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母亲)》优化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1 我的母亲)》优化训练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1-22 23: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体验情感
1 我的母亲
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请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撮土(chuō) 私塾(shú) 撑持(chěng) 有求必应(yìng)[21世纪教育网
B.甥女(shēng) 怀揣(chuāi) 敷衍(fū) 千叮万嘱(zhǔ)
C.刮痧(shā) 剃头(tì) 庚子(gěng) 欺软怕硬(ruǎn)
D.冷灶(zhào) 愣住(lèng) 便利(piàn) 出头露面(lòu)
答案:B
解析:A项“撮”应读“cuō”,“撑”应读“chēng”。C项的“庚”应读“gēng”。D项的“灶”应读“zào”,“便”应读“biàn”。21世纪教育网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B.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的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
C.母亲做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D.北平又像庚子那年似的被鬼子占据了,可是母亲日夜惦念的幼子却跑西南来。
答案:C
解析:C项中的“做”应为“作”。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___________了。
(2)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穷,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___________。
(3)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___________,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
A.扶养 款待 规划 B.抚养 款待 筹划
C.抚养 招待 筹划 D.扶养 招待 规划
答案:B
4.填空。
(1)本文作者老舍,原名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北京人,现代作家。1951年12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___________”的称号。其小说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戏剧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结构明晰自然。先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舒庆春舍予 人民艺术家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龙须沟》 《茶馆》
(2)母亲的籍贯、身体情况、软而硬的性格特点 母亲对我的影响及我怎样对待母亲 表达失去母亲的痛苦
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分别选出对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门当户对( )
A.正在 B.担任、充当
C.阻挡 D.相称
(2)任劳任怨( )
A.承受 B.任用
C.任凭、听凭 D.不论
答案:(1)D (2)A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穷人只能顾眼前的衣食,没有功夫谈论什么过去的光荣,“家谱”这字眼对于我根本没有听说过。
B.由于养不起牛马,在人手不够的时候,使妇女也须下地作活。
C.母亲对儿女都是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
D.儿女因为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
答案:C
解析:A项主客颠倒,改为“我对于”‘家谱’这字眼也是根本没有听说过的”。B项缺主语,删去“使”,让“妇女”作主语。D项成套地使用关联词语,前后两句的主语不相同时,要将其主语分别放在其关联词语之后,D项应改为“因为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
3.下列加点的熟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那时候定婚讲究门当户对,而大姐丈是作小官的,二姐丈也开过一间酒馆,他们都是相当体面的人。
B.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是我与三姐。
C.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像我的母亲。
D.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古色古香,却失去了根。
答案:D
解析:D项“古色古香”形容富于古雅的色彩或情调,与语境不符。
4.对下面摘抄的有关生活细节的内容加以概括,说说母亲“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具体是哪些方面。
(1)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2)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穷,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的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样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3)姑母时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是的,命当如此。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
(4)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在心中落!
答案:(1)勤劳 (2)热情真诚 (3)宽厚忍让 (4)坚韧刚强
5.说说下面的文字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廿七岁,我上了英国。为了自己,我给六十多岁的老母以第二次打击。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我还远在异域。那天,据姐姐们后来告诉我,老太太只喝了两口酒,很早的便睡下。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
(2)去年一年,我在家信中找不到关于老母的起居情况。我疑虑,害怕。我想像得到,没有不幸,或家中念我流亡孤苦,不忍相告。母亲的生日是在九月,我在八月半写去祝寿的信,算计着会在寿日之前到达。信中嘱咐千万把寿日的详情写来,使我不再疑虑。十二月二十六日,由文化劳军的大会上回来,我接到家信。我不敢拆读。就寝前,我拆开信,母亲已去世一年了!
答案:(1)回忆往事,悲伤难过并深深的自责。(2)对母亲深深的惦念,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悲痛难过。
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1世纪教育网
①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穷,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的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样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②姑母时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是的,命当如此。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她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剃头,她会给少妇绞脸……凡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逗气。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位侄子,声称有承继权,母亲便一声不响,教他搬走那些破桌子烂板凳,而且把姑母养的一只肥母鸡也送给他。
③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家被搜两次。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鬼子”进门,一刺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在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是当然的。但是,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1.第①段中,“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的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母亲为什么会脸羞得飞红?又为什么会喜悦?这表现了母亲的什么性格特征?[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第②段中,“她最会吃亏”,其中“吃亏”是什么意思?
3.如何理解“是的,命当如此。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21世纪教育网
4.从第③段来看,“母亲并不软弱”表现在哪些方面?
5.请根据上面的内容概括母亲的性格特点。
1.答案:母亲是因为“舅父与表哥”来家做客却让其自己掏钱而感到羞愧。又因能尽主人之谊招待他们而感到喜悦。这表现了母亲热情好客、真诚待人的性格特征。
2.答案:吃亏在文中的含义是“忍让”“乐于助人”。
3.答案:这句话既是对母亲辛苦命运的悲叹,又是对母亲忍让、乐于助人的性格的赞扬。
4.答案:在“鬼子”面前临危不惧,在动乱的时局中操持生计。
5.答案:热情真诚,宽厚忍让,坚韧刚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牵着母亲过马路
①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②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
③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④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⑥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路已经变成柏油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6.(1)第①段中写“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母亲为什么喜不自禁?
