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项脊轩志》优化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16 项脊轩志》优化训练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8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1-22 23: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 项脊轩志
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修葺( ) 象笏( ) 呱呱而泣( ) 异爨( ) 长号( )
珊珊可爱( )
答案:qì hù gū cuàn háo shān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三五:逢三逢五。
B.妪,先大母婢也 先:先前。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束发:把头发扎起来。
D.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 归宁:古代已婚女子回娘家省亲。
答案:D
解析:A项“三五”指的是农历十五。B项“先”的含义是“去世的”“已故的”。C项“束发”,古代男童15岁时束发为髻,表示成童。
3.请选出与“顷之,持一象笏至”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先妣抚之甚厚 B.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他日汝当用之 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答案:B
解析:例句中的“之”为助词,用在表示时间词的后面,起补足音节的作用。B项里的“之”与之用法相同。A项的“之”为代词,指代前文出现的“妪(先大母婢)”。C项的“之”也是代词,指代前文出现的“象笏”。D项的“之”为助词,可以译为“的”。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3)比去,以手阖门 (4)后五年,吾妻来归
答案:(1)环顾。(2)稍微。(3)等到。(4)女子出嫁。21世纪教育网
5.填空。
归有光,字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著名的古文家,“___________派”的代表人物。
答案:熙甫 震川明 唐宋
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请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属于古今同义的一项( )
A.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B.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C.顷之,持一象笏至 D.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答案:C
解析:C项古今同义,“一会儿”的意思。A项的“方丈”在此为一丈见方。现代常用为佛寺或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B项的“往往”为“到处”意。现代常用为“常常”意。D项的“大类”为“太像”的意思。现代不这样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B
解析:B项的“过”前者为“超过”,后者为“来访”。A项的“顾”全为“看”的意思。C项的“凡”为“总共”。D项的“稍”为“稍微”。
3.下列各句中与“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B.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C.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妪,先大母婢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D
解析:题目中的句子和D项都是判断句。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日过午已昏
(2)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3)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4)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答案:(1)形容词用作动词,变昏暗。(2)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对着西面。(3)名词作动词,用乳汁喂养。(4)名词用作状语,亲手。
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2)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3)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答案:(1)在这以前,庭院是一个完整的院子,南北贯通。
(2)项脊轩共遭过四次火灾,竟然没有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缘故吧。
(3)院中有一棵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的那一年亲手栽种的,今天已经是干直叶茂,像把打开的巨伞一样了。
6.文章开头,作者是怎样具体地写他的书斋项脊轩的?
答案:①写项脊轩的小,“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②接着写旧,直接点明是“百年老屋”;③写破漏,“尘泥渗漉,雨泽下注”;④写阴暗,“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7.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内心的感情。请举例说明这个特点。
答案:如写修葺后的南阁子,图书满架,小鸟时来,明月半墙,桂影斑驳,把作者的怡然自得充分表达了出来。又如写老妪叙述母亲之事,寥寥数语,老妪的神情、母亲的慈爱无不尽现纸上。对祖母的回忆尤其感人。祖母爱怜的言辞、离去时的喃喃自语、以手阖门以及持象笏至的动作等,把对孙儿的关心、疼爱和期待,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此外,妻婚后来轩的往事,从娘家回来后转述的小妹的话,亭亭如盖的枇杷树等细节,无不真切感人。
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迨诸父异爨 迨:等到。
B.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你。
C.久不见若影 若:好像。
D.比去,以手阖门 阖:通“合”,关闭。
