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压强和浮力必考点解析练习题(精选)(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压强和浮力必考点解析练习题(精选)(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9 17:2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压强和浮力必考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 刀切芒果
B. 线切鸡蛋
C. 用针绣花
D. 厚纸片垫提手处
2、许多物理学家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牛顿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惯性定律
C.托里拆利最先测量出了大气压强
D.阿基米德最早通过实验研究了光的色散现象
3、如图所示,石蜡块飘浮在水面上,向水中倒入盐水,则石蜡块将 (  )
    
A.上浮一些 B.下沉一些 C.保持原状 D.无法判断
4、体积相同的实心木球和铁球放入水中,静止后,受到的浮力(  )
A.木球大 B.铁球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5、两个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且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液体,如图所示.若它们分别在水平方向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 和2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 F1=F2 B.p1>p2 F1<F2
C.p1>p2 F1=F2 D.p1<p2 F1>F2
6、小明在宠物店买了淡水热带鱼,为方便带回家,商家将鱼放在装有水的轻薄的塑料袋里。如果小明将装着鱼且没有打开的塑料袋直接放人家里的淡水鱼缸中,则图中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将一物体放入甲液体中,它能漂浮于甲液面;把它放入乙液体中,它却沉入底部,则(  )
A.物体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物体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D.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8、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并做出标记,如图所示。工人师傅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把水管当刻度尺用 B.把水管当气压计用
C.为了测量两个点的水平距离 D.为了找到两个相同高度的点
9、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的压强相等,则甲、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是(  )
A.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0、如图所示,把铁块放在空容器中,沿容器壁缓慢向容器中加水至虚线处.加水过程中,铁块受到浮力.则在加水的全过程中,容器底对铁块的支持力F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将重6N的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杯中,溢出了4N的水,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
2、在高山上需要使用高压锅才能将食物煮熟,说明山上的气压较低,是因为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   .液体的   与气压有关.
3、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鸡蛋所受浮力的示意图是   (选填:“F1”或“F2”)。
4、直升机降落在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的甲板上,该航母满载时排水量为70000t,在海中吃水深度为11m。该航母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   N,某架直升机飞离该航母后,若航母排开的海水体积减小了7m3,则该直升机的质量是   kg。(ρ 海水=1.0×103kg/m3,g=10 N/kg)
5、同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长江,轮船所受的浮力   ,排开水的重力   ,排开水的体积   。(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如图所示,圆柱形薄底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高度足够高,容器重为4N,底面积为200cm2,内盛有深度为0.08m的水;求: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容器底受到的水压力;
(3)若往容器中再注入水,注入水后容器底对地面的压强比原来增加了500Pa,求注入水的体积?
2、家用小轿车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1 m2,车重 ;驾驶员及乘客共重 ,在某段水平地面上行驶时小轿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车与人总重的0.3倍,且保持不变。求:(g取10N/kg)
(1)求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当小轿车在水平方向受到合力为350N时,小轿车受到的牵引力。
3、一些搞物流的司机为了降低营运成本,任意超载,给路面及交通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按照我国汽车工业的行业标准,载货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105Pa以内。有一辆自重为3t的前后共10个轮子的货车,已知该车在某次实际营运中装砂石30t,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3 m2.求:
(1)这辆货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是否超过行业标准?
(2)如果要求该车运行时不超过规定的行业标准,这辆货车最多装多少吨砂石?(设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变,计算中g取10N/kg)
4、一个重5牛的合金小球浸没在水中,其体积为2×10﹣3米3,求小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5、航天员进行失重或微重力训练时,用到的方法是在地面用浮力水槽让宇航员产生漂然感觉,模拟训练航天员在失重时进行工作和维修.浮力水槽模拟失重的原理是,通过增减配重和漂浮器,使宇航员悬浮在水中,获得模拟失重的感觉和效应.一般是将1:1的航太器放入水槽中,航天员穿上改制的舱外航天服,进行出舱活动程序的模拟和技能的训练,如图所示.质量为75kg的宇航员,若所带配重及所着模拟宇航服质量为25kg,人自身的密度设为1.05×103kg/m3.g取10N/kg.
