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力》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浮力是学生自小就接触到并且相对熟悉的一种力,相关的物理现象并不陌生,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在浮力的学习与运用中,既涉及到前面重力、二力平衡、二力的合成、压强等有关知识,又是后面学习物体浮沉条件的基础,在本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接触浮力之后,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开始由单一知识点的考核慢慢向复合知识点的综合题型过度,在开始讲课时夯实基础,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概念显得尤为重要。
浮力知识的另一方面作用,体现在它的实用性,由于浮力知识在工业、农业、国防等各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航海船舶、盐水选种、探空气球、解释潜水病和减压病等。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教材,也是初中生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必备知识。
浮力这一节内容由“浮力”与“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两部分内容构成,浮力的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教材中浮力的引入、想想做做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来建立浮力的概念和研究浮力的规律,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体验和感悟实验的方法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浮力”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密度”、“液体压强”等部分内容,这些内容是学生学习“浮力”这部分内容的基础。学生学习过的“二力平衡”有利于学生感知浮力的存在,判定浮力的方向。“木块能够浮在水面,铁块却会沉入水中”学生的这一前认知往往让其认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这是教学难点形成的原因之一。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知道浮力的产生原因。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生活经验猜想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有控制变量的意识;提高处理信息和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从合作实验中,养成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的学风。
2.通过了解浮力知识在工业和国防等领域中的应用,关怀生命,立志爱国。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把一个乒乓球放入大量筒中,能不能有什么方法,在不将量筒倒置过来的情况下取出乒乓球?” “乒乓球为何能漂上来呢?” 观察并思考。 演示:像量筒中注水,直至乒乓球升到量筒口。 通过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创设物理情境,直奔主题。 “受到浮力的作用”
讲解新课 浮力的存在 (播放PPT) 1.教师提问:列举生活中受浮力的例子? 2.师图片补充:浸在液体及气体中受浮力的例子 3. 4.将刚才在水中会下沉的圆柱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然后浸没在水中,观察现象 板书:浮力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的方向 播放视频 板书: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浮力的大小 板书:浮力大小:F浮= G- F示 四、浮力产生的原因 演示实验 教师结合压强的知识进行解释 板书:浮力的产生原因:F浮= F向上-F向下 “怎样才能让乒乓球浮起来呢?”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通过不会游泳的人在河水中会下沉,而在死海中却可以漂在海面上,激起学生的思考 提问:你认为浮力的大小可能还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并说出你的依据 最后得出这四个较有探究价值的因素 验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 1.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 (教师先演示实验) 2.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是否有关? (学生演示实验) 3.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是否有关? 4.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 得出结论: 思考并回答 动手实验,感受浮力的存在(浮力是一个向上托的力) 观察并思考: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说明,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 给浮力下定义 观察并思考浮力的方向 小组合作完成测量圆柱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并再次利用平衡力知识进行验证。 观察与思考 解释:乒乓球下面没有水。球不会受到向上的力。 “把瓶盖盖上” 思考并回答:同一个人在河水中和死海中的浮力不一样;浮力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合理的猜想。 学生观察并思考 3.4学生分组实验:小组合作完成,并记录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三个环节,层层递进,使学生能够充分感知到浮力的存在。 但同时学生潜意识里,一直认为漂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作用呢? 至此学生应该说既解决了潜意识中对浮力错误的认识,同时通过感知真正了解到浮力的存在。 用演示实验来解决浮力方向的问题,我就得学生能通过细线的方向更直观的认识浮力的方向,之后再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加以验证,理论加实验,应该更利于学生接受。 学生在刚才浮力的感知实验中已经初步了解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大小,所以这个环节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 通过乒乓球不能浮起来这个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学以致用 教师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真正的动起来。同时教师度学生的一些错误猜想可以及时纠正,保证一些必要因素的探究时间充足。 教师演示,起到示范作用 受时间限制,只能分组进行实验 这道题不仅起到练习作用,还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8.1 浮力 一、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2.方向:竖直向上 3.大小:F浮= G- F示 4.产生原因:F浮= F向上-F向下 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