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9—3 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实例知道功的概念,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2、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认识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3、理解计算功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功的概念。
教学难点 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手段 实验法、推导法、对比法、观察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一、目标认同:导入:提问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功”的含义。思考力学里所说的“功”含义。演示实验:在水平长木板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别拉一木块和小车。在实验基础上引入本课内容。二、自主学习:1、力学里的功(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本节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并参看图8.1-1及图注。(对于初三的的学生而言,一些简单明了的知识,教师要敢于大胆的相信自己的学生,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拥有自己学习的空间,可以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自己学习的习惯。)(2)提问并由学生回答讨论以下问题:①力学里所说的“功”,它的含义是什么? 要求回答:如果有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而且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②分析图1 ,做功的实例:物体在什么力的作用下,(这个力的方向是怎样?)沿什么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什么力对物体做了功? 要求回答:货物在在绳子拉力作用下,竖直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绳子的拉力对货物做了功。(也可以说是克服了重力做了功) 静止的小车在拉力作用下,向前移动了一段距离,小孩的拉力对小车做了功。 汽车在刹车阻力的作用下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我们说它是克服了阻力做了功。③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哪两个必要因素? 教师总结并板书:力学里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着重指出:“两个必要因素”的含义是指“缺一不可”。(3)结合书中图8.1—2的两幅图练习分析并演示以下问题,讨论力对物体是否做功。①搬而未起和推而未动,让学生来分析有无做功。②用水平推力去推动讲桌向前前进了一段距离,推力和重力这两个力哪个力对物体做了功?为什么?③在极光滑的冰面上滑动的冰块,靠惯性向前运动,有力做功吗?用沿水平的拉力拉动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当把拉力去掉后,小车还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在这段距离上,拉力对小车做功了吗?④手托着一本书向上运动到一定的高度后静止不动,书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几个力的作用?哪个力对书做了功?当它在空中静止不动时,又有哪个力对书做了功?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起来停在空中不动,有做功吗?⑤图乙提桶的力做功了吗?为什么?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进一步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很好的突破难点,研究力对物体做功时,要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或者哪个物体(施力物体)对哪个物体(受力物体)做功。同时让学生自己总结在哪些情况下不做功。板书:不做功的情况:①有力无距离;②有距离无力;③有力有距离但互相垂直2、功的计算(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这个力做的功就越多,功的大小如何计算呢?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文中功的计算部分并回答下列问题:①功是指 ②功的计算公式 ③功的单位 几点说明:①使用W=F·s,要注意力和距离的对应关系,距离必须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②必须注意单位的统一,力的单位是牛,距离的国际单位是米,才能保证功的单位是焦耳。③做功的多少只由W=F·s决定,跟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变速运动无关。④知道1焦的物理意义,知道1焦的大小。(2)学生自己看例题并熟悉解题的格式与步骤: 由一名学生板演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第2题,其余学生自己演算。要求解题规范化。 追问:此题中小车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哪些力做了功?重力做功了吗?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通过练习,在课堂上很好的突破重难点)3、总结本节知识要点,复习巩固(1)让学生复述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复习巩固知识点。(让学生自己复述学到了什么,可以逼迫学生不由自主的去自己总结归纳本节课的内容,长此以往,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很有帮助。)(2)讨论本节课文后的动手动脑学物理的其它习题,再适当补充部分练习,达到练习巩固的目的。①小明用力把100牛的铅球扔出去10米远,这个过程中小明对铅球做功了吗?做功的话,做了多少功?②一台起重机将重6000牛的建筑材料提起10米后又向前移动了20米,整个过程中哪一段路程上做功了?哪一段路程上未做功?为什么? 三、合作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回顾自己这节课所学的内容,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悟?组内同学之间以及小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评估一下。
四、练习反馈:1.做功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2.起重机的钢绳将500牛顿的物体匀速提高6米后,又水平匀速移动4米,钢绳的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________焦耳,重力做的功为________焦耳。3.如图所示,物体A通过动滑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运动,此时弹簧秤B的读数为8牛顿,如果动滑轮,绳子,弹簧秤的重力和摩擦均不考虑,那么物体A与水平面的摩擦力以及2秒内F所做的功分别为:( ) A、 8牛顿,32焦耳 B、 16牛顿,32焦耳C、 8牛顿,64焦耳 D、 16牛顿,64焦耳4.重量为10牛的物体,在20牛的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一次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移动1米,另一次在粗糙水平面上移动相同的距离,粗糙面与物体的滑动摩擦力为3牛,试问拉力在此两种情形下所做功的大小关系:( )
A、在光滑面上拉力做的功小
B、在粗糙面上拉力做的功小
C、两种情况所做功的相同
D、无法判断5.某人用300N的水平推力,把一个质量为50kg的木箱沿水平路面加速推动10m,后来又把它匀速举高2m,这个人对木箱共做功多少?五、检测总结: 1.运动员将杠铃举着不动,此时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 ( )2.某同学踢毽子,毽子在空中运动过程中,此同学对毽子做了功。 ( )3.一个书包沿楼梯滚下,因为滚动方向是斜向下的, 所以重力没有做功。 ( )4.一个小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此时重力没有做功。 ( )5.一个小孩用力推箱子,箱子未推动,但由于小孩用了很大的力,所以小孩对箱子做了功。 ( )6.10只鸡蛋被举高1米,做的功约为5焦。 ( )7.甲推车的力比乙推车的力大,所以甲做的功比乙多。 ( )8.功的大小是由力的大小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决定的。 ( )9.人拉着重150牛的木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匀速前进了20米,人的水平拉力是90牛,那么,木块在前进中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牛,人对木块所做的功是____焦。10.一位重700牛的乘客,背着重60牛的包站在匀速行驶的公共汽车上。当汽车驶过200米的距离时,乘客对包所做的功为____焦,汽车底板的支持力对乘客所做的功为____焦。11.足球运动员用150牛的作用力,将重4.5牛的足球踢出,足球沿水平场地向前运动的最大距离为20米,则运动员对足球所做的功为 ( )
A.3000焦 B.90焦
C.3090焦 D.无法确定12.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若甲的质量是乙的4倍,甲所受的水平拉力是乙的2倍,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那么在同一时间内,拉力对甲、乙两物体做的功之比为 ( )
A.24∶1 B.12∶1
C.6∶1 D.2∶113.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木块,木块的质量是2千克,现用F=12牛的水平力拉着物体前进0.5米,问:(1)该木块受几个力作用?各是多大?画出力的示意图(2)每个力做的功各是多少?板书设计:§9-3 功一、功的概念1、功: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里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物体做了功。2、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功的计算方法:1、功的计算公式: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用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则功的公式可写成:W=Fs 2、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J)。1焦=1牛顿·米课后作业:A类(必做):伴你学第67~68页1、2、3、4、5、6、7、8、9、10、12B类(选做):伴你学第68页11教学反思: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