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生物鲁科版专题复习---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课件(共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中考生物鲁科版专题复习---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课件(共5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4-18 13:0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1.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_____种。
2.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可以分为四大类群:______植物、______植物、_____植物、_____植物。
藻类
苔藓
蕨类
种子
50万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前三种植物是不结种子的,它们生长到一定的时期会产生一种叫做孢子的生殖细胞。这类植物叫做孢子植物。
孢子落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就会萌发成新的植物体
一、孢子植物(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
分为两类:
淡水藻类----生活在河流、湖泊、池塘中的藻类植物。
海洋藻类----生活在海水中的藻类植物。
鼓藻
栅藻
新月藻
水绵
衣藻
1、藻类植物
1、藻类植物
海洋藻类----生活在海水中的藻类植物。
石莼
马尾藻
鹿角菜
裙带菜
海带
紫菜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1.多数生活在水中。
2.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3.孢子繁殖。
1、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苔藓植物
葫芦藓
墙藓
树干上的苔藓
地钱
泥炭藓
1、植物体矮小;
2、具有假根、茎、叶,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
3、大多生活在背阴、潮湿的环境里
4、孢子繁殖
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2、苔藓植物
苔藓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1、是自然界的重要开拓者
2、有助于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
3、可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
肾蕨
铁线蕨
卷柏
贯众
满江红
3、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1、有根、茎、叶的分化,根、茎、叶里有了输导组织
2、大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里
3、孢子繁殖
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1、蕨的嫩叶和地下茎:可以食用;
2、药用:贯众清热解毒、止血驱虫。、卷柏消炎止血等
3、观赏:满江红饲料和绿肥
4、变成煤
植物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 生殖 种类 作用
藻类植物 大都生活在 ,有的生活在陆地上的 。 没有 、 、 的分化。 生殖 海带、紫菜 水绵、衣藻 裙带菜、石莼 释放氧;可作鱼类饵料;可供食用,药用
苔藓植物 大都生活在 的陆地环境中 一般具有 和 的分化,但茎中没有 、叶中无叶脉,有假根 葫芦藓、 墙藓、 地钱 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 森林和山野的 环境 中有专门的 。 蕨菜、卷柏、贯众、满江红 可以食用、药用;是一种绿肥和饲料;变成煤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对比
水中
阴湿处



阴湿
阴湿


导管
根、茎、叶
输导组织
孢子
二、种子植物 (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
分类 特点 举例
裸子植物 种子 ,无 保护 松树、杉树、柏树、银杏、铁树
被子植物 种子外面有 包被,有 粮食、瓜果、蔬菜
1、裸子植物
云 杉
苏 铁
红豆杉
侧 柏
裸露
果皮
果皮
果实


雪 松


松树的球果
1、裸子植物
银 杏
白 果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裸子植物
1、能够产生种子,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
2、根、茎、叶都很发达,内有输导组织;
3、受精过程不需要水,能在干旱和土壤贫瘠的地方生长。
2、被子植物
辣椒
小麦
玉米
萝卜
花生
毛白杨
柳树
向日葵
2、被子植物


西




玫瑰
郁金香
菊花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被子植物
1、一般都能开花结果,所结果实能够保护里面的种子,不少果实还能帮助种子传播;
2、一般都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保证了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
3、受精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
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是生物圈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种类最多,分布极为广泛,是目前陆地上最具优势的植物类群。
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释放的氧气占大气含氧量的90%左右的植物类群是( )
被子植物 B. 藻类植物 C. 种子植物 D. 蕨类植物
2.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 )
A.苔藓植物 B. 藻类植物 C. 种子植物 D. 蕨类植物
3.从本质上讲,银杏树上结的“白果”是( )
果皮 B. 种子 C. 果实 D. 胚
4.红豆杉是我国特有的树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 因其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形状如豆而得名
B. 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
C. 属于裸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D. 属于孢子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
B
A
B
C
典型例题
菜豆种子的结构

胚芽
胚轴
胚根
子叶(两片)
种皮
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菜豆的胚
子叶两片,储藏营养物质。
结构 作用
种皮 有保护作用
胚 胚芽 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胚轴 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胚根 将来发育成根
子叶2片 储藏着营养物质,用于种子萌发
菜豆种子结构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2)用刀片将这粒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
(3)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碘液染成蓝色的胚乳以及未被染成蓝色的果皮和种皮、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淀粉遇碘液变蓝。胚乳富含淀粉,储存营养物质。
果皮和种皮
胚乳
子叶
胚芽
胚轴
胚根

