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2-28 21:2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党中央和红军被迫转移的原因,掌握长征路线及影响,知道遵义会议及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阅读地图了解历史?从课文和插图中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形成清晰的时空概念,正确复述发生在那里的重大事件;分析比较探究原因?从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到红军取得长征胜利,不同的领导决策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3、态度情感价值观: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 2、教学难点? 分析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到红军取得长征胜利在原因上的反差
三、学习过程
1、预习导学
1.指导学生回忆、联系已学的四次反“围剿”知识,阅读楷体字关于博古李德错误的军事指挥及危害,分析胜利和失利的原因。 2.在学习战争、战役等有关军事斗争的历史时,指导学生一定要掌握读图、用图的基本要求。本课要按长征路线,依次找到红军经过的省份、江河,找到重要地名(地点),了解发生在那里的历史事件。 3.在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时,要教会学生分析的方法,如比较、联系等。要注意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用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审视历史。 4.组织、指导学生在课外赏析毛泽东在长征时期写的其他诗词,阅读魏巍的《地球的红飘带》、斯诺的《西行漫记》等文学作品,欣赏、学唱《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观看反映长征的电影、电视剧和专题片等,并交流心得体会。
2、课堂探究
1、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的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右图是中共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会址,据此回答2-4题。
2、下列的会议中,属于在这一“征途”中召开的是( )
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3、图中小楼里曾召开的会议,从事实上被确立了谁为新的党中央领导核心( )
A.周恩来   B.朱德   C.邓小平   D.毛泽东
4、下列哪一词语能形象的概括这次会议的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
A.开天辟地  B.焕然一新  C.生死攸关  D.光明前途
5、根据所学知识,“重走长征路”的正确路线是( )
A.瑞金-遵义-吴起镇-泸定桥  B.瑞金-泸定桥-遵义-吴起镇
C.瑞金-遵义-泸定桥-吴起镇  D.瑞金-吴起镇-泸定桥-遵义
6、下列对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的总结中,正确的是( )
A.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7、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 )
A.四渡赤水 B.巧渡金沙江 C.飞夺泸定桥 D.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央电视台2006年4月9日报道: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大型电视行动今天正式启动。行动以重走长征路为主线,通过记者和志愿队员的亲历,回顾历史,体验和感受长征的艰辛和豪迈,展示长征沿途的新变化。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红军为什么被迫开始长征?从哪一年开始?
在长征途中中共召开一次什么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标志是什么?

⑷重走长征路,发扬长征精神,通过本课的学习后,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认为何为长征精神?

3、练习反馈
1.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反革命“围剿”开始于(?? )? A.1928年??? B.1929年??? C.1930年??? D.1931年 2.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 ) A.“八七”会议??????????? B.长征的胜利结束? C.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D.遵义会议 3.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事件是? (?? )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遵义会议的召开 C.红军长征的胜利????????????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4、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①四渡赤水②遵义会议召开③渡过乌江④强渡大渡河?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 D.③②①④ 5.在长征中,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地点是(  )??? A.遵义 ??? B.会宁 ??? C.吴起镇 ?? D.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6.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 A.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B.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 C.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革命的企图 D.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牵制了敌军的力量 7.长征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是在(  ) A.四渡赤水河后 ??? B.渡过金沙江后 C.强渡大渡河后 ??? D.翻过大雪山后 8、对长征的错误评价是(? ) ? A.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B.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 C.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D.挫败了国民党第五次“围剿” 9、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若要实地考察工农红军的历史足迹,他们去的地方应包括(??? ) ?? ①井冈山?? ②瑞金?? ③遵义?? ④南京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在思维链接中运用历史: 请按右图上标号顺序,回答中央红军长征路线上的下列地点发生的历史事件: A、红军长征开始时间__?? 年__ 月;红军长征的原因是因为__????? __ ___ _??? ?B、长征途中,党中央在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会议最主要内容是确立了?? __ __ 的正确领导 C、红军长征中巧渡金沙江江,飞夺___ ______???? 桥 D、红军一、二、四三个方面军会师地点???????????????
1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干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请回答: (1)这首诗是谁为什么事件而作?? ?
(2)“三军”指的是哪三军? ? (3)从长征的历史中,你受到了哪些革命传统教育?
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