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班级
第四单元
三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一、语言运用及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目前,我国已有4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申遗,总数居世界第一。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观念 ,整个社会对非遗的尊重意识、保护意识和传承意识明显提高。非遗保护唤醒了民众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豪感。过去历朝历代,民间艺人不曾受到过特别的尊重。建筑者、手艺人、讲故事的人……体现他们技艺和智慧的成果被世人称赞,但他们的名字却 在历史里。
如今,传承人概念被提出并得到实际 ,让这些不曾被关注的创造者走到文化建设舞台中央,使他们有了荣誉感和自豪感,也有了自信心和责任担当。传承、创造的主体得到尊重,有助于非遗这一经受历史 的技艺和智慧焕发出旺盛生命力。如今,非遗越来越多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作用,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宝贵的滋养。面向未来,我们要珍惜非遗保护,把老祖宗的技艺和智慧保护好、发展好、传承好。让中华文化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深入人心 埋没 崇尚 铸造
B.深入人心 湮没 尊崇 锻造
C.根深蒂固 埋没 崇尚 锻造
D.根深蒂固 湮没 尊崇 铸造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向未来,我们要珍惜非遗保护,把老祖宗的技艺和智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
B.面向未来,我们要珍惜非遗保护,把老祖宗的技艺和智慧传承好、保护好、发展好。
C.面向未来,我们要珍惜非遗保护的时代机遇,把老祖宗的技艺和智慧传承好、保护好、发展好。
D.面向未来,我们要珍惜非遗保护的时代机遇,把老祖宗的技艺和智慧传承好、发展好、保护好。
3.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靠近海岸后,这些巨大的海兽又会潜回去,重复刚才的举动……露骨鲸又是在干什么呢?
B.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
C.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D.作为“大地之子”,袁隆平一直在稻田里耕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横线处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人是文化的人,文化是人有意义的存在方式。文化不仅是人类的共同历史财富,还是人类群体认同的核心, ,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得到了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普遍重视。 ,才会形成强大的内在凝聚力和外在竞争力; ,才会有海纳百川的从容和尊重差异的胸怀。 。文化建设,不能仅仅依靠政府,也不能单单交与市场,而是 。
①文化也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性和对于自我实现的追求
②一个民族只有在文化上自信
③一个自信而有竞争力的民族
④民族文化力提升的关键在于培养和保护好一种有内生活力、自我优化机制的多样性的本土文化生态
⑤需要政府、社会和市场力量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A.①③②④⑤ B.⑤③②④① C.⑤②③④① D.①②③④⑤
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名真正合格的殂(jū)击手,需要具备沉稳的心态、灵敏的反应和高超的射技,唯有如此,才能在紧急的事态中力挽狂澜(lán),担当起制伏罪犯、解救人质的重大使命。
B.枸杞是我们家乡最为疯狂的植物种类,有风有雨就有红有绿。每年盛夏河岸沟谷都要结(jiē)满籽粒,红得炯炯(jiǒng)有神。大片大片的血红倒映在河水的底部,对着蓝天白云虎视耽耽。
C.无论是国外媒体抑或国内媒体,VR都是热门的新兴载(zǎi)体,但它有着时空因素的极大掣肘,人们不应盲目乐观,更不能陷于肤浅的“技术决定论”的窠臼(jiù)。
D.从乡村走出去的精英,或从政,或求学,或经商,而回乡的乡贤,以自己的学识参与新农村建设和治理。他们以文化道德的力量教化乡民,反哺桑梓(zǐ),对重构乡村传统文化大有裨(bì)益。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的核心。如果没有乡村文化,那么乡村也就成为一潭死水,无从振兴了。如果乡村的振兴只是在乡村建设几间民宿,开上几个咖啡馆,让一些城里人到乡村来换换空气,尽管可以增加就业、提高收入,但是却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乡村文化的振兴。
文化赋予了生活意义。乡村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同时又超越了个体,是文化将这些个体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赋予乡村生活以价值。比如乡村社会中有许多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在人们庆祝这些节日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生者与亡者保持了沟通,成为联系密切的共同体。文化也赋予乡村社会以秩序,在乡村社会中,文化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比如要养成尊老爱幼的风气就需要有尊老爱幼的文化氛围。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中,社会变化相对比较缓慢,老年人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可以教导青年人,因此老年人在社会中具有较高的地位。但是到了现代社会,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有很多渠道获取知识,受过现代教育的年轻人更容易利用这些渠道获取知识,要维持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尊重,就需要文化力量。乡村文化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基础。西方国家在迅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的快速发展是以乡村社会的消亡为代价的。与西方国家不同,东方社会都希望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保留乡村,如日本、韩国等,在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都曾经以不同名义推动乡村的振兴,希望避免走上西方乡村消亡的道路。东方社会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保护乡村文化。
