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课时训练:第1单元 单元复习(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课时训练:第1单元 单元复习(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19 09:0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知识清单
一、化学研究的内容
1.化学是在    、    层次上研究物质    、    、    与      的科学。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分别提出了    和      ,   国化学家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物质的变化
3.物质的性质
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4.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观察和描述)
(1)点燃前:石蜡是白色固体,有气味,硬度较    ,密度比水的    ,且不溶于水。
(2)燃着时:火焰分   层,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    生成,另一个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    ,说明石蜡燃烧能生成    和    。
(3)熄灭后:冒    ,点燃白烟,蜡烛又重新燃烧。
5.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1)科学探究的环节:提出问题、     、制订计划、     、收集证据、     、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2)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    。
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规则
6.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图图图果没有说明用量,应取    。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 ,
也不要     ,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        内。
(二)药品的取用
7.(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      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     。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    夹取。
(2)如图图图图中A所示,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    里。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瓶塞应    放,试剂瓶的标签应      。如图图图图B所示,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    量出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    处保持    。如图图图图C所示,取用少量的液体时还可以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    。
(三)物质的加热
8.给物质加热通常用到酒精灯,酒精灯的火焰从外到内分为   、    和    ,其中    温度最高,所以给物质加热时应用    部位。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试管应和桌面大概成   度角,试管口不能对着    或    。
(四)洗涤仪器
9.洗涤玻璃仪器常用到     。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      也不      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放在指定的地方。
(五)连接仪器装置
10.常见的连接有    与橡胶塞的连接,玻璃管与    的连接以及容器口与    的连接。当玻璃管与橡胶塞或胶皮管连接时,一般应把要插入的玻璃管的一端      。
11.简单装置气密性检查
如图图图图,先将
   ,然后        ,若在导管口看到有    冒出,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易错易混辨析
易错点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认识 判断正误
(1)灯泡通电发光放热,是化学变化
(2)有颜色改变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3)燃烧、锈蚀一定是化学变化
(4)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5)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易错点 2 变化和性质的区分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对物质变化和性质的认识 判断正误
(1)酒精挥发——物理性质
(2)酒精易挥发——物理变化
(3)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化学变化
(4)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化学性质
易错点 3 实验仪器名称的书写
3.判断下列仪器名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如图图图错误,请改正。
(1)椎形瓶(  ) 改正:      
(2)胶头滴管(  ) 改正:      
(3)铁夹台(  ) 改正:      
(4)长劲漏斗(  ) 改正:      
(5)量桶(  ) 改正:      
(6)封液漏斗(  ) 改正:      
易错点 4 对基本操作示意图的正误的判断
4.(1)下列关于酒精灯的使用及物质加热的操作,错误的是    。
(2)下列关于物质取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易错点 5 不规范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
5.写出下列不规范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
不规范的操作 可能导致的后果
(1)倾倒液体时瓶塞正放
(2)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
(3)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口滴加液体
(4)取完液体后的胶头滴管平放在桌面上
(5)用水冲洗滴瓶的配套滴管
(6)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仰视 俯视
(7)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8)试剂使用完后没有及时塞上瓶塞
答案
1.分子 原子 性质 组成 结构 变化规律 原子论 分子学说 俄 门捷列夫
2.没有 其他物质
3.物理性质 密度 硬度 化学性质 稳定性
氧化性
4.(1)小 小
(2)三 水雾 变浑浊 水 二氧化碳
(3)白烟
5.(1)猜想与假设 进行实验 结论与解释
(2)高 低
6.最少量 放回原瓶 随意丢弃 指定的容器
7.(1)广口瓶 药匙 镊子
(2)细口瓶 倒 朝向手心 量筒 最低
水平 试管内
8.外焰 内焰 焰心 外焰 外焰  45
自己 他人
9.试管刷 聚成水滴 成股流下
10.玻璃管 胶皮管 橡胶塞 用水润湿
11.导管口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用手紧握试管 气泡
答案
1.(1)× (2)√ (3)√ (4)× (5)√
2.(1)× (2)× (3)√ (4)√
3.(1)× 锥形瓶 (2)√ (3)× 铁架台
(4)× 长颈漏斗 (5)× 量筒
(6)× 分液漏斗
4.(1)①②③④ (2)②⑥
5.(1)瓶塞可能沾染桌面杂质,污染试剂
(2)不慎流出的液体腐蚀标签
(3)滴管外壁上的杂质可能污染试剂
(4)液体流到滴管胶帽处,腐蚀胶帽
(5)使瓶内溶液稀释
(6)读数小于实际值 读数大于实际值
(7)液体受热沸腾可能飞溅出来
(8)空气中的物质可能和瓶内试剂反应,使试剂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