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1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部编版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助读资料我先看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1948年5月25日) ,男, 汉族, 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48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中他敌人碉堡被炸毁,以自己 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董存瑞
1948年5月,为了配合即将开始的辽沈战役,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1纵队奉命攻打河北隆化,以打通前往东北的通道。5月25日下午3点30分 ,攻打隆化的第一次总攻开始,六连战士向隆化中学发起冲锋时, 突然遭到一座桥型碉堡的疯狂扫射。眼见战友们不断在枪声中倒下, 19岁的董存瑞挺身而出,冲向碉堡。
时代背景
读了上面的资料,你对董存瑞有了了解,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感人的故事——《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第一步: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做批注。
2.听老师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的不准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同桌听。
顺义 战 扑
嗒
郅
壕
地
凹
匍 匐
第二步:学字词
dā
zhì
háo
chī
pú
1.读字词
哧
fú
áo
国庆点灯
郅
嗒qiu
壕
匍
匐
凹
一、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嗒嗒嗒(dā dá) 郅顺义(zhì dào)
战壕(háo hǎo) 匍匐(bǔ pú)
凹地(áo wā)
√
√
√
√
2.选读音
√
仰着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接二连三】
【惊天动地】
【昂首挺胸】
【震撼】
【暗堡】
形容声音特别响亮。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一个接着一个,接连不断。
隐蔽的碉堡。
震动;摇撼。
3.解词语
第三步:知内容
再读课文,填一填。
在解放隆华的战斗中,冲锋的道路被( )给( )了。董存瑞为了部队打开前进的道路不惜( )用身体支起了炸药包( )敌人的暗堡。董存瑞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了。
牺牲自己的生命
敌人的暗堡
炸毁了
封锁
第四步:查资料
查资料,填一填
( )(1929年10月15日~1948年5月25日) ,男, 汉族, 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48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打( )的战斗中他敌人碉堡被炸毁,以( )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牺牲时年仅( )岁。
董存瑞
隆化城
19
自己的生命
第五步:提问题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书上做上记号,上课时要想办法解决。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1948年5月25日) ,男, 汉族, 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48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中他敌人碉堡被炸毁,以自己 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董存瑞
1948年5月,为了配合即将开始的辽沈战役,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1纵队奉命攻打河北隆化,以打通前往东北的通道。5月25日下午3点30分 ,攻打隆化的第一次总攻开始,六连战士向隆化中学发起冲锋时, 突然遭到一座桥型碉堡的疯狂扫射。眼见战友们不断在枪声中倒下, 19岁的董存瑞挺身而出,冲向碉堡。
时代背景
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圈画生字,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给课文标明自然段序号。
3.想一想,课文讲了关于邱少云的怎样感人的故事?
顺义 战 扑
嗒
郅
壕
地
凹
匍 匐
dā
zhì
háo
chī
pú
哧
fú
áo
我会读
一、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嗒嗒嗒(dā dá) 郅顺义(zhì dào)
战壕(háo hǎo) 匍匐(bǔ pú)
凹地(áo wā)
√
√
√
√
√
易错音
郅
识字飘云
嗒
壕
匍
匐
凹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写的是在解放隆化城的战斗中,部队前进的道路被敌人设在一条旱河的桥上的暗堡给封锁住了。为了给冲锋部队打开前进的道路,董存瑞舍身炸掉了敌人的暗堡,大部队解放了隆化城。
整体感知
学习本课前,搜集有关解放战争、辽沈战役的资料,了解故事背景。通读课文,了解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壮烈牺牲的经过。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人物的神态和言行的语句崇高品质。学习比喻的修辞方法。
学法导读
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
①董存瑞为什么要炸暗堡?
②敌人是怎样封锁前进的道路的?
①因为暗堡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封锁”就是用强制力量使与外界隔绝。
②敌人在桥的两侧筑了墙,顶上加了盖构成一座暗堡,从这座暗堡里向外喷吐着火舌把冲锋的部队压在一个小土坡下面,抬不起头来。
思考:此时我军应该怎么办?
