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构 思 设 计
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二学段目标“做出多项球类运动中的简单组织动作”的要求,选择篮球为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好表现而且思维活跃,直观接受能力较强,自控能力不足, 注意力及兴趣难以长时间集中在一点上。因而,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等,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篮球技术“学理”现象进行编排和设计。
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对抗性的球类项目。其特点是集体性、对抗性、趣味性。除具有一般运动项目的锻炼价值外,其竞争对抗的游戏形式,能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顽强拼搏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自我调控能力,同时 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动作 要领 行进间运球:上体前倾膝微屈,五指分开肘为轴;用力触球侧后方,大步小步要跟上;左手右手快运球,抬头看好周围人。
重点难点 重点:运球时手按拍球的后侧上方。难点:行进间运球时手脚的协调配合。
创新思路 篮球是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是精学教材,为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本课按单元计划安排,对行进间运球做如下创新设计: 1、开展“课课练”在体育课堂的实验,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行进间运球技术。 2、课后布置一个思考型的“课外作业”,下一次课时,将他们“课外作业”中自编的 “篮球模仿操”或“篮球游戏”,选择编入课的热身活动部分,以达到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3、为确保课堂效果,本课教学过程设计遵循不断积淀运动文化、不断提高运动技能、不断提高身体素质、不断体验运动乐趣、不断提高集体意识和时刻保证安全的体育教学原则。 4、在结束部分,采用肌肉和意念放松相结合,使学生身体和心理进入一种松弛 安详状态,从而调节生理机能和心理进入更加放松的状态。
《篮球行进间运球》
教学过程 上课前,同学们每人 1 球自由自在、三三两两、兴高采烈地“玩”球。上课铃响, 体委召集同学们集队,全体同学动作敏捷地把球放在球场边,迅速按体委要求排成四列横队,等待上课。 一、开始部分:(2 分钟)师生互相问好后,我宣布本课内容是继续学习篮球单元中的行进间运球技术,要求同学们积极认真地参与学习,注意老师在课中特别说明的重点难点,各个击破,希望同学们学得开心,学有所得。 二、准备部分:(5 分钟)提问同学们“开展体育活动前,我们需要做点什么呢?”“准备活动”同学们齐声回答。于是,同学们围绕篮球场慢跑。然后,全体同学排成四列横队的散开队形,跟老师一起进行篮球专项准备活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球感,为更好地掌控好球做准备。 三、基本部分:(28 分钟)1、学习行进间运球。(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同学们对原地运球较熟练地掌握后,开展本课重点内容行进间运球的学习。首先是自主练习。在同学们熟练掌握原地运球技术后,我开始用语言激励他们斗志,看看哪位同学能跑起来也能很轻松地运球呢?要求拉开安全距离后,同学们好像刚才运球写数学一样,运球走起来,边运球边思考如何能在快跑中也能运好球,可以单独练习,也可以小组合作练习。通过自主练习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主动思考,主动练习,在意识中能保留练习的痕迹,形成技能学习中的泛化阶段,对技术有点印象。其次是集中教学与练习。在巡视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自主练习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屏障后,(大多数同学能走或跑起来运球,但是球就是不听话,人跟球跑,低头,想变向,但球就是不听话或球丢了。)集中学生,师生共同学习行进间运球口诀。