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19 07:1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的差异
2、在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图中,准确填注四大区域的名称和四大区域地理分界线上的地理要素名称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景观图,直接感受重要地理界线两侧和四大区域的差异
2、抓住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自然和人文之间的相互联系,理解四大区域的区域特征,并能通过比较区域之间的明显差异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关心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各地区的差异
2、关注家乡所在地区的区域特征,找出与邻地区的差异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难点:掌握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差异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启发引导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地理图册、导学案、四大地理区域教具
【课时安排】
共1课时
【教学思路】
播放《彩色中国》引入我国区域差异,并从前面知识知道我国南北差异明显,从而进入南北界限:秦岭—淮河线,介绍秦岭、淮河的概况及地理意义,知道我国辽阔的疆域上主要有绿色、黄色、金色和白色引入四大地理区域,利用各种图的比较,从而知道四大地理区域间界限及主导因素,并进一步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差异。
【教学过程】
播放视频《彩色中国》(提问:同学们你们从这个视频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略)
导入: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多样的地域文化造就了我们美丽的中国,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近《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本堂课我们主要采取小组形式完成,共分成四个小组,看看哪个小组最终获胜,获胜小组最终会获得一份神秘的礼物哦)
新课: 我们在以前就提到过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秦岭—淮河线,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这一条线,了解此线南北有哪些差异。
(展示课件)秦岭淮河线及相关问题
指导学生看48页图A,描出秦岭—淮河线,并完成相关问题(学生阅读课本P48-49,做导学案)
1.秦岭的概况(结合P48《秦岭-淮河线》图)
(1)秦岭的走向大致是__东西__走向;
(2)秦岭北侧是_黄土高原(地形地区) ;南侧是_四川盆地(地形地区)。
教师讲评:略
过度: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界限,特别是秦岭南北差异明显,对我国有什么贡献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下面这个视频吧
播放短视频——(学生了解了秦岭贡献主要表现在气候上,使得秦岭南北气温和降水不同)
小结:冬季,秦岭挡住了北方频频南下的冷空气,秦岭以北气候干旱寒冷,秦岭以南则温暖湿润;秦岭以北气候干旱,黄尘飞扬,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是其典型的景观。秦岭以南降雨丰沛,降水量大于800mm,形成一派江南景象。
过度:我们已经了解了秦岭概况,下面我们再一起看看淮河
引导学生看48页图A, 并完成相关问题(学生阅读课本P48-49,做导学案)
2.淮河概况(结合P48《秦岭-淮河线》图)
(1)淮河发源于_桐柏山_, 流向大致是_自西向东流_,最终注入_黄海__;
(2)淮河北侧是__华北平原(地形地区);南侧是__长江中下游平原__(地形地区)。
过度: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界限,南北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秦岭—淮河线南北差异并完成导学案3
播放短视频—(学生边看视频并完成导学案然后小组进行知识抢答)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一月平均气温 <0 ℃ >0 ℃
河流封冻情况 封冻 不封冻
年降水量 <800毫米 >800毫米
植被类型 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耕地类型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和玉米 水稻
作物熟制 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一年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主要经济林木 苹果、柿、枣等 柑橘、茶叶、油桐等
主要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水路
教师总结并展示答案
承转:我国地域辽阔,有着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知道我国辽阔的疆域上主要有绿色、黄色、金色和白色,这些颜色分别对应我国哪些区域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引导学生阅读P50-5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的依据及分布,并完成导学案二
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根据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特征的差异,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①_西北地区、 ②__青藏地区__ 、
③_北方地区、 ④__南方地区___。
2、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及其主导因素
(1)界线A与__一、二级阶梯_的分界线相吻合,即以__昆仑山_山脉、 _祁连山_山脉和__横断山脉_山脉为界,所以确定A线的主导因素是 地形和地势_。
(2)界线B与__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东段相接近,所以确定B线的主导因素是夏季风。
(3)界线C与秦岭—淮河_一线一致,与_0 ℃_等温线、_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接近。所以确定C线的主导因素是 气候__。
教师讲评:展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和《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三幅图对比,说出我国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及主导因素
展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国年1月平均气温分布》和《中国年降水量分布》,三幅图对比,说出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及主导因素
展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国年阶梯分布》和《中国地势示意图》,三幅图对比,说出我国青藏地区界线及主导因素
过度:由于受到季风、气候和地形地势等的影响,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呈现出不一样的自然景观,四大地理区域各有什么样的自然差异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P52表格(以我们刚分四个小组,第1小组代表北方地区,第2各组代表南方地区,第3小组代表西北地区,第4小组分别代表青藏地区,分发各小组所代表地区的教具,小组合作把四大地理区域各自然要素写在各自教具上,完成之后请代表上台展示出来)
分布范围 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线以北 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线以南 非季风区 青藏高原
地形 多为平原和高原 多为丘陵和山地 多为高原和盆地 多为高原和山地
气候 温度带 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少) 亚热带和热带 暖温带、中温带 高寒气候
降水量 >400毫米 >800毫米 <400毫米
干湿
状况 半湿润和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植被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常绿林 草原、荒漠 高寒植被
展示不同地理区域景观图,各小组对应各自地理区域自然特征,然后观看景观图,对应是自己区域的一起举手。
课堂总结:通过本节学习我们了解了秦岭|—淮河线的概况及地理意义(南北差异),知道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知道他们的划分界限及主导因素,还了解了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差异。
作业布置:略
板书设计:
6.1我国区域出差异
秦岭—淮河线
1、秦岭、淮河的概况及位置
2、秦岭—淮河线地理意义|(南北差异)
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依据
四大地理区域范围
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差异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