应该炸掉暗堡。
自读课文第2——7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文中描写董存瑞神态、言行的句子。
神态:①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
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言行:①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
②董存瑞抱起炸药包,郅顺义背起两兜手榴弹,同时跃出战壕,冲了上去。他们互相配合,郅顺义扔一阵手榴弹,董存瑞就向前跃进几步;郅顺义再扔一阵,董存瑞再跃进几步。
③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了好几米。
④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⑤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和同学交流这些描写神态和言行的语句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①“跑”“坚决”“我去炸掉它”表现了董存瑞在危险面前毫不退缩,不怕牺牲的精神。
②“跃出”“冲”“跃进”说明在战友的掩护下,董存瑞快速接近敌人的暗堡,表现了他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品质。
③“忽左忽右”“匍匐前进”“向前滚了好几米”表明董存瑞不断改变前进的方式,避开敌人的射击,表现了他的机智、勇敢。
④“昂首挺胸”“站”“托”“顶住”“猛地一拉”生动再现了董存瑞炸暗堡的过程,说明他不怕牺牲,毫不犹豫,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⑤“挺立”“坚毅的光芒”表现了董存瑞不怕牺牲的光辉形象。
默读课文,说说董存瑞是一个怎样的战士。
他是一个勇敢顽强、不怕牺牲、热爱祖国的战士。
课堂小结:为了炸掉敌人的暗堡,打通进攻敌军司令部的道路,董存瑞毫不犹豫用手托起炸药包,炸掉了敌人的暗堡。我们要学习董存瑞不怕牺牲,热爱祖国的革命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通过叙述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事,表现了董存瑞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热爱祖国的革命精神。
主题感悟
含有数字的四字词语:
接二连三 说一不二 三心二意
含有一对反义词的四字词语:
惊天动地 顶天立地 三长两短 东张西望
词语积累
比喻句
1. 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
2. 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
3.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课内美句积累
描写不怕牺牲的名言:
1.敌人只能砍下我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的信仰。——方志敏
2.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美句拓展积累
杨靖宇英勇作战的故事
1936年初,日军为了彻底消灭活动在抚顺地区的抗日联军,调集了一个师团的兵力,在汉奸邵本良一群土匪的配合下,开始大举向抚顺地区进攻。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杨靖宇采取牵“牛鼻子”的办法,迂回作战。为粉碎敌人这次“大讨伐”的阴谋,杨靖宇带领军部和一师部分指战员担当了牵“牛鼻子”的任务。他们从清原向新宾方向转移,再从新宾向桓仁转移,然后再回到清原。经过几次的长途急行军,拖得敌人筋疲力尽,失去了刚开始时的嚣张气焰。
美文拓展阅读
杨靖宇部队分成几个小分队,分散敌人的兵力,然后采取麻雀战术,用各个击破的办法歼灭了许多敌人。一日,杨靖宇率领的小分队走到新宾的大琵琶岭时,被敌人发现,杨靖宇集中火力歼灭了60多名伪军。一天,杨靖宇他们在鸡房子岭吃饭,邵本良得知后,派200名骑兵追来,杨靖宇便让战士们用轻机枪扫射,敌人丢下50多具尸体狼狈逃窜。气急败坏的敌人吃了几次败仗之后,便集中兵力,在三木指挥下,想找机会与杨靖宇决战。杨靖宇看透了敌人的阴谋,便将计就计,让战士们一路上丢弃一些没有用的东西,制造逃跑的迹象,敌人信以为真,派邵本良余部紧追不舍。而我军在杨靖宇的率领下,风雨不误,日夜兼 程,长
途跋涉千余里,迂回到凤城县的梨树甸子。杨靖宇布置好埋伏圈,待邵本良残部完全进入伏击圈内后,一声令下,全体指战员一齐开火。经4个多小时的激战,歼灭了几乎所有的残敌。邵本良仅带着7名土匪逃掉。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粉碎了敌人的这次“大讨伐”。
杨靖宇痛击邵本良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抚顺地区人民的抗日决心和战士们的斗志。
思考:
从这篇短文中你能够体会到杨靖宇激将军怎样的品质?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