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中国现代史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新课导入
视频: 三分钟回顾新中国外交大事件
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史实,认识70年代外交成就及其原因;了解改革开放后全方位外交的成就,认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本课知识结构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P85-86)
二、中美、中日建交(P86-87)
三、全方位外交(P87-88)
一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
[1]1945年联合国成立,中国是创始国,也是常任理事国;
[2]在美等国操纵下, 新中国排斥在外,由台湾当局占据。
顾维钧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董必武参会与签字
联合国旗帜的底色为浅蓝色,正中的图案是一个白色的联合国徽章,蓝色和白色被定为联合国的官方颜色。
铸剑为犁
弯曲手枪
地图的投影范围延伸至南纬60度,并包括五个同心圆,橄榄枝象征世界和平和安全,环绕着地球象征联合国的宗旨和维护团结。
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美国对华孤立、包围、封锁示意图
朝鲜战争爆发后,以美国军队为主的联合国军进攻朝鲜。
美国对中国的敌对
材料三:“艾森豪威尔(1953-1961年美国总统)发出同样的警告,说只要不伤及平民,他认为美国没有理由(对中国)不使用核武器……”
——基辛格《论中国》
材料一:“那些有助于增强共产党国家(中国等国)的经济和军事潜力而有损于美国国家安全的出口都予以拒绝”
——《美国1949年出口管制法》
威胁
1951年
材料二:
封锁
禁运
1959年中苏关系破裂
中苏关系的变化……
1969年苏联侵入珍宝岛,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自卫反击。
70年代外交关系突破的基础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
周恩来和陈毅访问埃及
一同修筑坦赞铁路
周恩来访问阿尔巴尼亚
切·格瓦拉访问中国
2、概况:
(1)时间:
1971.10
(2)会议:
第26届联大决议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材料:第26届联合国大会,对阿尔巴尼亚等23国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进行了表决。10月25日,大会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压倒多数,通过了阿等国的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并立即将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视频: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
台湾代表面色凌重
各国欢腾向中国祝贺
美国工人赶制五星红旗
中国国旗在联合国总部升起
1971年11月《时代周刊》封面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The Chinese are coming)
我国首批维和女军人
3、意义:
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利于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
中国第六批赴马里维和部队
联合国规定在执行国际维和任务时各国的军队着本国军队的制服,佩戴本国的军衔标志,左臂佩戴本国的国旗,右臂佩戴联合国旗。为了方便识别是维和部队,各国部队均头戴蓝色的头盔,头盔上有联合国标志和英文的UN。久而久之大家都习惯性的称维和部队为蓝盔部队。
二 中美、中日建交
二、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1)背景:
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重要作用;
美苏争霸处于守势;
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
牵制和对付苏联威胁;
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经济停滞、通货膨胀。
陷入越战泥潭;
二、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1)背景:
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2)概况:
①1971.4 乒乓外交
(试探之旅)
②1971.7 基辛格访华
(旋风之旅)
③1972 尼克松访华
(破冰之旅)
发表《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④1979 中美正式建交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庄则栋向科恩赠送杭州织锦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2、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接见田中角荣
赠送楚辞
知识拓展
新中国外交三个高潮
1、建国初期: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20世纪70年代: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
3、20世纪90年代: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全方位外交。
1956-1974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56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建交国家数 (个) 25 49 54 69 87 88 95
中日关系的发展在国际上带来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联邦德国、英国等国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三 全方位外交
三、全方位外交
1、外交政策:
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理念:
①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②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③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3、外交布局: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4、表现:
①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②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
1.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点”是指(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课后巩固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20世纪70年代,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且与联合国有关的事件是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广大亚非拉国家的支持下,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因为此前因为美国的阻挠,新中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国民党所占据,B项正确;万隆会议、抗美援朝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且均与联合国无关,排除AC项;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与反美国家击败美国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报纸是人们了解时事的重要媒介。1979年1月可能出现在《人民日报》头条新闻的是( )
A.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课后巩固
【答案】D
【解析】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签定《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D项正确,排除C项;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排除A项;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B项。故选D项。
3.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为490万美元,出口则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达3230万美元,对华出口额为602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国策 D.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课后巩固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为490万美元,出口则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达3230万美元,对华出口额为6020万美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这是材料所述变化的主要原因,B项正确;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应导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减少,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1978年12月底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元旦,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4.“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这反映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布局是(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 D.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课后巩固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因此这反映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布局是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D项符合题意;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排除A项;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排除B项;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排除C项。故选D项。
中国近代史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