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必修2精读检测(13 鸿门宴)高手支招⑥精读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王关中(wàng) 好美姬(hào) 飨士卒(xiǎng)
B.为龙虎(wéi) 间行(jiàn) 为击破沛公军(wèi)
C.参乘(shèng) 刀俎(zǔ) 不胜杯杓(shēng)
D.鲰生(zōu) 细说(shuō) 数目(shù)
答案:D
提示:“数”应读“shuò”。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卮酒 彘肩 遣将守关 秋豪无犯
B.目眦 白壁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C.瞋目 诛杀 劳苦功高 为人不忍
D.拜谢 有卻 人为刀诅 我为鱼肉
答案:C
提示:A项,“豪”应为“毫”;B项,“壁”应为“璧”;D项,“诅”应为“俎”。
3.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旦日飨士卒(犒劳)
B.此亡秦之续耳(后继者)
C.沛公起如厕(如同)
D.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幸而)
答案:C
提示:“如”在这里是动词,“到……去”。
4.对下面句子中“为”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③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⑤约为婚姻 ⑥若入前为寿 ⑦若属皆且为所虏 ⑧如今人方为刀俎
A.①/②④⑥/③⑧/⑤/⑦ B.①⑤/②④/③⑧/⑥/⑦
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D.①⑤/②③④⑧/⑥/⑦
答案:A
提示:①是动词,担任。②④⑥是介词,给,替。③⑧是动词,是。⑤是动词,结为。⑦是介词,表被动。
5.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具告以事
B.吾属今为之虏矣
C.要项伯
D.距关,毋内诸侯
答案:B
提示:A项,“具”通“俱”。C项,“要”通“邀”。D项,“距”通“拒”,“内”通“纳”。
6.下列属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21世纪教育网
A.大王来何操 B.亚父者,范增也
C.贪于财货 D.若属皆且为所虏
答案:A
提示: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2)客何为者?
8.刘邦见项羽时所说的那段话,足见他的老谋深算。他要向项羽表明平等关系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表示自己有功而不居功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掩饰自己政治意图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他这样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樊哙闯帐,怒斥项羽,而项羽竟然“未有以应”,后说了一个“坐”,这反映了项羽怎样的性格?
答案:7.(1)军中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取乐,请让我舞剑助兴吧。
(2)来客是什么人?
提示:文言翻译要注意关键词语的翻译,同时要注意一些重要的文言语法知识。
8.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 讨好项羽,平息项羽的怒气
提示: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分析人物的性格,注意说话人的目的和意图。
9.胸无城府,不善狡辩。
提示:樊哙指责项羽“欲诛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续也”,虽然语言尖锐,他却“未有以应”。可见他虽然武力上有绝对优势,心理上却不堪一击。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郭汾阳在汾州,尝奏一州县官,而敕不下。判官张昙言于同列,以令公勋德,而请一吏致阻,是宰相之不知体甚也。汾阳王闻之,谓僚属曰:“自艰难以来,朝廷姑息方镇武臣,求无不得。以是方镇跋扈,使朝廷疑之,以致如此。今子仪奏一属官不下,不过是所请不当圣意。上恩亲厚,不以武臣待子仪,诸公可以见贺矣!”闻者服其忠公焉。王在河中,禁无故走马,犯者死。南阳夫人乳母之子抵禁,都虞候杖杀。诸子泣告于王,言虞候纵横之状,王叱而遣之。明日,对宾僚吁叹者数四。众皆不晓,徐问之,王曰:“某之诸子,皆奴材也。”遂告以故曰:“伊不赏父之都虞候,而惜母之阿奶儿,非奴材而何?”
10.文中的“南阳夫人”是主要人物的什么人( )
A.母亲 B.妻子 C.儿媳 D.姊妹
11.下列对“上恩亲厚,不以武臣待子仪,诸公可以见贺矣”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1世纪教育网
A.郭子仪认为皇上把他看得比一般方镇更重要,对他格外施恩,所以诸公应该祝贺皇上。
B.郭子仪认为皇上把他看得比一般方镇更重要,对他格外施恩,所以诸公应该祝贺自己。
C.郭子仪认为皇上对他不像对待一般方镇那样姑息,有求必应,这就是对他亲厚,所以诸公应该祝贺皇上。
D.郭子仪认为皇上对他不像对待一般方镇那样姑息,有求必应,这就是对他亲厚,所以诸公应该祝贺自己。
12.下列对“对宾僚吁叹者数四”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奏一州县官,而敕不下
B.宰相之不知体甚也
C.朝廷姑息方镇武臣
D.某之诸子,皆奴材也
13.把“以令公勋德,而请一吏致阻,是宰相之不知体甚也”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10.B
提示:文中有“惜母”句,故知南阳夫人为诸子之母、郭子仪之妻。
11.D
提示: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武臣——节度使常骄横跋扈,有所要求,朝廷畏惧,尽量满足。郭子仪请求处分一个州县官,皇帝迟迟不批准,说明皇上不把郭子仪和一般武臣同样看待。这也说明皇帝知道郭子仪办事出以公心、忠于朝廷,所以郭子仪很高兴,希望大家祝贺他。“见贺”,即“贺我”。
12.D21世纪教育网
提示:叹诸子不懂事,不奖赏严肃执法的都虞候,而怜惜母亲乳母之子,是徇私的表现。
13.凭着令公的功勋和品德,而请皇帝处分一个小吏却受到阻挠,这说明是宰相很不知体统啊!
提示:要注意关键词语的翻译,如“勋德”“致阻”“体”“甚”。
14.(2007北京高考,23)下面这则新闻报道向北京市民披露了两条重要信息。请概括出这两条信息。(每条不超过25字)
[本报讯]近来,北京市民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情况更加关注。北京市水务局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起点为湖北丹江口水库,终点为北京颐和园团城湖,总干渠1 277公里。其中,北京段起点在房山拒马河,经房山区,穿永定河,过丰台,沿西四环北上至颐和园团城湖,全段输水管道线路长74.8公里。中线工程竣工后长江水才可进京,竣工时间最后敲定为2010年。为保障在长江水抵京前北京的用水,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将在今年年底完工,2008年4月具备通水条件;届时,该段可作为应急调水通道,从河北省的岗南等4个水库引水,每年大约可向北京供水4亿立方米。这对奥运会筹备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21世纪教育网
第一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第二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长江水将在2010年引入北京。[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年底完工,可作为应急调水通道。
提示:本题考查概括语段的能力。要找准切入点。对北京市民来说两条“重要信息”,应是北京市民最关注的、最急于了解的、和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
15.假如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请你推测一下,可能会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你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21世纪教育网
提示:受到的启发:重要历史人物在关键时刻的决策不仅会对自己而且会对历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不可不慎之又慎。重要历史人物只有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才有可能站在历史的前沿,作出正确的决策,以推动历史的前进。[21世纪教育网
可能产生的影响:中国历史可能倒退,因为项羽并未继承秦朝的中央集权制,而是走老路,重新分封诸侯。项羽最后很可能控制不了局面,而延长战乱的时间。中国失去了汉朝,沿用至今的“汉族”称呼也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