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议论散文两篇》优化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9 议论散文两篇》优化训练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1-22 23:5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散文(2)
9 议论散文两篇
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隔膜( ) 兽窟( ) 笼络( ) 双瞳( ) 镶板( ) 揪心( )
答案:mó kū luò tóng xiāng jiū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1世纪教育网
A.还得寒喧几句,方能说明来意。
B.但是他给他们的玻璃片耀得眼花潦乱,看不出他们的心境。
C.就是鸟语,也似乎琐碎而单薄,需要屋里的寂静来做衬托。
D.通往消逝了的时间脉博的另一个入口是不存在的。
答案:C
解析:A项的“寒喧”应为“寒暄”,B项的“眼花潦乱”应为“眼花缭乱”,D项的“脉博”应为“脉搏”。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阂,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
B.所以在热闹地方住的人要用窗帘子,替他们私生活做个保险。
C.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饰,给心儿造成悬念。21世纪教育网
D.彬彬有礼、小心翼翼的仆役向后退着,敞开了属于大人物的壁垒般的橡木门。
答案:D
4.填空。
(1)《窗》的作者钱钟书,字___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江苏无锡人,现代作家、学者。著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及学术著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1世纪教育网
(2)《门》的作者莫利,_____________国作家,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1)默存 槐聚 《围城》 《谈艺录》 《管锥编》
(2)美 《桑迪加夫酒》 《特洛伊木马》
5.找出《窗》中各段的中心句。
(1)第一段:
(2)第二段:
(3)第三段:
(4)第四段:
答案:(1)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就好比画配了框子。
(2)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3)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
(4)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
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有如女人对于男子的胜利,表面上看来好像是让步——人开了窗让风和日光进来占领,谁知道来占领这个地方的就给这个地方占领去了!( )
(2)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 )
(3)你清早起来,只要把窗幕拉过一边,你就知道窗外有什么东西在招呼着你,是雪,是雾,是雨,还是好太阳,决定要不要开窗子。( )
(4)屋子的本意,只像鸟窠兽窟。( )
答案:(1)比喻 (2)拟人 (3)拟人 (4)比喻
2.下面几句话摘自钱钟书的《窗》,请分析其在文中的含意。
(1)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2)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3)人对于自然的胜利,窗也是一个。
答案:(1)因为作者认为屋外的春天太贱了,如果在屋子里透过窗子看春天,由于屋里的阴深、沉闷、寂静,反而会觉得春天更明亮、有生气和喧闹。因为春光是美丽如画的,作者欣赏的又是在屋子里透过窗子看春天,所以用“画配了框子”来作比喻。
(2)这一句话,形象地概括了“门”和“窗”的不同意义。“门”是可以出去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欲望,主动地去追寻春光,领略春光;“窗”可以引诱一角春天进来,让风和日光进来占领,人们从而可以驯服它,利用它,享受它。
(3)因为有了窗子,屋子就不仅仅是保护的需要,它可以使屋子在人生里增添了意义,使人在屋子里就能和自然接触。
3.《窗》的结尾这样写道:“关窗的作用等于闭眼。天地间有许多景象是要闭了眼才看得见的,譬如梦。假使窗外的人声物态太嘈杂了,关了窗好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安静地默想。有时,关窗和闭眼也有连带关系,你觉得窗外的世界不过尔尔,并不能给予你什么满足,你想回到故乡,你要看见跟你分离的亲友,你只有睡觉,闭了眼向梦里寻去,于是你起来先关了窗。因为只是春天,还留着残冷,窗子也不能镇天镇夜不关的。”这一段话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和感情?
解析:有人认为作者是在针砭时弊,因为外在的环境让人极不满意,唯关窗闭眼能逃避到梦中去;有人认为作者只是通过“窗”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精深的认识,行文客观、睿智,情感性、个体性并不强。关于文章的解读是可以多角度的,哪一种理解说服力比较大,可以讨论。21世纪教育网
答案:略
4.作者为什么说“开门和关门是严峻的生命流动的一部分”?