中国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是实现乡风文明,通过文化建设,实现乡村的和谐和有序发展,因此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先行。文化先行可以从物质层面做起。但是,物质层面的乡村文化建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乡村文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物质文化建设上。有一些地方的乡村文化只是停留在物质建设上,精神文化建设没有跟上,物质文化也就很快消失了。在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要推动乡村公共事务的治理。公共事务就是大家参与来管大家的事情。乡村振兴需要乡村居民之间相互协作,协作的过程就会有更多公共的事务需要大家去参与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逐渐完善乡村的各种制度。比如现在许多村庄制定有村规民约,这就是处理村庄公共事务的手段,但是要避免为了制定村规民约而制定村规民约,要让村规民约真正发挥作用。乡风文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要结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乡村文化是相通的,我们可以通过政府推动和村民参与,在乡村建立起良好的社会风气。
(摘编自王晓毅《乡村振兴,文化建设要先行》)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村文化能使乡村充满生机活力,同时也是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B.节日文化具有联通意义,可使乡村中的个体连成整体,人与自然、人与人等成为共同体。
C.乡村振兴必须经历一个先物质、经济层面,再到精神、制度等层面的过程。
D.在维持乡村良好秩序和实现乡村和谐有序发展上,文化是一种重要的力量。
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东西方对乡村不同态度的比较,意在揭示东西方乡村文化的不同。
B.本文从乡村文化在乡村社会的核心地位说起,引出振兴乡村文化这一论题。
C.本文从生活意义、社会秩序和振兴基础三个方面论述了乡村文化对乡村的作用。
D.本文在论证中,以不少篇幅阐述在乡村振兴中应如何践行文化先行的做法。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设乡风文明,既必须着眼于乡村文化的建设,又应该具有更高更广的视野。
B.乡村振兴要文化先行,文化先行的意义之一在于确保乡村社会可持续、良性发展。
C.在村规民约的制定上,只有村民团结协作,积极参与决策,才能发挥其独特作用。
D.与西方国家不同,东方社会城市化和保留乡村不存在矛盾,可避免此长彼消的现象。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截至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创造了中国减贫史乃至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中国在减贫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和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拓展了人类反贫困思路,为人类减贫探索了新路径。
中国传统文化是“公本位”、集体本位,而不是“私本位”、个体本位。某种程度上,正是“公本位”的文化传统使中国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儒家传统主张“修齐治平”一体。齐家之本在于修身,治国之本在于以国为家。《礼记》讲“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强调对百姓要“如葆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一言以蔽之,“修齐治平”之道在于克私奉公、视家如己、视国如家、视天下如国、与天下人同其忧乐。“公本位”的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始终追求整体性福祉,强调社会公平,扶助贫困群体。“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成为“王道”政治理想。经过两千多年传承,“公本位”的文化传统成为当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根基。
像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也曾经一穷二白。新中国成立之初,绝大多数人都属于贫困人口,彼时的中国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数最多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在农村和城市分别建起集体化体制和单位体制,为民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同时还构建了一个广泛可及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令绝大多数人可享受基本医疗卫生、初级教育和计划生育服务。这些社会主义保障制度为改革开放后的大规模减贫奠定下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空前的经济增长使民生水平快速提高。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难题,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这一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中国减贫的一大可贵之处,在于创出了一种减贫的中国模式、闯出了一条减贫的中国道路,即超越了传统的以赋权为中心的模式,而以赋能为中心,通过运用综合机制,动员各方力量,提升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参与发展的机会和能力。
