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九年级物理沪科版·上册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授课人:XXXX
引入新课
学习目标
一、什么叫熔化?什么叫凝固?
新知讲解
铁化成了铁水
水结成了冰
固态
液态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固态的蜡烛化成了液态的蜡汁,流下来又变成了固态的蜡块。
固态
液态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固体在什么条件下会熔化?不同物质熔化的规律一样吗?
??
强化训练
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一个凝固过程 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C
二、实验探究
新知讲解
1.提出问题:
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2.猜想与假设:
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也是不断上升的。
新知讲解
3.设计实验
①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②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严禁用一个酒精灯引燃另一个酒精灯;③若酒精洒出并燃烧起来,可用湿布或沙子扑灭。
注意
酒精灯
石棉网
烧杯
试管
温度计
铁架台
实验器材:
新知讲解
为了使物体受热均匀,减慢熔化过程,便于观察。先在一个大容器(烧杯)里加上水,然后把要加热的容器(试管)放入加入盛水的大容器中。加热盛水的大容器再里面的水把热量传到需要加热的容器中,达到加热的目的。这种方法叫水浴法。
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器材。
3.设计实验
新知讲解
4.进行实验
观察海波及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及状态的变化。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温度的值。并记录对应的状态。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海波的温度/℃
石蜡的温度/℃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海波的温度/℃ 40 45 48 48 48 51 54
石蜡的温度/℃ 40 44 51 56 61 68 76
海波
石蜡
分别在坐标纸上设温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并在坐标系上描出各点;画出海波和石蜡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新知讲解
熔化曲线分析:
② BC 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海波加热?
③ CD 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
① AB 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
AB----固态、吸热、升温阶段。
BC----熔化过程。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D----液态、吸热、升温阶段。
海波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海波
新知讲解
石蜡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石蜡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怎样变化?
石蜡在整个过程中先变软,再变稀,温度持续升高。
石蜡
熔化曲线分析: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三、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的固体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的固体
固体
物理学中将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则没有熔点。
食盐
金属帽子和钻石
石墨棒
冰块
常见的晶体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塑料
松香
橡胶
玻璃
石蜡
常见的非晶体
沥青
注意
1.不同晶体的熔点不同。
2.你知道1600℃的铁是什么状态,1600℃的钨是什么状态?
3.我国北方最低气温可以达-50℃,能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量这里的气温?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强化训练
在横线上填出正确的答案:
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__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其物质的熔化过程需要____min。
乙
70
10
四、凝固和凝固点
新知讲解
液体形成晶体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非晶体没有熔点,也没有凝固点。
新知讲解
凝固曲线分析:
DE----液态、放热、降温阶段。
EF----凝固过程。继续放热、温度不变,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FG----固态、放热、降温阶段。
晶体凝固曲线
非晶体凝固曲线
非晶体凝固过程温度持续降低。
注意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新知讲解
固态
液态
五、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晶体熔化条件
①达到熔点
②继续吸热
晶体凝固条件
①达到凝固点
②继续放热
非晶体熔化条件
继续吸热
非晶体凝固条件
继续放热
新知讲解
讨论:北方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止地窖的菜被冻坏,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当气温下降至0℃以下时,桶里的水会凝固成冰,凝固过程中,水会放出热量,该热量,可使地窖的温度不至于降得太低,从而避免蔬菜被冻坏。
强化训练
在横线上填出正确的答案: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可达-88.3℃,依据表格中提供的数据,在南极长城站测气温时应选用___ _温度计。
-
-3
酒精
知识总结
目标测试
1.海波的熔点是48 ℃ ,则48 ℃的海波是( )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2.把冰水混合物放到一个-2℃的房间里,它将( )
A.继续熔化 B.继续凝固
C.既不熔化也不凝固 D.无法判断
3.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 D.雪容易传热
D
B
B
目标测试
4. 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正确的是( )。
A. 开始计时,晶体开始熔化
B. 第25min后,晶体开始熔化
C. 温度达到80°C时,晶体开始熔化
D. 温度达到50°C时,晶体开始熔化
C
目标测试
5. 如下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
A. 该物质是非晶体
B. 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
C. 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
D. 第5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
6. 下图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
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
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
将100℃的开水降温至55℃左右的温水,也可以将
冷水升温到55℃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广泛地
称为“55°杯”。“55°杯”的工作原理是( )
A. 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B. 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C. 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D. 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目标测试
C
目标测试
7. 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