答案:生命充满了开始和结束,开门和关门象征着这许多的开始和结束,所以说开门和关门是严峻的生命流动的一部分。
5.门,本身有生命吗?它会述说生命种种吗?
答案:没有。这是作者借门以及开门关门这两组动作来抒写了世间百态。
6.请分别说明《门》中的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1)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2)开门和关门是严峻的生命流动的一部分。21世纪教育网
(3)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
答案:(1)“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或“人是有隐秘需求的”。
(2)人生包含着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
(3)当一个过程终结之后,再想让它重现是不可能的。
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钱钟书
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春天从窗外进来,人在屋子里坐不住,就从门里出去。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到处是阳光,不像射破屋里阴深的那样明亮;到处是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风,不像搅动屋里沉闷的那样有生气。就是鸟语,也似乎琐碎而单薄,需要屋里的寂静来做衬托。我们因此明白,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同时,我们悟到,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但是,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私约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所以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若据赏春一事来看,我们不妨这样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古代诗人陶渊明对于窗子的这种精神,颇有会心。《归去来辞》有两句道:“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不等于说,只要有窗可以凭眺,就是小屋子也住得么?他又说:“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意思是只要窗子透风,小屋子可成极乐世界;他虽然是柴桑人,就近有庐山,也用不着上去避暑。所以,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
我常想,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刘熙《释名》说:“窗,聪也;于内窥外,为聪明也。”正如凯罗(Gottfried Keller)《晚歌》(Abendlied)起句所谓:“双瞳如小窗(Fensterlein),佳景收历历。”同样地只说着一半。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我们看见外界,同时也让人看到了我们的内心;眼睛往往跟着心在转,所以孟子认为相人莫良于眸子,梅特林克戏剧里的情人接吻时不闭眼,可以看见对方有多少吻要从心里上升到嘴边。我们跟戴黑眼镜的人谈话,总觉得捉摸不住他的用意,仿佛他以假面具相对,就是为此。据爱克曼(Eckermann)记一八三○年四月五日歌德的谈话,歌德恨一切戴眼镜的人,说他们看得清楚他脸上的皱纹,但是他给他们的玻璃片耀得眼花缭乱,看不出他们的心境。窗子许里面人看出去,同时也许外面人看进来,所以在热闹地方住的人要用窗帘子,替他们私生活做个保障。晚上访人,只要看窗里有无灯光,就约略可以猜到主人在不在家,不必打开了门再问,好比不等人开口,从眼睛里看出他的心思。关窗的作用等于闭眼。天地间有许多景象是要闭了眼才看得见的,譬如梦。假使窗外的人声物态太嘈杂了,关了窗好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安静地默想。有时,关窗和闭眼也有连带关系,你觉得窗外的世界不过尔尔,并不能给你什么满足,你想回到故乡,你要看见跟你分离的亲友,你只有睡觉,闭了眼向梦里寻去,于是你起来先关了窗。因为只是春天,还留着残冷,窗子也不能镇天镇夜不关的。
1.文章第二段中指出:“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那么,“窗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哪里?
2.文章开头说到“开窗”,是为了欣赏屋外的春天;文章最后说到“关窗”,其原因又有哪些?
