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漪沦( ) 罗绮( ) 青荇( ) 长篙( ) 絮聒( ) 暴戾( )
答案:yī qǐ xìng gāo guō lì
2.解释下面诗句中的加点词。
(1)我也是农人的后裔( )
(2)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
(3)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
(4)饥馑的大地( )
答案:(1)后代。(2)(鼠、兔等动物)用牙啃或咬。(3)逆着水流的方向走。(4)谷物或菜类欠收,泛指灾荒。
3.填空。
(1)闻一多,现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第一部诗集___________写于1920年到1922年,第二本诗集___________写于1923年到1928年。1946年7月15日,作者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2)艾青(1910—1996),原名___________,浙江金华人。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被捕入狱,在狱中创作了著名的诗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也是他的成名作。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___________。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加入新月社,成为“___________”诗派的代表诗人。1931年11月19日,诗人从南京飞往北平,在山东济南开山遇难,年仅35岁。他的诗歌注重意境创造与音律和谐。著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1)诗人 学者 《红烛》 《死水》 (2)蒋海澄 《大堰河——我的保姆》 《向太阳》 《欢呼集》 (3)诗人 新月 《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
4.用“/”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1)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2)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答案:(1)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2)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请选出下列有关《死水》诗歌内容分析解说错误的一项( )
A.“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运用了比喻,具体描绘出了死水发酵的过程。
B.“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通过比喻具体描绘出了死水发酵的结果。
C.“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形象地反映出珍珠般的水珠由小变大的过程。
D.“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运用了比喻和拟人,形象地反映出这沟死水已成为肮脏污浊的乐园、蚊子肆虐的天堂。
答案:C
解析:C项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小珠”与“大珠”是实指,就指水中的大小气泡。
2.请选出对《双桅船》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
A.这首诗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
B.全诗表现了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在执著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
C.全诗的目的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这双桅船具有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
D.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诗中所蕴涵的情感凝重而又细腻,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
答案:C
解析:C项,全诗的目的不是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用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表现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
3.下列句中横线上依次所填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我走到村路上,发现一所房子的石阶上,___________,幼稚的我当她也因为是没有吃到鸡蛋而伤心呢,就把身上的一个鸡蛋递给了她。
(2)《再别康桥》共有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___________,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___________,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
①坐着一个呆呆地望着远方的小孩 21世纪教育网
②坐着一个小孩,呆呆地望着远方
③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
④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靠它给带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⑤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
⑥康桥里的倒影是河畔的金柳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答案:D
解析:②用短句好,③主语一致,⑤与后句结构相同。
4.《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名篇之一,多年来被人们所欣赏,试从中举例简析诗歌融情于景的特点。
答案:如“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既是写景,又是写意,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迷离恍惚,色彩斑斓。清泉潭底的浮藻间荡漾着染有晚霞的榆树的倒影,美丽得如同幻觉,使诗人遥想当年的欢乐。这些美丽的、斑驳的颜色和水草,仿佛是当年欢乐和理想的沉淀,像梦一样遥远,可它又在眼前。诗歌景中有情,音调柔美,被人称道。
5.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中,作者运用描写、比喻和反复咏叹等艺术手段使全诗笼罩在悲哀的氛围中。请简述之。
答案:诗人把雪夜的“风”描写和比喻成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把敌人强占的土地描写成“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悲惋而凝重的诗句多次重唱于诗节之中;在一些诗行的末尾,又恰当地用了感叹词“呀”“啊”等。这些使得全诗笼罩在悲哀的氛围中。
6.读食指的《热爱生命》,填写下表。
找出意象
分析意象21世纪教育网
体会思想
答案:
找出意象
分析意象
体会思想
葛藤、凄风苦雨、荒草野径、顽石棱角的坚硬、拦路的荆棘、冬天风雪、夏天毒日头
生命的磨难
生命的旅途中信念不变: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5题。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21世纪教育网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1.写出这三节诗的韵脚。
2.第一节诗连用了三个“轻轻的”有什么好处?
