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4课《蜜蜂》课课练
基础提优
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逆风(nì) B.大概(gài) C.闷热(mèn) D.将近(jiāng)
二、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为了采集化粉,蜜蜂往往要踏上mò shēng( )的lù tú( ),飞越高山河流,其精神què shí( )让人敬佩。
2.考试前,老师再三叮嘱我们要认真jiǎn chá( )试卷,减少不必要的shī wù( )。
3.信鸽克服bāo kuò( )饥饿在内的重重阻力,kuà yuè( )千山万水给人们传递信息。
三、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1.用“----”画出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1)蜜蜂有(辨认 辨析)方向的能力。
(2)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 大约)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3)在(大概 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四公里路。
(4)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 近似)两点钟。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无论……总是…… 不是……而是…… 尽管……但是……
(1)( )下雨了,( )我们的实践活动照常进行。
(2)( )飞到哪里,它( )可以回到原处。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2.照样子,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例: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1)小弟弟( ):“我的玩具熊不见了!”
(2)我( ):“爷爷,您为什么把桃树的枝条剪掉了呢 ”
3. 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这部作品记录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和观察。
课文提优
一、品读课文重点句子,完成练习。
1.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句中“推测”的意思是( ),说明“我”此时的心理状态是( )。“可能”一词不能去掉,因为( )。
2.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1) 这句话是对小女儿( )和( )的描写。
(2)包中“冲”“红红的”等词语表现出小女儿的( ),说明(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木文选自《 》,作者是( )国的昆虫学家、文学家( )。文中真实记录了作者为证实( )而进行的一次实验,表明了作者( )的科学态度。
2. 作者是按“捉( )→走( )→做( )→放( )”的顺序做这个实验的。
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带着花粉。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 )超常的记忆力。( )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1.在选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选文中,“( )”“( )”这两个词表现了蜜蜂回家的困难,“( )”“( )”这两个词语体现了作者对蜜蜂高超的认路本领的赞叹。
3.从加点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作者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用“---- ”在选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5.选文中,连续出现了“另外三只”“十五只”“二十只左右”等形容蜜蜂数量的词语,这样写是否妥当 为什么 ( )
A.妥当,更能真实地反映实验情况,说明更加准确。
B.不妥当,这些词语去掉的话,语言会显得更简洁、更准确。
C.妥当,能够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说明是连续观察,非常准确。
拓展提优
一、一路上可能有许多艰难险阻,沿途又都是陌生的景物,为了飞回自己的家,小蜜蜂作出了哪些努力 克服了哪些困难 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写。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沙百灵的制胜之道
在撒哈拉沙漠,有一种特别的鸟儿叫沙百灵,它身体很小,只有麻雀那般大。就是这样弱小的鸟儿,在与“沙漠之王”响尾蛇的较量中,竟然每战必胜。
有探险家记录下了沙百灵与响尾蛇搏斗的精彩一幕:
当沙百灵扑扇着翅膀停在沙丘上,准备寻找食物的时候,在沙丘里等候多时的响尾蛇凶猛地张开大口蹿了出来。眼看沙百灵就要成为响尾蛇的美餐时,不可思议的画面出现了:面对响尾蛇的攻击,身体灵活的沙百灵用自己并不有力的爪子狠狠地拍打着响尾蛇的头部,尽管力量有限,对响尾蛇似乎也构不成什么成胁,但沙百灵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拍击,沙百灵一边躲闪着响尾蛇的血盆大口,一边用爪子迅速地拍击着响尾蛇的头部,其准确程度分毫不差,就在沙百灵拍击了一个多下之后,响尾蛇终于无力地瘫软在沙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蛇口脱险的沙百灵停在沙丘上,从容地吃了一些甲出类的食物后,对扑扇着翅膀飞走了。
沙百灵和响尾蛇的力量对比是悬殊的,但为何获胜的总是弱小的沙百灵呢?生物学家对此的解作是:沙百灵在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后,掌握了一套对付响尾蛇的制胜之道,那就是瞄准一个点----响尾蛇的头部,一个很脆弱的部位,并持之以恒地用爪子拍击。沙百灵就是用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在一次次敌强我弱的较量中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成功的人生往往就是从瞄准一个目标并且坚持不懈开始的。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缺少了沙百灵那种执着的精神,
1.短文第1自然段先写沙百灵的( ),接着写它在与响尾蛇的较量中
( ),突由了沙百灵非凡的能力。
2.下列对第2~3自然段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第3自然段是探险家具体的记录,与第2自然段是因果关系。
B.第3自然段具体描述了沙百灵与响尾蛇搏斗的场景,解释了“精彩一幕”是怎样的。
C.两个自然段写的是同样的内容,第2自然段是关键句。
3.用“ ”画出第4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借助关键句,概括段落大意。
4.下列事例不能说明文中画“----”句子所体现的道理的一项是( )。
A.李时珍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手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B.爱地生迷恋电学实验研究,毕生孜孜不倦,竟拥有留声机、普用印刷机、电影放映机等一千多明发明专利,被称为“发明大王”。
C.小猫跟着妈妈去钓鱼。它不是东张西望,就是去捉蜻蜓、扑蝴蝶,根本没把钓鱼这件事放在心上。
D.现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在他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始终没停止过作画。
5.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日积月累
一、把下列有关蜜蜂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1.蜜蜂酿蜜----( )
2.蜜蜂飞到彩画上----( )
3.蜜蜂的窝----( )
4.蜜蜂的眼睛----( )
二、蜜蜂被法布尔称为“不会迷失的精灵”,《昆虫记》中的其他动物在法布尔眼中也有它们各自的特点,请你连一连。
永不知疲倦的歌唱家 蜘蛛
一招致死的杀手 蝉
动物中的“清洁工” 狼蛛
绝不轻易离开网去歇凉 蜣螂(qiāng láng)
参考答案
基础提优
一、C
二、1.陌生 路途 确实
2.检查 失误
3.包括 跨越
三、1.(1)辨认 (2)大概 (3)大约 (4)将近
2.(1) 尽管……但是…… (2) 无论……总是…… (3)不是……而是……
四、1.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2.示例:(1)大声叫着(2)疑惑不解地问
3. 把“研究”和“观察”调换位置。
课文提优
一、1.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怀疑、不确定它说明了这只是一种猜测,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2.(1)动作神态(2)兴奋实验已初步成功了
二、1.昆虫记 法 法布尔 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善于思考 严谨求实
2.蜜蜂 远路 记号 蜜蜂
三、1.不是 而是
2.逆风而飞 陌生 准确无误 确确实实
3.示例:体会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4.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5. A
拓展提优
一、示例:小蜜蜂飞啊飞,它好像看见了远处的家,心里想:很快就到家了。糟糕!不知从哪里飘来的落叶正好打在小蜜蜂的身上,小蜜蜂重重地摔在了地上。过了好久,小蜜蜂才苏醒过来。它拍拍翅膀,准备再次起飞,却发现起风了。它只好飞得低低的,慢慢地朝着家的方向前行。
二、1.身体很小 每战必胜
2.A
3.沙百灵和响尾蛇的力量对比是悬殊的,但为何获胜的总是弱小的沙百灵呢 弱小的沙百灵战胜响尾蛇的原因。
4.C
5.示例:要想成功,既要有奋斗目标,又要有坚持不懈、执着追求的精神。
日积月累
一、1.为别人操劳 2.空欢喜 3.窟窿多 4.突出
二、永不知疲倦的歌唱家----蝉
一招致死的杀手----狼蛛
动物中的“清洁工”----蜣螂
绝不轻易离开网去歇凉----蜘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