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说不尽的狗
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亵渎( ) 惴惴( ) 镶嵌( ) 馋涎( ) 鼠疫( )
癖好( ) 救赎( ) 虔诚( )
答案:xiè zhuì xiāng xián yì pǐ shú qián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大肆 溜狗 狗尾续貂 B.嗜痂 谴责 宠爱有加
C.雄辨 痞子 天真烂漫 D.脸颊 忠恕 绞尽脑计
答案:B
解析:A项中“溜狗”应为“遛狗”;C项中“雄辨”应为“雄辩”;D项中“绞尽脑计”应为“绞尽脑汁”。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狗实在成见太深 成见:已成的看法。21世纪教育网
B.也该允许救赎吧 救赎:挽救和赎罪。
C.没人赞它走了鸿运 鸿运:好运气。
D.但是还不能饶恕 饶恕:宽恕,免除责罚。
答案:A
解析:A项中“成见”指对人或事物所抱的固定不变的看法,强调“固定不变”。
4.找出文中或生活中有关狗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最少5个)
答案:兔死狗烹:比喻事成之后,把曾经出过大力的人杀掉。
狐朋狗党:比喻互相勾结的坏人。
狗皮膏药:原指中医外用的膏药,用来比喻骗人的东西。
狗仗人势:比喻倚仗权势欺人。
狗头军师:指爱给人出主意而主意并不高明的人。
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重新排列下列语句,使之连贯通顺。
①正因为这样,不走极端的汉人,有时对狗比西方人更宠爱。
②一九九四年为狗年,这一年,有一千多万中国孩子中将要出现许多巾帼和非巾帼英雄这是谁也不敢怀疑的。
③存心超英赶美,你把狗当朋友,我却把它当骨肉。
④比如把自己的孩子叫做“阿狗”之类。
答案:②①④③或②①③④。
2.“狗性不改”和“狗改不了吃屎”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答案:相同点:都比喻坏人的本性不会改变。不同点:后者更含讽刺厌恶意味。21世纪教育网
3.从题目看,课文是说“狗”,但文章所论述的问题却并不是“狗”,是什么?
答案:从文章首段可以得知:写作此文的缘由是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请作者作个报告,讲一讲比较文学,而作者深感其不易,并以“狗”一词在中西文化背景下的不同理解来佐证。因此,此文论述的是中西文化的差异造成做翻译文学、比较文化的学问最难。
4.通读全文,归纳一下,中西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人对狗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答案:西方人对狗非常宠爱,有时甚至有些过分。中国人除了对狗有很深的偏见之外,也有难以言说的宠爱。
5.作者通过中西方对狗的不同看法的比较,最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答案:作者将西方人视狗作朋友、奉为上宾和中国人历来对狗充满着一种矛盾心态进行了一番对比,指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即使是面对同一事物,也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和做法,由此得出结论:做翻译文学比较文化的学问最难,难在其字面以外的文化意味是不可言传又很难完全意会的。
6.此文看似随意落笔,信马由缰,然而前后照应,结构谨严。试举例说明。
答案:主要体现在内容的衔接和结构的照应上。例如:第四段的承上启下的过渡,最后一段的照应开头,都清楚地显示出文章的严谨和形散神聚的特点。
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21世纪教育网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歌德曾作著名散文《说不尽的莎士比亚》,竟然引发我的灵感作《说不尽的狗》,事非亵渎,实出无奈。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的陈德鸿博士,请我为他们系作报告,我实在心有惴惴,因为,在我看来,世界上的事除了中六合彩,翻译最难。难不难在字面上找到适当的对应,( )难在字面以外的文化意味,那( )是不可言传,又很难完全意会的。比如说,英语中的dog粗看觉得很好翻:狗也。但是在英语中,狗是人类的朋友,骂人的意思是很少用的,“dog like”并不像汉语“狗一样的”难听,倒是有忠实于主人的意思。一九九○年,我在西德,看到有报道说他们前一年全国增加两万人口,就认为是一伟大成就,乃大肆庆祝。原因是他们那里的人口老有负增长的记录。我和一个德国教授探讨,他讲了一大车子话,怪新一代的德国青壮年缺乏家庭责任感,根本懒得生孩子操劳。我反驳说,他们看来还是有责任感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填入文中空格处的虚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且 几乎 B.而且 一定
C.而是 一定 D.而是 几乎
2.根据文意,说说画线句子“在我看来,世界上的事除了中六合彩,翻译最难”的含意。
3.本段主要表达作者的什么观点?选出正确的一项( )
A.由歌德散文《说不尽的莎士比亚》引发我作《说不尽的狗》。
B.翻译最难,难在字面以外的文化意味。
C.在英语中,狗是人类的朋友,骂人的意思是很少用的。
D.那种认为德国青年缺少家庭责任感的观点是错误的。
1.答案:D
2.答案:作者认为翻译是非常困难的事,所以幽默地把它与中六合彩这一几乎不可能的事件相提并论,以突出其困难程度。
3.答案:B
解析:A项是引入话题。C项是举例说明翻译的困难。D项是为了引出下文关于德国人养狗的话题。B项正确。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一片树叶
无论何时,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因为自然是活生生的,它在不断地变化。而且,眼望着风景的我们,也在天天变化着。如果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两相邂逅就不会动人情怀了。人和花的生存,在世界上都是短暂的,可他们萍水相逢了,不知不觉中我们会感到无限的欣喜。这不只限于樱花,即使路旁一棵无名小草,不是也同样如此吗?