3.“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招摇”“甘心”两个词在文中有什么深意?
5.这三节诗选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答案:来、彩,娘、漾,摇、草。[21世纪教育网
2.答案:第一节诗,连用了三个“轻轻的”,实写诗人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作者难舍难分的离情,其中又有淡淡的无奈和感伤,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3.答案: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康桥风景的优美,表现了作者对康桥的喜爱之情。
4.答案:“招摇”生动地写出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态度。“甘心”深刻地写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永久的眷恋。
5.答案:意象: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柔波。这些意象向读者展现了康桥的秀丽风光;同时情景交融,物我一体,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6—8题。
口 供注21世纪教育网
闻一多
我不骗你,我不是什么诗人,
纵然我爱的是白石的坚贞,
青松和大海,鸦背驮着夕阳,
黄昏里织满了蝙蝠的翅膀。
你知道我爱英雄,还爱高山,
我爱一幅国旗在风中招展,
自从鹅黄到古铜色的菊花。
记着我的粮食是一壶苦茶!
可是还有一个我,你怕不怕?——
苍蝇似的思想,垃圾桶里爬。
注:选自《死水》,新月书店1928年版诗集《死水》中的第一首诗。《死水》初版本分四个部分;这首诗独立于四部分之外,显然,带有序诗的性质。
6.闻一多说过:“黄昏与秋是传统诗人的时间与季候。”这首诗同样显示出他的这一追求。请联系诗歌具体说说诗人的这一“追求”。
7.不说乌鸦在夕阳里飞翔,而说“鸦背驮着夕阳”;不说蝙蝠在黄昏里飞舞,而说“黄昏里织满了蝙蝠的翅膀”。请体味一下“驮”字和“织”字的妙处。
8.简要分析“记着我的粮食是一壶苦茶”一句所蕴藏的思想情感。
6.答案:“鸦背驮着夕阳,黄昏里织满了蝙蝠的翅膀”——这是黄昏的写照;“鹅黄到古铜色的菊花”——这是秋的标志。诗人偏爱浓重的色彩,如“白石的坚贞”“蝙蝠的翅膀”“一幅国旗在风中招展”“古铜色的菊花”。众多的意象散发出文明古国的古色古香的气息,它们所织就的一幅幅画面是那样绚烂多彩:白石、青松、大海、一簇簇菊花。
7.答案:一个“驮”字,一个“织”字,动词用得奇崛,却十分传神,使诗的画面极富动感。
8.答案:“记着我的粮食是一壶苦茶”这一句,除了暗示诗的抒情主人公的身份是一个在书斋里的书生,并且是一个偏爱民族传统文化的诗人之外,还因为有了一个“苦”字,使得全诗平添了一番苦涩之感。诗中倾注了他对祖国、历史、文化和山川的热爱。突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理想(诗中“我爱一幅国旗在风中招展”即是明证),这种理想的炽热与现实的冷酷所形成的反差无疑使诗人的抒情含有些许苦涩。
(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9—11题。21世纪教育网
礁 石
艾 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21世纪教育网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9.对于诗句“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所呈现的情景,请你作一点想像性描绘。
10.艾青擅长运用象征手法来抒写他的真情实感。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认识。
11.礁石那种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那种面对强暴绝不屈服、敢于斗争的精神,给人们提供了广阔的联想和想像的空间。请你结合中国近代史,把诗意作一点合理延伸。
9.答案:在震耳欲聋的咆哮声中,滔天的狂浪,一次又一次地扑向水中的礁石,似乎要把它碎尸万段,碾成齑粉;又似乎要把它连根拔起,砸向深渊。
