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栏目导航新课导入课前导学课堂探究素能测评科海泛舟谢谢欣赏
点击进入课后限时训练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1课时 乙 醇
(时间:30分钟)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
题号(难易度)
乙醇的氧化反应
1(易),3(易),7(易),10(易)
羟基结构
2(易)
乙醇结构与性质
5(易),6(易)
综合题
4(易),8(易),9(中),11(易),12(中)
双基检测
1.下列各物质完全燃烧,产物除二氧化碳和水外,还生成其他物质的是( C )
A.甲烷 B.丁烯 C.氯乙烯 D.乙醇
解析:甲烷、丁烯都属于烃,乙醇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完全燃烧后产物只有CO2和H2O,而氯乙烯分子中还含有氯元素,故一定还有含氯元素新物质生成。
2.下列关于羟基和氢氧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羟基比氢氧根少一个电子
B.两者的组成元素相同
C.羟基不带电,氢氧根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D.羟基比氢氧根性质稳定
解析:OH-的电子式为,—OH的电子式为 (存在单电子),故A、B、C选项说法正确;由于—OH中氧原子不是8电子的稳定结构,而OH-中氧原子是8电子稳定结构,故羟基不如氢氧根稳定,D说法不正确。
3.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B )
A.CH4+Cl2CH3Cl+HCl
B.CH2CH2+HClCH3CH2Cl
C.2CH3CH2OH+O22CH3CHO+2H2O
D.+Br2+HBr
解析:A、D两个反应都是取代反应,C中,是乙醇的催化氧化,属于氧化反应。
4.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B )
A.乙烷 B.苯 C.乙烯 D.乙醇
解析: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错误,乙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5.下列有关乙醇的性质及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可用分液的方法除去乙醇中含有的少量水
B.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俗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
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于水,所以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
D.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利用了酒精的沸点低和还原性两重性质
解析:乙醇与水互溶,除去乙醇中的水应加生石灰后蒸馏,A错误;乙醇易挥发,具有特殊的香味,B正确;乙醇与水以任意比互溶,C正确;呼气酒精检测,说明乙醇沸点低,易挥发,还原性是指将Cr2还原为Cr3+而变色。
6.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乙醇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少量的H+,所以乙醇是电解质
B.乙醇结构中有—OH,所以乙醇显碱性
C.乙醇分子中只有烃基上的氢原子可被钠置换出来
D.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溶解许多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人们用白酒浸泡中药制成药酒就是利用了这一性质
解析:A中,乙醇几乎不电离,属于非电解质。B中,羟基(—OH)不是氢氧根(OH-),溶液显碱性是OH-的作用。C中,金属钠与乙醇的反应中,是Na置换羟基中的氢。
7.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最终铜片质量增加的是( C )
A.硝酸 B.无水乙醇
C.石灰水 D.盐酸
解析:铜片灼热后生成氧化铜2Cu+O22CuO,质量增加;硝酸、盐酸能使氧化铜溶解,铜片的质量减少;乙醇可实现氧化铜到铜的转变:C2H5OH+CuOCH3CHO+Cu+H2O,铜片的质量不变;石灰水不与氧化铜反应,铜片质量增加。
8.结合乙烯和乙醇的结构与性质,推测丙烯醇
(CH2CH—CH2OH)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D )
A.加成反应
B.氧化反应
C.与Na反应
D.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解析:丙烯醇分子中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含有醇羟基,能发生氧化反应,与钠反应,但不具有酸性,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9.在常压、100 ℃条件下,乙烯和乙醇的混合气体V L,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消耗相同状态下氧气3V L,则混合气体中乙烯和乙醇的体积比为( D )
A.1∶1 B.2∶1
C.1∶2 D.任意比
解析:因为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而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可变形为C2H4·H2O;又因C2H4+3O22CO2+2H2O,C2H6O+3O22CO2+3H2O,即无论乙烯和乙醇的混合气体中二者比例如何,耗氧量均不变(为3倍于混合气体体积)。
能力提升
10.如图所示,某同学做乙醇氧化实验时,将螺旋状铜丝先放到a点加热,然后再移到b点,发现铜丝在火焰的a、b两点时现象明显不同。请你写出a、b两点的实验现象,并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实验现象
解释
a
b
解析:a处为外焰,乙醇燃烧充分,火焰温度高,铜丝在该处与O2反应生成CuO。当将铜丝移至b处后,b处乙醇燃烧不充分,有较大浓度的乙醇蒸气,C2H5OH与高温的CuO反应,生成了乙醛、铜和水。
答案:
实验现象
解释
a
铜丝变黑色
外焰处乙醇充分燃烧,铜丝被氧化
b
铜丝又变为红色
焰心处乙醇未充分燃烧,CuO被还原,乙醇被氧化为乙醛
11.生活中的有机物种类丰富,在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应用广泛,其中乙醇是比较常见的有机物。
(1)乙醇是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的 。?
