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 当堂检测试题(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我的第一本书》 当堂检测试题(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2-28 20:5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的第一本书》当堂检测试题
积累运用:
⒈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酷似 掺 和 脊 背 枉 读
调教 盈 利 哄 堂大笑
马zōnɡ shú 师 shǔ 假 liànɡ 晒
⒉改正错别字
粗制烂造 翻来复去 正经危坐
诚皇诚恐 无可置凝 藏污纳沟
3.作者____________是位诗人,其散文也有诗意。但本文的诗意不是那种轻飘飘的浪漫的抒情,而是来自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4.按课文内容填空并联系课文理解句子含义。
①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____________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②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____________东西。
自主阅读
㈠课文探究
阅读课文第11~14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5.为什么说我的第一本书“值得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答:                                         
                                            
6.乔元贞的命运能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答:                                         
7.第13段刻意交待曾经考第一名的乔元贞今天的“出息”,前后两个“出息”含义相同吗?作者这样写的深刻意义是什么?
答:                                         
                                            
8.“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蕴含着怎样的情怀?
答:                                         
9.举例谈谈你对“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的理解。
答:                                         
                                            
(二)课外拓展
父亲挑书
①重一百多斤的书压在六十多岁的父亲的肩上。
②我几次请求父亲放下担子让我挑一气,都被顶了回来。没办法,我只得借着电筒发出的可怜的光跟在父亲修长的身子后面,背上背着个装有几件衣服的旅行包和一把红色吉它,样子潇洒得要命。
③我很清楚父亲此刻的心情。中学时我因母亲病逝,被迫从滇东北转到滇东南就读。6年多来,父亲都是形单影只地过着独身生活,一大把年纪了,仍起早贪黑地劳作,其苦不言而喻。今年大学毕业,在众亲友的劝说下,我最终放弃了在昆明一报社工作的机会,回到离别多年的家乡。这一决定出台后,最高兴的当然是父亲了。“这回有个说知心话的地方了!”父亲逢人便说。
④一路上,父亲重复着那句重复了多年的话:“做人不做浮漂草,要做水上捕鱼人。”碰上熟人问:“要干什么?”他就抬高本来就很宏亮的声音:“秀才搬家——尽是书。帮娃娃挑书到他舅舅家,请他家的客车送到城里去,明天娃娃就要到城里上班去了。”“这回算得了!”对方回敬了一声,“嗨!”
⑤农村人的“要干什么去”是路上招呼的客套话,今晚做的事又是父亲盼了很多年的,于是,在回话时父亲理所当然地欣慰了一番,就好像辛苦几十年就是为了等这几句让人欣慰的话从内心里流出来,以至于每一个字都吐得相当有力,像钉子落到玻璃板上一样,发出的声音乐曲般悠扬。尤其是那个“嗨”字。只可惜,父亲的身子摇出来的每一个动作,都使我联想到“蹒跚”这个词,加之脚下不时地打滑,父亲几乎是踉跄而行了。
⑥我没有再要求父亲让我挑一气了。这个时候,即使再加上一百斤,只要是书——能照亮我的人生之路的赋予我智慧的书,父亲也会固执地把它挑在肩上。我小心地跟在后面。看着被书的重量挤压成弓形的父亲,眼里溢满了一种闪亮的东西,让我觉得满天都是星星,我也像是借着这满天的星星发出的光前行了。
⑦希望赋予人的力量是何等的巨大啊!
⑧从今以后,我想我会更加珍爱这些书——即便不能为父亲做些什么。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让它像春风跟随种子一样跟着我——我忘不了这个雨夜,白发苍苍的父亲为我挑着沉重的书踉跄在一条又稀又滑的泥巴路上。
10.父亲是个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11.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
12.试揣摩文中画线句子的真正含义。
13.文章塑造父亲这一形象,除用了语言、行动描写,还有什么?请举例说明。
三、写作
14.课文中的人物,像考了第一名的乔元贞、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的二黄毛、只教一本书的先生“弄不成”,虽着墨不多,却都各具特色,让人难忘。试从中选取一个,结合课文提供的材料,发挥想象,编一则小故事,在班内交流。
参考答案:
⒈sì chān jǐ wǎng tiáo yínɡ hōnɡ 鬃 塾 暑 晾 ⒉滥 覆 襟 惶 疑 垢 3.牛汉4.①荒寒 快乐 梦幻 童年没有幽默,道出作者童年生活的辛酸,那个时代,物质是匮乏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底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可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儿童的好奇、天真和淘气,和小伙伴、小动物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此题有一定难度,学生能理解即可) ②稀奇 那个久远的年代 ,那样一个穷困的小山村,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是极端匮乏的。 5.不仅仅指那半本书,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里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上学的乐趣,还有父亲对我的厚望。 6.聪明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经济与文化的极度落后和贫困,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还有什么发展可言呢? 7.第一个“出息”是指他考了第一名;第二个“出息”含有贬义,指“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知识的重要和父亲的伟大。 8.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蕴含着对朋友的同情和对父亲的感激和敬佩。 9.略 (二)10.文中父亲是一个淳朴、勤劳的农民。他善良、正直、有点固执,深爱着自己的儿子。11.文章主要记叙了一个雨夜,白发的父亲为“我”挑书的感人故事,赞颂了父亲深沉无私的爱以及对“我”的希望和鼓励,表达了“我”要继续努力、积极进取的决心。12.④段画线句子含义:做人不能虚浮,要脚踏实地,多做实事。 ⑥段画线句子含义:“我”感受到了父亲所给予我的激励,努力向前。13.除语言、行动描写外,还有肖像描写,如“白发苍苍”、“修长的身子”、背“压成弓形”等。三、14.提示:学生根据课文资料提供,发挥自己的想象编一则小故事。如《“弄不成”正传》《乔元贞的故事》《二黄毛外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