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 复习课 基础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 复习课 基础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18 16:2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湘教版(2019)必修二 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
复习课 基础题(有解析)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墨脱公路工程于2011年竣工。中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墨脱县实现了公路通达。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墨脱县通公路最晚的原因,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交通需求不足 B.资金条件不足
C.自然条件恶劣 D.科技条件落后
2.青藏高原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其主导区位因素是( )
A.海拔较低,温度较高 B.地形平坦,交通便捷
C.临近河流,水源充足 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2021年全国乙卷高考真题)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按其离海港距离可分为近海陆港(小于100千米)、远海陆港(一般500千米以上)等。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建设陆港使海港( )
①扩大承载规模 ②缓解用地紧张 ③增加用地成本 ④提高设备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与近海陆港相比,远海陆港更能使海港( )
A.缓解交通拥堵 B.提高通关效率 C.拓展腹地范围 D.减少环境污染
5.以下产业中,更宜依托远海陆港发展的是( )
A.服务外包产业 B.高科技产业 C.资源加工产业 D.前瞻性产业
下图是“我国东、中、西部部分指标占全国比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6.图中反映出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是
①人才、技术、资金缺乏 ②交通落后 ③资源短缺 ④外商投资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下列措施中,对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见效最快的是
A.加大铁路建设力度 B.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C.加大资源开发力度 D.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8.我国政府为推动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给子西部地区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地区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9.下列措施中,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是( )
加强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林建设
大力开发上游地区的水能资源
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的生态环境
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
10 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地理优势有( )
①土地广阔,价格较低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水能资源丰富 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随着社会的发展,海洋资源和海洋权益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图中表示多数沿海国家由其海岸向外延伸拥有的( )
A.领海范围为 a+b=200 海里 B.专属经济区范围为 a+b=200 海里
C.领海范围为 a=12 海里 D.专属经济区范围为 b=200 海里
12.下列关于海洋权益认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的领土为 960 万平方千米
B.我国的海洋权益包括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两部分
C.我国的领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D.琼州海峡属于我国内海,我国有完全主权
海洋产业结构指各海洋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关系,其划分依据为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分类标准。下表为浙江省 2004 年和 2010年海洋经济三次产业构成数值表。读表,完成下列小题。
年份 2004 2004 2010 2010
产业类型 增加值(亿元) 占海洋经济百分比(%) 增加值(亿元) 占海洋经济百分比(%)
第一产业 182.98 12.4 286.71 7.6
第二产业 622.59 42.3 1598.95 42.4
第三产业 666.95 45.3 1889.07 50.0
海洋及相关产业合计 1472.52 100 3774.73 100
13.下列关于浙江省海洋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经济第二、第三产业地位比较突出,尤其是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上升较快
B.海洋经济中,第一产业产值下降
C.第二产业增加值变化幅度最大
D.第二产业地位下降明显
14.据统计,浙江省海洋经济已初具规模,但所占比例在沿海省级行政区域中排位靠后。该省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调整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的途径是( )
①积极发展海洋养殖业,调整海洋渔业结构
②充分利用海洋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继续开发滨海旅游业
③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大力发展海洋捕捞
④把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放在首要地位,其次考虑海洋生态保护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5.下列关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资源不仅数量大,而且资源密集程度高
B.海洋资源的开发活动主要受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制约
C.海洋开发成本高是因为海洋开发风险大
D.海洋污染和海上自然灾害都是有国界的
综合题:
16.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下,连接南亚、东南亚的中缅铁路,被称作“泛亚铁路西线”,2007年3月20日奠基的大瑞铁路是西线在我国境内的最后一段。大瑞铁路东起大理,向西途经高黎贡山,跨越漾濞江、银江大河、澜沧江、怒江等河流,至瑞丽。
材料二 大瑞铁路吸引区范围内有我国重要的“三江成矿带”,铁矿、硅矿和铅锌矿等矿产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闻名中外的腾冲火山热海、德宏热带风情,是云南省较受欢迎的旅游开发热点;拥有腾冲、瑞丽、畹町3个国家级口岸,是中缅经贸交流的“桥头堡”。此外,沿线少数民族和国家贫困县较多,带动效应明显。
(1)我国西南地区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经济落后,直接原因是( )单项选择.
A.地形、地质复杂 B.经济基础薄弱 C.交通不畅 D.政策失误
(2)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大瑞铁路建设的不利因素。
(3)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大瑞铁路的修建将对西部的发展产生哪些有利的影响?
(3)说明圣哥达隧道对区际联系的影响。
17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下图示意京津冀发展战略图。
(1)简述我国实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因。
(2)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会给京津冀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18.下图是 2006—2011 年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及海洋经济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上图简述 2006—2011 年浙江省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分析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自然优势。
(3)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浙江省可以发展哪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海洋经济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湘教版(2019)必修二 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
复习课 基础题 答案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看图可知,该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公路需要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情况复杂,地质灾害多,自然条件恶劣,C正确。墨脱县因雪山阻隔而与外界沟通很少,交通特别不便,交通需求特别强烈,A错误。该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但公路为国家所投资,资金不足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我国对公路的建设和维护的技术水平已经很高,居世界前列,D错误。故选C。
2.A 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聚落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主要是因为河谷地带,海拔较低,温度较高,适合人类生存。A正确。地形平坦,交通便捷:临近河流,水源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也是河谷地区的区位优势,但不是主导因素。BCD错误。故选A.