(2)工业上用乙烯与水反应可制得乙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类型是 。?
(3)下列属于乙醇的同系物的是 ,属于乙醇的同分异构体的是 (填编号)?
A. B.
C.乙醚(CH3CH2OCH2CH3) D.甲醇
E.CH3—O—CH3 F.HO—CH2CH2—OH
(4)乙醇能够发生氧化反应:
①46 g乙醇完全燃烧消耗 mol氧气。?
②乙醇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为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1)乙醇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2)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方程式为:
CH2CH2+H2OCH3CH2OH。
(3)同系物满足两个条件:结构相似,组成相差n个CH2原子团,故甲醇与乙醇互为同系物;同分异构体满足两个条件:分子式相同,不同的空间结构,故CH3—O—CH3与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
(4)①乙醇燃烧方程式:C2H5OH+3O22CO2+3H2O,故1 mol乙醇完全燃烧消耗3 mol O2,②乙醇催化氧化的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答案:(1)小
(2)CH2CH2+H2OCH3CH2OH 加成反应
(3)D E
(4)①3 ②2CH3CH2OH+O22CH3CHO+2H2O
12.为了测定乙醇的结构式是还是,利用乙醇和钠的反应,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在烧瓶中放入足量的钠,从分液漏斗中缓缓滴入一定量的乙醇,通过测量量筒中水的体积,就可知反应生成的氢气的体积。
(1)实验前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的实验操作是? 。?
(2)有人认为装置中有空气,所测的气体体积应扣除装置中空气的体积,才是氢气的体积,你认为 (填“正确”或“不正确”)。?
(3)如果实验开始前b导管内未充满水,则实验结果将 (填“偏大”或“偏小”)。?
(4)若测得有1.15 g C2H6O参加反应,把量筒c中的水的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为280 mL,试结合计算和讨论,判断下面(Ⅰ)和(Ⅱ)两式中,哪个正确 。
?
解析:该实验的关键是准确测量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根据产生气体的体积可以确定被置换的氢原子的个数。(3)中如果实验开始前b导管内未充满水,则会使排出水的体积减小,故实验结果偏小。(4)参加反应的乙醇的物质的量是0.025 mol,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012 5 mol,即1 mol乙醇分子中的6个氢原子所处的化学环境并不完全相同,有1个应不同于其他的氢原子,从而确定乙醇的结构为(Ⅱ)式。
答案:(1)连接好装置,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右侧导管插入水槽,微热烧瓶,右侧导管若有气泡冒出,冷却后形成一段水柱,且一段时间内水柱不变化,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不正确 (3)偏小 (4)(Ⅱ)
课件55张PPT。栏目导航新课导入课前导学课堂探究素能测评科海泛舟谢谢欣赏
点击进入课后限时训练第2课时 乙 酸
(时间:30分钟)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
题号(难易度)
乙酸的结构与性质
2(易),3(易),9(中)
酯化反应
1(易),4(易),6(易),10(中)
官能团与性质关系应用
5(易)
综合实验及操作
7(易),8(易),11(中),12(中)
双基检测
1.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C )
A.HOCH2—CHCH—COOH
B.CH3CH2COOH
C.己烷
D.甲醇(CH3OH)
解析:含有—OH、—COOH的有机物能发生酯化反应,己烷的分子结构中不含以上两种官能团,故不能发生酯化反应。
2.山西老陈醋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食醋中含有乙酸,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B.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是四元弱酸
C.乙酸中的乙醇可用直接加热蒸馏的方法除去
D.乙酸酸性较弱,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解析:乙酸中只有羧基中的氢原子才能电离,是一元弱酸,B项错;直接加热时乙酸与乙醇能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且乙酸也易挥发,应先与碱混合反应后蒸馏出乙醇,再加入硫酸蒸馏出乙酸,C项错;乙酸是弱酸,但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项错。
3.在3支试管中分别盛有:①1 mL乙酸乙酯和3 mL水
②1 mL溴苯和3 mL水 ③1 mL乙酸和3 mL水。下图中3支试管从左到右的排列顺序为( D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解析:几种液体的密度:ρ(溴苯)>ρ(水)>ρ(乙酸乙酯),溶解性:溴苯和乙酸乙酯不溶于水,而乙酸与水混溶,据此可得出答案。
4.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6O,二者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18O的物质有( C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解析:发生的酯化反应为
+
+O,含有 18O的物质有乙酸、乙酸乙酯和水。
