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大纲版第1册 课后巩固(12.我的呼吁)梯级演级
检查我的基础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呼吁(yù) 妥当(dànɡ)
环绕(rào) 迥然不同(jiǒnɡ)21世纪教育网
B.阻碍(ài) 猜疑(yí)
愚昧(mèi) 杠杆(ɡānɡ)
C.罪恶(è) 赎罪(dú)
受难(nàn) 同胞爱(bāo)
D.瘟疫(yù) 欺瞒(mán)
践行(jiàn) 吓退对方(xià)
解析:B项“杠杆”的“杠”应读“ɡànɡ”;C项“赎罪”的“赎”应读“shú”;D项“瘟疫”的“疫”应读“yì”。
答案:A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亲疏 威胁 愚昧 吓退对方
B.耶稣 溶合 致力 于至理名言
C.和睦 环绕 消遣竞 赛勇往直前
D.烦闷 消除 毋庸置疑 心照不宣21世纪教育网
解析:B项,“溶合”应为“融合”。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面对多年的老朋友,我说了以上这些肺腑之言,望大家给予指正。
B.老教授的一番演讲,真是如雷贯耳,使我们天窍大开,心里明朗多了。
C.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虽然迥然不同,然而,两国人民的友好却是万古长存的。
D.在防治非典型性肺炎的关键时刻,钟南山院士挺身而出,毅然承担了最艰巨的任务。
解析:B项应用“发人深省”。“如雷贯耳”,像雷声传入耳朵,形容名声很大。21世纪教育网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日,隐藏在欺瞒之后的暴行,正威胁着全世界,造成空前烦闷的气氛。
B.希望掌握国家命运的领袖们,能致力避免一切会使现况恶化、危险化。
C.经理是一位大约三十岁上下的年轻干部。
D.我们要努力克服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学习方法。
解析:B项“危险化”后加“的事情”。C项“大约”“上下”重复,删去其一。D项“克服”和“方法”搭配不当,改“克服”为“摒弃”。
答案:A
5.下列观点与史怀哲倡导的生命伦理的原则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鼓励和维持生命是善良的好事,而毁坏和阻挠生命是丑恶的坏事。
B.世界上的生物可分为有价值的与没有价值的、高等的与低等的。
C.世界上没有无价值的生物存在,我们不能随意破坏或伤害它们。
D.人要对一切具有生存意志的生命采取尊重的态度,就像对自己一样。
解析:B项的观点正是史怀哲批判的内容。21世纪教育网
答案:B
6.填在下面横线上,使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我们正面临着两种冒险之间的选择。____________;另____________。前者____________,但是后者____________。我们必须选择后者。[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一种是放弃原子武器,并寄望美国和苏联以及其他盟邦,能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和平共存
②一种是继续毫无意义的原子武器竞赛,以及继之而来的原子战争
③可以给人类带来繁荣与幸福
④不可能为将来带来繁荣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③①② D.③④②①
解析:可先确定后两空的内容,再确定前两空的内容。
答案:B
剖析精彩文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2题。
我要呼吁全人类,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这种伦理,反对将所有的生物分为有价值的与没有价值的、高等的与低等的。这种伦理否定这些分别,因为评判生物当中何者较有普遍妥当性所根据的标准,是以人类对于生物亲疏远近的观感为出发点的。这标准是纯主观的,我们谁能确知他种生物本身有什么意义?对全世界又有何意义?这种分别必然产生一种见解,以为世上真有无价值的生物存在,我们能随意破坏或者伤害它们。由于环境的关系,昆虫或原生动物往往被认为没有价值。但事实上,我们的直觉意识到自己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环绕我们周围的,也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这种对生命的全然肯定是一种精神工作,有了这种认识,我们才能一改以往的生活态度,而开始尊重自己的生命,使其得到真正的价值。同时,获得这种想法的人会觉得需要对一切具有生存意志的生命采取尊重的态度,就像对自己一样。这时候,我们便进入另一种迥然不同的人生经验。
……
今日,隐藏在欺瞒之后的暴行,正威胁着全世界,造成空前烦闷的气氛。虽然如此,我仍然确信真理、友好、仁爱、和气与善良是超越一切暴行的力量。只要有人始终充分地思考,并实践仁爱和真理,世界将属于他。现世的一切暴力都有其自然的限制,早晚会产生和它同等或者超越它的对抗性暴力。可是良善所发挥的作用却是单纯而持续不断的。它不会产生使它自己停顿的危机,却能解除现有的危机。它能消除猜疑和误解。因此良善将建立无可动摇的基础,而追求良善是最有效的努力。一个人在世间所作的善行,会影响他人的心理和思想。我们最愚昧的错误就是不肯认真去冒险为善。我们常常不使用能帮助我们千百倍力量的杠杆,却想移动重物。耶稣曾经说过一句发人深思的至理名言: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土地。
7.用原文解说以下概念。
(1)“这种伦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1)重视尊重生命。
(2)以人类对于生物亲疏远近的观感为出发点。
8.“以往的生活态度”指什么?