在这种减贫模式下,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中国通过有组织的乡村扶贫、乡村振兴,打破过去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相对孤立的“原子化”状态,极大提升了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自身发展能力;通过构建乡村合作社等机制,吸引外部资源参与乡村建设,使乡村形成发展共同体,增强协同发展能力;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贫困地区推行产业扶贫,使贫困人口具有更多提高收入的机会;通过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提升贫困人口参与市场竞争的“可行能力”,实现“授人以渔”;通过普及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降低贫困人口的脆弱。由此可见,赋能式扶贫主要是一种发展支持政策,长期强调既要“输血”,更要提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自身的“造血”能力,即内生能力,从而实现可持续脱贫、内生脱贫。
中国的减贫成就,对本国而言意味着人民福祉的重大改善,标志着国家发展的里程碑;对世界而言,意味着“贫困恶魔”并非不可战胜,这无疑会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鼓舞与激励。
(摘编自鄢一龙《脱贫攻坚:中国走了一条什么样的与西方不同之路》)
材料二:
“十四五” 规划指出,新时期要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把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有机统一起来,激发农民内在活力,引导广大农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乡村振兴。
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只有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使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建设主体、治理主体和受益主体,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才能真正落实、落地。
我们应当清楚认识当前“农民”的特点及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随着社会分工与人口流动,我国农民逐渐分化出传统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兼业农民、农民工、商业型农民等群体。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提高认知,充分挖掘不同农民群体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如留守村庄的传统农民,一般年龄较大,是对农业与村庄历史最熟悉的人群,是乡村发展最好的“乡愁”文化资源;新型职业农民,是产业振兴与乡村治理的中坚力量;兼业农民与农民工是弥补乡村振兴人才不足的主要人力资源;而经商型的农民精英,则是一批有能力为家乡发展建设建言献策、出钱出力的“新乡贤”。
其次,要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与能力。乡村振兴战略涉及乡村产业发展、村庄治理、生态保护、文化建设、组织振兴等方方面面,对农民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要求更高。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加强政策宣传,使农民群众真正明白乡村振兴与自己的切身关系。另外,要把农民主体意识培育与乡土文化重塑相结合,发扬乡土文化黏性,把分散的农民群体通过家乡情凝聚起来,以故土情怀提升农民群众对乡村振兴的认同感与责任感。政府还要构建公益为主、市场为辅的常态化农民教育培训机制,把传统培训与远程教育相结合,加强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经营管理能力、组织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素质与能力。
另外,还要创造有利于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环境。一要完善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制度。如加大农业农村财政预算支出,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完善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养老、教育、医疗等政策体系,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质量;完善农村金融、保险、土地、产业扶持等政策,构建农民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等。二要优化农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的平台。例如在村庄规划、产业振兴、文化建设与乡村治理等工作中,为农民群众提供表达建议的渠道和参与的平台,真正实现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知情权、参与权与受益权。
(摘编自唐丽桂《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
9.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从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下,到整体脱贫的巨大转变。
B.中国减贫的最可贵之处,是以赋能为中心,运用综合机制,动员各方力量提升贫困人口的能力。
C.产业扶贫与教育扶贫,都是通过有组织的乡村扶贫,“授人以渔”,提高贫困人口的“造血”功能。
D.只要让农民在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上发挥主体作用,乡村振兴战略就可以顺利实施,全面推进。
