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2-28 21:2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教学目的3:
1. 巩固学习钠、铝、铁等金属的主要性质,强化训练。
教学课时:
2.5课时
知识体系3
1. 金属概述(A)
⑴ 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
金属元素分布在元素周期表的左下方,大部分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电子,金属元素原子半径比同周期的非金属原子半径大,故金属原子易失去电子。
⑵ 金属分类
按金属密度 轻金属:ρ<4.5 g/cm3 如Na、Mg、Al等
重金属:ρ>4.5 g/cm3 如Zn、Cu、Pb等
按冶金工业 黑色金属:Fe、Cr、Mn﹙3种﹚
有色金属:除Fe、Cr、Mn以外的金属
⑶ 物理通性
最外层电子数较少,一般金属都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电、热的良导体。
⑷ 金属活动顺序表
金属活动顺序表
K Ca Na
MgAl
Mn Zn Cr Fe Ni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原子失电子的能力(还原性)
强 ————→ 弱
金属阳离子的电子能力(氧化性)
弱————→ 强
与氧气化合
常温下易被氧化
常温下缓慢被氧化
加热被氧化
不能
与水反应置换
常温下
加热时
不能置换
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等)
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2。
不能置换
与强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等)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只与王水反应
与盐溶液反应
先与水反应
前面的金属置换出后面的金属
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化合态
化合态和游离态
游离态
金属冶炼
电解法
热还原法(Cu、W用还原剂法)
热分解法
注:① Al、Fe遇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发生钝化。
② Cr2O3+2Al=Al2O3+2Cr
⑸ 判断金属活动性的规律
①金属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该金属越活泼。
②金属所对应的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该金属越活泼。
③一种金属能从另一种金属盐的溶液中将其置换出来,则该金属活泼性比另一金属强。
④两金属能够构成原电池时,做负极的金属比做正极的金属活泼。
2. 合金(A)
⑴ 定义: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来说,合金的熔点比它各组分低,硬度比各组分大。
⑵ 物理性质
① 硬度大、熔点低
② 一般来说,合金的性质并不是各成分的性质的总和,合金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和机械的性能
③ 合金的性能可以通过所添加的合金元素的种类、含量和生成合金的条件等来加以生铁调节。
如:生铁的熔点比纯铁的低;硬铝(Cu、Mn、Si)的强度和硬度都比纯铝大。
⑶ 常用的合金
铁 合 金
含 碳 量
成 分
性 能
生 铁
2%~4.3%
铁、碳
生铁硬度大、抗压、性脆,可铸不可锻

碳素钢
0.03%~2%
铁、碳
有良好的延展性,机械性能好,可铸可锻
含碳量高,硬度大;
含碳量低,韧性较强
合金钢
(不锈钢)
在碳素钢中加入其它元素,如镍、铬等
如不锈钢在空气中比较稳定,不容易生锈,具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
成分
性能
铝合金
向Al中加入少量的合金元素如:Cu、Mg、Si、Mn、Zn及稀土元素
抗腐蚀能力强,强度高,密度较小,如:高压锅是由铝合金制造的
铜合金
黄铜
Cu-Zn合金
高强度、可塑性好、易加工、耐腐蚀,作仪器、日用品
青铜
Cu-Sn合金
高强度、可塑性好、耐磨耐腐蚀,作机器零件
白铜
Cu-Ni合金
光泽好、耐磨、易加工、耐腐蚀,作铅笔、饰品
新型合金
储氢合金
室温下吸收氢气速度快,放出氢气快
钛合金
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主要应用于飞机、火箭、导弹、人造卫星、宇宙飞船
耐热合金、形状记忆合金、泡沫合金
[基础达标3]
1. 据报道:目前世界有近20亿人口患缺铁性贫血,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专家建议最好使用
A. 铝锅 B. 铁锅 C. 钛合金锅 D. 砂锅
2.下列有关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合金具有金属特性; ②合金中的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 ③合金中不一定含有金属;
④钢是含杂质较少的铁合金; ⑤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⑥生铁可完全溶解于稀盐酸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③④⑤⑥ C. ①②④⑤ D. ①④⑥
3.我国劳动人民在3000多年前就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青铜是铜锡合金,具有良好的可铸造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取青铜样品8.1g,经分析其中含锡0.9g,此青铜中铜与锡的质量比是
A.9:2 B.9:1 C.8:1 D.4:1
4. 人们利用铁、铜、铝,由早到晚的时间顺序是
A. 铁、铝、铜 B. 铜、铁、铝 C. 铝、铜、铁 D. 铁、铜、铝
5. 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 氧化镁 B. 金刚石 C. 水 D. 黄铜
6.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 硬铝 B. 黄铜 C. 钢铁 D. 水银
7. 重金属离子有毒。实验室中有甲、乙两种废液,均有一定的毒性。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有毒离子是Ba2+,如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A. Cu2+和SO42— B. Cu2+和Cl— C. K+ 和SO42— D. Na+和Cl—
8. 铁属于:①重金属;②轻金属;③常见金属;④稀有金属;⑤黑色金属; ⑥有色金属
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 ①③⑤ D. ①④⑥
9. 现代建筑门框架,常用电解加工成古铜色的硬铝制造。硬铝是
A. Al-Mg合金 B. Al-Cu-Mg-Mn-Si合金
C.表面有氧化膜的纯铝 D. 表面没有氧化膜的纯铝
10.a、b、c、d、e分别是Cu、Ag、Fe、Al、Mg 5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知:(1)a、c均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2)b与d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单质d;(3)c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4)c、e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由此可判断a、b、c、d、e依次为
A.Mg??? Cu??? Al??? Ag??? Fe   B.Al??? Cu?????Ag??? Fe Mg C. Fe??? Cu????? Ag??? Mg  Al?   D.Mg????Al?? Cu Fe Ag
11.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应加以控制使用,铝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银色漆颜料⑤明矾净水⑥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松剂⑦易拉罐⑧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药品⑨包装糖果和食品
A.③⑤⑧⑨ B.⑥⑧⑨ C.③⑤⑨ D.③⑤⑥⑦⑧⑨
12. 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要在家庭将它们区分开,下面的方法可行的是
A.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
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
C.在水杯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白醋,观察反应剧烈的程度
D.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13.下列曲线图(纵坐标为沉淀的量,横坐标为加入物的量)不正确的是
A.向1L浓度均为0.1mol/L的Ba(OH)2、Na[Al(OH)4]混合液加入0.1 mol/L稀H2SO4溶液
B.向含有0.1 mol/L AlCl3和0.3mol/L NH4Cl的混合液1L中加入0.1mol/L NaOH溶液
C.向烧碱溶液滴加明矾[KAl(SO4)2]溶液 D.向AlCl3溶液滴加过量氨水
14. 已知还原性Fe>Cu>Fe2+。现将一定量的m g铁粉加入到某x mol FeCl3和y mol CuCl2的混合溶液中,所得固体质量仍为m g。则x与y的比值可能为
 A.2∶7?????????? B.3∶5???????????? C.1∶4???????????? D.4∶3
15. 实验室制取少量FeO,以下方法中能得到FeO是
 A、FeCO3FeO+CO2    B、FeC2O4 FeO+CO+CO2
 C、Fe(OH)2 FeO+H2O???? D、Fe2O3+CO 2FeO+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