求:
(1)宇航员在浮力水槽中训练时所受的浮力;
(2)宇航员在水面以下2m深时受到水的压强;
(3)宇航员每只脚着地的面积为200cm2,解除配重并脱下模拟宇航服直接站在蓄有4m深水的池底,对池底的压强多大?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利用一根吸管制作一个简易密度计.
(1)为了让饮料吸管能竖直的漂浮在液体中,应在吸管的   (上端/下端)塞入一些铜丝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闭起来。若将它放入液体中后不能竖直漂浮,请提出改进做法   。
(2)这根吸管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它露出液面部分的长度   (越长/越短/不变),受到的浮力大小   (变大/变小/不变)
(3)通过正确计算,在吸管上标出对应的刻度线,便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吸管密度计.下列四种刻度的标示合理的是   。
(4)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如何使简易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如0.9、1.0)之间的距离大一些?写出一种方法.
2、小红做“小球放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及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她选取了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若干小球放入水中(水深大于小球直径,且水不溢出),如图所示,测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及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量,并将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表一:
实验序号 1 2 3 4 5
() 0.2 0.6 0.8 1.0 1.2
(帕) 98 294 392 490 490
(帕) 98 294 392 490 588
(1)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   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浸入水中体积相同的小球,当与的大小满足   关系时,与无关;
(2)分析比较表中与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浸入水中的小球,   ;
(3)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中与的大小关系及相关条件可知:浸入水中体积相同的小球,   ;
(4)小明仅改变液体种类,利用上述实验器材重复了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二所示,根据上述实验规律,分析可得小明所用液体的密度值应为   千克/米3。
表二:ρ液=________千克/米3
实验序号 1 2 3 4 5
() 0.2 0.6 0.8 1.0 1.2
(帕) 98 294 392 490 539
(帕) 98 294 392 490 588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解答】解:A、B、C都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D、提塑料袋时,用厚纸片垫在提手处,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1)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2)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3)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2、【答案】C
【解析】【解答】A、奥斯特发现将通电导体放在小磁针上方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从而最早提出了电流的磁效应,A不符合题意;
B、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而牛顿通过实验、推理得出了惯性定律,B不符合题意;
C、托里拆利最先测量出了大气压强,C符合题意;
D、牛顿通过实验研究了光的色散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科学家及其物理贡献的理解和掌握,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辨析.
3、【答案】A
【解析】【分析】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所在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重力大于自身浮力时物体下沉,物体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上浮.
【解答】石蜡块飘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当向水中倒入盐水时,液体密度增大,因此石蜡受到的浮力增大,则瞬间浮力大于重力,因此石蜡要上浮一些,直到石蜡的浮力等于重力.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会根据物体的沉浮条件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4、【答案】B
【解析】【解答】体积相同的实心木球和铁球放入水中,静止后,
木球漂浮,铁球下沉,所以我们可以得出铁球排开水的体积大,
由阿基米德原理得,铁球受到的浮力大.
故选 B.
【分析】本题目是比较浮力的大小,首先要判断物体所处的状态,木球和铁球放入水中时,木球会漂浮,铁球会沉入水底.由于液体密度相同,那么就从排开液体的体积着手,来比较物体浮力的大小,答案便显而易见了.
5、【答案】C
【解析】【解答】解:容器内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液体,由图知,V1<V2,根据ρ= 可知,ρ1>ρ2;
由p=ρ液gh可知,p1>p2;
容器质量相同,内装液体的质量相同,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又容器材料相同,所以容器与桌面间的摩擦力相等,又在水平方向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与摩擦力平衡,则F1=F2.
由上分析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分析】(1)根据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判断出液体的密度关系,由p=ρ液gh判断容器底受到压强的大小;(2)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判断出摩擦力的关系,由二力平衡条件判断拉力的大小.
