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课时训练: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课时训练: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19 09:0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自我综合评价(七)
[范围:第七单元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的做法是 (  )
A.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B.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
C.大力发展风能,减少火力发电 D.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
2.2020年5月31日是第33个世界无烟日。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  )
3.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B.燃烧一定包含化学变化
C.燃烧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 D.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能发生燃烧
4.四川凉山曾因山脊的一棵云南松被雷击起火而引发森林火灾,雷击在这场火灾中是 (  )
A.提供可燃物 B.让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更多氧气 D.以上都有可能
5.下列关于燃烧或灭火的操作表述正确的是 (  )
A. 图甲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B.若将图乙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C.图丙中移走液化石油气罐是为了使其与氧气隔绝
D.图丁中用水灭火时,水的作用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6.页岩气是指蕴藏于页岩层中的天然气,是一种新开发的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B.页岩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C.页岩气燃烧只会生成二氧化碳 D.页岩气燃烧放出热量
7.普通煤在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①CO、②CO2、③SO2、④H2O、⑤烟尘,其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④⑤
8.用化学的观点解释下列成语,不正确的是 (  )
A.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
B.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杯水车薪——不能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D.煽风点火——为燃烧提供足够多的氧气
9.[2020·泰安] 煤的燃烧会产生大量CO2,通过煤的综合利用可获得多种产品,有很多用途,其中焦炭广泛应用于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煤加工成焦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B.人类只能通过燃料的燃烧获取能量
C.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污染空气的主要物质
D.煤是复杂的混合物,除了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硫、氮等元素
10.下列做法不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  )
A.擦机器的棉纱在不通风的车间里长期堆放
B.将液化石油气残液倒入下水道
C.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D.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11.下列灭火的原理与 “釜底抽薪”相同的是 (  )
A.锅内着火,用锅盖盖灭 B.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
C.砍掉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灭火 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12.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石油炼制可获得汽油和柴油,该过程发生了物理变化
B.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C.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汽车燃料,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D.氢能源相比于汽油和柴油作汽车燃料,具有热值高,产物无污染等优点
13.[2020·绍兴] 下列实验中,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是 (  )
14.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A.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氧化,所以燃烧必须有氧气参加
B.点燃H2与O2的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CH4和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C.化学变化都伴随热量变化,所以伴随热量变化的都是化学变化
D.化学变化可能引起爆炸,所以爆炸都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
15.比较和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是C、CH4、CO三种物质与CO2的转化关系,即①C→CO2;②CH4→CO2;③CO→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种物质转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B.三种物质的转化过程中,所有的生成物在常温下都是气体
C.三种物质都只能跟氧气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
D.三种物质都可以在点燃条件下转化为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共46分)
16.(10分)[2020·青岛] 能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利用的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和      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2)科技发展可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填字母)。
A.煤 B.地热能
C.太阳能 D.核能
(3)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此次卫星发射用的火箭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其反应产物无污染,请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使汽油充分燃烧。这是通过               的方法使汽油充分燃烧。
(5)加油站、化工厂、面粉厂等场所的空气中含有较多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因此这些场所一定要严禁烟火,防止发生        。
17.(10分)煤的大量使用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了生态环境,我国实施的煤改气工程就是用天然气代替煤作燃料,减少空气污染。请回答:
(1)家庭燃煤时常常把煤做成蜂窝状(如图图图),其目的是 。
(2)用天然气代替蜂窝煤后,空气中污染物明显减少的有    (写化学式)和氮的氧化物等有害气体,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的一种环境问题是    。
(3)天然气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在第一次通过管道送到用户家时,必须将管道内注满氮气,其目的是       。
18.(4分)燃料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
(1)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得到乙醇汽油,关于乙醇汽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B.乙醇汽油属于化合物
C.使用乙醇汽油可缓解“粮食危机”
D.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
(2)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12分)为实现“碧水蓝天”工程,某省已关停了小型燃煤发电厂,并要求大型燃煤发电厂安装尾气净化设备。如图图图 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
(1)煤是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     的形成。
