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卷1 古诗文专练:
名句默写+古诗鉴赏+实词+翻译+文意理解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建议用时:25分钟
一、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5.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心忧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的济世情怀。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共6分)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人名)。(1分)
7.(2021·湖北十堰)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21·河北模拟改编)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是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
B.首联以仙人乘黄鹤离去的神话传说起笔,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
C.诗中两个“空”字表达了诗人对鹤去楼空的无限感慨,以及吊古伤今的怅惘之情。
D.尾联以议论作结,诗人凭栏远望,心生无限思乡愁绪的形象仿佛可见。
三、(2021·唐山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共14分)
【甲】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③,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选自《渭南文集》,有改动)
【乙】 凡先生④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⑤,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⑥;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⑦中发书而对勘⑧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释;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选自《亭林先生神道表》,有改动)
【注释】 ①椟:书橱。②觌:相见。③槁枝:枯树枝。④先生:顾炎武。⑤厄塞:险要关门。⑥曲折:详细情况。⑦坊肆:店铺。⑧对勘:核对校正。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未尝不与书俱 俱:____________
(2)乃引客就观之 引:____________
(3)信乎其似巢也 信:____________
(4)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 发:____________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或与平日所闻不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文中陆游自笑“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乙】文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悠然见南山
2.商女不知亡国恨
3.独怆然而涕下
4.人不知而不愠
5.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二、
6.崔颢
7.[示例1]炼字角度:“历历”“萋萋”使用叠词(声调铿锵,音韵清朗,富有音乐美),写出了树木葱翠、清晰可辨与草木茂盛的特点。
[示例2]修辞角度: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树木葱翠、清晰可辨与草木茂盛的特点。
[示例3]内容角度:此联为登高所见明丽之景,境界阔大,色彩鲜明。
8.D 【解析】 尾联以抒情作结,并非“议论”。
三、
9.(1)在一起
(2)带领,拉着
(3)确实 (4)打开
10.(1)抬头低头,向四处看,没有无书的(地方)。
(2)有的和平时听说的不一样。
11.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或:杂乱的书籍包围着自己,就像堆积在一起的干枯的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所以自称书巢。)
12.示例:我们在学习时要勤奋好学,严谨求实。小卷4 古诗文专练:
名句默写+古诗鉴赏+实词+翻译+文意理解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建议用时:25分钟
一、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诗》)
4.自康乐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5.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虽已辞官还乡仍心系国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22·改编)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共6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湾的《______________》。(1分)
7.请解释颈联的含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江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颈联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三、(2021·承德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共15分)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盗窃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选自《列女传》,有改动)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既学而归 既:______________
(2)孟母方绩 方:______________
(3)孟母以刀断其织 以:______________
(4)师事子思 师:______________
