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12课
寓言二则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寓言二则》是统编教材二下第五单元的课文,包括《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两则寓言故事情节简单有趣,通俗易懂,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将人物生动地刻画出来:一个遇到问题没有接受劝告及时补救,但最终通过反思,想办法解决了问题;另一个不遵循禾苗的生长规律,急于求成,结果事与愿违。其中,《揠苗助长》着重于人物心理的描写。开篇第一句中的“巴望”就把种田人的急切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让人更能理解他的行为——“天天到田边去看”“焦急地转来转去”及后来不辞辛苦地“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理解了他的急切心情,就不难理解他拔完禾苗后,虽“累坏了”,但感觉“力气没白费”的“成就感”。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接触过《坐井观天》《刻舟求剑》等寓言故事,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本文的两则寓言不会有太大难度。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情节,抓住重点词语分析人物心理变化,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还可针对故事情节,联系生活说说自己的看法。同时,引导学生拓展阅读,感受寓言寓言故事“小故事,大道理”的趣味。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识字、字形演变的方法会认“焦、截”等3个生字,会写“筋、疲”2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天天”“焦急”等关键词体会人物形象。
3.能联系生活,说说“揠苗助长”的意思,并简单说说自己的看法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抓住关键词了解大意。
难点:懂得寓言蕴含的道理,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看图猜测成语,回顾寓言故事
1.看图猜成语
准备“坐井观天”“刻舟求剑”“亡羊补牢”等寓言故事图片,根据信息猜测成语
2.小结特点
这些成语都来自寓言故事,结合第一课时的《亡羊补牢》说说寓言故事特点——小故事,大道理。
3.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1)读好课题:读好生字“揠”和多音字“长”
(2)猜测题目中“揠”的意思
预设:
借课外阅读知道“揠”是“拔”的意思,小结并引导学生“换词”理解意思。
借助偏旁猜测出“揠”的意思,小结评价:根据偏旁猜测字的意思是个好办法。
(3)围绕“揠”字质疑:为什么要揠苗助长?文中的种田人是怎么揠苗的?他揠的结果是什么?
过渡:看,将这些问题串起来,就能帮助我们读懂故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已知寓言知识猜成语,在游戏中进入寓言故事的学习。在解题时及时教学字音及字义,有助于课文教学的连贯性。此外,游戏方式和围绕关键词质疑的方法,也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课堂积极性。】
关注揠苗原因,体会“急切”心情
1.读课文,按起因、经过、结果说说课文大意
古时候有个人,因为想要自己的禾苗____,就把禾苗一棵一棵____,结果_____。
2.朗读课文,画出农夫的语言
交流: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1)对比阅读,说说第二句话加上“焦急地”,让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他在田边转来转去。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引导学生抓住“焦急”体会种田人着急、急切、心急如焚的心情
(2)通过“焦”的字形演变,认识“焦”字
(3)指导朗读
重读“焦急、转来转去”,表现种田人盼望禾苗快快成长的急切心情。
“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可以读得稍慢、声音稍轻表现农夫若有所思的样子。
3.第一段还有哪里能看出种田人急切的心情?
(1)抓住“巴望”“天天”,体会种田人的急切心情
●用“扩词法”“近义词替换”的方式理解“巴望”
巴望:眼巴巴地盼望
巴望:强烈的“盼望”和“希望”
●这句话中有个词,能看出他是“眼巴巴地盼望”(交流并找出词语“天天”)
抓住“天天”,指导读出种田人急切的心情
(2)抓住“好像”,感受“急切”的心情。
●农夫天天去田里看,他看到了什么?(他看到禾苗一点儿也没长。)
●禾苗真的一点儿也没长高吗?找出文中一个词语
交流:“好像”;禾苗长高了,但是长得慢,变化小
●为什么禾苗明明长了,农夫却看不出来?
交流并小结:农夫的心太急了,所以看不到禾苗的变化。
(3)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感知文本,使阅读不再盲目,提高了阅读的质量。抓住“焦急”“天天”等关键词及人物的语言理解课文,有助于进一步体会人物形象,从而为后文人物的动作、寓意的理解打下基础。】
(三)抓住揠苗动作,体会寓言道理
1.说完这些话后,农夫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划出相关语句
2.交流
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1)创设情境,理解“筋疲力尽”
●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多热啊,但是他( )
●拔呀拔呀,汗水浸湿了他的衣服,但是他( )
●他一分一秒都不肯停下,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累得头上( ),累得腰都( ),累得腿都( )
引读:这时候的他,身上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这就是——(筋疲力尽)
(2)指导朗读:抓住“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下山”“筋疲力尽”读出农夫的辛苦。
(3)对比识字
将“截”与学过的生字“戴、裁、栽”进行比较,区分字形。
3.联系生活,启发思考
(1)农夫认为自己做的怎么样?
指名读第三段,读出农夫高兴、自豪、自以为是的语气
过渡:他的设想很美好,而实际上呢?(禾苗全枯死了)
(2)联系生活,说说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
借助视频,引导说出禾苗的生长需要“适时浇水、施肥、除虫”等正确方法,引导学生明白禾苗和植物的生长都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是万物的生长规律。体会农夫“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错误行为。
(3)此时,你想对农夫说些什么?
先同桌交流,再进行全班交流,说说寓意: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办坏;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设计意图:抓住人物的动作创设出相应的情境,有利于学生由此及彼,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在想象中理解课文,把握故事的内容,从而获得体验明白蕴含的道理。】
(四)联系生活实际,课外阅读拓展
1.联系生活,说说身边“揠苗助长”的事
预设:芳芳养的蚕结茧了,她非常想让蛾子飞出来产下蚕子,剪开了蚕茧。
小明买了一条金鱼,怕金鱼太饿他喂了太多的食物,反而导致金鱼死了。
小明刚上幼儿园,妈妈就给他报了拼音、英语口语、书法等4个培训班。
2.拓展阅读中国寓言故事
推荐阅读《守株待兔》《愚公移山》等故事,体会寓言故事特点;尝试联系生活说说明白的道理。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交流中理解、在交流中感悟,这样在理解人物形象的同时对寓意的理解又深入了一步。结合本课的学习,把知识延伸到课外,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获得更多的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指导书写
(1)观察字形结构,“筋”是上下结构竹字头,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疲”是半包围结构。第三笔要稍长,包住里面的“皮”。
(2)示范写,学生描红练写
(3)同桌交流,全班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引导孩子先自己观察,有助于发散学生思维,提高表达能力。同时,指导孩子正确的书写方法和书写姿势,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写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