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7张PPT。三点五河四段大运河“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段话是在说谁呢?
哪个成语与此有关?罄竹难书隋炀帝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
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
天下,必先正其身,未有身
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 (《贞观政要.卷一》) 时间?
都城?
建立者?618年长安李渊唐高祖—李渊唐朝的建立唐高祖窦皇后四子表玄武门之变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
《旧唐书》卷六四《李建成传》:
“六月三日,〔李世民〕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高祖省之愕然,报曰:‘明日当勘问,汝宜早参。’四日,太宗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 ……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元吉中流矢而走,尉迟敬德杀之”。
一位智勇兼备的统帅,
一位兼听纳谏的开明君主,开创“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一、含义二、出现原因客观上: 主观上:采取正确的措施 (经济、政治)
任用贤才 虚心纳谏吸取隋亡教训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
(指太子李治)知舟乎?”
对曰:”不知.”
曰:”舟所以比人君,
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唐太宗说:
法乃天下之法,
非朕一人之法。唐律残片“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唐太宗 人才库你知道唐太宗手下的名臣吗?长孙无忌 房玄龄 杜如晦李靖 魏征 ……长
孙
无
忌 唐太宗让画师在凌烟阁画了二十四名功臣的画像,这就是贞观时期的杰出大臣,其中包括我们比较熟悉的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和杜如晦,还有尉迟敬德、柴绍、李靖、秦叔宝等。 秦叔宝杜
如
晦李
靖程
咬
金房玄龄杜如晦房
谋
杜
断魏
征魏征出身卑微,少年时孤苦贫困,曾经出家做过道士。他喜欢读书,用心钻研古籍,学识非常丰富。隋朝末年,魏征参加了反对隋朝暴政的起义。后来,他投靠唐高祖李渊创建的唐王朝,为太子李建成做事。由于魏征才华出众,因此很受太子的器重。 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年轻而敏锐的李世民知道魏征是个人才,便亲自召见他。李世民一见魏征,就非常生气地责问他:“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的感情?”在场的大臣们都感到魏征将有杀身之祸。 可是,魏征却从容自若,以非常自信的口气回答说:“如果皇太子早听我的话,肯定不会落到今天这样的下场。”李世民听后,被魏征这种不畏强权及正直的精神所感动,打从心里钦佩他的人格。因此,不但没有处罚他,反而重用了他。 请同学们说一说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之间纳谏的故事.魏
征 “(太宗)尝临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cú)逝,遂亡一镜矣”。
——《旧唐书》卷七一《魏征传》“贞观之治”一、含义二、出现原因客观上:吸取隋亡教训 主观上:采取正确的措施 (经济、政治)
任用贤才 虚心纳谏三、表现 (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
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
(经过唐太宗的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
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
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
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政治上吸取隋亡教训;重视纳谏;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文化上:以身作则,提倡节俭推行科举制,注重教育“贞观之治”局面形成 比较唐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共同之处.都注意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动脑筋你了解武则天吗?重用酷吏你知道“请君入瓮”的故事吗?大修佛寺龙门石窟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有“贞观遗风”治宏贞观
政启开元你知道吗?无字碑
武则天 为什么武则天墓前立的是无字碑?说说你的推测。你认为应怎样评价武则天?武则天:武则天确实是一位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毛泽东还谈过武则天立碑的事:武则天有自知之明,她不让在她墓前的碑上刻字。有人说其本意是功德无量,书不胜书。其实,那是武则天认识到,一个人的功过是非,还是由后人去评论。(摘自《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柏杨评武则天:中国有史以来,空前成功的一个女强人——一个可怕的怪胎。不要说古代女人不及,就是现代女人也没有谁比得上。她拥有盖世的美丽、绝顶的聪明、超凡的理性、彻底的无情,和刻骨的恶毒,再加上强烈的政治欲望,和无与伦比的好运。她综合许许多多绝对的条件,全力发挥才智,终于在权力争夺的杀戮战场上,创下奇迹,在传统封建的父系社会中,建立一个女性当主宰的崭新帝国。 “贞 观 之 治”唐朝建立: 618年 李渊(唐高祖) 长安李世民(唐太宗) 年号贞观
经济上: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政治上: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用人上:任用贤才(房玄龄、杜如晦)、
虚心纳谏(魏征)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国号周)推行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她的统治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小结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唐高
祖:
开国
皇帝唐
太
宗
:
贞
观
之
治武
则
天
:
政
启
开
元
,
治
宏
贞
观唐
玄
宗
:
开
元
盛
世动脑筋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1、唐朝建立于:
A.618年 B.626年 C.581年 D.589年
2、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光武中兴
AA课堂练习3、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惟一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D唐太宗统治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之一。那时候,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康乾盛世[参考答案] A [12年辽宁营口中考]第3题中考链接贞观初年,太宗常常告诫臣下不可浪费民力。他主张
A.统一铸造五铢钱
B.轻徭薄赋
C.废除丞相
D.闭关锁国[参考答案] B [12年江苏南京中考]第6题唐太宗曾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的土地和时间,促进了社会发展。唐太宗的执行措施实质体现了
A 道家的“自然无为”
B 儒家的“仁政德治”
C 墨家的“兼爱非攻”
D法家的“以法治国”[参考答案] B [11年湖北鄂州中考]第7题“贞观之治”中的“贞观”是
A.国号 B.庙号 C.谥号 D.年号[参考答案] D [11年湖南长沙中考]第14题温总理说:“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国之命在人心”之内涵与下列政治家思想一致的是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参考答案] D [11年浙江丽水中考]第14题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A.任用魏征等贤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创立科举制度[参考答案]D [08重庆中考]第1题阅读下列材料:
唐太宗说:“凡事皆需务本。国以民为本,民以依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弋履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平!”
请回答:
(1)唐太宗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唐太宗的这种治国思想收到了什么效果?[参考答案](1)以民为本,重视农业(4分)
(2)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2分)
[10年贵州黔东南中考]第26题昭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城) 昭陵,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此陵园下埋葬的便是开启“贞观之治”的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飒露紫 昭陵六骏拳毛騧白蹄乌特勤骠什伐赤青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