参考答案:以为昆虫或原生动物没有什么价值,世上真有无价值的生物存在,可以随意破坏或者伤害它们。
9.“可是良善所发挥的作用却是单纯而持续不断的”一句,论证什么句子?又接受什么句子论证?
参考答案:该句论证“虽然如此,我仍然确信真理、友好、仁爱、和气与善良是超越一切暴行的力量”;接受“它不会产生使它自己停顿的危机,却能解除现有的危机”论证。
10.“它不会产生使它自己停顿的危机,却能解除现有的危机”一句中的“危机”是什么意思?
参考答案:良善解决问题时的无力或尴尬。
11.“我们常常不使用能帮助我们千百倍力量的杠杆,却想移动重物”一句中,“杠杆”与“重物”分别是什么意思?
参考答案:“杠杆”喻良善,“重物”喻难以解剖的矛盾或问题。
12.《我有一个梦想》与《我的呼吁》在演讲内容上有哪些地方不同?请分条陈述。
参考答案:①《我有一个梦想》反对种族歧视;《我的呼吁》主张种族平等。②《我有一个梦想》要求黑人进行创造性的斗争,即不用暴力的斗争;《我的呼吁》“呼吁”尊重生命,反对战争。③手法:整体上看这两篇演讲都文质兼美,从表达方式上看,《我有一个梦想》多抒情,《我的呼吁》多说理;从修辞上看,两文都运用了比喻、排比、对比、反复等修辞格,但《我有一个梦想》运用得更丰富,效果更明显。④语言:两篇演讲词的语言都有明显的鼓动性。《我有一个梦想》题目就有一种诗意和美感,对听众有较强的鼓动作用;《我的呼吁》通过直接“呼吁”听众,亦有鼓动作用。从语句看,《我有一个梦想》多用排比句,《我的呼吁》多用对比句,都具有非常强烈的鼓动性。21世纪教育网
综合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
演讲词背景材料:2003年9月20日,《“美国新生活方式”丛书》主编韩小蕙和《光明日报》代表团一行6人应邀赴华盛顿,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参加丛书首发座谈会。这是该图书馆建馆以来首次为华文书籍举行的首发式,韩小蕙也成为在那里发表演讲的第一人。21世纪教育网
且听他们的慷慨悲歌
——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演讲
韩小蕙
尊敬的李华伟馆长,
尊敬的刘川生公使,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21世纪教育网
1
日益发展的高科技技术已经使当今世界变得越来越神秘化——昨天,我还在地球另一端、遥远的北京家中,陪伴我年迈的父母双亲吃晚饭,今天,就站在这里发表讲话。这种事若是在150年前,简直是惊世骇俗的狂想,但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并不感到特别惊奇。“地球村”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不错,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大家园。
之所以提到150年前,是因为就在那时,第一批华人登上了美利坚大地。虽然今人爱用“白驹过隙”或“弹指一挥间”来形容时间的飞速流逝,但是这150年可是一个长长的历史隧道,仅就华人在美创业史来说,就发生了极其不可思议的、覆地翻天的巨变!
记录下这些珍贵的历史,不仅对华人意义重大,它对美国的建国史,对人类文明史来说,也是一个贡献。
2
全世界的华人中,从来就不缺少先行者。已经有了许多的白纸黑字,不断丰富着这部令人骄傲的历史。而在这个轰轰烈烈的进程中,摆在众位面前的这部《“美国新生活方式”丛书》,也作出了一个方面的独特贡献,这就是“当代”二字——是的,我们的感情寄予正在佑护着我们的头顶上的这片朗朗青天!
