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能力提升测评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共47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xiáng ruì yóu zhōng qīng xǐng qìng zhù
róng xìng fán máng qiān zì juàn liàn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4分)
矜(jīn jìn)持 崭(zhǎn zǎn)新 踌躇(chú zhú) 一针见血(xuě xiě)
奔(bèn bēn)赴 特殊(shū chū) 拟(yǐ nǐ)定 情不自禁(jìn jīn)
3.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3分)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A.使破坏。B.使分开。C.突破,破除。D.打下、攻下。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A.面积单位。B.重量单位。C.长度单位。D.量词
(3)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 )
A.向外透或往上升。 B.顶着;不顾(危险、恶劣环境等)。
C.用假的充当真的,假托。 D.不加小心,鲁莽,冲撞。
4.选词填空。(3分)
承受 忍受 难受
(1)刘伯承( )了巨大的痛苦.做完了手术。
(2)这次考试,张亮的成绩很不理想,他心里很( )。
(3)这块小薄板( )不住一百斤的重量。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小丽受了很大的委屈,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B.王老师表扬学生总能一针见血。
C.跑到这里的时候,陈成的额头上已经是汗如雨下了。
D.我们不要老想着意外之财,还是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吧。
6.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可多选)(填序号)(4分)
A.语言描写B.动作描写C.心理描写D.神态描写
(1)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
(2)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3)“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说。( )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改成陈述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①将上面的句子改成双重否定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沃克医生把_______比作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从下面的情景中选择一种,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出自己的内心(2分)
考试得了满分 给妈妈过生日 得知同桌将转学的消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充诗句、并完成练习。(15分)
(1)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
诗句选自___代_____写的《_______》。第一句写出了战争___________的特征,第二句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的决心。
(2)遗民泪尽胡尘里,_____________。
诗句选自___代_____写的《___________》,表达了他_______________的愿望。我们还学过他写的《_________》这首诗,同样表达了他的这一愿望。
(3)①读“_____________,初闻涕泪满衣裳”二句,我仿佛看到诗人听到喜讯,_____________的情景。
②下列词语用来形容此时的作者最适合的一项是( )。
A.喜上加喜 B.喜极而泣 C.喜上眉梢 D.喜不自胜
二、阅读与理解。(共23分)
(一)课内阅读(7分)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秘书走了进来。
“主席,志愿军司令部来电请示中央军委,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秘书凑近毛主席,轻声说,“朝鲜方面向主席表示慰问,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要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庠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文中的“搞特殊”指_______________。从“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我感受到了毛主席内心的______________。这种心情还可以从选文中的哪个地方看出来 请用“___“画出一处。(3分)
2.毛主席非常希望把毛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最后他却没有这样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对选文最后一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
A.“忠骨”在选文中指毛岸英烈士的遗骨
B.“马革裹尸“就是把马儿的尸体包裹起来
C.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那么死后是否要把遗骨运回家乡安葬,就无须再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D.这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主席对儿子遗骨安葬问题的态度,充分显示了一代伟人毛主席的博大胸襟