3.A 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提升了港口的服务能力,影响范围更大,扩大了承载规模,①正确。不再扩大海港的规模,减少土地使用,缓解用地紧张的问题,用地成本下降,②正确,③错误。海港的规模没有进一步扩大,设备水平没有较大影响,④错误,故选择A项。
4.C 陆港对交通状况没影响,A错误。报关效率是由工作人员的操作和管理决定的,B错误。陆港可以使港口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拓展腹地范围,C正确。陆港远近与污染无关,D错误。
5.C 远海陆港距离海港远,交通不便,资源加工产业对时间要求不严格,可以依托远海陆港发展,C正确。服务外包,高科技、前瞻性产业时效性强,需要更跨快速便捷的交通,ABD错误。
6.C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部地区科技人员、运输线路、外资所占比重均较低,说明制约该地经济发展的因素有人才短缺、交通落后和外商投资少等。
7.B 加大铁路建设力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因素均有助于增加西部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是见效最快的。
8.B 针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的问题,政府应增加对西部地区 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并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9.B 根据材料可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要求,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不符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
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大力开发水能资源,B不正确。故选:B.
10.B 长江上游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土地面积较大,地价较低;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受地形影响交通不便,B正确。
11.C 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 12 海里,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延至 200 海里。
12 D 我国的陆地领土为 960 多万平方千米,不是海洋权益,A 项错误。我国的海洋权益包括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也包括在公海上的权益,B 项错误。我国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领海是从领海基线量起 12 海里宽度的海洋,C项错误。琼州海峡属于我国内海,我国有完全主权,D 项正确。
13.A 海洋经济第二、第三产业地位比较突出,尤其是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上升较快,A项正确.根据表格可知,海洋经济中,第一产业产值上升,B 项错误。第二产业增加值变化幅度并不是最大的, C 项错误。第二产业地位下降不明显,D 项错误。
14.C 据统计,浙江省海洋经济已初具规模,但所占比例在沿海省级行政区域中排位靠后。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调整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的途径是积极发展海洋养殖业,调整海洋渔业结构,①正确。充分利用海洋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继续开发滨海旅游业,②正确。深人实施“科技兵海”战略,合理发展海洋捕捞,③错误。把海洋生态保护放在首要地位,其次考虑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④错误。
15. B 海洋资源数量大,但是资源分散,密集程度低,A 项错误。海洋生态环境脆弱,海洋的开发活动受到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制约,B 项正确。海洋开发成本高主要是由于技术和资金要求高,C项错误。海水具有流动性,海洋污染会随着洋流等扩散,具有跨国界性,D 项错误。
二、综合题:
16.(1)C
(2)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岩体破碎,降水丰富,暴雨、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复杂;江河数量多。
(3)有利于开发当地的矿产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促进边境贸易,提高对外开放的程度;加快融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步伐;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民族融合。
【解析】
(1)我国西南地区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交通发展滞后,交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导致当地经济落后,选C。
(2)大瑞铁路沿线经过地区多位于板块交界地带附近,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岩体破碎;区域为季风气候,降水历时长,降水丰富,暴雨、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多发;沿途经过喀斯特地貌区域,地形崎岖复杂;江河数量多。
(3)大瑞铁路的修建有利于开发当地的矿产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促进边境贸易,提高对外开放的程度;加快融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步伐;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民族融合。
17.(1)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规划与管理;依托临近区域,整合优势资源;明确功能,合理分工,突出特色。
(3)分散北京的大城市职能,控制大城市(北京)的人口数量和规模;实现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进区域城市化发展;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区域产业升级,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
【解析】
本题考查京津冀一体化。(1)根据材料,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说明该战略的主功能是解决北京“大城市病”。(2)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注意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系列工作,做好诸如基建、规划、优势资源区域互补、突出地方特色等。(3)这一战略对京津等大城市及其他区域作用有所不同。注意区分京津、冀的不同影响或意义。
(1)根据材料,实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说明该战略的主功能是解决北京“大城市病”。
(2)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注意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系列工作,保证基建;加强规划与管理;整合优势资源;图中不同通道建设还反映要做好区际合理分工,突出特色等。
(3)这一战略对京津等大城市及其他区域作用有所不同。对京津而言可以解决大城市病、实现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冀而言,可以推进区域城市化发展;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区域产业升级,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
18. (1)特点:先下降,后波动上升。先下降原因:浙江省经济发展迅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快。后上升原因:国家政策扶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2)地理位置优越,海域广阔,海岸线长;渔业资源丰富;多深水良港;地质稳定,地震少。
(3)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海洋运输;发展新兴海洋工业,如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医药等;发展海洋能源利用等,如潮汐能发电;发展海洋旅游业。影响:海洋污染,如化学污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物理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生态破坏,渔业资源减少等。
【解析】
(1)读图即可分析出变化特点;原因主要从浙江省整体经济的发展和海洋经济的发展两方面分析。
( 2)我国海洋经济主要包括悔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海洋石油天然气、滨海旅游、海洋船舶、海盐及梅洋化工、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和海洋生物医药等大海洋产业:可以从浙江省的地理位置、海域范围、多良港等方面分析自然优势。
(3 )可利用海域面积江阔,多良港,发展海洋运输;利用海洋资源丰富发展海洋化工,海洋能源开发;还有海洋环境发展旅游业等。给生态环境带来的问题可从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两方面分析。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