现代文明的急速发展,破坏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平衡。人类的妄自尊大给这个世界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危险性。世界有必要恢复和谐的感觉。自然和我们都连接在一条根上,应当珍视清澄的自然和素朴的人类,要制止人类着了魔一般的贸然的行为。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体会自然给我们的启示。就在我们住地周围,哪怕是庭前的一棵树,一片叶子,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也会从中深刻地领悟出生命的含义。
我注视着院子里的树木,更准确地说,是在凝望枝头上的一片树叶。而今,它泛着美丽的绿色,在仲夏的阳光里闪耀着光辉。我想起当它还是幼芽的时候,我所看到的情景。那是去年初冬,就在这片新叶尚未吐露的地方,吊着一片干枯的黄叶,不久就脱离了枝条飘落到地上。就在原来的枝丫上,你那幼小的坚强的嫩芽,生机勃勃地诞生了。
任凭寒风猛吹,任凭大雪纷纷,你默默等待着春天,慢慢地在体内积攒着力量。一日清晨,微雨乍睛,我看到树枝上缀满粒粒珍珠,这是一枚枚新生的幼芽凝聚着雨水闪闪发光。于是我感到百草都在催芽,春天已经临近了。 21世纪教育网
春天终于来了,万木高高兴兴地吐翠了。然而,散落在地面上的陈叶,早已腐烂化作泥土了。
你迅速长成一片嫩叶,在初夏的太阳下浮绿泛金。对于柔弱的绿叶来说,初夏,既是生机旺盛的季节,也是最易遭受害虫侵蚀的季节。幸好,你平安地迎来了暑天,而今正同伙伴们织成浓密的青阴,遮蔽着枝头,任鸣蝉在你的浓阴下长啸。[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我预测着你的未来。等一场台风袭过,天气也随之凉爽起来。蝉声一断,代之而来的是树根深处秋虫的合唱,这唧唧虫声,确也能为静寂的秋夜增添不少雅趣。你的绿意,不知不觉黯然失色了,终于变成了一片黄叶,在冷雨里垂挂着。夜来,秋风敲窗,第二天早晨起来,树枝上已消失了你的踪影。等到新的幼芽绽放绿意的时候,你早已零落地下,埋在泥土之中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
同样,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死,固然是人人所不欢迎的,但是,只要你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视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安宁。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关于生命的要谛。
4.第二段中所说的“人类着了魔一般的贸然的行为”指的是什么?最后一段中“你”的运用,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5.本文结尾,在“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之后,作者又加上一句“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关于生命的要谛”。这样结尾有什么用意?请试作分析。
6.通观全文,作者是按怎样的季节顺序描述树叶的?