10.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人同乐,追求整体性福祉,强调公平,扶助贫困等文化传统,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B.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巩周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十四五”规划的新目标新任务。
C.推进乡村振兴须根据农民群体的不同特点,充分挖掘其价值,让不同的农民群体都发挥出相应的作用。
D.如果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那么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与受益权就得不到保障。
11.下列农村人口脱贫方式中,属于“内生式脱贫”的一项是( )
A.通过基建,为贫困人口提供生产资料、提高小额贷款额度等。
B.帮助农民掌握手机短视频拍摄、直播带货等信息时代“新农具”。
C.选送优秀干部到基础薄弱的贫困村当好发展带头人。
D.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吸引工商资本打造如民宿、康养、特色小镇等乡村文创项目。
12.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13.中国在减贫实践中为全世界的人类减贫探索出了哪些新路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姓名: 班级
第四单元
三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一、语言运用及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目前,我国已有4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申遗,总数居世界第一。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观念 ,整个社会对非遗的尊重意识、保护意识和传承意识明显提高。非遗保护唤醒了民众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豪感。过去历朝历代,民间艺人不曾受到过特别的尊重。建筑者、手艺人、讲故事的人……体现他们技艺和智慧的成果被世人称赞,但他们的名字却 在历史里。
如今,传承人概念被提出并得到实际 ,让这些不曾被关注的创造者走到文化建设舞台中央,使他们有了荣誉感和自豪感,也有了自信心和责任担当。传承、创造的主体得到尊重,有助于非遗这一经受历史 的技艺和智慧焕发出旺盛生命力。如今,非遗越来越多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作用,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宝贵的滋养。面向未来,我们要珍惜非遗保护,把老祖宗的技艺和智慧保护好、发展好、传承好。让中华文化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深入人心 埋没 崇尚 铸造
B.深入人心 湮没 尊崇 锻造
C.根深蒂固 埋没 崇尚 锻造
D.根深蒂固 湮没 尊崇 铸造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向未来,我们要珍惜非遗保护,把老祖宗的技艺和智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
B.面向未来,我们要珍惜非遗保护,把老祖宗的技艺和智慧传承好、保护好、发展好。
C.面向未来,我们要珍惜非遗保护的时代机遇,把老祖宗的技艺和智慧传承好、保护好、发展好。
D.面向未来,我们要珍惜非遗保护的时代机遇,把老祖宗的技艺和智慧传承好、发展好、保护好。
3.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靠近海岸后,这些巨大的海兽又会潜回去,重复刚才的举动……露骨鲸又是在干什么呢?
B.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
C.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D.作为“大地之子”,袁隆平一直在稻田里耕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答案】
1.B
2.C
3.B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深入人心:指理论、学说、政策等为人们深切了解和信服。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本处指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观念非常的了解,所以选用“深入人心”。
埋没:使显露不出来,不能发挥作用。湮没:清除,化为乌有。本处指这些人的名字在历史中不为人所知,所以选用“湮没”。
崇尚:推崇慕尚。常用于表述推崇某种观念。尊崇:敬重推崇。本处是说让以前不被关注的创造者走到文化建设舞台中央,使他们有了荣誉感和自豪感,所以应是对这些人的敬重推崇,选用“尊崇”。
铸造:比喻创制,建立。也比喻培养造就。锻造:是锻炼早就的意思。本处指非遗要经受历史的锤炼才能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所以选用“锻造”。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我们要珍惜非遗保护”是错误的。“珍惜”缺少宾语中心语,应改为“我们要珍惜非遗保护的时代机遇”;“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是错误的。语序不当,应改为“传承好、保护好、发展好”。
B.“我们要珍惜非遗保护”是错误的。“珍惜”缺少宾语中心语,应改为“我们要珍惜非遗保护的时代机遇”。
D.“把老祖宗的技艺和智慧传承好、发展好、保护好”是错误的。语序不当,应改为“传承好、保护好、发展好”。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A.省略号表示思维的跳跃的省略;
B.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C.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D.省略号表示语义难尽的省略。
故选B。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横线处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人是文化的人,文化是人有意义的存在方式。文化不仅是人类的共同历史财富,还是人类群体认同的核心, ,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得到了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普遍重视。 ,才会形成强大的内在凝聚力和外在竞争力; ,才会有海纳百川的从容和尊重差异的胸怀。 。文化建设,不能仅仅依靠政府,也不能单单交与市场,而是 。
