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辛亥革命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辛亥革命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9 06:2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
一、课型:新授课
二、教具:包括多媒体等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革命志士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人及影响。了解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分析归纳其历史意义。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识读《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图》、研讨历史资料,带领学生直观感受英雄人物的事迹,了解起义经过;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积极主动地整理、分析材料,从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学会全面认识、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培养学生解读历史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认识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缔造共和的伟大历史意义。通过对革命烈士人物事迹的叙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解放而不屈努力的奋斗精神,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四、课堂教学
重点:革命志士的奋斗;武装起义
难点: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五、教学方法:
1、网络平台教学法:知识容量大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通过创设情境,设计比较适合学生的课堂活动,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比较自然地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渗透情感教育。
3、问题教学法:根据初中生具有好胜和集体荣誉感的特点,课堂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大部分问题的回答都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学生学习自觉性高,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较好。
4、讲述和竞答法:讲述历史小故事和问题竞答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历史思维能力。
六、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一则材料和一张图片
思考:材料和图片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局面?
材料一:《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它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统编历史教材八上
内忧——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外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老师:在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中国积弱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清政府也试图改革,像实行新政、预备立宪等等,但由于没有触及封建制度本身,最终是失败了。人们对清政府的失望不满越来越强烈,一场更大的革命风暴正在酝酿中。(板书:第9课 辛亥革命)
【1】革命志士的奋斗
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城内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次日清晨,革命党人起义成功。随后,其他各省份纷纷响应,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土崩瓦解,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也寿终正寝。为了这一天的到来,革命志士进行了长期的武装斗争,付出了极大牺牲。同学们是否了解他们的事迹呢?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第42—43页,并找出各起义的时间、地点、领导人,简单经过和起义的结果、评价,然后完成下面的表格。时间5分钟,然后我找人起来回答。
事件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结果 评价
萍乡醴起义 1906年 萍乡、浏阳、醴陵 刘道一、蔡绍南 失败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浙皖起义 1907年 安庆、绍兴 徐锡麟、秋瑾 失败
广西起义 1907年 镇南关 孙中山、黄兴 失败
广州起义 1911年 广州 孙中山、黄兴、赵声 失败 影响最大
老师:同学们完成得又快又好
根据这个表格,同学们能发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对,它们都失败了。那么它们对当时的社会又产生了那些影响呢?请同学们在书中找出来他们的影响。
萍乡醴起义: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之后同盟会名声大振。
广州起义:也称黄花岗起义。因为在这次战役中,有七十二名战士苦战一夜后,壮烈牺牲,后将他们的遗骸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广州起义也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请同学们将关键词在书中圈画出来。
过渡:我们讲完了革命党人的事,再来说一说革命党人的人。展示秋瑾与方声洞的图片与材料。同学们知道他们的故事吗?(请两位同学来为我们读一下这两则材料)
老师: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一下,起义先后遭遇失败,为什么革命党人还要屡败屡试呢?
老师:我听见有同学说是因为他们爱国。对,他们的身上都有一种前赴后继、舍身赴死的精神,驱动着他们为革命斗争到底。
【2】武昌起义
过渡:就这样,革命者们用鲜血在唤醒着祖国大地上更多的人们,在革命者前赴后继的呐喊和斗争中,终于迎来了中国历史上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风暴。一声枪响震九州。
老师:这一声枪响指的是什么? 对没错,就是武昌起义。
那么武昌起义是怎么爆发的呢?
影视留声区: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通过视频了解武昌起义的经过,感受起义时震撼的场面,并留意视频中所出现的人物,然后在课本中圈出相应的关键词。
武昌起义:条件、时间、主要力量、过程
角色扮演:在发动起义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同学们,请看课本第45页的知识拓展,下面我要请两位同学来为我们扮演一下其中的角色,为我们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
武昌起义的结果及其影响
武昌起义成功了吗?成功了,那它有什么影响呢?
下面我们来看这张《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图》,你能从这幅图上发现什么(找同学回答)
老师:起义范围逐渐扩大,因为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清政府的统治面临土崩瓦解。
小组合作探究:结合武昌起义的经过,你觉得武昌起义的过程中包含着哪些偶然性因素?它的成功有哪些必然因素呢?
偶然性因素:计划泄露、名册被搜、群龙无首、起义机关被破坏
必然性因素:保路运动、革命团体、阶级基础、清政府腐败
总的来说,武昌起义的成功是偶然之中的必然——也是革命形势成熟的结果
【3】辛亥革命
有人说,“武昌起义就是辛亥革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老师:其实,这是辛亥革命在狭义与广义上的区分
狭义上: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里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广义上:从十九世纪末兴中会的建立到1912年清朝统治被推翻这一时期在中国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老师:通过前面两个部分的学习,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它有什么背景或者条件?我们一起来归纳总结一下
时代背景:民族危机,政府腐朽;思想基础:西方民主革命思想传播;组织基础:革命团体及政党的产生;武装抗争:一系列的武装起义;有利时机:四川爆发“保路运动”;革命爆发:武昌首义点燃全国革命。
老师:那么辛亥革命有什么影响或者作用呢?我们来看几则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找同学读,问你能看出什么影响)
老师:总结影响
光彩照万代
辛亥革命距今已有110年的历史,但它的精神依然闪烁着光芒。请用一个词来概括你心目中的辛亥精神。如:辛亥革命是一种追求 的精神。
通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革命志士为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的武装斗争,知道了他们的意义,认识到了革命党人身上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最后,我们来看一个视频,看的时候,回想一下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
【4】课堂检测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第三单元第9《辛亥革命》,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了版块式教学方法,以革命烈士的奋斗、武昌起义、辛亥革命三个部分循序渐进展开教学。
首先,运用辛亥革命相关数字导入课堂,使学生能够更直观的看出这堂课的主要内容,明确学习任务。
其次,采取学生自学、小组合作讨论、教师重点讲解等多种教学方式,能够紧扣历史教学指导意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第三,在评价辛亥革命这一环节时,引用历史材料,并指导学生注意评价革命成功与否的标准。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能够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度较高。
不足之处:教学过渡性语言还不够精炼,在情感渲染上,语言还有待于进一步锤炼。
八、板书设计:
第9课 辛亥革命
革命志士的奋斗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