10.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女 则 废 其 所 食 男 则 堕 于 修 德 不 为 盗 窃 则 为 虏 役 矣。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孟母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本文,分析一下孟子“遂成天下之名儒”的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在河之洲
2.征蓬出汉塞
3.万里赴戎机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
6.次北固山下
7.残夜还未消退之时,新的太阳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过去,江上已流露春意。
8.D 【解析】 本诗情景交融,情感真切,尾联在前三联描绘的壮丽景色基础上,集中表达了诗人漂泊羁旅的思乡之情,而非“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三、
9.(1)已经 (2)正在 (3)用 (4)拜师学习
10.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盗窃/则为虏役矣。
11.(1)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
(2)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12.从“孟母以刀断其织”“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中可以看出,孟母是一个关心孩子成长,并且能够身体力行引导、教育孩子的睿智母亲。
13.内因:旦夕勤学不息。外因:母亲的谆谆教诲。小卷2 古诗文专练:
古诗鉴赏+实词+虚词+翻译+文意理解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建议用时:25分钟
一、(2022·改编)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共6分)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中“无言”“寂寞”“清秋”等词语营造的凄婉、哀愁的情调,甚是感人。
B.“丝”与“思”谐音,以麻丝喻秋思,生动贴切,深刻感人。
C.词人身经亡国之痛,故而发出“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痛彻心扉的凄婉之声。
D.“剪不断,理还乱”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不但因为形象的比喻,更因为它表达了词人对爱情的忠贞。
2.赏析“月如钩”中“钩”字的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剪不断,理还乱”以丝喻愁,写出了离愁怎样的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21·石家庄模拟)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共14分)
诸葛恪,字元逊,瑾①长子也。少知名。恪父瑾面长似驴,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②其面,题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坐欢笑,乃以驴赐恪。他日复见,权问恪曰:“卿父与叔父孰贤?”对曰:“臣父为优。”权问其故,对曰:“臣父知所事,叔父不知,以是为优。”权又大噱③。
后蜀使至,群臣并会,权谓使曰:“此诸葛恪雅④好骑乘,还告丞相⑤,为致好马。”恪因下谢,权曰:“马未至而谢何也?”恪对曰:“夫蜀者陛下之外厩⑥,今有恩诏,马必至也,安敢不谢?”恪之才捷,皆此类也。
(选自《三国志》,有改动)
【注释】 ①瑾:指诸葛瑾,字子瑜,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三国时吴国重臣。②长检:指用纸做的长标签。③大噱:大笑。噱,读jué。④雅:向来。⑤丞相:指诸葛亮。⑥厩:马厩。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使人牵一驴入 使:____________
(2)乞请笔益两字 益:____________
(3)权问其故 故:____________
(4)安敢不谢 安: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因听与笔
②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B.①乃以驴赐恪
②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C.①马未至而谢何也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D.①夫蜀者陛下之外厩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卿父与叔父孰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蜀者陛下之外厩,今有恩诏,马必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诸葛恪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D 【解析】 “剪不断,理还乱”表达的是亡国之恨、失家之痛,并非男女之情。
2.运用比喻,形象地将残月比作玉钩,渲染了孤寂凄凉的环境;“钩”谐音“勾”,勾起词人离恨,为下文直抒胸臆铺垫蓄势。
3.“剪不断”写出了离愁繁多和绵长的特点;“理还乱”写出了离愁纷繁杂乱、难以厘清的特点。
二、
4.(1)派,派遣 (2)增加
(3)原因,缘故 (4)怎么
5.C 【解析】 A.给/给;B.把/把;C.表示疑问语气/表示反问语气;D.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
6.(1)你的父亲和叔叔哪一个贤明呢?
(2)蜀国就像是您在宫外的马厩一样,今天有此恩诏,马一定会送到的。
7.诸葛恪是一个聪明机智、灵活应变、善于言辞的人。小卷5 古诗文专练:
古诗鉴赏+实词+虚词+翻译+文意理解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建议用时:25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问题。(共6分)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行路难(其一)》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两首作品中的“清酒”和“浊酒”两个意象各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21·张家口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共14分)
【甲】 罗森,字约斋,大兴人,顺治丁亥进士。舌短,语音不正。自县令累官开府①,所至以贿闻。为四川巡抚②,黩货③不已。诸子从容谏曰:“大人位中丞④,齿高⑤矣,家已粗给⑥,何必孳孳⑦于此!”罗谛听⑧久之,答曰:“汝曹⑨何知,多多益善!”