“上体前倾膝微屈,五指分开肘为轴;用力按球侧 后方,大步奔跑要跟上;左右两手快运球,抬头观察视野广。”讲解示范后,请 做得比较好的 2——3 位同学进行示范。然后分四个小组,由小组带领,根据口诀进行小组合作练习。关键技术是正确掌握触球部位,手球合一,动作协调。老师在巡视中注意留意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当各小组基本上能掌握动作时,组织进行各小组展示,四个小组分别进行集体的直线和曲线运球展示。由老师评定优胜小组。最后,结合行进间运球口诀再次讲解技术要领,要求各小组加强练习。通过集中教学与练习,让学生更准确,更全面地掌握技术,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最后是运球曲线接力。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组 15 米曲线运球接力比赛,表扬胜者,鼓励败者,与学生共同探讨失败原因,及时改正。通过比赛活动锻炼学生熟练掌握技术技能,培养团结合作、勇于拼搏的精神,引导学生学会查找失败原因,学会反思。
四、结束部分:(5 分钟)在同学们热火朝天的练习后,安排同学们进行拉伸放
篮球行进间运球 (
教学目标
1
、在参与中体验到篮球文化的魅力。
2
、在学习活动中掌握运球技术。
3
、在合作中提高小组合作和创新能力。
4
、在文化氛围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勇于奋斗的精神。
场地器材
1
、篮球场
1
块。
2
、每人
1
个篮球。
3
、标志桶
40
个。
教学内容
1
、学习篮球行进间运球。
教学
重难
点
重点:运球时手触球的后侧上方。难点:行进间运球时手脚的协调配合。
教学流程
课堂常规——热身——组织拿球——学习行进间运球——放松评价——回收器
材
部
分
时间
学习内容
组织与要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次数
开始
2
分
1
课堂常规
组织:四列横队要求:快静齐
师生问好
宣布内容
提出要求
迅速集队
队形队列练习
1
准
备 部 分
5
分
2
慢跑热身
组织:绕球场边线慢跑。
要求:慢跑整齐,前后距离适中。
指挥慢跑
纠正错误动作
积极参与
按要求练习
动作正确
1
)
※※※※※※
※※※※※※
3 篮球专项准备活动 ※※※※※※ ※※※※※※ 组织:四列横队散开队形 组织学生练习 讲解动作要求 提醒注意事项 积极参与 按要求练习 动作正确
要求:学生领作动作
创新、合理、协调、
趣味性强。
基 本 部 分 2 分 通过游戏拿篮球名称: 传送带:学生每组排队拿球依次往后传递。 组织:四列横队散开队形。 要求:1)积极参与, 情绪兴奋。2)动作正确,协调,熟练。 组织:四列横队散开队形。 要求:1)遵守规则, 就近组合。 组织学生练习 宣布练习内容 示范讲解 提醒注意事项 观察,提示, 鼓励,表扬学生。 讲解示范动作 指导分组练习 巡视指导 积极参与 按要求练习 动作正确、协调。 情绪高涨 积极练习,认真思考。 互相学习与交流体会 1
组织一:
※※※※※※
※※※※※※
※※※※※※
※※※※※※
※※
组织二: 1 积极参与练习
5 行进间运 ※※※※※※◎◎◎◎◎ ※※※※※※◎◎◎◎◎ ※※※※※※◎◎◎◎◎ ※※※※※※◎◎◎◎◎ 组织学生练习 宣布规则与要求 提醒学生体会 原地运球与行 熟练掌握动作 努力争取胜利 认真学习,善于观察与模 仿。
26 分 球: 直线运球 曲线运练 游戏: “运球接力” 组织:集中练习。要求:积极尝试,注意拉开适当距离,注意安全。 进间运球的区别。4 观察,留意学生动作。 5 组织学生分组 6 说明比赛方 听从组长安排,开展合作学习。 遵守规则与要 求 2
组织:先集中后分小 法、规则、要 7 动作熟练,速
组。 求。 度快。
要求:1)认真观察与 7 当好裁判 8 团结协作,争
思考 2)小组长负责组 取胜利。
织练习。3)积极练
习,动作协调。
组织:分 8 个小组要
求:1)遵守规则,努
力争胜。动作正确,
协调,速度快。
结 束 部 分 5 分 放 松 活 动:拉伸练习。 小 结 评 价,布置课后作业。 回收器材。 ※※※※※※ ※※※※※※ ※※※※※※ ※※※※※※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1)积极参与, 轻松快乐。2)动作正确,注意安全。3)大胆评价,不指责不埋怨。4)主动帮助回收 器材。 带领学生练习 说明动作与要求 提醒注意安全 鼓励学生发言 提醒学生帮忙 积极参与练习 模仿教师动作 主动自我小结和鼓励评价同伴 帮助教师回收器材 1
预计运动负荷 平均心率:140——160 次/分 练习密度: 50%±5
运动负荷表 征 脸红( ) 出汗( ) 气喘( ) 4 肌肉疼痛( ) 教师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