6、【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塑料袋和鱼缸中的水均为淡水,且轻薄塑料袋的重力可忽略不计。由图知,热带鱼悬浮在袋内的水中,则热带鱼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将塑料袋浸入水中,袋内外水的密度相同,只有当袋中水和鱼的总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V排时,袋内水和热带鱼的总重力才等于受到的浮力,才能处于静止状态,即此时内外液面应相平。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分析】首先根据浮沉条件分析熟料袋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和G=ρgV分析里面水的体积和塑料袋排开水的体积大小,最终确定塑料袋内外水面的高度大小即可。
7、【答案】A
【解析】【解答】AB.物体在甲液体中漂浮,由“二力平衡”可知,物体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
物体在乙液体中沉底,受到重力、支持力、浮力三个力的作用,其所受浮力为
由上式可知
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D.物体在甲液体中漂浮、在乙液体中沉底,可得甲乙两液体的密度关系
但容器底所受压强大小不仅仅和液体密度有关,还和液体深度有关,由图片可知
所以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 无法判断哪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漂浮的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沉底的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浮力小于重力,根据液体密度和液体的深度,可以分析液体压强的大小。
8、【答案】D
【解析】【解答】透明软管的两端开口,底部连通正符合连通器的特点,所以工人师傅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点在同一等高线上的相同高度,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连通器的特点是在液体不流动时液面总保持相平。
9、【答案】A
【解析】【解答】(1)由题中图可知,甲乙容器中的A、B所处液体的深度hA>hB,而由题干可知:A、B两点压强相等,即pA=pB,由p=ρgh可知两种液体密度关系:ρA<ρB;
(2)设A、B距离杯底的高度为h,则烧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p底甲=pA+ρAgh,p底乙=pB+ρBgh,由题干可知pA=pB,又由ρA<ρB,所以pA+ρAgh<pB+ρBgh,
所以烧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底甲<p底乙,因为烧杯是直壁容器,烧杯底受到压力等于容器内的液体的重力,所以烧杯底部收到的压强;所以甲图中烧杯收到的压强为:,乙图中烧杯受到的压强为:,p底甲<p底乙,可得:,则两烧杯内液体重G甲<G乙;
(3)因为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为:F=G杯+G液,所以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为:F甲=G杯+G甲,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为:F乙=G杯+G乙,由G甲<G乙,可得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因为受力面积相同,由压强公式可得: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液体压强公式p=ρgh、压强定义式的应用,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公式的灵活应用和适用的条件,柱体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也是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答】解:(1)在铁块浸没水中之前,V排变大,因为F浮=ρ水V排g,所以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
在铁块浸没水中之后,V排不变,因为F浮=ρ水V排g,所以铁块受到的浮力不变;可见铁块受到的浮力是先变大、后不变;(2)∵F支=G﹣F浮,F浮先变大、后不变;
∴F支先变小、后不变;
图C说明容器底对铁块的支持力F随时间的增大,先变小、后不变,所以图C符合支持力的变化规律,
故选C.
【分析】(1)在加水的过程中,在铁块浸没水中之前,排开水的体积变大,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受到的浮力增大;在铁块浸没水中之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受到的浮力不变,可见铁块受到的浮力是先变大、后不变;(2)容器底对铁块的支持力等于铁块的重力减去浮力,铁块重力不变,据此分析容器底对铁块的支持力的变化情况.
二、填空题
1、【答案】4
【解析】【解答】解:
把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排开的水重:
G排=4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受到的水的浮力:F浮=G排=4N.
故答案为:4.
【分析】已知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的重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物体受到的浮力.
2、【答案】减小;沸点
【解析】【解答】解:大气压的大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故答案为:减小;沸点.
