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大纲版第1册 课后巩固(20.触龙说赵太后)梯级演练
检查我的基础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A.佚之狐(yì) 夜缒而出(zhuì)? 许君焦、瑕(xiá)?
B.会稽(kuài) 譬如蓑笠(pì)? 公与之饩(qì)?
C.无不也(pū) 无不歠也(chuò)? 败吴于囿(yǒu)?
D.昳丽(yì) 没死以闻(mò)? 约车百乘(shènɡ)?21世纪教育网
解析:C项中“”应读“bǔ”,“囿”应读“yòu”;A项无错;B项“饩”应读“xì”;D项无错。?
答案:C?
2.下列句中有表示尊敬称谓的词语的一组是…?( )?
①吾不能早用子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④敢以烦执事
⑤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⑥吾孰与徐公美
⑦媪之送燕?后也? ⑧赵王之子孙侯者?
A.①③④⑥⑦ B.①②③⑤⑧?
C.②③⑥⑦⑧ D.②④⑤⑦⑧?
解析:“寡人”是自我谦称,含有②句的选项都排除,只剩下A项,故选。?
答案:A
3.选出含三个通假字的一项( )?
A.无能为也已 共其乏困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秦伯说 朝济而夕设版焉 失其所与,不知?
C.令壮者无取老妇 将免者以告 至于句无?21世纪教育网
D.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孰视之 必唾其面?21世纪教育网
解析:A项,“已”通“矣”,“共”通“供”;B项, “说”通“悦”,“知”通“智”;C项,“取”通“娶”,“免”通“娩”,“句”通“勾”;D项,“帅”通“率”,“孰”通“熟”。?21世纪教育网
答案:C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A项前为“替”,后为“给予”;B项都是“在”;C项都是“灭亡”;D项都是“退却”。?
答案:A?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A项前一个“于”是介词,“对”,后一个“于”是介词,“向着,对着”;B项前一个“夫”是发语词,无实义,后一个“夫”是代词,“那”;C项两个“请”都是“请示,
请求”;D项前一个“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之”是代词,“她”,代“燕后远嫁”。
答案:C
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吾恂恂而起,视其缶?
B.太后盛气而揖之
C.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D.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解析:A项和B项中的“而”表修饰;C项中的“而”是表转折的连词;D项中的“而”是顺接连词。?
答案:AB[来源: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剖析精彩文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2题。?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尊长安君之位?
尊:使……尊贵。?
B.其继有在者乎?
继:继承。?
C.奉厚而无劳?
奉:俸禄。
D.奉不可失,敌不可纵?
奉:送给(的机会)。?
解析:B项“继”在这里用作名词,是“继承人,后嗣”的意思,其余项无错。?
答案:B?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此其近者祸及身 ②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③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④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解析:①其,代词,代诸侯;②“其……乎”固定句式,当今天的“岂……乎”讲,表反问;③④的“而”均表转折,连词,可翻译成“却”,所以选B项。?
答案:B?
9.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封之以膏腴之地”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B.甚矣,汝之不惠?21世纪教育网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夫晋,何厌之有?
解析:例句与A项都是状语后置句,B项是主谓倒装句,C、D两项是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句。?
答案:A
10.从修辞的角度来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B.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C.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D.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解析:D项运用了比喻,而A、B、C三项均使用了借代。?
答案:D
综合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6题。
齐王使使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①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耶?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②无恙耶?撤其环,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以至今不杀乎?”?
(《战国策·齐策四》)?
注:①钟离子、叶阳子、於陵子仲:皆为人名。②北宫之女婴儿子:北宫,复姓;婴儿子,其名,齐国孝女。?
1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未发,威后问使者?
书:书信。?
B.岁亦无恙耶?
岁:收成,年岁。?
C.书未发,威后问使者?
发:发出。?
D.下不治其家?
治:治理,管理。
解析:C项,发,是 “开启,拆开”的意思,“书未发”译为“书信还没有拆开”。其他三项是正确的。?
答案:C?
12.下列对“使”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齐王使①使②问赵威后 臣奉使③使④威后?
A.①②意义不同,③④意义相同。?
B.①②意义相同,③④意义不同。?
C.①③意义相同,②④意义相同。?
D.①②③④意义各不相同。?
解析:“使”依次分别是“派遣”“使者”“奉使命”“出使”的意思。?
答案:D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几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有衣者亦衣? B.至今不业?
C.子万民? D.上不臣于王?
解析:C项,是意动用法,“以……为子”。其余的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C
1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2)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
(3)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
参考答案:(1)难道有人问事不问本而问末的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有粮食的人,(钟离子)给他们东西吃,没有粮食的人,(钟离子)也给他们东西吃。?
(3)这些都是为了表率使百姓产生孝情的行为。
15.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威后问齐国的使者时,先问齐国一年的收成,再问百姓,最后才问齐王,这使得使者很不高兴。?
B.齐国使者认为赵威后的问题是把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而赵威后却不同意这种看法。?
C.从赵威后的问话中可以看出,她对钟离子、叶阳子、婴儿子及於陵子仲持赞赏的态度。
D.文章通过对齐使的问话,批评了齐国的政治状况,陈述了赵威后的政治见解。?
解析:C项,对於陵子仲是“何以至今不杀乎”的评价,可见不是赞赏态度。?
答案:C?
16.赵威后在这篇短文中表现出的思想与孟子的哪个观点相同??
解析:孟子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话。?
参考答案:“民贵君轻”的思想。?
参考译文:齐王派遣使者聘问赵威后。书信尚未打开,威后问使者说:“今年的收成好吧?百姓们都好吧?齐王也好吧?”使者听了不高兴,说:“我接受使命出使赵国慰问威后。现在您不先问候齐王,却先问候年成和百姓,难道能让卑贱者居前而尊贵者居后吗?”威后说:“不是这样。假使没有年成,怎么会有百姓?假使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王?难道有舍弃根本而先问末梢的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于是继续问使者说:“齐国有个处士名叫钟离子的还好吗?他这个人的为人啊,有粮的人他给他饭吃,无粮的人他也给他饭吃;有衣穿的人他给他衣服穿,没有衣的人他也给他衣服穿。这是帮助齐王抚养他的百姓啊,为什么到现在不让他成就功业呢?叶阳子还好吧?他这个人的为人,怜悯鳏夫寡妇,抚恤少年无父和老年无子的人,救济困苦贫穷的人,补助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齐王繁衍他的百姓啊,为什么到现在不让他成就功业呢?北宫家的女儿婴儿子还好吧?她去除耳环首饰,到老也不出嫁。这都是为了表率使百姓产生孝情的行为,为什么到现在还未能受封上朝呢?这样两个贤士没能成就功业,一个孝女不能入朝,怎么能统治好齐国、做万民的父母?於陵有个叫子仲的还活着吗?他这个人的为人,对上不向君王称臣,对下不能管好自己的家庭,而且不谋求与诸侯交往。这是对百姓没有良好作用的人,为什么到现在还不杀掉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