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下 第七章 第二节 液体压强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下 第七章 第二节 液体压强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9 16:4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液体压强》教学设计
一、前端分析
1.教学环境分析
本节课是在有多媒体、实验器材和自制实验器材的硬件支持下进行的。在教室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堂教学是开放的、自主的,便于学生之间的生生互评和与教师的沟通交流。
2.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鲁科五 四学制2011课标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压强》中的第二节。这是一节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而且该节课又能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以小瓶中装有色热水在冷水中向上喷发魔术为导入,同时课上学生用自制带孔教具分组探究液体对容器底及侧壁有压强,又用该教具和压强计分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同时教师演示类似帕斯卡桶实验,这些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学习者特征分析
这节课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善于发掘,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他们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展示自我、证明自我,渴望教师能为他们搭建展现的舞台。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2.会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简单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特点,会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简单的问题。
2.难点: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四、教学策略
本节课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以小瓶中装有色热水在冷水中向上喷发魔术为导入,同时课上学生用自制带孔教具分组探究液体对容器底及侧壁有压强,又用该教具和压强计分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同时教师演示类似帕斯卡桶实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我除了强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还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间的整合。
四、教学媒体的选择
本节课适当应用多媒体技术,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教学设计中的预设情况,从而更好地实现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课 让学生看有色液体在冷水喷发魔术。 观看魔术,明了学习目标。 创设情境,明确学习目标。
液体对容器底及侧壁有压强 教师让学生探究液体对容器底及侧壁是否有压强。 学生利用四周带孔的自制教具装满水来探究液体对容器底及侧壁是否有压强。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猜想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深度有关 教师让学生实验并猜想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深度有关。 学生把四周带孔的自制教具按入水中,感受手的感觉,同时观察瓶内水进入的情况,从而猜想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深度有关。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猜想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教师将同样的蜡块分别放入水中和酒精中。 学生观察,分析,猜想猜想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方向、深度)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之前教师介绍压强计的结构及使用。并使学生知道压强计利用转换法测知液体压强的大小。) 学生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方向、深度)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教师利用水、酒精及压强计演示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为了提高学生的可见度,教师对压强计增加了一个小附件。) 学生观察,分析。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类帕斯卡桶实验 教师将一个饮料瓶瓶口用单孔带玻璃管的胶塞塞紧,上端连接带漏斗的乳胶管,将装置加满水,拔下扎在瓶壁上的针,并不断升高乳胶管的高度,让学生观察水喷出的远近的变化。问学生为什么出现该现象? 学生观察、分析、讨论。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魔术现象的解释 教师引导学生解释课前魔术现象。 学生分析、讨论。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教师利用模型法让学生推导液体压强公式。 学生推导、讨论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决问题的能力。
蛟龙号下潜7千米视屏 教师让学生观看蛟龙号下潜7千米视屏。 学生观看视屏。 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利用液体压强公式算题 教师出示习题。 学生利用液体压强公式算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达标测试 教师出示达标测试题。之后讲解测试题,并让学生举手表示达标情况。 学生答题,之后举手表示达标情况。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谈收获 教师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让学生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