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卷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能源、材料与社会综合测试练习题(无超纲)(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试卷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能源、材料与社会综合测试练习题(无超纲)(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8 22:3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能源、材料与社会综合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热机的工作过程中,由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做功冲程
B.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效率高
C.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吸入气缸中的是油气混合物
D.蓄电池充电的过程中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在城市繁忙的十字路口,当红绿灯发生故障时,交通部门会运来如图所示的可移动式红绿灯临时指挥交通,保证车辆及行人的安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绿灯是发光二极管,主要制造材料为超导体
B.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太阳能
C.白天,蓄电池储能过程中,蓄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
D.红灯与绿灯交替发光,它们连接方式为并联
3、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绝缘体不能带电
B.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导体
C.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内部有大量自由电子
D.绝缘体不易导电是因为内部几乎没有电荷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比热容随物体的质量、吸收的热量、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
B.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若燃料燃烧不完全,热值仍不变
C.热机消耗的燃料越少,该热机的效率越高
D.从高处落下的篮球,接触地面反复跳起的过程中,高度越来越低,是由于能量在不断消失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能的总量是不变的,所以我们不需要节约能源
C.酒精燃烧时,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D.中午海滩上沙子比水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小
6、下列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热、天然气、电能都属于二次能源
B.光纤通信是激光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来传递信息的
C.太阳能是由太阳内部热核反应释放出的能量,故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D.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超导体材料制成的
7、美团共享电单车已经进入鞍山了。对于使用电单车说法错误的是(  )
A.骑电单车上坡时省劲儿,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给电单车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电单车在刹车过程中,刹车片会发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刹车片内能的
D.电单车没电时需要奋力蹬车,消耗人体内的一部分能量,这个过程能量转化守恒
8、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kg的水和1kg的冰的密度相同
B.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是因为含有有害物质的空气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C.为减轻质量,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D.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9、科技的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2021年新一代5G芯片将开始量产,标志着中国芯片正在崛起。芯片是指含有集成电路的硅片,制造芯片的主要材料是(  )
A.超导材料 B.绝缘材料 C.隔热材料 D.半导体材料
10、下列一组全是导体的是(  )
A.金属、人体、塑料 B.大地、食盐水溶液、橡胶
C.石墨、人体、玻璃 D.金属、人体、大地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阅读《碳中和与能源结构》并回答题。
碳中和与能源结构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我国政府将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使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目前大多数的电能来源于燃烧化石能源而获得,煤炭是火力发电的主要燃料,在燃烧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必定会有碳排放,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使用电力汽车就可以减少碳排放。在我国碳排放总量中,煤炭排放的占比超过了60%,而煤电的碳排放约占煤炭总排放的一半,因此在电力工业中实现能源转型,是电力脱碳,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优化和升级能源结构,要减少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提高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其他能源的合理利用。目前比较成熟的是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国发电总量的9.67%,火力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70%。
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无需化石能源又环保,为何不能像火力发电一样被广泛应用呢?第一个原因是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有非连续的特点,具有不稳定性,比如太阳能受光照时间制约,风能受风力和风向制约。第二个原因是储电困难。电网只能容纳约15%的非稳定型发电的电能,风能和太阳能发出来的电,电网是无法全部容纳的。
电能的存储有物理和化学两种方式。物理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势能等与电之间的相互转化,比如抽水蓄能,利用电力系统负荷低谷时的剩余电量用水泵把水抽到高处,把电能转化为水的势能,当系统发电量不足时,再让水流下来推动发电机发电。化学储能主要是依靠电池,把电力系统剩余电量存储到电池中。但以上储能方式还无法解决大规模储能问题。今后我们的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会越来越多,发电量的波动性也会更强,对电网的时时调度要求会更高,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存储和运输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1)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目前还不能广泛应用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请你列举两条在日常生活中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具体做法或建议。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2、我国的第一颗5G通信卫星已成功发射,这是我国核心技术的结晶。该卫星在太空所使用到的太阳能是________(“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它是通过________向地面传输信息的。
3、电能是___________(填“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它可以使电动机转动,同时产生___________能散失在空气中。
4、如图是小峰自制的调光小台灯,物体a应选择________(选填“铅笔芯”或“塑料细棒”)。闭合开关,向左移动夹子,小灯泡变亮,说明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________有关。
5、简单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我们给手机电池充电时,手机电池相当于 ___________,充电器的外壳塑料是 ___________,我们不能用湿毛巾来擦拭正在工作的充电器,是因为平常的水是 ____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小明家买了一辆以汽油为燃料的小汽车,如图所示.经查阅资料,小明了解到以下信息;“该车如以8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牵引力为780N,百公里油耗:8L/100km”.(温馨提示:“百公里油耗:8L/100 km”是指汽车行驶100km,需要 消耗8L汽油.)