【分析】大气压强与高度有关,高度越高,气压越小;
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3、【答案】F1
【解析】【解答】鸡蛋悬浮在液体中,此时鸡蛋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不同,这个压力差就是鸡蛋所受浮力,因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所以F1正确,F2错误。
故答案为:F1。
【分析】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4、【答案】7×108;7×103
【解析】【解答】该航母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因为航母漂浮在水面上,则F浮=G
直升机飞离该航母后,则F浮′=G′
由于直升机飞离该航母后,直升机的重力G直=G G′
则 F浮=F浮 F浮′=G G′=G直
根据F浮=ρ海水gV排和G=mg可得,直升机的质量m直=
【分析】阿基米德原理给出了一种求解物体浮力大小的方法,F浮=ρ液gV排,ρ液是液体的密度,V排使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时,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结合浮力的变化分析直升机重力的变化。
5、【答案】不变;不变;变大
【解析】【解答】解:轮船从海里驶入长江,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即处于平衡状态,轮船重力不变,则浮力大小不变,
由F浮=G排可知,排开水的重力不变;
但由于液体密度变小,则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排开液体体积变大,因此轮船将下沉一些。
故答案为:不变;不变;变大。
【分析】轮船始终漂浮在液体中时,F浮=G,再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可知 排开水的重力及体积 的变化情况.
三、计算题
1、【答案】(1)解: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a
答:水对容器底的压强800Pa;
(2)解:容器底面积
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
答:容器底受到的水压力16N;
(3)解:若往容器中再注入水后压力的增加量
注入水的重力G= F=10N
注入水的质量
注入水的体积
答:水的体积 。
【解析】【分析】(1)(2)求解液体内部的压强,利用公式p=ρgh,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h是深度;已知压强的大小,结合压强的变形公式F=pS求解压力;
(3)结合物体的重力和g,相除求解物体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解物体的密度即可。
2、【答案】(1)解: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G总=G车+G人= + =1.5×104N
家用小轿车有四个轮子,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 3.75×105Pa
答: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75×105Pa;
(2)解:小轿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f=0.3 G总=0.3×1.5×104N=4500N
小轿车在水平方向受到牵引力和摩擦力,合力为350N,则牵引力为F牵=F合+f=350N+4500N=4850N
答:当小轿车在水平方向受到合力为350N时,小轿车受到的牵引力为4850N。
【解析】【分析】(1)结合物体的质量,利用公式G=mg求解物体的重力;处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结合压强的定义式p=F/S求解物体产生的压强,其中F是压力,S是受力面积;
(2)结合汽车受到的阻力与重力的关系求解阻力,牵引力为合力与阻力之和。
3、【答案】(1)解:这辆货车对路面的压强是
因此超过行业标准。
答:这辆货车对路面的压强是1.1×106Pa,超过了行业标准;
(2)解:如果要求该车运行时不超过规定的行业标准,则压强最大为7×105Pa,则这辆货车对地面的压力为
水平路面上,压力等于重力,因此砂石的重力为
最多装载砂石质量为
这辆货车最多装18吨砂石。
答:这辆货车最多装18吨砂石。
【解析】【分析】(1)处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结合压强的定义式p=F/S求解物体产生的压强,其中F是压力,S是受力面积;
(2)已知砂石受到的重力,利用重力公式G=mg求解质量即可。
4、【答案】解:小球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V排=V=2×10﹣3m3,
浸没时小球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V排g=1.0×103kg/m3×2×10﹣3m3×9.8N/kg=19.6N;
因为F浮>G,
所以,小球会上浮,小球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
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
F浮′=G=5N.
答:小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5N
【解析】【分析】小球全部浸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小球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公式F浮=ρV排g求出浮力;再根据浮力和自身重力关系确定小球的状态,最后求出小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5、【答案】解:(1)∵宇航员漂浮,
∴F浮=G总=m人g+m物g=(75kg+25kg)×10N/kg=1000N,
(2)p=ρgh=1×103kg/m3×10N/kg×2m=2×104Pa,
(3)脱去宇航服解除配重后,人的体积:
V人===7.14×10﹣2m3,
此时人所受浮力:
F'浮=ρ水V人g=1×103kg/m3×10N/kg×7.14×10﹣2m3=714N,
人站在池底,对池底的压力:
F=G人﹣F浮=750N﹣714N=36N,
人双脚站在池底,对池底的压强:
p===900Pa.