10.答案:在《礁石》一诗中,诗人把他对生活的独到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象征性的形象之中,不仅使礁石人格化,而且赋予礁石以“弦外之音”和“象外之旨”,从而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11.答案: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经历了多少次外敌的入侵,尤其是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现代史上的日本侵华,等等。强盗们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挥舞屠刀,妄图征服中国,但是,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屈服,而是奋起迎敌,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使中华民族傲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一首民歌
叶延滨
①作家李准讲到他在美国听到的一首民歌。歌词大意是这样的:原野上的鲜花到哪里去了?鲜花被姑娘摘去了。美丽的姑娘到哪里去了?姑娘被大兵带到军营去了。军营的士兵到哪儿去了?大兵都到墓地去了。大兵们的墓地到哪儿去了?墓地早就开满鲜花了……
②这是民歌。
③听见这首民歌,我的心被一种美丽的忧伤所笼罩,好久都没有这样的心境了。它是民歌,因为它通俗明白。它是民歌,因为它浸满了生活的汁液,让你闻到花香,看见姑娘的倩影,听见士兵们的笑声,再面对墓地苍凉的风。它是民歌,因为它把我们感受到却没能说的一切,用最简单的形式展示出来,让你体会内涵的丰厚与深沉。
④它说的是今天,但从古到今的男人和女人,不也有相似的人生?它说的是美国的民情,但哪个国家的骑士和美女,没有这样的故事?它在讲述爱情,同时我们也感到诗人在慨叹命运。它在述说它看到的景象,却叫我和你联想到许多看不见的生息和首尾相连的环链。它在喟叹美好的事物是那么脆弱、那么短暂,而在我的心里即引出对美的礼赞,感受到美好的事物是那样顽强、那样生生不息。
⑤这就是诗的力量,这就是民歌的魅力。
⑥你也许会说,这有什么奇怪的,不就是剪子、锤子和布吗?不就是杠子、虫子和鸡吗?从抽象的相克相生环来说,它们都是一个道理;但同样在一个循环性的表达式下,剪子、锤子和布是游戏,杠子、虫子和鸡是酒令,而这束鲜花、姑娘和大兵就是诗。引出其中区别的,就是诗的本质。
⑦诗就是美,就是人生,就是情感。如果一首诗没有张扬人性的力量,不让人接近人生的意义;如果一首诗不最后在感情上引起共振,不能用情感打通人与人之间的隔膜——那么它不能称为好诗,至少不是完美的作品。
⑧我从来不反对向民歌学习,因为民歌是最接近诗本质的诗歌形式。但这里要讲一个现实,我们所说的民歌在与你和我接近之时,往往已经被现代文明“污染”了。对民歌的污染还至少在这两方面是人所共知的:一是出于权力的要求,而对民歌实施的改造,最典型的例子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庄歌谣之类;二是由于金钱的引诱,对民歌实行了商品化的包装。商业化了的民歌就从“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的粗野生动,变成了“妹妹坐船头,哥哥你在岸上走”的精致虚假。
⑨真是,“原野上的鲜花到哪儿去了……”,听到这首民歌的时候,我也在想念那些曾经感动过我的民歌。
12.作者认为民歌的特点是什么?分三点作答。
13.联系全文,说出下列句子的含意。
(1)我的心被一种美丽的忧伤所笼罩,好久都没有这样的心境了。
(2)剪子、锤子和布是游戏,杠子、虫子和鸡是酒令,而这束鲜花、姑娘和大兵就是诗。
14.我们在初中学过的《蒹葭》(《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结合本文,谈谈在这首诗中所感受到的“民歌的魅力”。
12.答案:(1)通俗明白;(2)浸满了生活的汁液;(3)最简单的形式,丰厚与深沉的内涵。
13.解析:(1)要抓住“美丽的忧伤”来分析其具体内容,(2)找出三组词语的不同点,“游戏”与“酒令”没有感情因素的融入,而“诗”则是感情的东西。
参考答案:(1)“美丽”指民歌中的爱情故事所具有的美好特质,“忧伤”指民歌体现出来的对美好事物脆弱、短暂的喟叹。作者因长期看到听到的是被现代文明“污染”了的民歌,所以“好久都没有这样的心境了”。(2)因为这首民歌除了具有简单的形式外,还具有关注人生、用情感打通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在情感上引起共振的具体内容。
14.解析:应扣住《蒹葭》来谈,又要扣住本篇文章的内容来谈。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在这个秋天的早晨,芦苇上霜露浓重,诗人冒着秋寒在岸边徘徊,寻找所思念的人儿。她(他)在哪里呢?在水的另一边。河道回曲盘纡,道路艰难遥远,远远望去,所思念的人儿“宛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即。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凄迷气氛,以此来烘托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每章开头两句写芦苇上霜露的变化,以此来暗示时光的流逝,使人意会到他(她)已经在秋水畔徘徊了一个清晨。内容生活化,语言又通俗易懂。