已知:1L=10—3 m3,汽油密度ρ=0.7×103kg/m3,汽油热值g=4.6×107J/kg.请你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8L汽油质量是多少kg
(2)完全燃烧8L汽油所放出的热量是多少J (计算结果保留l位有效数)
(3)该车以8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它的发动机效率是多少
2、丽丽家使用的是瓶装液化气,每瓶中装入的液化气质量为21kg,液化气的热值取5×107J/kg。求:
(1)完全燃烧1kg的液化气,释放的热量是多少?
(2)若整瓶液化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60%被利用,小彤想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如果将上述散失的热量全部收集起来,可以把多少温度为20℃的水加热到100℃?(c水=4.2×103J/(kg·℃))
(3)液化气与煤相比,热学方面突出的优点是?环保方面突出的优点是?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的再生制动器
目前大多数汽车刹车时均采用油压制动.油压制动刹车时消耗的动能转化为内能释放掉,形成了能源的浪费.而现在的混合动力汽车采用再生制动器,它能把汽车刹车制动时消耗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同时产生汽车所需的制动力,从而有效减少了汽车的燃油消耗、污染物排放和制动器摩擦片的磨损.汽车刹车时再生制动器是无法提供足够的刹车阻力,仍需要与油压制动器配合使用,产生恒定的刹车阻力来满足刹车要求.若某汽车以72 km/h的速度行驶,刹车时再生制动器产生的阻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表:
再生制动器只会把一部分的动能再生使用,其余的动能转化为内能.汽车正常行驶时,将发动机关闭直至汽车停止的过程中,通过再生制动器将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称为储能效率.储能效率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有所不同.
时间t/s 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再生刹车阻力f/103 N 8.0 8.1 8.4 9.0 10.0 10.0 10.0 7.5 5.0
(1)汽车刹车时,再生制动器所产生的刹车阻力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
A.逐渐增大B.先增大后不变
C.先增大后减小D.先增大,后不变,再减小
(2)在甲图中画出汽车刹车时再生制动器0~0.8 s内产生的刹车阻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如果汽车制动时需要产生恒定的刹车阻力为1×104 N,由图甲可知t=0.7 s时,油压制动器还需产生____N的刹车阻力.
(4)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正常行驶,然后关闭发动机,分别测出开启和关闭再生制动器两种情况下,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对应的速度大小v,计算出动能Ek,画出了对应的Ek–s图象如乙图所示.由图象可以求出此次测试中的储能效率为__________.
4、有种太阳能、电能两用热水器,该热水器用电加热时的额定功率为2000w,晴天时在西宁地区,这种热水器一天内吸收的太阳别能为2.8×107J,能将水箱内8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70℃ c水=4.2×103J/(kg℃).求
(1)80kg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该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效率是多少?
(3)如果遇到阴雨天改用电加热,热水器在正常工作时,将上述同样质量、初温的水加热到同样的温度需要多长时间(假设所消耗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4)用电高峰期,家中只有液晶电视机和热水器工作时,热水器将上述同样质量、初温的水加热到同样的温度,实际用时1×104s,通过电能表测得此过程共耗电1.8×107J,此时热水器和液晶电视机的实际电功率分别为多大(假设热水器所消耗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5、如图所示,一种便携式燃气炉,用瓶装丁烷气体作燃料,已知某品牌瓶装丁烷气体的质量为250g,丁烷的热值为q=7×107J/kgC水=4.2×103J/(kg ℃)问:
(1)丁烷气体在燃烧时,能量转化是_____.
(2)完全燃烧0.1kg的丁烷气体,可以发出多少热量______ ?