3.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对窗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既想开窗让心灵自由,而又害怕外界的纷乱的一种矛盾的心境。
B.作者精心选择了“窗”这一独特的审视角度,将众多而零散的材料统摄于“窗”,又借“窗”传达了精深的要义。
C.本文包含了对人生的讽刺和伤感,表达了一种“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的深刻思想。
D.文章以“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开头,标志着本文的行文线索是时间,结尾仍与之呼应。
1.答案: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让人不必出去就能安坐了享受。(意思对即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答案:保障个人私生活;让灵魂更加自由;春天还留着残冷。或:替私生活做个保障;好让灵魂自由地探胜;春天还留着残冷。
3.答案:B
解析:A项,“害怕外界的纷乱”在文中没有依据;C项,关于“围城”的感受不是本文所要表达的内容;D项,认为行文的线索是时间不正确。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莫 利
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
没有人知道,当他打开一扇门时,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即使那是最熟悉的屋子。时钟滴答响着,天已傍晚,炉火正旺,也可能隐藏着令人惊讶的事情。修管子的工人也许已经来过(就在你外出之时),把漏水的龙头修好了。也许是女厨的忧郁症突然发作,向你要求得到保障。聪明的人总是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打开他的前门。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有各种各样的门。有旅馆、商店和公共建筑的转门。它们是活泼喧闹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象征。难道你能想像密尔顿或潘恩急匆匆地穿过一扇转门么?还有古怪的吱吱作响的小门,它们依然在变相的酒吧间外面晃动,只有从肩膀到膝盖那样高低。然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而是一扇窗户。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
开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当侍者端给你晚餐的托盘,他欢快地用肘推开厨房的门。当你面对倒霉的书商或者小贩时,你把门打开了,但又带着猜疑和犹豫退回了门内。彬彬有礼、小心翼翼的仆役向后退着,敞开了属于大人物的壁垒般的橡木门。富于同情心然而深深沉默的牙医女助手,打开通往手术室的门,不说一句话,只是暗示你医生已为你做好了准备。一大清早,一扇门猛然打开,护士走了进来——“是个男孩!”
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没有门的屋子不是屋子,而是走廊。无论一个人在哪儿,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狗也知道门的意义和痛楚。你可曾注意过一只小狗依恋在一扇关闭的门边?这是人生的一个象征。
开门是一个神秘的动作: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烦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它包含着人间至乐的最高闪现:重聚,和解,久别的恋人们的极大喜悦。即使在悲伤之际,一扇门的开启也许会带来安慰:它改变并重新分配人类的力量。然而,门的关闭要可怕得多,它是最终判决的表白。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在门的关闭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悲伤。一扇猛然关上的门是一种软弱的自白。一扇轻轻关上的门常常是生活中最具悲剧性的动作。每一个人都知道把门关上之后接踵而来的揪心之痛,尤其是当所爱的人音容宛在左右,而人已远去之时。
开门和关门是严峻的生命流动的一部分。生命不会静止不动并听任我们孤寂无为。我们总是不断地怀着希望开门,又绝望地把门关上。生命并不像一斗烟线那样持续很久,而命运却把我们像烟灰一样敲落。
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它像突然扯断了系在你心上的绳索。重新打开它,是徒劳的。至于另一扇门是不存在的。门一关上,就永远关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时间脉搏的另一个入口是不存在的。
4.作者在开头说: “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
5.第三段中,作者说:“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请联系“门”在文中的意思,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4.答案:“开门”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发现。“关门”意味着一个结束。
5.答案:因为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而玻璃门是透明的做不到这些。(或:因为玻璃门是透明的,毫无隐秘可言,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永远遥远的门
①是不是岁月如此的沉重,注定我要成为一个步履维艰的浪者?是不是生命有着无法承受的厚重,才要远离熟悉的家门?
②总想起离别好久的家门,总叫人黯然神伤。在这个身在异乡为异客的他乡,怎叫人不想起遥远的门呢?
③也许思念太长了,街道太长了,夜也太长了,如千年的月光撒了一地长,长长地撒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梦醒间,还以为是故乡门前窗台的霜。
④月色下有一落叶飘舞,从树枝上飘落下来,这瞬间的漂泊落地,又随风而起,何时风尘落定才有你的安身之处呢?