7.从一片树叶中作者获得了哪些感悟?请用自己的话概述。
4.答案:指对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的破坏。最后一段中“你”的运用营造了一种与读者进行交流的情境和氛围。
5.答案:(1)把树叶拟人化,使树叶获得了主体的位置。(2)照应了“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的观点。
6.答案:季节顺序是:今年仲夏——去年初冬——今年春天——初夏——暑天——秋季——明年春天。
7.答案:应对个体生命的自然消亡持安宁态度;生命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玩物丧志的成都
海 默
成都绝对是世界麻将娱乐第一城,成都人听说麻将要列为国家正式体育比赛项目,睡到半夜笑醒了,心想咱成都人这代代相传的麻将技艺没想到还能为国争光。①成都人玩性成疯,为看足球,敢包专列、包轮船、包专机,就是不愿意包点什么活干。成都恨不得把街上的公共厕所都改成门面,然后租给外地人,自己坐收房租。成都的确是中国最悠闲的城市,悠闲得让人怀疑成都到底有没有人在工作。在成都,许多成都人尤其是中老年人都过着提鸟笼、哼川腔、穿板子鞋、迈八字步的休闲生活,年轻人的休闲项目就更多,泡茶馆、搓麻将、洗桑拿,无所不有。早在秦汉时代关中人说“少不入川”,是怕年轻人进川后沉溺于休闲娱乐,消磨了人生意志,进而玩物丧志,失去了人生进取的锐气和斗志。看来,身处四川盆地的大都市成都自古以来都是有名的休闲之都。
历史上“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虽然使成都人免受了诸多战乱之苦,同时也滋养了成都人封闭自守、知足常乐、不思进取的性格。成都是个养人的地方,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悠闲自得,夸夸其谈,得过且过,没有很强的进取心,这是成都发展的人格障碍。
成都号称“天府”当之无愧。身处四川盆地,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良田万顷,物产丰富,既无天灾又无人祸,整个一个“田园都市”。然而,与沿海开放城市相比,成都的“天府”地位就显得很古老很陈旧很跟不上时代。虽然“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说的是古代的四川,但今日的成都毕竟身处偏远的西南角,进川和出川道路依然有许多不便,且路途较远,商业成本自然增加,在吸引国内和海外的投资上远没有沿海城市的优势。最有说服力的是,同是休闲文化城市的苏州和杭州近年来的异军突起,让内地还以“大”自居的城市着实有些紧张。虽然“天府之国”的称呼永远只属于成都,但“天府之国”的优势正在削弱。
四川盆地优越的气候和丰富的物产,造就了今日的成都和今日的成都人,自古以来,由于交通的不便,成都对外交往始终都不频繁,受外界的干扰较少,这既有利于形成独特的成都文化,但同时又不利于成都学习和借鉴外界先进的思想和文化。由于长期封闭自守,成都人养成了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心态,他们一般不愿出远门,到外面去发展,这除了对外面的世界缺乏了解外,更多的是长期养成的惰性在作怪。成都也有许多年轻人受不了成都悠闲懒散的气氛,主动走出盆地,但大多数把仅有的激情散尽之后,因受不了外面的苦和累,转了一圈,还是觉得成都好,又回来了。在一次全国性的调查中,成都人的“本地化率”在全国城市中最高,而且是遥遥领先。同是川人的重庆最看不起成都人的地方就是成都人没有“拼劲”和“闯劲”。重庆人的“拼劲”和“闯劲”也是斗出来的,重庆群山连绵、江河环抱,地理环境和交通状况非常恶劣,自古以来,重庆人与山斗、与水斗、与天斗、与地斗,练就了重庆人特有的刚毅和坚强。这从元代的重庆人在钓鱼城抵抗元军长达36年而不降就可见一斑。成都人的“盆地意识”对成都来说是非常有害也是非常危险的,就连最引成都人自豪的中国第一大菜系——川菜最近也受到了来自从川菜剥离出来的渝菜的重大威胁。在不久前的一次全国餐饮百强选拔赛上,渝菜餐馆以8∶3的悬殊比分大胜川菜,这应该是让成都警惕的一个重要信号。
让我们感到庆幸的是,成都人对自己的这种状态早已有所察觉,他们用麻辣刺激自己,用足球来激励自己。在成都,人不分男女,地不分南北,②哪里有比赛,哪里就有成都的球迷,甚至组团包机到外地、外国为四川队呐喊助威。成都球迷不喊“加油”,而是喊“雄起”。这是一个很好的兆头,一向悠闲的成都人居然要阳刚十足大展雄风了。我们相信,当雄起遭遇悠闲的时候,③爱玩爱耍的成都人一定会把成都变成一个广阔的足球场,而每个成都人都成了英勇无比的球员。
成都自古以来都是文人辈出的地方,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对文化的重视和崇拜早已蔚然成风。当成都人面对注重忏悔、提倡讲真话的巴金老人的时候,该作何忏悔?率性的成都人,在玩物还没丧志之前,该亮出你的真话啦!
8.成都人的悠闲与玩性主要表现在哪些生活细节之中?
9.成都的自然环境对成都人的人文精神有哪些影响?