5.(2012年辽宁省实验中学月考)美国营养师布鲁索拿麦当劳“快乐儿童餐”做了个实验,结果发现购买的汉堡和薯条在一年后仍不变质,于是他指责麦当劳食品防腐剂太多。丙酸钠是常用的防腐剂之一,该物质可以由丙酸与烧碱反应制得。下列有关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丙酸遇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
C.丙酸与乙酸互为同系物
D.丙酸存在多种羧酸类同分异构体
解析:丙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A正确;酯化反应都是取代反应,B正确;丙酸与乙酸是只相差一个CH2的羧酸,互为同系物,C正确;丙酸不存在羧酸类同分异构体,D错误。
6.(2011年新课标全国理综)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B )
①CH3CHCH2+Br2CH3CHBrCH2Br
②CH3CH2OHCH2CH2+H2O
③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④C6H6+HNO3C6H5NO2+H2O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反应①为加成反应;反应②为消去反应;反应③为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反应④为苯的硝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7.(2011年厦门模拟)“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化学学习和探究的活动。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是( B )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 ②鉴别食盐和纯碱 ③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 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A.①②③④ B.仅②③④
C.仅②④ D.仅①③
解析:因为乙酸具有酸性,且酸性大于H2CO3,所以利用食醋(主要成分为CH3COOH)可以鉴别食盐和纯碱: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也可与CaCO3反应使鸡蛋壳和水垢溶解: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8.下列药品和装置合理且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 )
A
制备氢氧化亚铁
B
二氧化碳喷泉实验
C
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
D
实验室制氨气
解析:B中,C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不会形成喷泉。C中,导气管不能伸入液面以下,且吸收乙酸乙酯不能用NaOH溶液,应用饱和Na2CO3溶液。D中,制备NH3不能用NH4NO3,因NH4NO3受热易发生爆炸,应改为NH4Cl和Ca(OH)2固体。
9.乙酸分子的结构式为,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正确的是( B )
(1)乙酸的电离,是①键断裂
(2)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是②键断裂
(3)在红磷存在时,Br2与CH3COOH的反应:CH3COOH+Br2
CH2Br—COOH+HBr,是③键断裂
(4)乙酸变成乙酸酐的反应:2CH3COOH
+H2O,是①②键断裂
A.仅(1)、(2)、(3) B.(1)、(2)、(3)、(4)
C.仅(2)、(3)、(4) D.仅(1)、(3)、(4)
解析:乙酸电离出H+时,断裂①键;在酯化反应时酸脱羟基,断裂②键;与Br2的反应,Br取代了甲基上的氢,断裂③键;生成乙酸酐的反应,一分子断裂①键,另一分子断裂②键,所以B正确。
10.含有一个羟基的化合物A 10 g,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某酯11.85 g,并回收了未反应的A 1.3 g,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B )
A.98 B.116 C.158 D.278
解析:设化合物A为R—OH,相对分子质量为Mr,则A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R—OH+CH3COOHCH3COOR+H2O
Mr Mr+60-18
(10-1.3)g 11.85 g
则有:= 解得Mr=116。
能力提升
11.现有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混合物,如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试剂:a ,b 。?
(2)分离方法:① ,② ,③ 。?
(3)物质名称:A ,C ,E 。?
答案:(1)饱和Na2CO3溶液 稀H2SO4
(2)分液 蒸馏 蒸馏
(3)乙酸乙酯 乙酸钠 乙醇
12.已知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中需加入浓硫酸、乙酸和乙醇各2 mL,正确的加入顺序和操作是:?
。?
(2)反应结束后,稍振荡试管b,静置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
解析:(1)浓硫酸与水或乙醇混合时会剧烈放热,所以要先加入乙醇,再缓慢沿试管壁加入浓硫酸,再加入乙酸。(2)由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与乙酸反应消耗乙酸,溶解乙醇,因此在b试管中可以观察到: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的油状液体。
答案:(1)先加入乙醇,然后再边摇动试管边缓慢沿试管壁加入浓硫酸,冷却到室温后,再加入乙酸
(2)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的油状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