(二)课外阅读(16分)
失去记忆的老人
在斯德哥尔摩的一条主要街道上,上下班时经常能看到一位老人在街角站立。他昂首挺胸,目视前方,像一尊雕塑。我到瑞典不久,人们就建议我去看看这“街头一景”。
那是立春后的一个早上,我匆匆去上班,果然在那个街角看到了他。在我驻足的一两分钟里,他向右踱着碎步,头偏向右方,做着“向右看齐”的动作,然后又甩过头,保持垂首并脚的立正姿势,“他可能是个退伍军人。”我脑子里一下子闪过这个念头。我向路过的几个行人打听,这位老人是谁?为什么站在这儿?他们不是摇摇头,就是摊开两只手。
瑞典夏天阵雨多。有一次我经过那位老人身边,正赶上下雨。他既没穿雨衣,也没打雨伞,仍然笔直地站在街角。雨水顺着他的头发流到面颊上,他好像根本不知道似的。我立即将伞撑到他的头顶上,直到雨住了,才离开,他没说一句话,甚至也没看我一眼。
后来,我去了丹麦,入冬才返回瑞典。第二天上班经过那条街,没有碰到他,心里空落落的,下班后,飘起了大雪.我急急地赶到那个街角。老人正在那儿站着,帽子上落满了雪,胡须上挂着白色的雪花,活像一位圣诞老人,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在他身边抓雪玩.眼光不时飘向老人,我便走过去问那男孩:“你认识这位老人吗?”“他是我爷爷,”我猜中了,便又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说:“我猜你爷爷在给什么人站岗、是吗?”“给国王。”孩子脱口而出。我便顺着孩子的思路、故意逗他往下讲:“可是.国王不是住在皇宫里吗?你爷爷怎么在这儿站岗呢?”孩子眨了眨眼睛,像在想什么,但他什么也没说,又去抓雪玩。当时我真想走过去同老人谈一谈,但望着他那庄重的神情,这个念头立刻打消了。
我一直被老人的“谜”困扰着。有一天,因工作需要,我请所在地区的值勤警察吃饭。无意中,我提到了那位奇怪的老人,警察们听后面面相觑,空气好像一下子凝住了。我不知道自己闯了什么祸,正想把话题岔开,一位警官缓缓站起来,整了整自己的制服。神情庄重地说:“他是我们的前辈本德森,是一位干练的皇家卫队军官,受过多次嘉奖,三十多年前,他统领的马队受惊,为了士兵和其他人的安全,他死死拉住惊马,被拖出去几百米远,险些丧命。“我屏住呼吸听着,心像灌了铅一样沉。那位警官停了停,接着说道:“从此,他失掉了记忆,但他唯一没有忘记的是自己的职责。”我的眼睛湿润了。
1.解释下列词语。(4分)
脱口而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面相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的部分对警官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此时他的内心想法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第五自然段中,为什么“我”“心像灌了铅一样沉”,后来“我的眼睛湿润了”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文中的本德森老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结合文章内容写写你的想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章,理解句子含义。(2分)
我一直被老人的“谜”困扰着。
“谜”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谜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与交流。(共30分)
题目:一个我最感谢的人
在你的成长经历中,有无数的人给你温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忆起这其中的点点滴滴、你的心里一定充满了感激。你最想感谢的人是谁?赶快拿起笔把这感人的故事告诉大家。
要求:用词准确,标点正确;语句通顺,连贯;通过描写人物的方法体现人物特点;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1.样端 由衷 清醒 庆祝 荣幸 繁忙 签字 眷恋
2. jìn zhǎn chú xiě běn shū nǐ jìn
3.(1)D(2)C(3)B
4.(1)忍受(2)难受(3)承受
5.B
6.(1)B (2)B D(3)A
7.(1)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不会没有钱!
(2)①不得不说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块会说话的钢板!
②刘伯承会说话的钢板他能忍受常人忍受不了的痛苦,有着钢铁般的意志.
(3)示例:那一次考试我得了满分。当试卷发下来时,我一蹦三尺高,高举着试卷欢呼起来:“哈哈,我得满分了!”我的嘴咧得如同一朵绽放的花,久久地合不拢。
8.(1)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 王昌龄 从军行 艰苦 频繁 报国
(2)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渴望祖国统一 示儿(3)①剑外忽传收蓟北 泪水洒满衣裳 ②B
二、(一)1.将儿子的遗骨运回国内 悲痛 示例: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2.儿子活着不能相见,他想见见儿子的遗骨 他觉得自己不能搞特殊,而且应该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
3.B
(二)1.不经考虑,随口说出,形容说话不慎重。文中指孩子未经考虑,就说出“给国王”这句话。
你看我,我看你,形容不知如何是好。文中指警察们互相看着,不知怎么办。
2.动作 神态 语言 示例:本德森前辈忠于职守,我要让人们了解他的事迹。
3.为老人的遭遇感到揪心。“我”被老人极度忠于职守的精神感动了。
4.本德森老人舍己为人,忠于职守,英勇果敢,为了他人的安全不顾自己的安危,即使失忆了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
5.这位老人是谁,为什么站在这儿 “他是皇家卫队军官,为了士兵和其他人的安全,遇险失掉了记忆,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为国王站岗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