①文化也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性和对于自我实现的追求
②一个民族只有在文化上自信
③一个自信而有竞争力的民族
④民族文化力提升的关键在于培养和保护好一种有内生活力、自我优化机制的多样性的本土文化生态
⑤需要政府、社会和市场力量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A.①③②④⑤ B.⑤③②④① C.⑤②③④①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连贯能力。
第一个空前后都是说“文化”,而下面五个句子跟文化相关的只有第一句,因此该空应为①,据此可以排除B、C两项;从第二空和第三空的关系来看,其前后分句为并列关系,而“一个自信而有竞争力的民族”是对前文“一个民族只有在文化上自信”“才会形成强大的内在凝聚力和外在竞争力”的总括,所以应该②在前③在后,据此排除A项。
故选D。
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名真正合格的殂(jū)击手,需要具备沉稳的心态、灵敏的反应和高超的射技,唯有如此,才能在紧急的事态中力挽狂澜(lán),担当起制伏罪犯、解救人质的重大使命。
B.枸杞是我们家乡最为疯狂的植物种类,有风有雨就有红有绿。每年盛夏河岸沟谷都要结(jiē)满籽粒,红得炯炯(jiǒng)有神。大片大片的血红倒映在河水的底部,对着蓝天白云虎视耽耽。
C.无论是国外媒体抑或国内媒体,VR都是热门的新兴载(zǎi)体,但它有着时空因素的极大掣肘,人们不应盲目乐观,更不能陷于肤浅的“技术决定论”的窠臼(jiù)。
D.从乡村走出去的精英,或从政,或求学,或经商,而回乡的乡贤,以自己的学识参与新农村建设和治理。他们以文化道德的力量教化乡民,反哺桑梓(zǐ),对重构乡村传统文化大有裨(bì)益。
【答案】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辨识能力。侧重于对常见字中的易读错字、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音近字进行辨析,如要求考生辨别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读音,要求考生比较形近字的读音等。所以考生平时必须多读多记。
A项,殂击手——狙击手;
B项,虎视耽耽——虎视眈眈;
C项,载(zǎi)应为载(zài)。zài:词语中“载”字有载物或有承载之意、有又、有的时候读zài。如:载歌载舞(又、有之意)、载客(承载之意)。zǎi:词语中“载”字有记录或年的意思时读zǎi。如:刊载(记录)、一年半载(年)。
故选D。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的核心。如果没有乡村文化,那么乡村也就成为一潭死水,无从振兴了。如果乡村的振兴只是在乡村建设几间民宿,开上几个咖啡馆,让一些城里人到乡村来换换空气,尽管可以增加就业、提高收入,但是却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乡村文化的振兴。
文化赋予了生活意义。乡村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同时又超越了个体,是文化将这些个体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赋予乡村生活以价值。比如乡村社会中有许多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在人们庆祝这些节日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生者与亡者保持了沟通,成为联系密切的共同体。文化也赋予乡村社会以秩序,在乡村社会中,文化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比如要养成尊老爱幼的风气就需要有尊老爱幼的文化氛围。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中,社会变化相对比较缓慢,老年人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可以教导青年人,因此老年人在社会中具有较高的地位。但是到了现代社会,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有很多渠道获取知识,受过现代教育的年轻人更容易利用这些渠道获取知识,要维持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尊重,就需要文化力量。乡村文化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基础。西方国家在迅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的快速发展是以乡村社会的消亡为代价的。与西方国家不同,东方社会都希望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保留乡村,如日本、韩国等,在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都曾经以不同名义推动乡村的振兴,希望避免走上西方乡村消亡的道路。东方社会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保护乡村文化。
中国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是实现乡风文明,通过文化建设,实现乡村的和谐和有序发展,因此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先行。文化先行可以从物质层面做起。但是,物质层面的乡村文化建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乡村文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物质文化建设上。有一些地方的乡村文化只是停留在物质建设上,精神文化建设没有跟上,物质文化也就很快消失了。在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要推动乡村公共事务的治理。公共事务就是大家参与来管大家的事情。乡村振兴需要乡村居民之间相互协作,协作的过程就会有更多公共的事务需要大家去参与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逐渐完善乡村的各种制度。比如现在许多村庄制定有村规民约,这就是处理村庄公共事务的手段,但是要避免为了制定村规民约而制定村规民约,要让村规民约真正发挥作用。乡风文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要结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乡村文化是相通的,我们可以通过政府推动和村民参与,在乡村建立起良好的社会风气。