2.请选出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3.对下列句子中省略的内容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老妪)尝居于此 B.(儿)欲食乎
C.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 D.比(大母)去,(吾)以手阖门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2)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1.答案:C
解析:C项中的“若”为人称代词,你。
2.答案:D21世纪教育网
解析:①句中的“而”为表顺接的连词;②句中的“而”表修饰。③句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④句中的“之”为代词。
3.答案:D
解析:D项中“以手阖门”的主语仍然是“大母”。
4.答案:(1)庭中开始用篱笆隔开,后来又用墙隔开,共改变了两次。
(2)我家的人长期以来读书没有得到功名,这孩子取得成就,可以等待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
悠然亭记
归有光
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余年,归始僦①居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媢者所不容。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者,必推公。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21世纪教育网
靖节世远,吾无从而问也。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夫“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历嵩、少间,涉两海②,入闽、越之隩③阻,兹山何啻泰山之礨石④?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庄子云:“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⑤,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
(选自《明清散文》)
注:①僦(jiù)居:租房。②两海:这里指东海与南海。③隩(ào)阻:深险难行之地。④礨(lěi)石:大石。⑤缗(mín):在这里指杂芜。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盖去县三十里 去:距离、相距。
B.不独一时之所适 适:适意、舒适。
C.而中无留滞 中:中间、里面。
D.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 僭:谦词,超越本分。
6.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淀山公“悠然”的一组是( )21世纪教育网
①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
②所至官,多著声绩。
③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
④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
⑤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
⑥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有光叙写了自己的表兄淀山公罢官后随遇而安,建筑庭园,修建悠然亭,颇有陶渊明归隐田园的思想情趣。
B.淀山公现居的马鞍山虽然与泰山的一块大石无异,但他现在面对此山与曾经游览泰山等名山的心态,是同样悠然的。
C.淀山公有才能,做官时,多有声名和功绩;罢官后,朝廷仍然认为他可被重用,但是他自己却已忘怀,纵情于山水之间。
D.作者借写悠然亭记,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的表兄淀山公罢官里居、悠然自得的生活。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
(2)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媢者所不容。
(3)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
5.答案:C
解析:“中”应解释为“心中”。
6.答案:D
解析:D项均相当于“在”,介词。A项“之”,前句指“旧国旧都”,代词;后句无意义,音节助词。B项“每”,前句相当于“常常”,后句相当于“每当”,都是副词。C项“盖”,前句表推测,相当于“大概”,副词;后句意为“车盖”,名词。21世纪教育网
7.答案:C
解析:②表现的是淀山公为官的名声和功绩很大;④属于作者少时的经历;⑤叙写泰山等是为官时的经历,目的是与马鞍山对比。
8.答案:B
解析:写泰山等是为了与马鞍山对比:“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表明“悠然”独在“兹山”,且“所以自忘”的悠然心态也是在居此山之后。
9.答案:(1)在园子中建了一座亭子,用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作为亭子的名字。
(2)淀山公依仗杰出有为的才能,所做官职,多有显著的声名和功绩,因而不被嫉妒他的人容纳。
(3)陶渊明没有能够说出它(指“悠然”的含义),淀山公哪里能够说出它呢?
(三)(2007湖北高考,10—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先祖事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王士祯
山人名士祯,姓王氏,字子真,青州诸城人。
始祖讳贵迁,济南新城著籍焉,称琅琊公。后避居新城之曹村,为某大姓佣作。一日大风晦暝,有一女子从空而堕,良久既霁,公于尘坌中得之。云即诸城县初氏女也。晨起取火,不觉至此。时公方鳏居,女子年十八九。主人以为天作之合,遂令谐伉俪焉。
二世祖讳伍,有善行,称善人公。琅琊公五子,善人最少,性醇谨,事父母诸兄皆得其欢心,尤好施予,岁时勤力治家,人产计口给食,余悉以赈乡里贫乏者。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诸饿者以次受糜,纺其笠于槐,累累如也。乡人呼之曰“王菩萨”,而称其家曰“大槐王氏善人”。
三世祖讳麟明,经官颍川王府教授,称颍川公。颍川为善人次子,生而警颖强记,于书无所不睹。十四补博士弟子员,每试辄冠其群。数困棘闱,随例应里选,官永平郡司训,劝学兴行,为多士式。最后迁教授颍川王府。既至,疾作,期年而卒。志传称公内廉行修,人伦醇备。事大父琅琊公至孝,遇诸兄弟门以内,蒸蒸如也。