(3)若该燃气炉的效率为30%,丁烷燃烧放出的热量被水吸收,一瓶气体能使多少千克的水温度升高50℃ 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
1、小华在做滚摆实验时,发现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小华想:“这是否说明在动能、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整个装置的能量不守恒?这不是与能量守恒定律相矛盾吗?”请你帮小华解决他的困惑.
2、如图所示的装置,是课外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一台静电发动机.他们将两个塑料杯的外面都包裹一层铝箔,将两个杯子套在一起并在外面再套一个塑料杯,制作成简易电容杯.再将一个塑料杯周围均匀的贴上铝箔条,用笔尖在塑料杯顶端顶出个凹坑,制成转杯.用笔将转杯支撑在底座上,然后将电容杯中接出的一个铝箔条与转杯一侧的铝箔条接触,用塑料吸管做支架,固定一个铝箔条并使其与转杯的另一侧接触.静电发动机就制作完成.
同学们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将橡胶棒接触电容杯的铝箔,重复几次后,便观察到转杯转动了起来.
(1)为了实验现象明显,支架和底座的材料都应选择________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2)用毛皮摩擦橡胶棒使其带电,用橡胶棒接触电容杯的铝箔,可将电荷传到转杯的铝箔细条片上,由于________ ,在力的作用下,转杯就旋转了起来.
3、太阳能电池帆板(简称“电池板”)是为“嫦娥”系列探测器及其他空间飞行器提供能源的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板”通常装有“向日器”,有了“向日器”,“电池板”就像“向日葵”一样迎着太阳转动。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影响太阳能电池产生电流大小的因素”,他们用材料相同:面积分别为S和S’的“电池板”进行实验,并改变“电池板”与光线的夹角,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大小,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比较图(a)与(b)可得_____________ ;
(2)分析比较图(a)与(c)可得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详解】
A.在热机的工作过程中,由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故A错误;
B.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主要是因为柴油机为压燃式,压缩的程度更高,气缸内温度更高,能量转化的程度更高,故B正确;
C.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气缸中的是空气,故C错误;
D.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D错误。
故选B。
2、D
【详解】
A.制造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其具有单向导电性,故A错误;
B.太阳能电池板是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即其可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故B错误;
C.蓄电池储能过程中,会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这是其相当于用电器,故C错误;
D.红灯与绿灯可以单独工作,说明二者是并联的,故D正确。
故选D。
3、B
【详解】
A.导体和绝缘体都能够带电,带电方法可通过摩擦起电或接触带电,故A错误;
B.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导体,如玻璃在红炽状态下变为导体,故B正确;
C.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是:导体内存在大量的自由电荷,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叫自由电子,故C错误;
D.绝缘体不易导电是因为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即绝缘体内的电荷不能够自由移动,故D错误。
故选B。
4、B
【详解】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吸收的热量等因素无关,故A错误;
B.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燃烧是否完全等因素无关,故B正确;
C.热机效率是指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比值,当有效利用的能量一定时,热机消耗的燃料越少,热机的效率越高,但选项中没有说明有效利用的能量一定,故C错误;
D.篮球运动的过程中,需要克服阻力做功,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但在能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5、A
【详解】
A.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A正确;
B.能量是守恒的,但能量的转化是有方向性的,可利用的能源会越用越少,所以需要节约能源,故B错误;
C.酒精灯燃烧时,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
D.沙子比水热是因为沙子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沙子升高的温度要大,故D错误。
故选A。
6、B
【详解】
A.一次能源是直接来自自然界而未经加工转换的能源;二次能源是由一次性能源直接或间接转换而来的能源;所以,地热、天然气属于一次能源,电能属于二次能源,故A错误;
B.激光可以在光导纤维里通过光的反射传播,从而传播信息,故B正确;
C.太阳能是由太阳内部热核反应释放出的能量,可以从太阳源源不断获得,为“一次能源”,同时也是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
D.二极管是由半导体做成的器件,它具有单向导电性;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7、C
【详解】
