形,我们的生活才会装扮得这么美丽。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
直线就是对称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