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课时训练:第6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课时训练:第6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19 08:5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 二氧化碳
知识点 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通常条件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大
C.不易溶于水 D.干冰能升华吸热
2.如图图图所示,将四支充满不同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拔开塞子时,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  )
A.空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3.如图图图所示,将二氧化碳慢慢倒入烧杯中,可以观察到     (填“上面”或“下面”,下同)的蜡烛先熄灭,    的蜡烛后熄灭。该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具有如图图图下的性质:
①              (化学性质);
②              (物理性质)。
4.如图图图是教材中“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观察塑料瓶的变化。请回答:
(1)指出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操作中,旋紧瓶盖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
(3)最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知识点 2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5.下列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
6.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根据如图图图所示操作进行实验,填写表中空白。
序号 现象 分析 结论
(Ⅰ) 纸花  红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 ①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②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 纸花  红   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Ⅲ) 纸花  红      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Ⅳ) 纸花变红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酸,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
若将(Ⅳ)中小花取出,用吹风机烘干,  色又变回紫色
知识点 3 二氧化碳的用途及对环境的影响
7.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广泛用于医疗急救
B.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
8.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有着重要影响,下列对二氧化碳利与弊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可作灭火剂、制冷剂
B.二氧化碳可作气体肥料
C.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不会导致人类死亡
D.二氧化碳过多,会加剧温室效应
9.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  )
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  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 ③禁止乱砍滥伐    
④开发氢能源  ⑤利用水力发电     ⑥种植花草树木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因为它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B.二氧化碳用于制汽水,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
C.干冰能作制冷剂是因为干冰升华能吸收大量的热
D.二氧化碳能作温室肥料,是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1.证明空气中含有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
12.[2019·上海] 一定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 (  )
A.木炭 B.一氧化碳 C.氧化铜 D.氧气
1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图图所示的装置做有关CO2气体性质的实验。
(1)通过图A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图B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试管内液面上升,溶液变红,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3)轻轻挤压图C中的胶帽,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向含有14.8 g氢氧化钙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最多能生成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考|题|展|示
15.[2020·扬州改编] CO2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化学研究的热点。
(1)控制CO2的排放,是为了减缓    效应,加压水洗法可捕集CO2,是因为压强增大时CO2在水中的溶解性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石灰石循环法可用于捕集烟气中的CO2,该方法以CaO捕集CO2,将所得产物在高温下煅烧可重新获得CaO,高温煅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的CaO疏松多孔,结构与活性炭相似,其在捕集过程中对CO2具有良好的     性。
(3)对CO2气体加压、降温,可获得干冰,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视角分析,该过程主要改变的是                  。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   。
(4)已知一定条件下CO2与H2以质量比11 2反应可生成CH4。与该反应类似,不同条件下,CO2与H2反应也能生成甲醇(CH4O)。生成甲醇时参加反应的CO2与H2的质量比为 。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2课时 一氧化碳
知识点 1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冬天,农村用煤炉在室内取暖,若通风不好,容易造成煤气中毒。甲同学说:“我看到或闻到煤气,打开门窗就不会中毒了。”该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      ,理由是 ;
乙同学说:“我在煤炉火上放一盆水就可以防止煤气中毒。”该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  ,理由是             。
知识点 2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燃烧时发出    色火焰,    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一氧化碳具有毒性,使人中毒的原因是              。
(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氧化铁等物质发生反应。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工业上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为原理炼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燃气热水器中的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CO,下列关于CO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CO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
B.CO可用于冶炼金属
C.CO可以燃烧,用作燃料
D.CO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如图图图是北方家庭冬天常用的煤炉。
(1)若室内通风良好,A、B、C三处分别发生不同的反应,请写出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           ,B         , C         。
(2)C处可观察到   色的火焰,说明    具有可燃性,生活中可用来         。
(3)若室内通风不好,容易造成煤气中毒,写出其产生煤气的化学方程式:         。因此,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安装烟囱,使室内保持良好的通风。
5.某同学设计如图图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1)实验开始时,先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再加热,其原因是         。
(2)玻璃管中产生的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试管内产生的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该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缺陷,请指出并改正:    。
考|题|展|示
6.[2020·阜新] 下列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碳的氧化物
B.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用于冶炼金属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7.[2020·甘孜] CO、CO2和CaCO3的转化关系如图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COCO2CaCO3
0
A.①可通过物质的还原性实现
B.②可通过物质的可燃性实现
C.③可通过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实现
D.④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
答案
1.C
2.C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试管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液面上升。氧气不易溶于水,氮气难溶于水,空气是氧气、氮气等气体的混合物,难溶于水,液面不会有明显变化。
3.下面 上面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
4.(1)烧杯 
(2)振荡
(3)塑料瓶变瘪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5.D  A体现了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属于化学性质;B体现了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属于化学性质;C体现了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反映出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6.变 不变 水 不变 二氧化碳 红
CO2+H2OH2CO3 H2CO3H2O+CO2↑
7.A  氧气广泛用于医疗急救。
8.C 9.A
10.B  二氧化碳能够制汽水,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能与水反应。
11.C  二氧化碳没有气味;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不能确定空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虽然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但是由于含量较低,不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12.A
13.(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试管内压强减小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球变大
CO2+Ca(OH)2CaCO3↓+H2O
14.解:设最多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x。
CO2+Ca(OH)2CaCO3↓+H2O
74 100
14.8 g x
= x=20 g
答:最多能生成碳酸钙20 g。
15.(1)温室 增大
(2)CaCO3CaO+CO2↑ 吸附
(3)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 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雨滴
(4)22 3
(1)CO2的含量过高,会加剧温室效应,控制CO2的排放,是为了减缓温室效应;因加压水洗法可捕集CO2,可推知压强增大时CO2在水中的溶解性增大。(2)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CaO和CO2,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生成的CaO疏松多孔,在捕集过程中对CO2具有良好的吸附性。(3)对CO2气体加压、降温,可获得干冰,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视角分析,该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主要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雨滴。(4)CO2与H2反应生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是CO2+3H2CH4O+H2O,参加反应的CO2与H2的质量比为44 (3×2)=22 3。
答案
1.不正确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不正确
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2.(1)蓝 放出 2CO+O22CO2
(2)血红蛋白结合一氧化碳的能力比它结合氧气的能力强,会导致人缺氧,危及生命
(3)CO+CuOCu+CO2 
3CO+Fe2O32Fe+3CO2
3.D
4.(1)C+O2CO2 C+CO22CO、2C+O22CO 2CO+O22CO2
(2)蓝 一氧化碳 作燃料
(3)2C+O22CO
煤炉中煤炭燃烧由下到上发生的反应分别是:碳充分燃烧、碳还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一氧化碳能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可作燃料。
5.(1)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黑色粉末变为紫红色
CO+CuOCu+CO2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4)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应用气球收集尾气(合理即可)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氧气混合受热会发生爆炸,故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可观察到粉末由黑色变成紫红色,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有毒,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直接排入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可用气球收集尾气。
6.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 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导致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用于冶炼金属,二氧化碳不能;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7.B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即①可通过物质的还原性实现;在高温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②并不是通过物质的可燃性实现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即③可通过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实现;在高温的条件下,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即④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