(2)第⑦段中“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母亲为什么眼里闪过惊喜?
7.第④段中“我的心灵震颤起来”的原因是什么?
8.第⑥段叙说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唯独母亲“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9.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10.下列叙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这篇散文的重点是写“我”牵着母亲过马路,文中也回忆了小时候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的情景。21世纪教育网
B.文中的母亲,不仅仅是“我”的母亲,也是包括读者在内的大家的母亲,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C.这篇文章以叙事为主,精选了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将炽烈的感情寓于字里行间,语言平白如话,质朴无华。
D.文章最后一段连用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露了母亲欣慰、满足和喜悦之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6.答案:(1)看到儿子偕妻儿回家(看望自己)。
(2)觉得儿子懂得了事理。
7.答案:“我”看到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
8.答案:突出了母亲爱子的感情之深。
9.答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要孝敬老人、父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0.答案:B
解析:B项的分析中将“母亲”同“祖国”联系在一起,没有根据,不应随意拔高。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怀念曹禺
巴 金
家宝逝世后,我给李玉茹、万方发了个电报:“请不要悲痛,家宝并没有去,他永远活在观众和读者的心中!”话很平常,不能表达我的痛苦。我想多说一点,可颤抖的手捏不住小小的笔,许许多多的话和着眼泪咽进了肚里。
躺在病床上,我经常想起家宝。六十几年的往事历历在目。
北平三座门大街十四号南屋,故事是从这里开始。靳以把家宝的一部稿子交给我看,那时家宝还是清华大学的一个学生。在南屋客厅旁那间用蓝纸糊壁的阴暗小屋里,我一口气读完了数百页的原稿。一幕人生的大悲剧在我面前展开,我被深深地震动了!就像从前看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一样,剧本抓住了我的灵魂,我为它落了泪。我曾这样描述过我当时的心情:“不错,我流过泪,但是落泪之后我感到一阵舒畅,而且我还感到一种渴望,一种力量在身内产生了,我想做一件事情,一件帮助人的事情,我想找个机会不自私地献出我的精力。《雷雨》是这样地感动过我。”然而,这却是我从靳以手里接过《雷雨》手稿时所未曾料到的。我由衷佩服家宝,他有大的才华,我马上把我的看法告诉靳以,让他分享我的喜悦。《文季月刊》破例一期全文刊载了《雷雨》,引起广大读者的注意。第二年,我旅居日本,在东京看了由中国留学生演出的《雷雨》。那时候,《雷雨》已经轰动,国内也有剧团把它搬上舞台。
1936年靳以在上海创刊《文季月刊》,家宝在上面连载了四幕剧《日出》,同样引起轰动。1937年靳以又创办《文丛》,家宝发表了《原野》。我和家宝一起在上海看了《原野》的演出。这时,抗战爆发了。家宝在南京教书,我在上海搞文化生活出版社,这以后,我们失去了联系。但是我仍然有机会把他的一本本新作编入《文学丛刊》介绍给读者。
1940 年,我从上海到昆明,知道家宝的学校已经迁至江安,我可以去看他了。我在江安待了六天,住在家宝家的小楼里。那地方真清静,晚上七点后街上就一片黑暗。我常常和家宝一起聊天,我们隔了一张写字台对面坐着,谈了许多事情,交出了彼此的心。那时他处在创作的旺盛时期,接连写出了《蜕变》《北京人》,我们谈起正在上海上演的《家》(由吴天改编、上海剧艺社演出),他表示他也想改编。我鼓励他试一试。他有他的“家”,他有他个人的情感,他完全可以写一部他的《家》。1942年,在泊在重庆附近的一条江轮上,家宝开始写他的《家》。整整一个夏天,他写出了他所有的爱和痛苦。那些充满激情的优美的台词,是从他心底深处流淌出来的,那里面有他的爱,有他的恨,有他的眼泪,有他的灵魂的呼号。他为自己的真实感情奋斗。我在桂林读完他的手稿,不能不赞叹他的才华,他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我当时就想写封信给他,希望他把心灵中的宝贝都掏出来,可这封信一拖就是很多年,直到1978年,我才把我心里想说的话告诉他。但这时他已经满身创伤,我也伤痕遍体了。
我和家宝都在与疾病斗争。我相信我们还有时间。家宝小我六岁,他会活得比我长久。我太自信了。我心里的一些话,本来都可以讲出来。他不能到杭州,我可以争取去北京,可以和他见一面,和他话别。
消息来得太突然。一屋子严肃的面容,让我透不过气来。我无法思索,无法开口,大家说了很多安慰的话,可我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我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前些天北京来的友人还告诉我,家宝健康有好转,他写了发言稿,准备出席第六次文代会的开幕式。仅仅只过了几天!李玉茹在电话里说,家宝走得很安详,是在睡梦中平静地离去的。那么他是真的走了。
十多年前家宝在给我的一封信中,写了这样的话:“我要死在你的前面,让痛苦留给你……”我想,他把痛苦留给了他的朋友,留给了所有爱他的人,带走了他心灵中的宝贝,他真能走得那样安详吗?
