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知识点 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下列关于化学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B.炼丹术、炼金术为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C.现代化学是以理论推导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D.实验是检验化学理论的标准
2.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的原理
B.通过实验可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C.通过实验可以获得新的化学知识
D.进行化学实验时,要勤于动手,不必记录现象
知识点 2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3.补充完善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探究步骤 现象 分析
点燃前 ①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闻一闻气味 白色圆柱形固体,有轻微的气味
② 可切割,浮于水面 说明蜡烛的硬度 , 溶于水,密度比水
燃着时 ①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 先熔化后燃烧,发光、放热,火焰分 层 说明蜡烛的熔点 ,具有 性
②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1 s后取出 与火焰接触的部分两端 说明蜡烛燃烧时
③用一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说明蜡烛燃烧时生成了
④ 说明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
熄灭后 ①熄灭蜡烛,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有 冒出
②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 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固体小颗粒,具有
4.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 ;(2)关注物质的 ;(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通过比较和分析,得出可靠的 。
5.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探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①燃烧时发光放热
②燃烧时有水生成
③外焰的温度最高
④这是一个化学变化,但伴随有物理变化
⑤熄灭时有白雾产生
A.①②③ B.只有③④
C.只有④ D.①②③④
6.蜡烛刚熄灭时会产生一股白烟,某学生为了探究这股白烟的成分,提出了如图图图下假设:A.白烟是二氧化碳;B.白烟是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针对这些假设设计如图图图下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将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珠,说明白烟
。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住白烟,这是为了验证假设 (填字母)。但这样做 (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原因是
。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注意不接触烛芯),发现蜡烛被重新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 (填字母)提供了证据。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2课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知识点 1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1.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图图下的科学探究活动,请将下列问题补充完整。
(1)“人体呼出的气体是什么 ”属于科学探究的 环节。
(2)小江同学建议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的 环节。
(3)“将呼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属于科学探究的 环节。
(4)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 属于科学探究的 环节。
知识点 2 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3.某同学要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请你帮助该同学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盛空气的集气瓶中 现象,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 呼出气体中 的含量比空气中的
盛空气的集气瓶中木条继续燃烧,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 呼出气体中 的含量比空气中的
哈气后的玻璃片上有 呼出气体中 的含量比空气中的
4.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呼出的气体的操作顺序是 ( )
①将软管插入集气瓶中,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
②将集气瓶充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
③将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中
④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⑤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⑤④
C.②③①④⑤ D.③②①⑤④
5.(1)如图图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做“检测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实验示意图,小明是在检测人体呼出气体中的 (填字母)。
A.水蒸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2)用注射器将100 mL人体呼出气体压入20 mL澄清石灰水中(如图图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同样的方法将100 mL空气压入另一锥形瓶内的20 mL 澄清石灰水中,请说出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并解释原因:
。
6.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具体操作如图图图下:
(1)收集样品,如图图图,此方法叫 法。
(2)再取两个集气瓶,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就得到空气样品(如图图图)。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
; 。
(3)向另一瓶空气样品和另一瓶呼出气体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 ; 。
(4)这个实验证明,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
1.C 2.D
3.点燃前:②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较小 不 小
燃着时:①三 低 可燃
②变黑 外焰温度最高
③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水
④在火焰上方罩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熄灭后:①白烟
②白烟燃烧继而将蜡烛点燃 可燃性
4.性质 变化 结论
5.D
6.(1)不是水蒸气
(2)A 不能 不能确定该二氧化碳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还是熄灭时产生的 (3)C
答案
1.(1)提出问题 (2)设计实验
(3)进行实验 (4)得出结论
2.D
3.无明显 变浑浊 二氧化碳 高 熄灭 氧气
低 水珠 水蒸气 高
4.B
5.(1)C
(2)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因为空气中虽然有二氧化碳,但是二氧化碳含量很低,100 mL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极少,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
6.(1)排水 (2)木条正常燃烧 木条熄灭
(3)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小于 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