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精练·专项突破 第三章《圆锥曲线的方程》单元能力提升(含详细解析) (3)

文档属性

名称 精讲精练·专项突破 第三章《圆锥曲线的方程》单元能力提升(含详细解析) (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18 16:2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精讲精练·专项突破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人教版(2019)
第三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 单元能力提升(含详细解析)
一、单选题
1.(2015高二上·城中期末)已知双曲线 ﹣ =1 (a>0,b>0)的一条渐近线过点(2, ),且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在抛物线y2=4 x的准线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 =1 B.﹣ =1
C.﹣ =1 D.﹣ =1
2.设e是椭圆的离心率,且,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A.(0,3) B.(3,)
C.(0,3)( ,+) D.(0,2)
3.如图,M是椭圆上一点,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I是的内心,延长MI交F1F2于N,则等于(  )
A. B. C. D.
4.以抛物线y2=2px(p>0)的焦半径|PF|为直径的圆与y轴位置关系为(  )
A.相交 B.相离 C.相切 D.不确定
5.(2017·长春模拟)已知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 ,点P在双曲线的右支上,且 ,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6.(2018高二下·孝感期中)已知抛物线 的焦点为 ,过点 且斜率为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 两点,则线段 的中点到 轴的距离为(  )
A. B. C. D.
7.一个动圆的圆心在抛物线y2=8x上,且动圆恒与直线x+2=0相切,则动圆必过定点(  )
A.(0,2) B.(0,﹣2) C.(2,0) D.(4,0)
8.(2021高二上·温州期末)设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P是椭圆上一点,,,则椭圆的离心率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
9.(2021高二上·柯桥期末)已知斜率为k的直线l经过抛物线 的焦点F,且与抛物线C交 , 两点,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若 ,则MN的中点到y轴的距离为6
B.对任意实数k, 为定值
C.存在实数k,使得 成立
D.若 ,则
10.(2020高二上·迁安期末)已知抛物线 的焦点为 , , 是抛物线上两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点 的坐标为
B.若直线 过点 ,则
C.若 ,则 的最小值为
D.若 ,则线段 的中点 到 轴的距离为
11.(2020·德州模拟)1970年4月24日,我国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从此我国开始了人造卫星的新篇章.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遵循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卫星在以地球为焦点的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时,其运行速度是变化的,速度的变化服从面积守恒规律,即卫星的向径(卫星与地球的连线)在相同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设椭圆的长轴长、焦距分别为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卫星向径的取值范围是
B.卫星在左半椭圆弧的运行时间大于其在右半椭圆弧的运行时间
C.卫星向径的最小值与最大值的比值越大,椭圆轨道越扁
D.卫星运行速度在近地点时最大,在远地点时最小
12.(2021高二下·湖北开学考)已知椭圆 的焦距为 ,焦点为 、 ,长轴的端点为 、 ,点 是椭圆上异于长轴端点的一点,椭圆 的离心率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的周长为 ,则椭圆的方程为
B.若 的面积最大时, ,则
C.若椭圆 上存在点 使 ,则
D.以 为直径的圆与以 为直径的圆内切
三、填空题
13.已知过抛物线 的焦点 的直线交该抛物线于 两点, ,则    
14.直线l过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F且与C相交于A,B两点,且AB的中点M的坐标为(3,2),则抛物线C的方程为   
15.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双曲线C1:(a>0,b>0)的渐近线与抛物线C2:x2=2py(p>0)交于点O,A,B,若△OAB的垂心为C2的焦点,则C1的离心率为   
16.已知双曲线 ,圆 .若双曲线 的一条渐近线与圆 相切,则当 取得最大值时, 的实轴长为   .
四、解答题
17.(2015高二上·永昌期末)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焦点F1,F2在坐标轴上,离心率为 ,且过点(4,﹣ ),点M(3,m)在双曲线上.
(1)求双曲线方程;
(2)求证:MF1⊥MF2;
(3)求△F1MF2的面积.
18.(2015高二上·朝阳期末)已知椭圆W: ,过原点O作直线l1交椭圆W于A,B两点,P为椭圆上异于A,B的动点,连接PA,PB,设直线PA,PB的斜率分别为k1,k2(k1,k2≠0),过O作直线PA,PB的平行线l2,l3,分别交椭圆W于C,D和E,F.
(1)若A,B分别为椭圆W的左、右顶点,是否存在点P,使∠APB=90°?说明理由.