A.骑电单车上坡时,消耗了电能,获得了机械能,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给电动车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用电器,这一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电单车在刹车过程中,刹车片会发热,是通过做功改变刹车片内能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电单车没电时需要奋力蹬车,消耗人体内的一部分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这个过程能量转化守恒,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详解】
A.密度是物质本身的属性,它由物质的种类决定。1kg的水和1kg的冰仅是质量相等,它们是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所以密度不同,故A错误;
B.发生火灾时,温度较高,室内有毒气体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有毒气体漂浮高处。所以,为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故B正确;
C.为减轻质量,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故C错误;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但不同的物质可能密度相同。例如酒精和汽油的密度大约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9、D
【详解】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锗、砷、镓等。制造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属于半导体材料。
故选D。
10、D
【详解】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塑料、玻璃、橡胶、油等。
A.金属、人体、塑料中,金属和人体属于导体,塑料属于绝缘体,故A错误;
B.大地、食盐水溶液、橡胶中,大地和食盐水溶液属于导体,橡胶属于绝缘体,故B错误;
C.石墨、人体、玻璃中,石墨和人体属于导体,玻璃属于绝缘体,故C错误;
D.金属、人体、大地均易导电,都属于导体,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 储电困难 夏天开空调温度不低于26℃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详解】
(1)[1][2]由材料可知,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目前还不能广泛运用的原因有:
①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有非连续的特点,具有不稳定性。
②储电困难,有大量的电能被浪费。
(2)[3][4]为了实现碳中和,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碳排放,具体做法有:
①夏天开空调温度不低于26℃。
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2、可再生 电磁波
【详解】
[1]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得到,是可再生能源。
[2]在太空的卫星是通过电磁波向地面传输信息的,虽然太空到地面间有真空,但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二次能源 内
【详解】
[1]电能是由其他形式的能转化而来的,属于二次能源。
[2]电流通过电动机,消耗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同时一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散失在空气中。
4、铅笔芯 长度
【详解】
[1]因为铅笔芯是导体,塑料棒是绝缘体,所以应该将铅笔芯接入电路,灯泡才能发光。
[2]闭合开关,向左移动小夹子,小灯泡变亮,铅笔芯接入的长度变短,连入的铅笔芯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说明电阻大小与长度有关。
5、用电器 绝缘体 导体
【详解】
[1]给手机电池充电时,电池消耗电能,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用电器。
[2]塑料不容易导电,充电器的外壳塑料是绝缘体。
[3]我们不能用湿毛巾来擦拭正在工作的充电器,是因为平常的水是导体。
三、计算题
1、(1)5.6kg;(2)7.8×107J;(3)30.28%
【解析】
试题分析:(1)由ρ=m/V得:8L汽油质量为m=ρV=0.7×103kg/m3×8×10-3m3=5.6kg;(2)完全燃烧8L汽油所放出的热量为:Q=qm=4.6×107J/kg×5.6kg=2.576×108J;(3)设小汽车匀速行驶100km,则牵引力所做的功为W=FS=780N×100×103m=7.8×107J;小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η=W/Q=7.8×107J/2.576×108J=30.28%.
【考点定位】热量的计算;机械效率
2、(1)5×107J;(2)1250kg;(3)热学方面突出的优点是热值高,环保方面突出的优点是污染少
【详解】
解:(1)1kg的液化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Q放=mq=1kg×5×107J/kg=5×107J
(2)整瓶21kg的液化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Q放=m′q=21kg×5×107J/kg=1.05×109J
因为整瓶液化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60%被利用,所以散失的热量
Q散=Q放(1﹣η)=1.05×109J×(1﹣60%)=1.05×109J×40%=4.2×108J
因为Q吸=cm(t t0),且水的温度由20℃加热到100℃,所以可加热水的质量
(3)液化气与煤炭相比较,具有热值高的特点,在质量相同时液化气燃烧产生的热量多;液化气的燃烧充分程度要比煤好,排出的二氧化碳少,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答:(1)1kg的液化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是5×107J;
(2)可以把1250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到100℃;
(3)热学方面突出的优点是热值高,环保方面突出的优点是污染少。
3、D 600 40%
【详解】
(1)由表格数据知,汽车刹车时,再生制动器所产生的刹车阻力大小随时间先增大,后不变,然后减小,故选D.