(摘编自王晓毅《乡村振兴,文化建设要先行》)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村文化能使乡村充满生机活力,同时也是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B.节日文化具有联通意义,可使乡村中的个体连成整体,人与自然、人与人等成为共同体。
C.乡村振兴必须经历一个先物质、经济层面,再到精神、制度等层面的过程。
D.在维持乡村良好秩序和实现乡村和谐有序发展上,文化是一种重要的力量。
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东西方对乡村不同态度的比较,意在揭示东西方乡村文化的不同。
B.本文从乡村文化在乡村社会的核心地位说起,引出振兴乡村文化这一论题。
C.本文从生活意义、社会秩序和振兴基础三个方面论述了乡村文化对乡村的作用。
D.本文在论证中,以不少篇幅阐述在乡村振兴中应如何践行文化先行的做法。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设乡风文明,既必须着眼于乡村文化的建设,又应该具有更高更广的视野。
B.乡村振兴要文化先行,文化先行的意义之一在于确保乡村社会可持续、良性发展。
C.在村规民约的制定上,只有村民团结协作,积极参与决策,才能发挥其独特作用。
D.与西方国家不同,东方社会城市化和保留乡村不存在矛盾,可避免此长彼消的现象。
【答案】
6.C
7.A
8.D
【分析】
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C
项,“乡村振兴必须经历一个先物质、经济层面,再到精神、制度等层面的过程”错误,“必须经历”不当,原文说的是“中国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是实现乡风文明……因此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先行。文化先行可以从物质层面做起”,而不是“必须经历”。
故选C。
7.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项,“意在揭示东西方乡村文化的不同”错误,选项对应信息在文章第二段,从文中来看,作者意在说明“东方社会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保护乡村文化”。
故选A。
8.本题考查对原文的理解能力。
D项,“东方社会城市化和保留乡村不存在矛盾,可避免此长彼消的现象”属于主观臆断,在文中找不到依据,文中只提到“东方社会都希望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保留乡村”“希望避免走上西方乡村消亡的道路”。
故选D。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截至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创造了中国减贫史乃至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中国在减贫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和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拓展了人类反贫困思路,为人类减贫探索了新路径。
中国传统文化是“公本位”、集体本位,而不是“私本位”、个体本位。某种程度上,正是“公本位”的文化传统使中国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儒家传统主张“修齐治平”一体。齐家之本在于修身,治国之本在于以国为家。《礼记》讲“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强调对百姓要“如葆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一言以蔽之,“修齐治平”之道在于克私奉公、视家如己、视国如家、视天下如国、与天下人同其忧乐。“公本位”的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始终追求整体性福祉,强调社会公平,扶助贫困群体。“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成为“王道”政治理想。经过两千多年传承,“公本位”的文化传统成为当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根基。
像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也曾经一穷二白。新中国成立之初,绝大多数人都属于贫困人口,彼时的中国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数最多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在农村和城市分别建起集体化体制和单位体制,为民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同时还构建了一个广泛可及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令绝大多数人可享受基本医疗卫生、初级教育和计划生育服务。这些社会主义保障制度为改革开放后的大规模减贫奠定下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空前的经济增长使民生水平快速提高。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难题,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这一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中国减贫的一大可贵之处,在于创出了一种减贫的中国模式、闯出了一条减贫的中国道路,即超越了传统的以赋权为中心的模式,而以赋能为中心,通过运用综合机制,动员各方力量,提升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参与发展的机会和能力。
在这种减贫模式下,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中国通过有组织的乡村扶贫、乡村振兴,打破过去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相对孤立的“原子化”状态,极大提升了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自身发展能力;通过构建乡村合作社等机制,吸引外部资源参与乡村建设,使乡村形成发展共同体,增强协同发展能力;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贫困地区推行产业扶贫,使贫困人口具有更多提高收入的机会;通过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提升贫困人口参与市场竞争的“可行能力”,实现“授人以渔”;通过普及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降低贫困人口的脆弱。由此可见,赋能式扶贫主要是一种发展支持政策,长期强调既要“输血”,更要提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自身的“造血”能力,即内生能力,从而实现可持续脱贫、内生脱贫。