创新应用
15.(原创题)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写序号)
①一直喜欢这样的江南水乡,纵横交错的河道,黑瓦木柱搭起的长雨廊,印满青苔的青石板阶,鹅卵石铺就的弹格路,不由得就有一份亲切感觉。
②雨天在雨廊下数着雨点落在河道里泛起的涟漪,再惬意不过了。
③戴望舒的《雨巷》写道:“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④好在,在绍兴城外还保存着一座完整的明清古镇安昌,更可贵的是罕有游人。
⑤冬日时节,去古镇暖一壶黄酒,嗑点瓜子,晴天沐着太阳发呆。
⑥六大古镇虽好,可惜终日里游人多过过江之鲫,古镇最摄人的宁静不复,魅力自然大打折扣。
解析:本段文字先由戴望舒的诗引出江南古镇,而后采用对比手法写古镇的宁静,最后写自己在这里的生活。
答案:③①⑥④⑤②
16.(原创题)根据你对徐志摩的了解,补写出蔡元培先生为他写的下联。
1931年11月,著名诗人徐志摩因飞机失事遇难,蔡元培撰写了“谈论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挽联,以“毕生行径都是诗”写志摩,再无比此语更贴切者。
答案示例: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坐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耳,不必视为畏途
深层探究
17.《死水》中的“死水”象征什么?为什么这首诗要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美丽的词汇描绘“死水”?
解析:“死水”的象征要结合当时的社会来分析。当时的社会是死气沉沉的,而作者却用了这些美丽的词语,其写法是反用其意。
参考答案:“死水”象征着死气沉沉、满眼疮痍的中国的社会现实。这首诗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美丽的词汇描绘“死水”,带有讽刺意味,采用的是反写的笔法。
片段作文
18.现代诗歌是讲究意象的。请你写一首短诗,要求用意象表达某种意境或情感。
答案示例:[21世纪教育网
七里香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沧桑了二十年后/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
微风拂过时/便化作满园的郁香
高考链接
19.(2007江苏无锡毕业会考,20)为庆祝一家知名建材企业建厂50周年,某电视台为其创作了一台大型综艺晚会。下面是晚会上题为“天地·家园”的朗诵词(节选)。请你在所给文段的横线上,为这段朗诵词加上一个恰当的结尾。
要求:①语言风格与所给文字相一致;②内容与开头呼应;③不超过80字。
苍茫的大地上,一个家连着一个家。如同天上的星星,家,就是大地的眼睛。
有了家,人类就在天地之间,拥有了自己小小的巢穴;有了家,我们就可以在宁静的夜晚,凭窗眺望万家灯火……
这样的时候,我们总会想起那些建设者,他们用汗水和热血,浇铸美丽的家园;又用冰冷的水泥,编织着期冀与温暖……21世纪教育网
当蓝天白云下,耸起林立的高楼;当交织的高速公路,变幻出辉煌的音符……那些在大地上书写激情与梦想的人,却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
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他们坚毅的背影,却穿越四季的风霜雨雪,辉映着天上的星星,并深深地刻印在了我们每一个热爱家园的人的心里。
20.(2007湖北高考,22)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请以“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开头,续写一段歌词。要求每行语句不与第一段完全重复,句式基本对应,大体押韵。
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
沐浴奥运风,我们青春豪迈。
心连着心,手拉着手,
朋友走到一起来。
共着一个梦想,
友谊的圣火传递千秋万代。
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高擎五环旗,我们激情满怀。
山连着山,水连着水,
大家走到一起来。
同在一个地球,
文明的种子撒遍五洲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