(2)写出处理过程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废气最终转变成    (填化学式),硫元素的化合价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将进入烟囱的洁净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现象是                     。
20.(10分)实验室有一瓶气体,由H2、CO、CO2、CH4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现做如图图图下实验: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未见石蕊溶液变红;在导管口点燃该气体,气体安静地燃烧,火焰呈蓝色,用一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发现烧杯壁出现水珠,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能够确定没有的气体是    。
(2)气体的组成可能是混合物,请你写出其中两种:      ,      ;写出组合中任意一种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如图图图果这瓶气体是纯净物,则它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14分)
21.[2019·永州] 在老师的指导下,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图图 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实验步骤] ①将所需仪器按照装置图连接起来;
②打开K1和K2,向上拉动任意一支注射器的活塞;
③将实验所需药品加入对应的仪器中;
④将装有适量白磷的具支试管放入冷水中;
⑤打开K1,关闭K2,往装置甲中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A;
⑥关闭K1,打开K2,往装置乙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观察现象B;
⑦将装有适量白磷的具支试管放入80 ℃的热水中;
⑧打开K1,关闭K2,往装置甲中加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C;
⑨关闭K1,打开K2,往装置乙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观察现象D。
[问题解答] (1)实验步骤②的目的是               。
(2)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步骤⑥的作用是 ,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证明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必须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的现象是    (填字母,下同);证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时,温度必须达到其着火点才能燃烧的现象是    。
[实验结论] 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四、计算题(共10分)
22.[2020·甘孜] 天然气是常见的化石燃料。
(1)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应将炉具的进风口调    (填“大”或“小”)。
(2)含160 g甲烷的天然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答案
1.D  增加私家车用量会增加能源的消耗,导致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
2.D  A表示的是禁止烟火;B表示的是禁止携带火种;C表示的是禁止燃放鞭炮;D表示的是禁止吸烟。
3.A  燃烧不一定都是化合反应,如图图图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属于化合反应。
4.B 5.A
6.C  页岩气是指蕴藏于页岩层中的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不完全燃烧也会生成一氧化碳。
7.C
8.B  杯水车薪意思是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涉及的化学知识是不能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9.D
10.C  棉纱属于易燃物,长期堆放在不通风的车间里可能会由于缓慢氧化引起自燃;液化石油气残液易燃烧,将液化石油气残液倒入下水道很容易引起爆炸;电线老化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泄漏的煤气与空气充分接触,打开排气扇可能产生电火花引起爆炸。
11.C  釜底抽薪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燃烧停止,原理是清除了可燃物;锅内着火,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隔绝氧气;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和隔绝氧气。
12.B
13.D  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基本条件。酒精和水分别加热,酒精能燃烧,水不能,证明燃烧需要有可燃物;红磷均能与氧气接触,左边的不能燃烧,右边的能燃烧,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火柴头先燃烧,火柴梗后燃烧,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试管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能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证明燃烧需要氧气。
14.B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如图图图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任何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点燃都可能发生爆炸;化学反应都伴随热量变化,但伴随热量变化的不都是化学变化,如图图图干冰升华吸热;化学变化能引起爆炸,物理变化也能引起爆炸。
15.D  三种物质的转化反应,不是只能和氧气反应,还可以和CuO等反应。CH4和O2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O2和H2O,常温下H2O不是气体,且此反应不是化合反应。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碳元素,燃烧都可以生成CO2。
16.(1)天然气 
(2)A
(3)2H2+O22H2O
(4)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5)爆炸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是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所利用的能源。(2)煤为化石燃料,属于常规能源;地热能、太阳能、核能、风能等属于新能源。(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4)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可以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汽油充分燃烧。(5)加油站、化工厂、面粉厂等场所的空气中含有较多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火易爆炸,因此这些场所一定要严禁烟火。
17.(1)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SO2 酸雨
(3)热 排尽空气,防止天然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发生爆炸
(1)将煤制成蜂窝状,可以增大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充分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有效地缓解酸雨问题。
18.(1)AD
(2)C2H5OH+3O22CO2+3H2O
19.(1)不可再生 酸雨
(2)CaCO3 CaO+CO2↑
(3)CaSO4 升高
(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0.(1)CO2
(2)H2、CO H2、CO、CH4(或CH4、H2或CH4、CO,任选两种即可)
2H2+O22H2O(合理即可)
(3)CH4
21.(1)检查装置气密性
(2)Na2CO3+2HCl2NaCl+H2O+CO2↑
(3)用二氧化碳排净装置中步骤⑤产生的氧气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4)CD AC
这套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思路应该是常温与氧气接触不燃烧,加热与氧气接触燃烧,加热与二氧化碳接触不燃烧(熄灭);实验中要关注到装置中原有空气(氧气)的去除。
22.(1)大
(2)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H4+2O2CO2+2H2O
16 44
160 g x
= x=440 g
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40 g。
(1)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氧气不足,应将炉具的进风口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