10.文章几次提到成都人与足球。
(1)画线句③“爱玩爱耍的成都人一定会把成都变成一个广阔的足球场,而每个成都人都成了英勇无比的球员”一句是什么意思?
(2)画线的①②句所说成都人为看足球组团包机,意思是否相同?为什么?
11.纵观全文,你认为成都人面对巴金老人的时候,该忏悔着去寻怎样的出路?
8.答案:痴迷麻将、热衷足球、坐收房租,中老年提鸟笼、哼川腔、穿板子鞋、迈八字步,悠闲从容,年轻人泡茶馆、搓麻将、洗桑拿,无所不有。沉溺休闲娱乐,意志消磨,玩物丧志,迷失了进取的锐气与斗志。
9.答案:(1)气候温暖,冬暖夏凉,地势偏僻,远离战乱,滋养了成都人知足常乐、不思进取的性格。
(2)交通不便,形如坎井,形成了成都人封闭自守、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心态,悠闲懒散,缺拼闯之劲。
10.答案:(1)相信成都人定会跟上时代步伐,积极投身到竞争发展的行列中,奋起直追。
(2)①句讽刺贪玩;②句言成都人从足球中感受到了足球精神——一种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决心雄起。
11.答案:①走出“天府之国”的美誉怪圈,加强自省,远离夸夸其谈、得过且过。②走出封闭自守、小富即安的盆地意识,以宽阔的襟怀容纳世界,走出悠闲懒散,为发展成都去睿智地拼闯。
创新应用
12.(原创题)《说不尽的狗》中有一段话:“直到第七年,我女儿突然反抗曰:‘我是小狗,你是什么?’我这才如五雷轰顶……”请发挥想像描写出作者当时“如五雷轰顶”时的情景。21世纪教育网
解析:这是一个扩写题,答题的关键是“发挥想像”,既要打开思路,又要合情合理,不能胡乱编造。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我当时觉得脑袋“轰”的一声,张口结舌,双眼圆瞪,似乎一下子没了知觉,愣在那里好一会,回过神来一想,这样一来我自己不是成了老狗了吗?心中暗暗叫苦。
13.(原创题)读下面的漫画,写出寓意。
蒸了一锅馍、费了三堆柴
答案:讽刺了那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行为。
深层探究
14.请找出生活中或报刊杂志上所谈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相关的故事,进一步认识这种差异。
答案:一次在中餐馆举行宴会,饭店菜上得很慢,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近两个小时,但菜似乎才上了一半。邻座阿昂达女士是第一次参加中餐宴会,忍不住问我,你们中国人请客都上这么多菜吗?我说,在中国还要多,通常10道以上。阿昂达很惊讶,连说中国的宴会实在太丰富了,难怪中国的美食很有名。但过了一会儿,她又问我,有个现象很奇怪,你们中国人吃饭每次都上那么多菜,可为什么都长得那么瘦,我们法国人每次菜很少,但为什么都比你们胖呢?
片段作文
15.用名言、警名、诗句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它往往出现在散文、记叙文、杂文的结尾,用三言两语,表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请你以“人生”为话题写一段结尾。
答案示例:冰心说道:“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高考链接
16.(2007吉林普通中学毕业班期末,18)生活中的许多名句,把它们的原意变变角度,就会是另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意境。这样变换角度看名句,会开阔我们的思路,有助于我们从多方面思考和处理问题。依照示例,在下面的 4个名句中任选两句,写出你自己对名句的不同看法,要求通顺、生动,有一定的说服力。
[示例]①名句:无欲则刚21世纪教育网
另一种看法:无论是走仕途,还是做生意,还是钻学问,欲望往往是一种助推器;没有强烈的进取欲望,休想成什么大器。
②名句:喜怒不形于色
另一种看法:把真实想法埋在心底,一对身体不好,二人家会说你城府太深,工于心计,所以我宁可把喜怒写在脸上。
(1)名句: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2)名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3)名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4)名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答案示例: (1)好样的,小东西有志气。(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谁也不是说话的把式,说错了,改了就好。(3)殊不知,难得糊涂往往是处理同事间纠纷和矛盾的最佳良方。(4)前边就是胡同了,就要无路可走了,还在把别人的劝告当耳边风,有你吃亏的那一天。
17.(2007辽宁高考,23)下图是2000年至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世界平均增长率的统计表。请用简明的文字概括其异同点。(不超过40字)并对此表所反映的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加以简要评述。(不超过20字)
答案:共同点:都在增长。不同点:中国是稳定性增长,世界是起伏性增长。评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经济改革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