(2)求k1 k2的值;
(3)求|CD|2+|EF|2的值.
19.(2019高二上·张家口月考)已知椭圆 的左焦点为 是椭圆上关于原点 对称的两个动点,当点 的坐标为 时, 的周长恰为 .
(1)求椭圆 的方程;
(2)已知点 ,斜率为2的直线 交椭圆 于 两点,求 面积的最大值.
20.(2022·南宁模拟)已知椭圆的右焦点为F,过点F且不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C于两点,分别过作平行于x轴的两条直线,设分别与直线交于点,点R是的中点.
(1)求证:;
(2)若与x轴交于点D(异于点R),求的取值范围.
21.(2018·银川模拟)已知椭圆 : 的离心率为 ,短轴一个端点到右焦点的距离为 .
(1)求椭圆 的方程;
(2)设直线 与椭圆 交于 , 两点,坐标原点 到直线 的距离为 ,求 面积的最大值.
22.(2016高二上·浦城期中)已知椭圆C: + =1(a>b>0)的离心率为 ,椭圆短轴的一个端点与两个焦点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
(1)求椭圆C的方程;
(2)已知动直线y=k(x+1)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
①若线段AB中点的横坐标为﹣ ,求斜率k的值;
②若点M(﹣ ,0),求证: 为定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考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 = ,
∵抛物线y2=4 x的准线方程为x=﹣ ,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在抛物线y2=4 x的准线上,
∴c= ,
∴a2+b2=c2=7,
∴a=2,b= ,
∴双曲线的方程为 .
故选:D.
【分析】由抛物线标准方程易得其准线方程,从而可得双曲线的左焦点,再根据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渐近线方程,得a、b的另一个方程,求出a、b,即可得到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答案】C
【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椭圆的应用
【解析】【分析】当时,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所以,因为,所以,解得:;
当时,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所以,因为,所以,解得:。
综上知,k的取值范围为:(0,3)( ,+)。选C。
【点评】熟练掌握椭圆的焦点位置的判断,若不确定,则需要讨论。
3.【答案】A
【考点】椭圆的定义;椭圆的简单性质
【解析】【解答】如图,连接IF1,IF2.在△MF1I中,F1I是∠MF1N的角平分线,
根据三角形内角平分线性质定理,
=,同理可得=,
∴==;
根据等比定理===,故选A。
【分析】本题平面几何中的三角形内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初中代数中的等比定理和圆锥曲线的定义之间进行了充分的交汇,在解决涉及到圆锥曲线上的点与焦点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中,圆锥曲线的定义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
4.【答案】C
【考点】抛物线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F的坐标为(,0),设点P点坐标为(x1,y1),
则以PF为直径的圆的圆心是(,),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PF|与P到直线x=﹣是等距离的,
所以PF为直径的圆的半径为,因此以PF为直径的圆与y轴的位置关系相切,
故选C.
【分析】先求出抛物线的焦点,点P点坐标为(x1,y1),进而可得以PF为直径的圆的圆心坐标,根据抛物线的定义|PF|与P到直线x=﹣是等距离的,进而求得PF为直径的圆的半径,判断出PF为直径的圆与y轴的位置关系相切.
5.【答案】B
【考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双曲线的简单性质
【解析】【解答】由双曲线定义可知,, ,结合 可得 ,从而 ,又因为双曲线的离心率大于 ,所以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双曲线定义可知, ,由题意可得 ,利用双曲线的简单性质即可得出 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
6.【答案】C
【考点】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抛物线的简单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有焦点弦 ,所以该弦的中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所以线段AB的中点到y轴的距离为 ,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抛物线的焦点弦公式求出弦AB的长,再利用抛物线的定义可求出弦的中点到准线的距离,进而得到线段AB的中点到y轴的距离.
7.【答案】C
【考点】抛物线的定义
【解析】【解答】∵抛物线y2=8x的准线方程为x=﹣2,
∴由题可知动圆的圆心在y2=8x上,且恒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
由定义可知,动圆恒过抛物线的焦点(2,0),
故选C.
【分析】先根据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表示出其准线方程,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和抛物线的定义即可求解。
8.【答案】A
【考点】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椭圆的简单性质;余弦定理
【解析】【解答】设,令,则,,
所以,所以,
在中,,则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
所以,
令,由,可得,则

所以当,即时,取得最小值,
所以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A
【分析】设,令结合椭圆的定义,则,,再利用已知条件得出,在中,,由余弦定理结合椭圆的离心率公式得出,令,由结合构造法,可得,则,再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的方法得出椭圆离心率e的最小值。
9.【答案】B,D
【考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解答】抛物线的焦点 ,则直线 的方程为 , ,
由 消去 并化简得 ,
所以 , ,B选项正确.