答:(1)宇航员在浮力水槽中训练时所受的浮力为1000N;
(2)宇航员在水面以下2m深时受到水的压强为2×104Pa;
(3)宇航员对池底的压强为900Pa.
【解析】【解答】解:(1)∵宇航员漂浮,
∴F浮=G总=m人g+m物g=(75kg+25kg)×10N/kg=1000N,
(2)p=ρgh=1×103kg/m3×10N/kg×2m=2×104Pa,
(3)脱去宇航服解除配重后,人的体积:
V人===7.14×10﹣2m3,
此时人所受浮力:
F'浮=ρ水V人g=1×103kg/m3×10N/kg×7.14×10﹣2m3=714N,
人站在池底,对池底的压力:
F=G人﹣F浮=750N﹣714N=36N,
人双脚站在池底,对池底的压强:
p===900Pa.
答:(1)宇航员在浮力水槽中训练时所受的浮力为1000N;
(2)宇航员在水面以下2m深时受到水的压强为2×104Pa;
(3)宇航员对池底的压强为900Pa.
【分析】(1)知道人和配重的质量,利用重力公式求总重,因为宇航员漂浮,利用物体的漂浮条求宇航员受到的浮力;
(2)知道宇航员所处的深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宇航员受到水的压强;
(3)利用密度公式求人体的体积(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宇航员受到水的浮力,从而求出宇航员对池底的压力,再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求宇航员对池底的压强.
四、实验探究
1、【答案】(1)下端;可以用小钢珠作为配重
(2)越长;不变
(3)C
(4)用更细的吸管
【解析】【解答】(1)为了让饮料吸管能竖直的漂浮在液体中,吸管下端塞入一些铜丝作为配重,这样做目的是让密度计竖直漂浮在液体中;若将它放入液体中后不能竖直漂浮,则可以用小钢珠作为配重;
(2)密度计是漂浮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本身的重力,保持不变,如果液体的密度越大,则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小,即越往上浮,则露出液面部分的长度越长;所以密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下值越大;
(3)因为密度计的刻度由上至下数值逐渐增大;故C正确;
(4)因为△V=Sh,所以使h变大,应减小S即可,具体做法是:用更细的吸管.
故答案为:(1)下端;可以用小钢珠作为配重;(2)越长;不变;(3)C;(4)用更细的吸管.
【分析】(1)因为密度计是一根两端封闭即空心的,所以能使密度计浮在液体表面,为了使它保持竖直的漂浮,就在管的底部封存少许铅粒;
(2)密度计的质量一定,在液体中受力平衡,受到的浮力总是等于重力,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浸入液体部分也越小,据此分析回答;
(3)根据密度计的刻度由上至下数值逐渐增大分析;
(4)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使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如0.9、1.0)之间的距离大一些,因为△V=sh,所以可知减小S,即可使h变大,据此设计即可.
2、【答案】(1)4、5;
(2)与成正比
(3)当时,等于
(4)
【解析】【解答】(1)根据表格一中的数据可知,在1、2、3、4实验中,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随着球的密度变大,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也变大;由4、5实验可知,当球的密度大于或等于水的密度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不变,所以可以得出时,与无关。
(2)由表格一中数据可知,在实验中,随着球的密度变大,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量变大,且变化的倍数相同为490,可以得出浸入水中的小球,与成正比。
(3)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1(或2或3或4)知,球的密度都小于水或等于的密度,随着球的密度增大,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和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量都变大,且都相同,所以可以得出:浸入水中体积相同的小球,当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等于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量。
(4)由第一次实验知时,与无关,即小球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增大,不变,在时,与成正比,由表格二知,液体的密度大于时,有
说明液体的密度小于,所以液体的密度为
【分析】(1)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在4、5、6实验中,随着球的密度变大,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p水也变大;由5实验可知,当球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p水不变,从而得出结论。
(2)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在1、2、3、4、5、6实验中,随着球的密度变大,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p水也变大,且变化的倍数相同,得出△p容与ρ球的关系。
(3)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1-4中相同量和不同量算出△p水与△p容的大小关系,得出结论。
(4)根据上面结论分析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