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精练·专项突破 第七章《复数》单元能力提升(含详细解析) (30)

文档属性

名称 精讲精练·专项突破 第七章《复数》单元能力提升(含详细解析) (30)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18 16:2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精讲精练·专项突破
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人教版(2019)
第七章 《复数》 单元能力提升(含详细解析)
一、单选题
1.(2020·菏泽模拟)已知 是虚数单位,则 (  ).
A.i B.-i C. D.
2.(2021高三上·海淀期中)在复平面内,复数 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3.(2020高一下·抚顺期末)设i是虚数单位,若复数 ,则复数z的模为(  )
A.1 B. C. D.
4.(2021高二下·怀化期末)复数 的虚部为(  )
A. B.1 C.0 D.-1
5.(2020高二下·平谷期末)在复平面内,复数 对应的点的坐标是(  )
A. B. C. D.
6.(2020·芜湖模拟)设复数z满足 ,则 最大值为(  )
A.1 B. C.2 D.4
7.复数 (  )
A. B. C. D.
8.(2021高二下·河南期中)设,是复数,则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①,则;②若,则;③若,则;④若,则.
A.1 B.2 C.3 D.4
二、多选题
9.(2020高二下·聊城期末)已知复数 (其中 为虚数单位,,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10.(2020高三上·郧县月考)已知复数 (其中 为虚数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复数 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可能落在第二象限
B. 可能为实数
C.
D. 的虚部为
11.(2021高一下·海曙期中)已知 是虚数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复数 满足
B.若复数 满足
C.若复数 ,则 的值为2
D.若复数 满足 ,则 的最小值为1
12.(2021高一下·浙江期中)设b、c均为实数,关于x的方程在复数集C上给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存在b、c,使得该方程仅有2个共轭虚根
B.存在b、c,使得该方程有4个互不相等的实数根
C.存在b、c,使得该方程有5个互不相等的根
D.存在b、c,使得该方程最多有6个互不相等的根
三、填空题
13.(2021高二上·湖南期末)若复数z满足,则z的虚部为   .
14.(2020高二下·成都期中)若 是虚数单位,则    .
15.(2021高二下·浦东期中)已知复数满足,则(为虚数单位)的最小值为   .
16.(2021高一下·连云港期末)已知平行四边形 的三个顶点 , , 对应的复数为0, , ,则点 所对应的复数为   .
四、解答题
17.(2020高二下·江西期中)已知复数 ,复数 ,其中 是虚数单位,m,n为实数.
(1)若 , 为纯虚数,求 的值;
(2)若 ,求 的值.
18.(2020高二下·重庆期末)
(1)已知 ,解关于z的方程 ;
(2)已知 是关于x的方程 在复数集内的一个根,求实数a,b的值.
19.(2021高一下·淮安期末)设复数 , 为虚数单位).
(1)若 为实数,求m的值;
(2)若 ,且 ,求m的值.
20.(2021高一下·宿迁期末)已知复数 满足 , 的虚部为2,在复平面内, 所对应的点 在第一象限.
(1)求复数 ;
(2)设向量 表示复数 对应的向量, 的几何意义是将向量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 后得到新的向量对应的复数.利用该几何意义,若 是等边三角形,求向量 对应的复数.
21.(2021高一下·东莞期末)设复数 i, i,记复数 与 分别对应复平面内的点 和 .
(1)根据复数及其运算的几何意义,求 和 两点间的距离;
(2)已知 ( 为正实数)表示动点 的集合是以点 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那么满足条件 的点 的集合是什么图形?并求出该图形的面积.
22.(2020高二下·林州月考)(1)已知 ( 是虚数单位)是关于 的方程 的根, 、 ,求 的值;
(2)已知 ( 是虚数单位)是关于 的方程 的一个根, 、 ,求 的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解析】【解答】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复数的除法运算法则,即可求解.
2.【答案】B
【考点】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解析】【解答】由题意, ,
所以 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
故答案为:B.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复数的乘法原则和复数的几何意义,即可求解.
3.【答案】D
【考点】复数求模
【解析】【解答】依题意,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复数模的计算公式,计算出 的模.
4.【答案】B
【考点】复数的基本概念;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解析】【解答】因为 ,故复数的虚部为1。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复数的乘法运算法则求出复数z,再利用复数的虚部的定义,从而求出复数z的虚部。
5.【答案】C
【考点】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
【解析】【解答】 ,
复数 对应的点的坐标是 。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复数的乘法运算法则求出复数z,再利用复数的几何意义求出复数z对应的点的坐标。
6.【答案】C
【考点】复数求模
【解析】【解答】设 , ,
, 即 ,
点 在圆 上,
又该圆的圆心为 ,半径为 ,
该圆上所有点到原点的距离最大值为 ,即 ,
.