(1片、
单薄)
玉米粒的结构层次是器官,属于果实。
结构 作用
种皮 与果皮紧贴在一起,有保护作用
胚 胚芽 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胚轴 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胚根 将来发育成根
子叶1片 把胚乳里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
胚乳 储藏着营养物质,用于种子萌发
玉米种子结构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对比
菜豆种子结构
玉米种子结构
相同点 不同点
种皮 和 胚 子叶数目 有无胚乳
玉米种子 一片子叶 有胚乳
(储藏营养)
菜豆种子 两片子叶(储藏营养) 无胚乳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对比
  种皮具有保护种子内部结构的作用。豆类植物的子叶中贮存的营养物质是胚发育成幼苗时养料的来源。
1.种皮有什么作用?豆类植物的子叶有什么作用?
2.种子中哪一部分将来能发育成一个植物体?
种子中的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将来能发育成一个植物体。
双子叶植物:两片子叶,网状脉,
主根发达,形成直根系。
例如菜豆、白菜、菠菜、葡萄、
月季等。
单子叶植物:一片子叶,平行脉,
多为须根系。例如水稻、小麦、玉米、竹子、凤梨等
1、外界条件:
2、自身条件:
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
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
有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度过休眠期
一、种子的萌发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号瓶可以作为本实验的对照组。1、3和4为实验组。
1号瓶与2号瓶对照,可以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号瓶与2号瓶对照,可以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号瓶与2号瓶对照,可以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抽样检测
发芽率=(萌发的种子数/供检测种子数)×100% 
重复测定,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种子萌发的过程:首先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的营养物质转运,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成熟区
伸长区
分生区
根冠
(根毛区)
细胞小,排列紧密,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生长最快
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内部细胞分化形成导管。 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导管
(生长点)
保护作用
二、植株的生长
1、幼根的生长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依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依靠伸长区细胞增大细胞的体积。
1、幼根的生长
芽的各
部名称
1
4
3
2
5
生长点
叶原基
幼 叶
芽 轴
芽原基


侧芽
2、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A
B
C
按照芽着生的位置不同
顶芽
侧芽
着生在主干或侧枝顶端的芽
着生在主干或侧枝侧面的
叶腋处的芽
按照芽发育结果不同
叶芽
花芽
混合芽
木本植物的茎从外到内依次为:
树皮:内侧是韧皮部(有筛管分布)
形成层:分生组织
木质部(有导管分布)

筛管的功能:向下运输有机物
导管的功能: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木本植物茎逐年加粗的原因: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向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
植株发育所需营养:水、无机盐和有机物(光合作用制造)。
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含氮无机盐:促进枝叶的生长。
含磷无机盐:促进果实的生成
含钾无机盐:促进茎的生长
缺少含硼的无机盐,油菜只开花不结果
烧苗现象:土壤中的无机盐浓度高,细胞失水
柱头
花柱
子房
雌蕊
花药
花丝
雄蕊
花瓣
花萼
花托
花的结构
花柄
三、开花结果
子房的结构
子房壁
珠被
胚珠
卵细胞
极核
珠孔
桃花的基本结构:
花柄、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雄蕊(花药、花丝)。
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雄蕊花药里面有花粉(内含精子),雌蕊下部的子房里面有胚珠。
雄蕊


①自花传粉
②异花传粉
传粉
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过程:
①花粉落到柱头上
②花粉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③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
④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释放出来
⑤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极核(2个)融合,形成受精极核。
花粉
花粉管
精子
卵细胞
受精
双受精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现象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必须的两个过程:传粉和受精
花瓣、雄蕊、柱头和花柱→凋落
子房→果实
子房壁→果皮 胚珠→种子
珠被→种皮 受精卵→胚 受精极核→胚乳
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向日葵的子粒常有空瘪的,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因此人们常常给植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一、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1、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
3、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
4、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根
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根尖的成熟区
特点和作用: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使根吸水的表面积大大增加,根吸水的能力也大大增强。
练习
1、城市绿化中,园林工人在移栽树苗时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植物主要是通过根部的根毛从外界吸收水分,如果根毛受损,植物就会因缺水而死亡,所以移栽植物时总带着土坨,以免损伤根毛,保证移栽后植物仍能正常生长。此外,植物幼苗体内储水量较少,土坨中的水分可以保证幼苗在移栽过程中,不会因缺水而死亡。
水分运输的途径:
土壤中的水→根毛吸水→根的导管→茎的导管(木质部)→叶的导管(或者花、果实和种子)→叶肉细胞→气孔→大气
导管
形成层
茎中的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
不同点 相同点
茎中位置 结构特点 功能 运输方向
导管
筛管
木质部
韧皮部
向上
向下
运输水和无机盐
运输有机物
由死细胞构成,中空管道
由活细胞构成,有筛板和筛孔
都属于输导组织,贯穿于植物体各器官中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植物吸收的水分1%~5%保留在植物体内参与各项生命活动,如光合作用等;
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 95%~99% )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出去。
概念: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
气孔
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
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光合/呼吸)。
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保卫细胞形状的改变使气孔张开、闭合。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
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闭合。
叶表皮
含有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
表皮细胞中一般不具叶绿体,表面观多呈不规则形,侧壁往往凸凹不平,彼此互相嵌合,紧密相连,除气孔外无间隙;横切面观呈长方形或方形,外壁较厚,并敷有角质层。
保卫细胞一般呈半月形,成对存在,围成气孔,内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表皮细胞
保卫细胞
蒸腾作用的意义
1、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水分的吸收,
2、同时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蒸腾拉力)
3、在炎热的夏天,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其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4、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实验:验证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答:甲装置更合理。因为该实验是用来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的,乙装置中的塑料袋将花盆也罩起来,土壤中蒸发的水分和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混合在一起,干扰了实验结果。
练习
3.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大量的枝叶。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叶片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导致树苗因缺水而死亡,所以移栽植物要剪去大量的枝叶。
答:(1)避免量筒内的水分因蒸发而减少。
(2)A量筒比B量筒内液面要高,原因是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蒸腾作用会散失大量的水分。
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光(↑)
温度(↑,过高↓)
二氧化碳浓度(↓)
空气流动(↑)
蒸腾面积(↑)
空气湿度(↓)
应用:
移栽植物时要适当降低蒸腾作用,具体做法有:
1、傍晚或阴雨天移栽;
2、注意遮阳;
3、去掉部分枝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