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知识点 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水资源、能源及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量迅速增加,缩短了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时间,造成这一结果的最重要原因是( )
A.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B.农业生产的进步
C.人口的过度增长 D.工业生产的进步
2.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具体要求是( )
A.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B.发展生产、改善生态环境
C.早婚、晚育均可 D.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C
A
3.控制人口数量的关键是( )
A.晚婚 B.晚育 C.少生 D.优生
知识点 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4.近年来,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地区发生多起扬沙和沙尘暴天气,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
A.大气污染 B.土壤污染
C.火山爆发 D.植被遭破坏
C
D
5.下列人类活动可以改善环境的是( )
①以鸟治虫 ②毁林造田 ③植树造林 ④随意排污 ⑤堆放垃圾 ⑥养花种草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6.(2020·重庆涪陵区)2019年4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延庆出席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讲话。下列哪项不符合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精神( )
A.公交出行 B.焚烧秸秆
C.节能减排 D.退耕还湖
A
B
7.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试将下列A~D各项按因果关系填入图中。
A.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
B.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
C.连续耕种,土地得不到休耕
D.粮食产量下降
8.下列关于人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口急剧增长,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
B.人口增长快有利于经济建设
C.我国各种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很低,因此要采取计划生育政策
D.我国人口基数大,尽管采取计划生育政策,但目前人口总数还是不断增长
9.下列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中不科学的是( )
A.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B.广泛应用科学的耕作技术
C.制造高效杀虫剂和农药
D.发展垃圾处理的新技术
B
C
10.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下列叙述中,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是( )
A.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
B.对森林和草原实行科学化管理
C.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D.禁止利用和采伐森林
D
11.当“赤潮”发生时,水质会严重恶化,鱼、虾等水生生物会大量死亡,给渔业和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以下哪项不是发生“赤潮”的原因( )
A.城市将大量生活污水排入大海
B.农田里的化肥大量流失
C.工业有机废水等大量流入大海
D.适量养殖海带
D
12.(2020·云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
B.推行河长制,大力改善水生态环境
C.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生活更方便
D.实施乡村“厕所革命”,解决生活污水问题
C
13.(2020·呼和浩特)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以下对此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B.减少煤、石油的利用,开发太阳能、风能、水电等能源
C.人类社会应该高速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D.开展围海造田行动,还生物更多、更好的生存环境
D
14.下列关于人对生物圈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科技发展使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与日俱增
B.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其他生物,也会影响到人类自身的健康
C.如果粮食问题解决了,人口增长就可以不受限制了
D.人类活动既可以破坏环境,也可能改善环境
C
15.当前,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世界普遍关注的三大问题。请你阅读表格中的资料,回答问题:
(1)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采取的对策是_________。
(2)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采取的对策是__________。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人口自然增长率(%) 0.6 2.5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21.2 39.8
老年人口比重(%) 13.4 5.6
自然增长率很低,人口老龄化较为突出
自然增长率较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较大
鼓励生育
计划生育
16.某中学的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当地的一个湖泊的水质污染情况,在湖泊的三个主要水源的入口处采集水样,并检验水样中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结果如下:
①号水源水样中有单细胞藻类,种类多、数量大。
②号水源水样中未见任何动植物,且发出刺鼻的气味。
③号水源水样中浮游动植物均有发现,但数量不多。
(1)该湖泊的主要水源中污染最严重的是_____号水源。①号水源的主要污染物是_____。
A.有机物污染
B.无机物氮磷等的污染
C.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
(2)上述污染物中,如果是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它主要来自____。
A.化工厂 B.机械厂 C.生活污水
(3) _____号水源的污染最难治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B
A
②
②号水源已经遭到严重污染,
已经不适合任何植物生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