故答案为:C.
【分析】设 , ,由题意可得 ,即点 在圆 上,找到圆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最大值即可得解.
7.【答案】B
【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解析】【解答】解: .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复数的除法法则即可化简出正确结果.
8.【答案】C
【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复数求模
【解析】【解答】设,
对于①, ,①正确;
对于②,由命题①的判定知,②正确;
对于③, ,于是有 且 ,
,即③正确;
对于④,令 , ,则有 , ,即 ,④不正确,
所以①②③是真命题,共有3个.
故答案为:C
【分析】直接利用复数的运算,复数的模,复数的共轭判断即可.
9.【答案】B,C,D
【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 ,
,B符合题意,由于复数不能比较大小,A不符合题意;
,C符合题意;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D.
【分析】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运算性质对选项逐一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10.【答案】B,C
【考点】复数的基本概念;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复数求模
【解析】【解答】对于AB选项,当 时, , ,此时复数 在复平面内的点在第四象限;
当 时, ;
当 时, , ,此时复数 在复平面内的点在第一象限.
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
对于C选项, ,C选项正确;
对于D选项, ,
所以,复数 的虚部为 ,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C.
【分析】利用复数的几何意义结合点的坐标在各象限的符号、复数为实数的判断方法、复数的模求解公式、复数的乘除法运算法则结合复数的定义,从而找出说法正确的选项。
11.【答案】B,D
【考点】复数的基本概念;复数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复数求模
【解析】【解答】解:对于A,当z=i时,显然不成立,故A错误;
对于B,当z=a+bi∈R,则b=0,所以=a∈R,故B正确;
对于C,当,则,故C错误;
对于D,设z=a+bi,则由 得,即,则,解得b=1,则|z|,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概念,复数的模,以及复数的运算问题,根据概念以及运算法则逐项求解即可判断.
12.【答案】A,B,D
【考点】复数的基本概念;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函数的零点
【解析】【解答】解:对于A,令,c为正实数,则该方程仅有2个共轭的虚根,正确;
对于B,若x为实数,则方程可看做,只需保证有2个不同的正解即可,如,,此时方程有4个互不相等的实数根,正确;
对于CD,设,则原方程等价于,则,于是,必有m=0或n=0.
当时,得(1),当n=0时得m2+b|m|+c=0(2),
若c=0,则为:,或,若b=0则有n=m=0,即原方程只有x=0一个解;
若b>0,只有n=±b,即原方程只有x=±bi两个解;
若b<0,只有m=±b,原方程只有x=±b两个解,
综上c=0时原方程至多有2个解;
若c≠0,将方程(1)(2)中的|n|和|m|用t表示,
得到两个方程(3)(4),
则(3)(4)的解不为零,∴(1)(2)的解都是成对出现,即原方程得解只能是偶数个;
综上,原方程的解不可能有5个解,故C错误;
方程(3)的判别式,方程(4)的判别式,
当时,(3)无解;(4)至多有2个不同的正实数解,于是原方程至多有四个不同的解,且四个解都是实数;
当时,(4)无解,(3)至多有两个不同的正实数解,于是原方程至多有4个不同的解,且四个解都是纯虚数;
当,且,方程(3)(4)的实数根分别记为,则.
若c>0,则t1t2<0,t3t4>0,即t1,t2异号,t3,t4同号,(3)只有一个正实数解,再若有条件,,即b<0时,(4)才最多有两个正实数解,进一步当时,(4)的两个正实数解不相等,此时对应n有两个实数解,m有四个实数解,对应原方程有两个互为共轭的纯虚数解,四个正负成对的实数解,一共6个解;
同样,当c<0时,t1t2>0,t3t4<0,即t1,t2同号,t3,t4异号,(4)只有一个正实数解,若再加上条件且即b>0,且时,(3)才最多有两个不等的正实数根,此时对应(1)有四个不同的正负配对的正实数根,(2)时只有2个互为相反数的实数根,对应原方程有4个共轭配对的纯虚数根,2个互为相反数的实数根,共有6个解.
如,,满足 ,且,.方程(3)有一正一负根,方程(4)由两个不等的正实数根,对应原方程有最多的解,其中2个为纯虚数根,四个为实数根原方程共有6个解.
由于,,故不论c为什么实数,都不可能出现都为正实数的情况,既原方程不可能出现8个解的情况,显然不可能出现更多的解的情况了.