高祖讳重光,字廷宣。颍川公卒,哀毁如礼,服阙除户部。当事以其能,晋秩佥事,守云中。强直奉法,军民赖之。寻晋参议,守上谷。条上谷机宜十二事,悉中窾要。以忤当事意,调贵阳。丁巳,肃皇新三殿,求大木,取办贵竹。公至,彝人争以所知异木走报公。公深入其阻,冲风瘴疠,勤事以死。事闻,特加恩恤,赐祭葬。壬戌秋,三殿告成,以公前绩诏赠太仆寺少卿。公性孝友,为颍川公次子,方龀而母沈安人亡。三事继母常、岳、卢,如所生。两弟早夭,抚其遗孤,不殊己子。居乡,恂恂退让,君子也。遇事慷慨,不避艰险。及卒,无一语及家事。世庙谕祭文,有“忠勤报国”之褒,故称忠勤公焉。
(选自《渔洋山人自撰年谱》,有删改)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良久既霁,公于尘坌中得之 霁:明朗
B.数困棘闱,随例应里选 数:屡次
C.劝学兴行,为多士式 式:榜样
D.当事以其能,晋秩佥事 以:凭借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先祖“讲究孝道”和“乐善好施”的一组是( )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琅琊公的婚姻颇有传奇色彩,夫人初氏从天而降,主人认为是天赐良缘,于是令其结为夫妻。21世纪教育网
B.善人公生活简朴,乐善好施,人称“王菩萨”,在琅琊公五个儿子中排行第五,故名王伍。
C.颍川公聪敏好学,博览群书,为官即赴颍川王府任教授,刚到任就患病,一年后去世。
D.忠勤公忠孝双全,在上司面前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在家乡父老面前则温文尔雅,恭敬而有礼貌。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
(2)公至,彝人争以所知异木走报公。
(3)公性孝友,为颍川公次子,方龀而母沈安人亡。
10.答案:D
解析:以:因为。
11.答案:C
解析:A项,“岁时勤力治家,人产计口给食”不属“乐善好施”(“余悉以赈乡里贫乏者”);B项,“遇诸兄弟门以内,蒸蒸如也”非“讲究孝道”;D项,“遇事慷慨,不避艰险”不属于“乐善好施”“讲究孝道”。
12.答案:C
解析:“为官即赴颍川王府任教授”不准确。( “十四补博士弟子员……随例应里选,官永平郡司训”“最后迁教授颍川王府。既至,疾作,期年而卒”)
13.答案:(1)家门前种有一棵槐树,枝叶繁茂,(善人公)时常在树下煮粥给饥民吃。
(2)忠勤公到后,彝人争着跑去把他们知道的奇异树木告诉他。
(3)忠勤公天性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颍川公的二儿子,刚换牙时母亲沈安人就去世了。
创新应用
14.(原创题)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
我国探月二期工程将发射软着陆器和月球车,软着陆器用于在着陆区进行就位探测,月球车进行巡视探测,它们将在月球上停留三“天”,相当于地球上的三个月。昨天,首场“首都科学讲堂”在王府井新华书店开讲,我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向市民讲述了我国的月球探测计划。
“目前,‘嫦娥一号’的11个系统和运载火箭的9个系统都已经全部完成,待命出厂。”欧阳自远院士在报告中指出,我国的探月工程“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所有零部件全靠自主研发,没有一件来自国外。
据欧阳自远院士介绍,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将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特性与厚度和地球至月球的空间环境四大任务。我国月球计划分探月工程、登月工程和驻月工程三大步。第一大步中又分成“绕、落、回”三期。其中发射“嫦娥一号”是第一期。探月二期工程预计在2012年发射软着陆器和月球车,软着陆器在着陆区进行就位探测,月球车进行巡视探测。
答案示例:2012年月球车着陆三个月
15.(原创题)读漫画《霸气十足》,概括其主要内容。(50字左右)
答案示例:有些开发商在建设部和工商总局制订的制式合同中擅自加入权利义务极不平等的条款,即房屋买卖合同中普遍存在“霸王条款”,严重损害了购房者利益。
深层探究
16.《项脊轩志》这篇文章以记叙庭中那株枇杷树作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析:抒情方式有多种,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常常借助于景物,这里就采用了间接抒情。
参考答案:这样结尾,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看到树,作者就似乎看到了妻子的音容笑貌,就似乎听到了妻子的欢声笑语。由“亭亭如盖”的枇杷树自然地联想到当年亭亭玉立之人,可现在物虽在而人已去,留在心头的只是一片怅惘之情。
片段作文
17.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些让自己感动的人和事。回想一下,你最受感动的人和事是什么?请你选取一个片段进行描写。
答案示例:父亲执意要走,怎么留也留不住,我决定叫一辆出租车送他回去。
一生都没坐过小车的父亲不知怎么打开车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一脸尴尬。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待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我,我霎时百感交集。
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活在官场,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为父亲弯下腰,打开车门,这是第一次。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是城里人,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们的高度。但我们能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奠基。父亲为我们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操了一辈子心,人到老年依然念念不忘为子孙分担忧愁。但我们呢?给了他那么多不敬,仅仅为他开一次车门,就叫他心满意足,泪流满面。那一弯腰,对父亲来说,是一种孝道和良知,对我来说,是向他及天下所有像他一样的父亲的乞谅和深情致敬啊!
高考链接
18.(2007四川高考,18)根据下列要求为漫画《大扫除》写一段文字。
要求:(1)概括说明画面主要内容。(2)点明漫画寓意。(3)40字—60字。
答案示例:画面上有三个学生:女同学和男同学正大汗淋漓地打扫卫生,班长袖手旁观。这幅画讽刺了不以身作则的干部。21世纪教育网
快乐时光
猴子的执著
在亚洲,有一种捉猴子的陷阱,他们把椰子挖空,然后用绳子绑起来,接在树上或固定在地上,椰子上留了一个小洞,洞里放了一些食物,洞口大小恰好只能让猴子空着手伸进去,而无法握着拳头伸出来,于是猴子闻香而来,将它的手伸进去抓食物,理所当然地,紧握的拳头便缩不出洞口,当猎人来时,猴子惊慌失措,更是逃不掉。
猴子是被自己的执著所俘虏的,它只需将手放开就能缩回来。心中的欲念使我们放不下,内心的欲望与执著,使我们一直受缚,我们唯一要做的,只是将我们的双手张开,放下无谓的执著,就能逍遥自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