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训练题
选择题
1.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说明了 ( )
A.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
B.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战争一触即发
C.战争将会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D.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2.下列史实不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的是:( )
A.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 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 中国爆发五四运动
D.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3.1921年起,列宁对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发生了重大改变。列宁指出共产主义与商业并非“风马牛不相及”。基于这样的认识,列宁( )
A.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C.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
4. 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哈谢克在小说《好兵帅克》中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厮杀的场面。下列战役中,为该小说描述“疯狂厮杀的场面”提供了素材的是 ( )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诺曼底战役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5.下表有关一战的统计数据说明,一战( )
持续时间 卷入人口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4年多 15亿 3000多万 3300多亿美元
壮大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 B. 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
C. 阻碍了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 D. 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6.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材料中所说的“战后和平制度”( )
A.具有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B.确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
C.导致了席卷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D.解决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7.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指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为长;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
A.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的国家行列
B.使苏俄退出协约国,宣告“一战”结束
C.使俄国走上实现现代化独特道路
D.结束封建统治,传播民主共和思想
8.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军舰上(图左)的大炮发出了震撼世界的怒吼,起义部队潮涌般冲进反动政府最后的堡垒(图右),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这件事发生于( )
法国 B. 俄国 C. 英国 D. 美国
9.“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效仿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 )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B.促进了俄国迅速完成社会转型
C.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
D.打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10.1922 年 2 月的华盛顿,美国国务卿休斯难掩得意之色:“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休斯所说的条约是 ( )
A.《凡尔赛条约》
B.《四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五国公约》
11.下列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创建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B. 是帝国主义时代第一次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
C. 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D. 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2.1919年6月,某报纸发文说:“600万人躺在坟墓中,3个老人坐在巴黎瓜分地球。”这次“瓜分地球”的结果,导致( )
A.一战后日本的实力被严重削弱
B.形成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C.加剧多方矛盾,埋下战争隐患
D.确立了新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3.观察下面的图,其中1921年—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奴制改革的进行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4.在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的两次国际会议进行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
A. 都为新的世界格局奠定基础 B. 都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C. 美国都是最大的受益国 D. 都主张严惩德国和日本
15.1918年,面对国内外敌人的勾结,苏俄红军唱着“一起去参军,勇敢地去作战,为苏维埃政权……”纷纷奔向杀敌战场。红军战士积极参战是为了( )
A.反抗临时政府镇压 B.捍卫十月革命成果
C.抵御普奥联军进攻 D.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16.工业化的标志,就是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从农业到工业的转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表明,从1928年到1940年的12年里,苏联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数量,在其他国家需要30—50年。与苏联劳动力快速转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
A.废除封建农奴制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推行新经济政策
D.先后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二、非选择题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年—1914 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别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殖民地人口(万人)
英国 14 3 350 39 350
俄国 2.6 1740 3 320
法国 6 1 060 5 550
德国 16 290 1 230
美国 38 30 970
材料二 “一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枪管里插入鲜花,运兵车上写着“圣诞节回家”……
材料三 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凡尔登战役双方死伤近一百万人。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
材料四
炮火把战壕轰得土崩瓦解时,他卧倒在地,冒着汗,做着祈祷:“耶稣基督啊,救我出去吧。请求基督行行好吧。只要您救我一命,您说什么我都干。我相信您,我要告诉世上每一个人,您是唯一至关重要的。请求亲爱的耶稣行行好吧!”
(1)由材料一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对比材料二、材料四,人们对战争的态度有何不同 请用材料三的史实概括影响人们态度转变的因素。
(3)当今世界仍不太平,从科索沃到伊拉克,再到叙利亚……可谓是炮声隆隆,硝烟弥漫。以古鉴今,“一战”给我们今天留下了什么启示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9年l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战后“和平会议”,这是一次无视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要求,遭到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国的拒绝。会议无理决定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
——摘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第一次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赢得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国际上的尊重。新中国外交走过了一条催人奋进的光彩之路……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1972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新中国的对外关系是在独立自主前提下新型外交的历史,是不断向上发展且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是一部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历史,是一部反对霸权主义,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历史。
——摘编自《筑梦中国》
材料三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胜利,毛泽东主席曾有过一个精辟的概括:“是非洲朋友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它充分表明,只要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就可以形成强大的力量,就可以战胜任何邪恶势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中的力量,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成为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自历史九年级上教师用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此次会议中国外交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中国外交历史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1例我国第二次建交高峰时期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内在联系。
答案
1-5BABAC 6-10ACBCC 11-16DCDABD
17、(1)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答出原因的具体表现亦可)
(2)不同:材料二:满怀信心、积极支持等。(答出其中一点态度即可)材料四:绝望、恐惧、厌恶、逃避等。(答出其中一点态度即可)因素:“一战”持久而残酷;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
(3)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我们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世界各国要加强合作交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18、1)英法美等国操纵会议,无视中国权益;中国自身国力弱小。
(2)变化:由屈辱外交变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中美建交。
(3)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了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与帮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