(2)在图上描出再生刹车阻力和时间的对应点(0,8.0)(0.2,8.1)(0.4,8.4)(0.6,9.0)(0.8,10.0),然后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
(3)再生刹车阻力与油压产生的刹车阻力之和等于恒定的刹车阻力,
由图甲可知t=0.7s时再生制动器产生的刹车阻力为9.4×103N.
则油压制动器还需产生的刹车阻力为1×104N-9.4×103N=0.6×103N=600N.
(4)关闭发动机后,关闭再生制动器,汽车克服摩擦力做功,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由图②可知,关闭发动机时汽车的动能为EK0=W=fs2=f×(40m-30m)=10m×f,
开启再生制动器,由图①可知,汽车克服摩擦力做功W=fs1=f×(36m-30m)=6m×f,则动能转化为的电能为E=EK0-E=10m×f-6m×f=4m×f,
则该次测试中储能效率.
故答案为(1)D;(2)见上图;(3)600;(4)40%.
4、(1)1.68×107J;(2)60%;(3)8400s;(4)1680W和120W
【详解】
(1)根据Q吸=cm△t知道, 80kg水吸收的热量是:
Q吸=cm△t=4.2×4.2×103 J/(kg ℃)×80kg×(70-20)℃=1.68×107 J;
(2)这种热水器一天内吸收的太阳能是:Q总=2.8×107J,所以,该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效率是:
η=Q吸/Q总×100%=1.68×107J/2.8×107J×100%=60%;
(3)假设热水器所消耗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W电=Q吸=1.68×107 J;
因为W电=Q吸=Pt,所以
t=W电/P额=1.68×107J/2000W=8400s;
(4)根据题意知道,热水器实际吸收的热量是=1.68×107 J,实际用时1×104s,所以,热水器的实际功率是:
P热=W热/t=1.68×107J/1×104s=1680W,
故液晶电视机消耗的电能是:
W液=W总-W热=1.8×107 J-1.68×107 J=1.2×106 J;
所以,液晶电视机的实际功率是:
P液=W液/t=1.2×106J/1×104s=120W.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太阳能热水器中的热量的计算,是一道电学与热学的综合应用题,在解题时要注意应结合题意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
5、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7×106J 25kg
【分析】
(1)用打火机点火是利用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已知丁烷气体的质量和热值,利用Q放=mq得到完全燃烧0.1kg的丁烷气体可以放出的热量;
(3)根据效率的公式得到水吸收的热量,根据Q吸=cm△t可求水的质量.
【详解】
(1)丁烷气体燃烧时,此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关系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完全燃烧0.1kg的丁烷气体可以放出的热量:Q放=mq=0.1kg×7×107J/kg=7×106J;
(3)由题知,完全燃烧0.25kg的丁烷气体可以放出的热量:,
水吸收的热量:,
水的质量:.
四、实验探究
1、在滚摆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摩擦不可避免,总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整个装置的机械能不守恒,但总的能量(即机械能和内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解析】
做滚摆实验时,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说明机械能在减少,而机械能减少的原因是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整个装置的能量守恒,也就是机械能和内能总和保持不变。
2、绝缘体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分析】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详解】
(1)为了防止铝箔上的电荷转移到支架和底座上,所以支架和底座的材料都应选择绝缘体;
(2)用毛皮摩擦橡胶棒使其带电,用橡胶棒接触电容杯的铝箔,橡胶棒的电荷传到转杯的铝箔细条片上,此时铝箔细条片和橡胶棒带有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转杯就旋转了起来.
故答案为(1)绝缘体;(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材料、与阳光夹角相同的电池板,面积越大,产生的电流越大; 材料、面积相同的电池板,与阳光夹角越大,产生的电流越大
【详解】
(1)[1]分析比较图(a)与(b)可知,电池板的材料、与阳光夹角相同,(b)的面积大,电流表的示数大,即产生的电流大,故可以得出结论:材料、与阳光夹角相同的电池板,面积越大,产生的电流越大;
(2)[2]分析比较图(a)与(c)可知,电池板的材料、面积相同,(a)与阳光的夹角大,电流表的示数大,即产生的电流大,故可以得出结论:材料、面积相同的电池板,与阳光夹角越大,产生的电流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