所以 .
当 时, ,
此时 的中点到 轴的距离为 ,A选项错误.
当 时,即 ,此方程无解,所以C选项错误.
当 时, ,
由于 ,所以 .
则 ,
当 时, ,
当 时, ,
所以当 时, ,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D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设出直线的方程,联立直线与抛物线方程,再结合韦达定理,以及弦长公式,即可求解.
10.【答案】B,C,D
【考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
【解析】【解答】对于A,抛物线 ,即 ,易知点 的坐标为 ,A不符合题意;
对于B,显然直线 斜率存在,设直线 的方程为 ,联立 ,整理得 , ,B符合题意;
对于C,若 ,则 过点 ,则 ,当 时, ,即抛物线通经的长,C符合题意,
对于D,抛物线 的焦点为 ,准线方程为 ,过点 , , 分别作准线的垂直线 , , ,垂足分别为 , , ,
所以 , ,所以 ,所以线段 ,所以线段 的中点 到 轴的距离为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D.
【分析】利用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确定焦点的位置,从而求出焦点F的坐标;利用已知条件得出直线 斜率存在,设直线 的斜截式方程为 ,再利用直线与抛物线相交。联立二者方程结合韦达定理得出 的值;再利用 结合向量共线定理,则 过点 ,再利用弦长公式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求最值的方法,从而求出 ,即求出抛物线通经的长;利用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求出焦点的坐标和准线方程,过点 , , 分别作准线的垂直线 , , ,垂足分别为 , , ,所以 , ,所以 ,从而求出线段 的长,进而求出线段 的中点 到 轴的距离,从而找出结论正确的选项。
11.【答案】A,B,D
【考点】椭圆的定义;椭圆的简单性质
【解析】【解答】根据椭圆定义知卫星向径的取值范围是 ,A符合题意;
当卫星在左半椭圆弧的运行时,对应的面积更大,面积守恒规律,速度更慢,B符合题意;
,当比值越大,则e越小,椭圆轨道越圆,C不符合题意.
根据面积守恒规律,卫星在近地点时向径最小,故速度最大,在远地点时向径最大,故速度最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BD .
【分析】根据椭圆的定义和性质和面积守恒规律,依次判断每个选项得到答案.
12.【答案】A,B,D
【考点】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简单性质;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解析】【解答】对于A选项, 的周长为 ,则 , ,
即椭圆的方程为 ,所以A符合题意;
对于B选项,当 的面积最大时,点 在短轴顶点处,
又 ,所以在 中, ,所以B符合题意;
对于C选项,设点 , , ,

因为点 在椭圆 上,则 ,可得 ,
所以, ,得 ,
由于 ,可得 ,所以, ,即 ,
可得 .
因此,椭圆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C选项错误;
对于D选项,设 的中点为 ,设圆 与圆 的半径分别为 、 ,则 ,
则两圆的连心线的距离为 ,
所以两圆内切,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D.
【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周长公式结合椭圆的定义和焦距的定义,再结合已知条件 的周长为 ,从而求出a的值,再利用椭圆 的焦距为 ,从而求出c的值,再利用椭圆中a,b,c三者的关系式,从而求出b的值,进而求出椭圆的标准方程;当 的面积最大时,点 在短轴顶点处,又因为 ,所以,在 中, 利用正弦函数的定义结合椭圆的离心率公式,从而求出椭圆的离心率;设点 , 再利用向量的坐标表示结合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得出 ,因为点 在椭圆 上,再结合代入法,可得 ,所以 ,得 ,由于 ,可得 ,所以, ,即 ,再利用椭圆的离心率公式变形,可得椭圆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设 的中点为 ,设圆 与圆 的半径分别为 、 ,则 ,再利用中点的性质结合椭圆的定义,得出两圆的连心线的距离为 ,再利用两圆位置关系判断方法,所以两圆内切,从而选出说法正确的选项。
13.【答案】2
【考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
【解析】【解答】因为 ,所以 ,
因此 .