中国的减贫成就,对本国而言意味着人民福祉的重大改善,标志着国家发展的里程碑;对世界而言,意味着“贫困恶魔”并非不可战胜,这无疑会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鼓舞与激励。
(摘编自鄢一龙《脱贫攻坚:中国走了一条什么样的与西方不同之路》)
材料二:
“十四五” 规划指出,新时期要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把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有机统一起来,激发农民内在活力,引导广大农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乡村振兴。
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只有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使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建设主体、治理主体和受益主体,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才能真正落实、落地。
我们应当清楚认识当前“农民”的特点及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随着社会分工与人口流动,我国农民逐渐分化出传统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兼业农民、农民工、商业型农民等群体。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提高认知,充分挖掘不同农民群体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如留守村庄的传统农民,一般年龄较大,是对农业与村庄历史最熟悉的人群,是乡村发展最好的“乡愁”文化资源;新型职业农民,是产业振兴与乡村治理的中坚力量;兼业农民与农民工是弥补乡村振兴人才不足的主要人力资源;而经商型的农民精英,则是一批有能力为家乡发展建设建言献策、出钱出力的“新乡贤”。
其次,要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与能力。乡村振兴战略涉及乡村产业发展、村庄治理、生态保护、文化建设、组织振兴等方方面面,对农民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要求更高。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加强政策宣传,使农民群众真正明白乡村振兴与自己的切身关系。另外,要把农民主体意识培育与乡土文化重塑相结合,发扬乡土文化黏性,把分散的农民群体通过家乡情凝聚起来,以故土情怀提升农民群众对乡村振兴的认同感与责任感。政府还要构建公益为主、市场为辅的常态化农民教育培训机制,把传统培训与远程教育相结合,加强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经营管理能力、组织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素质与能力。
另外,还要创造有利于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环境。一要完善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制度。如加大农业农村财政预算支出,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完善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养老、教育、医疗等政策体系,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质量;完善农村金融、保险、土地、产业扶持等政策,构建农民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等。二要优化农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的平台。例如在村庄规划、产业振兴、文化建设与乡村治理等工作中,为农民群众提供表达建议的渠道和参与的平台,真正实现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知情权、参与权与受益权。
(摘编自唐丽桂《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
9.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从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下,到整体脱贫的巨大转变。
B.中国减贫的最可贵之处,是以赋能为中心,运用综合机制,动员各方力量提升贫困人口的能力。
C.产业扶贫与教育扶贫,都是通过有组织的乡村扶贫,“授人以渔”,提高贫困人口的“造血”功能。
D.只要让农民在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上发挥主体作用,乡村振兴战略就可以顺利实施,全面推进。
10.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人同乐,追求整体性福祉,强调公平,扶助贫困等文化传统,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B.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巩周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十四五”规划的新目标新任务。
C.推进乡村振兴须根据农民群体的不同特点,充分挖掘其价值,让不同的农民群体都发挥出相应的作用。
D.如果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那么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与受益权就得不到保障。
11.下列农村人口脱贫方式中,属于“内生式脱贫”的一项是( )
A.通过基建,为贫困人口提供生产资料、提高小额贷款额度等。