综上所述也方程的解最多是6个.
故D正确.
故答案为:ABD.
【分析】 根据函数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结合复数相关知识,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求解即可.
13.【答案】5
【考点】复数的基本概念;复数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由题得,
所以z的虚部为5.
故答案为:5
【分析】首先由复数代数形式的运算性质整理,再结合复数的概念即可得出答案。
14.【答案】0
【考点】虚数单位i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因为 是虚数单位,
所以 , , , ,
所以 ,
所以

故答案为:0。
【分析】利用虚数单位i的运算性质结合周期性,进而求出的值。
15.【答案】1
【考点】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复数求模
【解析】【解答】∵,
∴z在复平面内对应点的轨迹为以原点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
的几何意义为圆上的点到 的距离,
如图,
∴的最小值为 。
故答案为:1。
【分析】利用 结合复数的模的几何意义,进而得出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点的轨迹为以原点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再利用的几何意义为圆上的点到的距离,再结合几何法得出的最小值。
16.【答案】
【考点】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中点坐标公式
【解析】【解答】因为平行四边形 的三个顶点 , , 对应的复数为0, , ,
所以 ,设 ,因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所以对角线 的中点就是对角线 的中点,
所以 ,因此点 所对应的复数为 。
故答案为: 。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平行四边形的结构特征和复数的几何意义,从而结合中点坐标公式求出点B对应的复数。
17.【答案】(1)解:因为 为纯虚数,所以 .
又 ,所以 , ,从而 .
因此 .
(2)解:因为 ,所以 ,
即 .又 , 为实数,
所以
解得
【考点】复数的基本概念;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复数求模
【解析】【分析】(1)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结合纯虚数的概念,根据模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出;(2)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复数相等即实部与虚部分别相等可得出最终结果.
18.【答案】(1)解:设 ,则 ,即
∴ ,解得 ,或 ∴ 或 ;
(2)解:由题知方程在复数集内另一根为 ,故 ,
即 .
【考点】相等向量与相反向量;复数的基本概念
【解析】【分析】(1)设 ,代入 ,化简后利用向量相等的知识列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得 的值,由此求得 .(2)根据虚根成对以及根与系数关系列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得 的值.
19.【答案】(1)由于 ,
所以 ,解得 ;
(2)由于 ,
所以 ,解得 .
【考点】复数的基本概念;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复数求模
【解析】【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复数的乘除法运算法则,从而结合复数为实数的判断方法,进而求出实数m的值。
(2)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复数的乘除法运算法则,从而结合复数求模的公式,进而求出m的值。
20.【答案】(1)解:设 ,则 , ,
因为 , 的虚部为2,所以 得 ,
因为 所对应的点 在第一象限,所以 , 得 , , ,
所以 .
(2)等边三角形 可以看成 向量 绕旋转 ,设向量 对复数 ,

或 ,
所以向量 对应的复数 或 .
【考点】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复数求模
【解析】【分析】 (1) 设 ,根据条件 , 的虚部为2 ,可推得 ,再结合
z所对应的点A在第一象限, 即可求解;
(2) 等边三角形 可以看成 向量 绕旋转 ,结合复数的乘法公式,即可求解。
21.【答案】(1)解:复数 i, i,分别对应向量 , ,
所以
(2)由题知方程 表示的动点 的集合是以点(1,1)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
方程 表示的动点 的集合是以点(1,1)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
故不等式 表示的动点 的集合是以点(1,1)为圆心、半径分别为1和3的两个圆所形成的圆环形图形(含边界),
所以该圆环形图形的面积为 .
【考点】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复数求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解析】【分析】 (1)分别求出点 和 对应的复数,然后求出Z,Z0对应的复数,由复数模的定义求解即可;
(2)利用复数模的几何意义分析求解即可.
22.【答案】(1)解:由已知得 , ,
,解得 , ;
(2)解:解法一:由已知得 , ,
, , ;
解法二: 是实系数方程 的根, 也是此方程的根,
因此 ,解得 , .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及其根与系数的关系;复数的基本概念
【解析】【分析】(1)将 代入方程 ,将等式左边的复数化为一般形式, 利用复数的虚部和实部均为零得出关于 、 的方程组,解出这两个未知数,即可求出 的值;(2)解法一:将 代入方程 ,将等式左边的复数化为一般形式, 利用复数的虚部和实部均为零得出关于 、 的方程组,解出这两个未知数,即可求出 的值;
解法二:由题意可知,关于 的二次方程 的两根分别为 和 ,利用韦达定理可求出 、 的值,由此可计算出 的值.
12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