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二年级(下)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二单元 平均分成几份的方法
难点名称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实践操作中,“平均”分物品,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通过具体操作,经历平均分的过程,逐渐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要深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多,才能正确操作、应用,而且,平均分成几份的方法不止一种,学生还无法很快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感受平均分的过程与方法。 2.通过思考、交流,掌握平均分的多种方法,提升知识应用能力。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均分”,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复习平均分。 师:怎样分,才是平均分? 生: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1)班的小朋友在准备郊游需要的食物,分橘子的时候,遇到了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帮他们。 出示问题: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 1.合作探究 师: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分橘子。 师:怎么分? 生: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 分一分。 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教师适时指导。 2.方法交流 师:说一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平均分的? 生:每份要分得同样多,1个1个分。 生:18个橘子很多,1个1个分,太慢了,可以2个2个地分。 生:还可以3个3个地分。 学生展示分法:①1个1个地分 ②2个2个地分,再一个一个地分 ③3个3个地分 3.掌握方法 教师演示平均分的过程。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体会方法的多样性。 师:我们用3种方法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生:…… 师:同学们理解了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而且掌握了平均分的方法,还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平均分的结果,你们真是会学习的孩子。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做一做。 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盒? 2.练习二第2题。 把9个笑脸平均贴在3条线上,每条线上应贴多少个? 3.练习二第3题。 把12个风车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个?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小结 师:将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有哪些方法? 生:……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会用到平均分?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