⑤记忆中的门是那木质斑驳中透着红漆的那扇。冬日的阳光撒了一地,在“吱呀”的一声中迎来满屋的光芒,那种阳光很舒服,暖洋洋的,伸一个懒腰最是惬意,“呵”一口热气,可以看到它在空气中散去,那感觉很好。
⑥黄昏的时候一定要找到回家的门,不然奶奶会不厌其烦地在田间地头村里巷尾喊着乳名,那儿时的愉悦和恐慌总在那“吱呀”声中温暖着整个细胞。走进梦里还有小狗卧守在门边给人一份安然。21世纪教育网
⑦年龄渐长,岁月依然保留着门的那份平和,看不出时光荏苒改变了它什么,依旧是那扇木质斑驳的门,还有门前那棵枣树,以及枣树旁边固执地成长为强者的梧桐。我曾亲手赐予它们生命,我好像预言了多年以后那份背道而驰的诀别。在很远的地方,我只想看到参天的树木耸立门前,看到树的叶绿叶黄,可以知道四季的变更。那门前的老人,她年如一日地远眺着,虽然她看不清很远的来路,但她知道固守能给她带来喜悦,在某个细雨飘洒的日子,会有流浪的人,溅了一身的泥水归来。
⑧漂泊在门的远方,门离我遥遥几千里。本不愿漂泊,因为离不开那扇木质斑驳的门。当我看到门前的梧桐以一种强者的躯干俯瞰着下面时,它已不再是一棵树了,仿佛成了一个守护者。思索千遍,选择了千遍,煎熬了很久,在成长中学会了放弃,在放弃中学会了选择,在选择中又学会了坚强。
⑨启程时故作沉着,把感性的泪化作坚强的背影留给日夜思念的人。早已看不见那扇门了,我才依恋地频频回首。好一扇门啊,如此走了很远,才让人想起门就是通往温暖的家的那个进出了无数次却不曾留意的“坎”。后来明白,门还是一个难进难出的情结。
⑩房子换了坚固点的,门也换了铁制的。但记忆中总是那扇斑驳点点的木门,它一直存在着。每次回乡下,远远地看见那门,还有门前的树,以及树下的老人。原来走得再远也不过是在门前晃了一眼,离不开的还是那门。
从未嫌弃那红漆斑驳的木门,虽然它没有铁制的门坚硬无比,但它那朴实的外表总给人一种安全和信任。出了门,说是远门,我敲开了更多的门。繁华的远方没有那扇木质的门,开门之后,听不到“吱呀”的声音——那如此纯粹如此让人沉醉如此让人温暖的声音。没有“吱呀”的声响,肯定也没有厚道的乡情和憨实的微笑了。
在异地有了一扇临时的门,那铁制的门很厚实坚硬,我很少带钥匙,可我不知道那门是要用钥匙才能为我开启的,总以为门会听到我的脚步声会自动地打开,或轻掩着,等我轻轻一推就能开了。可很多次,我被门——准确地说是那临时的门——拒之门外,叫我好一番落寂和无助。门开着是一种期待,在家里门总是开着,那门只能从屋子里才能闩上的。微弱的灯光下,总有人为你守着门后的那份疲倦,有了熟悉的脚步声,那门自然就“吱呀”开了,还有那小狗总在脚跟尾随好久才肯离去。
这双纳底的布鞋,走了好远的路,磨不破的是长长的思念,思念之中有了一种坚强的斗志。门前期盼的一双双眼睛,望穿了步履维艰的归期,望成了愁,两处的愁。
学着小孩掰起手指数起数来,数到小指,再数大拇指,归期竟还是如此之遥远。于是只能在梦里念起远处的门来,才又明白,那扇门是家,进了家必要开那扇门,门也就成了一个起点,最终还是终点。怎么不如此思念呢,哪怕你再坚强,错把泪水当汗水。
不能不思念啊,我虽把相思之情隐藏得很深,可我不小心一笑间竟把思念打湿,让这凌空的翅膀动弹不得。还是思念那扇门。
我知道门有多种,门有千万扇,我寻求好久,走了好远,可终究是离不开那扇门,那扇听到我脚步声便自然开启的门,我要的也就是那扇只为我打开和等待的门。
6.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惬意( ) 时光荏苒( ) 俯瞰( )
7.第④段中写“落叶飘舞”在表情达意上起了什么作用?
8.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1)文中有一个贯穿全文的细节起了很好的作用,请你指出这个细节并简析其好处。
(2)作者为什么说自己现在城市的家的家门是“临时的门”?