【分析】根据抛物线的性质得出 | B F |。
14.【答案】y2=4x或y2=8x
【考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
【解析】【解答】解:抛物线y2=2px的焦点为F( ,0)
设A(x1,y1),B(x2,y2),则y12=2px1,y22=2px2,
两式相减可得:y12﹣y22=2p(x1﹣x2),
∴kAB= = ,
直线AB的方程为y= (x﹣ ),代入y2=2px,可得4px2﹣(4p2+32)x+p3=0
可得x1+x2= =6,解之得p=2或4,
∴物线C的方程为y2=4x或y2=8x.
故答案为:y2=4x或y2=8x.
【分析】先利用点差法,求出AB的斜率,可得直线AB的方程为y= (x﹣ ),代入y2=2px,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即可得出抛物线C的方程.
15.【答案】
【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
【解析】【解答】解:双曲线C1:(a>0,b>0)的渐近线方程为y=±x,
与抛物线C2:x2=2py联立,可得x=0或x=±,
取A(),设垂心H(0,),
则kAH=
∵△OAB的垂心为C2的焦点,
∴,
∴5a2=4b2,
∴5a2=4(c2﹣a2)
∴e=
故答案为:.
【分析】求出A的坐标,可得,利用△OAB的垂心为C2的焦点,可得,由此可求C1的离心率.
16.【答案】
【考点】圆方程的综合应用;双曲线的简单性质;双曲线的应用
【解析】【解答】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
圆与双曲线的渐近线相切,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即: ,
据此可知: ,则 ,
故 ,
令 ,
则 ,
由导函数与原函数的单调性的关于可知:
函数 在区间 上单调递增,在区间 上单调递减,
当 时, 取得最大值时,此时 的实轴长为 .
【分析】本题利用双曲线的方程求出其中一条渐近线方程,再利用渐近线与圆M相切的位置关系,利用圆心到切线距离等于半径的性质求出a和b的关系式,再利用构造法构造函数f(x),再利用求导的方法判断函数单调性,从而求出函数最值并求出最值对应的a的值,再利用a的值求出双曲线的实轴长。
17.【答案】(1)解:∵ ,∴ ,∵c2=b2+a2∴a2=b2
∴可设双曲线方程为x2﹣y2=λ(λ≠0)
∵双曲线过点 ,∴16﹣10=λ,即λ=6
∴双曲线方程为x2﹣y2=6.
(2)证明:由(1)可知,在双曲线中 ,∴ ,
∴ .
∴ ,
又∵点M(3,m)在双曲线上,∴9﹣m2=6,m2=3.

∴MF1⊥MF2
(3)解:由(2)知MF1⊥MF2,
∴△MF1F2为直角三角形.
又 , , 或 ,
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得 ,

= .
即△F1MF2的面积为6
【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
【解析】【分析】(1)先求出a,b的关系,设出双曲线的方程,求出参数的值,从而求出双曲线方程即可;(2)先表示出MF1和MF2的斜率,从而求出m的值,进而求出斜率的乘积为﹣1,证出结论;(3)分别求出MF1和MF2的长度,从而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即可.
18.【答案】(1)解:不存在点P,使∠APB=90°.
说明如下:设P(xP,yP).
依题意,此时A(﹣2,0),B(2,0),
则 , .
若∠APB=90°,则需使 ,即 .
又点P在椭圆W上,所以 ,
把 代入(1)式中解得,xP=±2,且yP=0.
显然与P为椭圆上异于A,B的点矛盾,所以不存在;
(2)解:设P(xP,yP),A(xA,yA),依题意直线l1过原点,则B(﹣xA,﹣yA).
由于P为椭圆上异于A,B的点,
则直线PA的斜率 ,直线PB的斜率 .
即 .
椭圆W的方程化为x2+4y2=4,由于点P和点A都为椭圆W上的点,
则 ,两式相减得 ,
因为点P和点A不重合,所以 ,
即 ;
(3)解:
方法一:由于l2,l3分别平行于直线PA,PB,
则直线l2的斜率kCD=k1,直线l3的斜率kEF=k2.
设直线l2的方程为y=k1x,代入到椭圆方程中,
得 ,解得 .
设C(xC,yC),由直线l2过原点,则D(﹣xC,﹣yC).
则 = .
由于yC=k1xC,所以|CD|2= ,即|CD|2= .
直线l3的方程为y=k2x,代入到椭圆方程中,
得 ,解得 .
同理可得 .
则|CD|2+|EF|2= .
由(Ⅱ)问 ,且k1≠0,则 .
即|CD|2+|EF|2=16
化简得|CD|2+|EF|2=16 .
即|CD|2+|EF|2=20.