这就是说,在我们之前,无论是在美还是在华,无论是用汉语还是英语写就的文字,多是个人的小说创作,虚构和淡化、美化的成分占了绝大的比重。而像我们这套集体多人的,完全纪实的,全方位、多角度、不走样地记述各人在美酸、甜、苦、辣的大型丛书,是第一部。因而,它具有开创性意义,它是美华文学史上第一套大型的社会纪实散文丛书。
据我们了解,它也是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召开首发座谈会的第一部华文书籍,为此,我们作为来自中国的编辑和作家,深感荣幸! 21世纪教育网
3
众位可能不深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美国人民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成为广大中国读者关注的热点之一。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观念全球化、心理全球化——全世界处处无所不在地飘动着“全球化”大纛的今天,很多中国人的观念,早已十分自觉地在世界的多元格局中激越地跳荡。
特别是青年一代,更是渴望像所向披靡的IT一样,迅速打通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民族的、宗教的、人种的、医学的、哲学的、历史的……所有壁垒,极早地成为一名世界公民。他们的梦正瑰丽、急迫地想了解美国最新的社会发展情况,以增大其辉煌成功的可能性。
在他们背后,还站着数量更为广大的、心情更为急迫的他们的家长、亲戚和朋友。众所周知,中国有13亿人,他们都可能是我们这套丛书的读者和受益者。
4
本书的80位作者全部来自美国。
其中,有极少部分是土生土长的美国华裔,有一小部分是从台湾和香港来的技术移民,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从中国大陆来的留学生。除了少数几位,基本都不是作家,而是工程师、教师、商人、公司职员、艺术家、打工者、家庭妇?女……?他们之中,有白发有黑发,有的爱吃西餐了,有的依然钟情于中国的饺子。
他们是300万在美华人中的一分子,像美国山桂花一样散漫于美利坚辽阔的土地上,各自风姿多彩地烂漫着。文学写作不是他们的职业,却也成为很多人的生命存在方式和表达方式,成为支撑他们心灵的精神慰藉。
其实他们写得挺苦的,疯狂的工作和沉重的生存压力下,还坚持着以信念铺纸,以血泪做墨,一笔一画地,用我们中华老祖宗传下来的方块字,记录着他们的生活真实,执守着他们对土地、对生存、对世界、对内心、对人类的思考。呕心沥血!
他们为的不是名,不是利,不是身份、地位、绿卡、成功、面包、洋房、汽车……而只是想让世界倾听他们的声音。
站在他们的这些文字面前,我恍然置身于惊涛拍岸的大境界,千堆雪浪花打湿了我的头发、脸颊、衣衫。但我知道,我身上最湿的部位,是我的眼睛!
5
500多年前,中国明朝有一位著名的清官、忠臣,名叫于谦,曾留下一首中国老百姓妇孺皆知的诗——《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我觉得华人在美的创业路程,就是“千锤万凿”,就是“烈火焚烧”。同时,也有许多先驱者“粉身碎骨”,为后人铺下了越来越坚实的路。
从修路的苦仔,到今天的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美华人经过痛苦的蜕变,逐步完成了生长的过程,终于张开了美丽的翅膀,向蓝天飞去。
这个完成自身的过程,也是为繁荣和富强美利坚,作出了属于他们的一分贡献的过程。宽广的美利坚敞开胸膛接纳了华夏子孙,而我们这些勤劳的同胞,也以自己顽强的苦干和骄人的成绩,回报了这位仁慈的母亲!
6
因此,这套丛书也记录下了美国的发展进程,既丰富了美国的社会文化生活,也给美国增加了创造力和活力,它的出版,对于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和沟通,具有重要意义。
我相信,亚马孙河将会记住它,长城将会记住它,今天到会的各位都是见证人!
谢谢大家!
(节选自《美文》2004年第1期)
13.在第1部分中,演讲者以“地球村”入题,有什么用意?(开放性试题。)
参考答案:①把中美之间数万里的空间距离缩短了,成了同村的邻居,拉近了演讲者与听者间的距离。②掩去了中美之间因意识形态出现的“壁垒”,力争演讲“求同存异”。③为后文演讲者提出“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观念全球化、心理全球化”,“世界公民”的思想,作好了铺垫。
14.第4部分,作者介绍丛书的80位作者的情况有哪些目的?请分条写出。
参考答案:①说明作者的广泛性:“工程师、教师、商人、公司职员……”②说明生活的真实性:“以信念铺纸,以血泪做墨”“记录着他们的生活真实”。③表现在美华人的执著精神:“执守着他们对土地、对生存、对世界、对内心、对人类的思考。”
15.第5部分,作者引用明代爱国诗人于谦的《石灰吟》有什么作用?(开放性试题。)
参考答案:①展示在美华人创业的艰辛。?②表?现在美华人成长的艰苦过程。③展示在美华人执著坚定的奋斗精神。④歌颂在美华人不怕苦不怕累的忘我品质。
16.第6部分结束语,作者阐述了丛书在美发行的意义有哪些?
参考答案:①丰富了美国社会文化生活。?②给?美国增加了创造力和活力。③增进了中美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和沟通。
17.最后,作者以“亚马孙河”“长城”结尾有什么深意?(开放性试题。)
参考答案:①“亚马孙河”“长城”分别是美国和中国的最有名的象征。②强化了演讲的主题: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交流。③增强演讲内容的丰富性。④拓展演讲内容的深邃意境。
18.按照下面例句的特点,仿写两个句子。
例: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
参考示例: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其中一朵骤然翻起的浪花。
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天际一朵漂浮的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