9.作者所怀念的“门”有哪些特点使作者不能忘怀?(答出两点即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0.请你任选以下三个“点”中的一个——一个用得精彩的词、一句让人回味的话、一种有特色的表现手法,写出你的赏析。(言之有理即可)
6.答案:qiè rěn rǎn kàn
7.解析:由前面“总想起离别好久的家门,总叫人黯然神伤。在这个身在异乡为异客的他乡,怎叫人不想起遥远的门呢”,可知“落叶飘舞”的象征意义。
参考答案:用这片落叶象征自己——漂泊在外,动荡不定,不能回家,从侧面烘托了对“遥远的门”的思念。
8.答案:这个细节是那遥远的门的“吱呀”一声响。好处:①串联材料,使零散的材料显得更紧凑;②更好的凝聚作者的情感,牵动读者的思绪;③在“静”中显出一点“动”来。21世纪教育网
(2)①因为作者在外有一种漂泊感,缺少归宿感;②用以反衬对家乡的门的思念。
9.答案:①有那纯粹的让人沉醉让人温暖的“吱呀”声。②具有让人随意,让人放松的“家”的感觉。③门边门后有以母亲为代表的亲人,充满了人间的亲情。
10.解析:此题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如蕴藉的标题、古诗化用(第③段“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巧用排比抒情意(第③段首句)、巧用回环话真情(第⑧段末句)、托物言志(第④段中的“落叶”意象)等。只要选“点”典型,能自圆其说即可。
答案:略
创新应用
11.(原创题)2007年萨格勒布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进入最后一天,北京时间今晚的女双决赛中,两队中国组合王楠/张怡宁和郭跃/李晓霞会师决赛。老将王楠/张怡宁直落四局,最终4∶0完胜郭跃/李晓霞夺得桂冠。四局的比分为11∶5、11∶6、13∶11和11∶9。这是王楠/张怡宁连续第三次夺得女双桂冠,也是王楠连续第五次获得女双冠军,王楠以一个女双冠军结束了自己最后一次世锦赛的旅程。
读完这则新闻,你想对王楠说些什么?
答案示例:王楠,好样的,你是中国人的骄傲。多年的征战证明了你的实力,多年的实力磨炼了你刚强而又谦虚的性格。你以一个圆满的句号结束了自己的运动员生涯,我们也替你高兴,为你自豪。希望你以后的路越走越好。
12.(原创题)读漫画,发表自己的看法。
能否再多几个桶?
答案示例:公园免费开放后人满为患,园区环境超负荷运行,暴露了我国城市公共休闲资源及产品的总体匮乏。
深层探究
13.《门》这篇文章,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抒写自己对人生的探讨,而要选择“门”这样一种具体的事物来寄托自己的思想?
答案:直接抒写深刻的思想或者抽象的道理往往会令人难以理解,而如果借助某种具体的事物来抒写这些思想道理,或通过某种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的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这样就可以使深刻的思想变得浅显易懂,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形象可感,同时也能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片段作文
14.散文的开头很讲究,好的开头就会很快吸引人的眼球,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用排比句式开头是很常见的一种方式。请你以“心中的天平”为话题写一段开头。
答案示例: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树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吗?你会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你会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古希腊哲人曾说,人是感情的动物。因此,面对大千世界,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喜好憎恶往往会影响到对人、对事的看法。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架天平,有个自己的标准,用来衡量周遭的一切。
高考链接
15.(2007辽宁高考,2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写序号即可)
①科学家为了迎接“挑战”,根据超导材料的“完全抗磁性”原理,让轮子和钢轨“分离”,发明了高速磁悬浮列车
②磁悬浮列车在正式运行之前,还需要有一个依靠轮子行驶一段距离、时速达到100千米以产生足够大的磁场的启动阶段
③磁悬浮列车由于不存在轨道对车轮的摩擦阻力,因而可突破传统列车时速300千米的极限。所以,这种新型列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④传统列车提速有一个极限——时速300千米,超过它,就会造成车轮和钢轨的剧烈摩擦,从而引发严重事故
⑤它利用磁极相同产生的排斥力大于地球引力使车辆向上悬浮,并利用磁极相异产生的吸引力驱动车辆高速前进
答案:④①⑤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