(选自《巴金散文精品》,有删节)
11.文中说:“家宝并没有去,他永远活在观众和读者的心中!”“家宝”即曹禺,他为什么会“永远活在观众和读者的心中”?
12.“《文季月刊》破例一期全文刊载了《雷雨》,引起广大读者的注意”,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13.“我当时就想写封信给他,希望他把心灵中的宝贝都掏出来”,曹禺心灵中的“宝贝”指什么?为什么要把它们说成是“宝贝”?
14.“李玉茹在电话里说,家宝走得很安详”,但作者却问道:“他真能走得那样安详吗?”你认为家宝是否走得“安详”?为什么?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11.答案:曹禺的话剧《雷雨》《日出》等作品,都是经典的戏剧作品,给广大观众和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在心灵上产生了巨大的震动。观众和读者忘不了那些剧作,自然也忘不了它们的作者“家宝”。
12.答案:一方面说明《雷雨》是一部难得的好作品,有必要为它“破例”,以便引起广大读者的注意。另一方面说明巴金很有文学艺术的鉴赏力,是好作品在他面前就会被发现,而他所推崇的作品必定是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好作品。
13.答案:曹禺心中的“宝贝”指他想创作但还没有创作出来的话剧作品。因为曹禺“他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具有杰出的话剧创作才能,他所创作出来的话剧都是艺术精品,也就是艺术的“宝贝”。
14.答案:(1)安详。因为临走前,“家宝健康有好转,他写了发言稿,准备出席第六次文代会的开幕式”,并且“是在睡梦中平静地离去的”,没有任何痛苦和不安,所以走得安详。(2)不安详。因为“他把痛苦留给了他的朋友,留给了所有爱他的人,带走了他心灵中的宝贝”,他会感到对不起朋友和爱他的人,遗憾没有给朋友和爱他的人留下更多的宝贝,所以走得不安详。
创新应用
15.(原创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题目。
①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②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③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④生命是母亲给我的。⑤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⑥唉,还说什么呢?⑦心痛!⑧心痛!
上面文段中的①—④句话的顺序已经打乱了,请加以调整,并说明理由。
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④③①②。
先总分,然后按照由浅入深的层次来写。
16.观察下面漫画,写出漫画的标题及寓意。
标题:
寓意:
答案:商机无限 讽刺了乱收费现象。
深层探究
17.“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一句中,删去“似乎”是否可以?
答案:不可以删去。(1)母亲的委屈是哭不完的。(2)母亲哭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委屈,更多的是对姑母去世的哀痛。
片段作文
18.面对一个生动的场景,一句真情的话语,一个善意的微笑……我们的心灵只要不麻木,就会激起涟漪。请选取你的亲人的某个细节,写一个片段,表达某种情感。
答案示例:顽皮是孩童的天性。
我喜欢一个人搭砖玩,然后一推,‘轰隆隆’,砖墙就全部倒下了。这崩倒之声,成为我童年最扣人心弦的美妙音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一次,我正玩得高兴,不留意把砖打碎了。砖的主人气冲冲地走出来,揪住我的耳朵,把我拽到家。
母亲正坐在门口做针线活,砖的主人开始数落我的不是。母亲始终面带微笑地望着他,眼睛里充满了自责。然而母亲懦弱的祈求并没有得到他丝毫同情。
“不会教孩子,生孩子干什么?长大了准不学好!”[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善良的母亲毫无办法,只能用眼神代替话语,眼睛里饱含着泪水。
“嗨,嘴不会说,也难怪管不住孩子!”
听了这话,我泪流满面,挣扎了一下,可是没能挣脱。母亲看出了我的反抗,朝我微微摇头。
沉默,还是沉默。
我已不想沉默,但看着母亲蓄满泪水的眼睛,我又沉默下来。
高考链接
19.(2007北京高考,22)将下面6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紫禁城位于北京的中心,_________________什刹海位于紫禁城的西北面,那里是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①顶上盖有色彩灿烂的瓦。
②背后是景山,
③还可以看到附近的鼓楼。
④周围绕有城壕与金色瓦顶的墙垣,
⑤由景山可以看到北京的中轴,
⑥山上共有五座亭台,
答案:④②⑥①⑤③
20.(2007广东广州五中高三专题,16)假设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正在向社会征集2008年奥运会主题口号。请你给北京奥组委编写一则手机短信,推荐“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口号,并说明推荐的理由。
答案:北京奥组委:我推荐“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2008年奥运会主题口号。理由:(1)这个口号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和普遍价值观(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2)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和谐发展,这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梦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