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空手出纸杯
第二节 弹力 弹簧测力计
第六章 力和运动
学习目标
1.了解弹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探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的关系。
3.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方法,学会它的制作及使用。
两个纸杯在不受握力后有什么变化?
想一想
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撤掉
外力之后,能恢复原来形状
的特性。
如橡皮筋、弹簧等。
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撤掉
外力之后,不能自动恢复原
来形状的特性。
如橡皮泥等。
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拉弹簧时,感受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一、弹力
弹性限度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弹簧不能完全复原。所以,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的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弹弓
橡皮筋发生形变
产生的力使人能击中较远目标
思考:
(1)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弹力的方向又是指向什么方向?
例子
书放在桌面上
书对桌面:
桌面对书:
压力
支持力
提出问题
书发生形变吗?压力怎么来的?
桌子形变了吗?支持力怎么来的?
分析
书发生了形变,要恢复原状,要向下恢复,所以向下产生弹力----压力
桌子发生了形变,要恢复原状,要向上恢复,所以向上产生弹力----支持力
所以拉力、压力、支持力等都是弹力。
弹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
②弹力的方向:
跟形变的方向相反。
① 弹力产生的条件:
物体间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1.弹簧测力计的作用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2.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4.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
二、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的作用:
测量力的大小
挂钩
拉杆
单位
指针
刻度盘
挂钩
拉杆
单位
刻度
弹簧
弹簧封闭在内部
最大测量值是_______
量程是_______
分度值是________
5 N
0~5 N
0.2 N
原理:
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伸长的
长度与弹簧受到的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的刻度都是均匀的
用前三看:
一看量程:观察测量范围,选择量程合适的测力计
二看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
三看最小分度值,决定弹簧测力计的精确度
1)使用前: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一会查:测量前,用手轻轻地来回拉动几次,避免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的摩擦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二会放:测量时,沿着弹簧的中心轴线施力
三会看:视线要与刻度面垂直,应保持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四会读:无需估读,指针靠近哪条刻度线就读取哪条刻度线的值
2)使用时:
注意:倒挂测量,会使测量值偏大
形形色色的测力计
一、弹力
二、弹簧测力计
1.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
2.弹力:
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而产生的力
2.原理:
弹簧受到的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就越大。
3.构造:
1.用途:
测量力的大小
4.使用:
使用前三看,使用时四会
弹簧、刻度盘、指针、挂钩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本课小结
弹力
思维导图
反馈习题
如图所示的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C
下图展示了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景,其中测量方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D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N,分度值是______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N。
0~5
0.2
1.6
关于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在一定的限度内,弹簧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C.在一定的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D.在一定的限度内,弹簧所受的拉力与其伸长成正比
C
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正确
B
一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某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时,误将物体挂在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2 N,则该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
A.一定等于4.2 N B.一定大于4.2 N
C.一定小于4.2 N D.无法确定
C
如图所示,有一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桌面上,两位同学分别拉着它的一端,当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其示数为10 N,忽略其他力的影响,两位同学所用的拉力分别是( )
A.5 N、5 N B.10 N、10 N
C.10 N、0 N D.5 N、0 N
B
小强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刚拉开时没感到太费力,可是两手拉开的距离越大,就感到越费力。这是什么原因?
解: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因此两手拉开的距离越大感觉越费力。
如图,将椭圆形厚玻璃瓶装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瓶中。沿着不同的方向用力捏厚玻璃瓶,观察细管中水面高度的变化。请你从力使 物体产生形变的角度解释所看到的现象。
解:细管中水面高度上升。当用力捏厚玻璃瓶时,厚玻璃瓶发生形变,其容积变小,从而使细管中的水面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