方法二:设C(xC,yC),E(xE,yE),
由直线l2,l3都过原点,则D(﹣xC,﹣yC),F(﹣xE,﹣yE).
由于l2,l3分别平行于直线PA,PB,
则直线l2的斜率kCD=k1,直线l3的斜率kEF=k2,
由(2)得 ,可得 .
由于kCD=k1≠0,则 .
由于点C不可能在x轴上,即yC≠0,所以 ,
过原点的直线l3的方程为 x,代入椭圆W的方程中,
得 ,化简得 .
由于点C(xC,yC)在椭圆W上,所以 ,
所以 ,不妨设xE=2yC,代入到直线 中,
得 .即 ,则 .
|CD|2+|EF|2=
=
= .
又 ,所以|CD|2+|EF|2=20.
【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
【解析】【分析】(1)不存在点P,使∠APB=90°.理由如下:设P(xP,yP),运用向量垂直的条件和数量积的坐标表示,结合椭圆方程,即可判断;(2)设P(xP,yP),A(xA,yA),运用直线的斜率公式和点差法,化简整理可得所求值;(3)方法一:由于l2,l3分别平行于直线PA,PB,求得直线方程,联立椭圆方程,求得弦长,化简整理,即可得到所求值;
方法二、设C(xC,yC),E(xE,yE),由直线l2,l3都过原点,则D(﹣xC,﹣yC),F(﹣xE,﹣yE).由于l2,l3分别平行于直线PA,PB,由平行的条件,求得直线方程,代入椭圆方程,化简整理,即可得到所求值.
19.【答案】(1)解:当点 的坐标为 时, ,
所以 ,
因为 的周长恰为 ,所以 ,
由对称性可得 ,
所以 ,则 ,
将点 代入椭圆方程 中,
解得 ,
所以椭圆方程为
(2)解:依题意,设直线 的方程为 ,点 到直线 的距离为 ,联立 ,可得 ,
则 ,得 ,
则 ,
所以 , ,
所以
当且仅当 ,即 时取等号,所以
【考点】椭圆的定义;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1)由点 的坐标及 关于原点 对称可得 ,再由 的周长恰为 可得 ,则 ,进而求解即可;(2)设直线 的方程为 ,联立 ,利用弦长公式和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求解即可.
20.【答案】(1)证明:设直线的方程为,,
则,

要证,只需证即可,
只需证,只需证.
联立,消去并化简得.
所以,
所以成立,所以.
(2)解:延长交于点,
由(1)得,且,
因为是的中点,所以为的中点.
所以,则,因此,
从而.
由(1)得,
,,
,即.
令,则,

因为,,
故的取值范围是.
【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椭圆的应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得, 设直线的方程为, , 又R是M N的中点R,联立直线AB与椭圆的方程,结合韦达定理可得, 计算即可得出;
(2) 由(1)得,且 , 从而 , , 令,则进而可得的取值范围。
21.【答案】(1)解:设椭圆的半焦距为 ,依题意 ∴ ,
∴所求椭圆方程为
(2)解:设 , ,
①当 ⊥ 轴时, 为 ,代入 ,得 ,∴ ;
②当 与 轴不垂直时,设直线 的方程为 ,
由已知 ,得 ,
把 代入椭圆方程,整理 ,
, , ,
∴ ,
当 时, ;
当 时, ,
当且仅当 ,即 时等号成立.
综上所述 .
∴当 最大时,△ 面积取最大值
【考点】基本不等式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椭圆的简单性质
【解析】【分析】(1)结合椭圆的基本性质,分别计算出a,b,即可得出答案。(2)结合直线与椭圆方程,用k表示AB,结合基本不等式的性质,计算最值,即可得出答案。
22.【答案】(1)解:因为 满足a2=b2+c2, ,
根据椭圆短轴的一个端点与两个焦点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可得 .
从而可解得 ,
所以椭圆方程为
(2)解:①将y=k(x+1)代入 中,消元得(1+3k2)x2+6k2x+3k2﹣5=0
△=36k4﹣4(3k2+1)(3k2﹣5)=48k2+20>0,
因为AB中点的横坐标为 ,所以 ,解得
②证明:由①知 ,
所以
= =
= = =
【考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1)根据椭圆的离心率,三角形的面积及椭圆几何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等式,即可求得椭圆的标准方程;(2)①直线方程代入椭圆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及线段AB中点的横坐标为 ,即可求斜率k的值;②利用韦达定理,及向量的数量积公式,计算即可证得结论.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