B.帮助农民掌握手机短视频拍摄、直播带货等信息时代“新农具”。
C.选送优秀干部到基础薄弱的贫困村当好发展带头人。
D.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吸引工商资本打造如民宿、康养、特色小镇等乡村文创项目。
12.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13.中国在减贫实践中为全世界的人类减贫探索出了哪些新路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
9.A
10.D
11.B
12.①开篇概述中国减贫成就,引出观点;②然后从文化传统的角度分析“公本位”思想的根基作用;③接着追述新中国的减贫历史,引出以赋能为中心的中国减贫模式,并阐释这一模式的形式和实质;④最后总结中国的减贫成就对于本国和世界的意义。
13.①传承本国传统文化,为减贫筑牢思想根基;②以政府为主导,构建一个广泛可及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③运用综合机制,动员各方力量,为贫困人口、贫困地区的发展“赋能”;④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激发农民内在活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分析】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最可贵之处”错误,原文是“中国减贫的一大可贵之处”,“最”过度夸张;另外,“提升贫困人口的能力”错误,这一表述不全面,原文是“提升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参与发展的机会和能力”。
C.“产业扶贫……”曲解文意,原文中,能实现“授人以渔”的,主要是“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而不是“产业扶贫”。
D.“只要……就”错误,这一表达是充分条件关系,而原文是必要条件关系,所以选项表述过于绝对;而且材料二的意思是,不仅要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建设主体、治理主体,还要成为受益主体。
故选A。
10.本题考查学生比较辨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如果……那么……就”错误,这一逻辑推断错误,根据原文信息,材料二最后一段是说“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完善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养老、教育、医疗等政策体系”“真正实现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知情权、参与权与受益权”,这都是具体的做法,选项前面的假设条件不能推出后面的结果。
故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
由材料一“提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自身的‘造血’能力,即内生能力,从而实现可持续脱贫、内生脱贫”可知,“内生式脱贫”是加强贫困人群的能力建设。
ACD三项的扶贫方式都属于外部“输血”式脱贫。
B.“帮助……掌握……‘新农具’”是“授之以渔”,是内生能力,属于“内生式脱贫”。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共六段文字。
第一段共两句话,第一句是说概括介绍中国减贫成就“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创造了中国减贫史乃至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第二句引出观点“在减贫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和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拓展了人类反贫困思路,为人类减贫探索了新路径”,这是第一部分。
第二段第一句是总说句,“中国传统文化是‘公本位’、集体本位,而不是‘私本位’、个体本位”,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公本位”,接着具体分析“公本位”是如何成为当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根基,这是第二部分。
第三、四、五段是分析中国的减贫历史,引出“以赋能为中心”的减贫模式,并且分析了这一模式的具体形式和实质,这是第三部分。
第六段是第四部分,“中国的减贫成就,对本国而言意味着……;对世界而言,意味……”,这是说中国减贫成就对本国和世界的意义。
1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如材料一第二段“经过两千多年传承,‘公本位’的文化传统成为当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根基”是说中国在减贫中传承本国的传统文化,为减贫筑牢思想根基。
如材料一第三段“中国在农村和城市分别建起集体化体制和单位体制,为民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同时还构建了一个广泛可及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令绝大多数人可享受基本医疗卫生、初级教育和计划生育服务”,这是说中国在减贫中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如材料一第四段“以赋能为中心,通过运用综合机制,动员各方力量,提升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参与发展的机会和能力”,这是说中国在减贫中运用综合机制,动员各方力量,为贫困人口、地区的发展“赋能”。
如材料二“激发农民内在活力,引导广大农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乡村振兴”“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只有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使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建设主体、治理主体和受益主体,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才能真正落实、落地”,这是说中国减贫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激发农民内在活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