(选自《香祖笔记》,有改动)
【乙】 宋荔裳方伯⑩在塾读书时,有岸然 而来者,则一老甲榜 也。问:“小儿读何书?”以《史记》对。问:“何人所作?”曰:“太史公。”问:“太史公是何科进士?”曰:“汉太史,非今进士也。”遂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________昂然而出。
(选自《香祖笔记》,有删改)
【注释】①累官:积功升官。开府:清代称出任外省的督抚为开府。②巡抚:清代为省一级最高长官。③黩(dú)货:贪污受贿。④中丞:即“巡抚”。⑤齿高:年纪大。⑥粗给:基本够用。⑦孳(zī)孳:同“孜孜”,努力不懈。⑧谛听:仔细地听。⑨曹:辈,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们”。⑩宋荔裳:人名。方伯:明清时对布政使的称呼。 岸然:严肃的样子。 甲榜:科举考试用语。明清用以称考中进士者,俗称两榜。榜是考试后揭晓录取名次的布告。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自县令累官开府 自:______________
(2)所至以贿闻 闻:______________
(3)以《史记》对 对:______________
(4)不数行,辄弃去 去:______________
4.【乙】文“________”处应填写的文言虚词是( )(3分)
A.之 B.其 C.而 D.乃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汝曹何知,多多益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汉太史,非今进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两文分别讽刺了当时社会上的哪些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示例1:在处于困境或遭遇挫折时。因为这两句诗可以用来激励自己或别人战胜困难,坚定信心,鼓起前行的勇气。
示例2:在想要奋起前行、追逐梦想时。因为这两句诗可以用来鼓舞自己或别人,坚定信心,扬帆起航。
2.清酒,代表着锦衣玉食,但诗人面对如此美味却“停杯投箸不能食”,内心的愁苦不言而喻。浊酒,边疆戍守的将士们,杯中浊酒融入的不仅仅是无尽的思乡愁苦,还有功业未遂的惆怅和唏嘘。
二、
3.(1)从 (2)出名 (3)回答 (4)扔掉
4.D 【解析】 解答该题可采用排除法。“之”不能用于句首,排除;“其”,语法、意思均能讲通,但是选文除第一句外都承前省掉了主语,排除;“而”,句间关系不通,排除。故选“乃”。
5.(1)你们哪里知道,钱这东西,越多越好啊!
(2)太史公是汉朝时候的太史,不是现在的进士啊。
6.【甲】文讽刺了视财如命、贪得无厌的贪官;【乙】文讽刺了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装腔作势、不懂装懂、迂腐可笑的一类人。小卷3 古诗文专练:
古诗鉴赏+实词+翻译+文意理解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建议用时:25分钟
一、(2021·唐山模拟)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共6分)
【甲】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列对【甲】【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诗属于七言律诗,【乙】词体现了宋词的豪放风格。
B.两首诗词都写到了“角”,“角”是古代军队的一种乐器。
C.两首诗词都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方法,展现出了激烈的战斗场面。
D.【甲】诗以典故结尾,表达了报效朝廷的决心;【乙】词结尾则直接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
2.请展开合理的想象,将【甲】诗或【乙】词中画线句子所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21·河北三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共14分)
【甲】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①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节选自柳宗元《愚溪诗序》,有改动)
【乙】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②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③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④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有改动)
【丙】 今张君⑤不以谪为患,窃⑥会计⑦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⑧,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⑨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⑩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
(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有改动)
【注释】①鉴:照,映照。②掇:摘。③刻露:清楚地显露出来。④岁物:收成。⑤张君:张怀民。⑥窃:偷得,这里即“利用”之意。⑦会计: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⑧蓬户瓮牖(yǒu):用蓬草编门,用破瓮做窗。⑨揖:拱手行礼。这里是“面对”的意思。⑩骚人思士:心中有忧思的人。 乌……哉:哪里……呢。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而善鉴万类 善:____________
(2)乐而不能去也 去:____________
(3)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 乃:____________
(4)今张君不以谪为患 患:____________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文中,欧阳修究竟“乐”在何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丙】文中可以看出张怀民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A 【解析】 《雁门太守行》是运用乐府古体创作的诗歌,属于古体诗,不是七言律诗。
2.[示例]甲:敌军如黑云翻卷向我城扑来,大有城倾郭摧之势;我方将士严阵以待,整装披甲,在日光照射下,金甲闪着耀目的光。
[示例]乙:军营里,兵士们享用分得的酒食,个个欢欣鼓舞;军乐队奏着高亢激越的边塞战歌;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着各路兵马,准备出征。
二、
3.(1)擅长,善于 (2)离开 (3)于是,就 (4)忧虑,忧患
4.(1)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
(2)更何况在清澈长江中洗涤,面对着西山的白云。
5.①乐在远离凡俗,政事简单,可以享受安闲;②乐在可以与民共享山水之美;③乐在与民同处太平无事的丰年。
6.是一个乐观豁达、情趣高雅、喜欢寄情山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