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一、选择题
1.《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这一“时代号角”的主旋律是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存 C.和平建国 D.抗日救亡
2.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在春季开始使用的新教材中,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中国的“十四年抗战”开始于
A.第一次国共合作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九·一八事变
3.“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为早日实现日本参谋本部的这一计划,日军发动了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自治运动 D.七七事变
4.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的关键,这里的“时局”主要是指( )
A.国共两党分裂对峙 B.日本全面侵华
C.国共合作抗日 D.国民党内部分裂
5.1941年2月,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代表身份来华的居里正式向蒋介石声明:“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华。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可能有任何进展。”这表明当时美国( )
A.以中国内部纠纷为由拒绝对华援助 B.反对国民党采取的反共政策
C.敦促国共两党放弃各自的政治主张 D.借助援助促成国共两党全力抗日
6.它是国民党内部实力派人物张学良、杨虎城因不满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政策,不愿再剿共,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情况下发生的。上述材料中的“它”是
A.天京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皖南事变”
7.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御外辱的胜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七七事变 D.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8.它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它既是从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也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这一系列转折,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拉开了中华民族解放和振兴的序幕。材料中的“它”是指( )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9.《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等歌曲谱写的时代最强音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土豪,分田地 C.抗日救亡 D.解放全中国
10.美国著名记者史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而告终,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的全国统一 B.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C.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事大权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1.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是( )
A.红军长征胜利 B.“一二·九运动”
C.七七事变爆发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2.国民党将领张学良在自己95岁生日时说:“回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我对1936年发动的事变无侮,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还会这样做。”他所说的“1936年发动的事变”是指( )
A.一二八事变 B.皖南事变 C.七七事变 D.西安事变
13.根据下列图片及文字材料判断该事件是
接着,日军相继占领东北三省。东北十几万人撤至山海关内……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A.天京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西安事变
14.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开始了局部抗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D.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15.90年前,日本挑起局部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这是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开端,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这”指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 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西安事变
二、综合题
16.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主心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重大事件时间轴(局部)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自参加共产国际后,对于共产国际的决议和共产国际代表的意见,往往照抄照搬。在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过程中,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因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在会议上遭遇批判,失去发号施令权。其直接结果是,中国共产党能够独立自主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
——摘编自《中国红军长征记》
材料三:抗战期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以伤亡3500多万人的代价,歼灭了日寇150余万,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中国战场还牵制了日军近80%的兵力,对日寇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军民歼灭日军52万余人。
——摘编自危兆盖《论抗战精神》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时间轴中1919年与1921年发生的两个事件分别是什么?在1928年这一情景发生的地方,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胜利的“出路”,这一条“出路”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战略转移”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请指出早期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国际的态度。这一态度在哪次会议后得到了改变?
(3)材料三中“十四年奋战”的起点是什么事件?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军民十四年抗战的两个主要特点。
(4)从下表中选择一个研究主题,与材料四的一则材料相对应,并说明选择材料的理由。(仿照示例完成,不得选用示例中的研究主题和材料)
研究主题1 研究主题2 研究主题3
长征的重要转折 长征的革命精神 长征的海外传播
示例:
研究主题:长征的重要转折 选择材料:③
理由:档案中遵义会议的决议内容和中央的相关文件,证实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中的重要转折点。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5年5月4日,某地学生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举行示威游行。
材料二:1935年12月9日,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并举行示威游行,反动军警镇压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
(1)请分别写出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名称?
(2)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在哪里?运动后期哪一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3)材料一历史事件促进了哪一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4)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5)从以上运动中的青年学生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精神?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侵略中国,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1934年上海电通影业公司拍摄了一部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风云儿女》。1935年春,由诗人田汉作词、音乐家聂耳作曲的《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问世。这首歌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成为一首不朽的民族赞歌。因此这一时代的主旋律是抗日救亡。D项正确。自强求富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的口号,排除A项;变法图存是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救国主张,排除B项;和平建国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的愿望,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了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张学良下令将20万东北军撤出东北,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敌手。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九一八事变,D项符合题意;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时间是1924年,A项不符合题意;七七事变的时间是1937年,B项不符合题意;西安事变的时间是1936年,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3.A
【详解】
根据“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征服满蒙,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A项正确;日本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与征服满蒙无关,排除B项;1935年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而日本早在1932年已经征服了满蒙,排除CD项。故选A项。
4.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民主革命,由此开始了国共的十年对峙,而1936年的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内战初步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A项正确;1937年,日本制造了七七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排除B项;国共合作抗日从1937年9月开始,排除C项;国民党的分裂出现在1927年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之后,但是之后宁汉合流,国民党的内部分裂就结束了,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信息“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华。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可能有任何进展”可知,美国援华的重要条件是“国共纠纷”的解决,联系1941年2月这一时代背景,由于美日矛盾的激化,美国准备援助中国抗日,以中国牵制日本。由此可见,美国援华的目的是抗日,而国共的纠纷不利于抗日的大局。因此美国的声明意在敦促蒋介石协调国共矛盾,全力合作抗日。故D项正确。
6.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发动“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B项正确;天京事变是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开的分裂,排除A项;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排除C项;“皖南事变”是国民党反动派1941年在皖南有预谋地围袭新四军的事件,排除D项。故选B项。
7.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A项正确;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七七事变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原则,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8.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第二次合作势在必行。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因此,材料中的“它”是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项正确;北伐战争的胜利,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与题干“从内战到抗战”不符,排除A项;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与题干“从内战到抗战”不符,排除B项;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是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开始,与题干“从内战到抗战”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9.C
【详解】
【点睛】
据所学可知,《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等歌曲谱写的时代最强音是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是《松花江上》其创作背景是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中国东三省,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驱赶“剿共”前线的东北军官兵,携老带子,布满西安街头,C项正确;A项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目标,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B项是国共对峙时期的土地革命目标,排除B项;D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任务,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1936年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同意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统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项符合题意;1928年张学良宣告东北易帜标志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的全国统一,排除A项讲;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事大权,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结果之一,但不是最重大的意义,排除C项;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D符合题意;红军长征胜利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排除A;“一二·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排除B;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排除C。故选D。
12.D
【详解】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6年,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伟大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党中央派出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最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D符合题意;一二八事变发生在1932年,A排除;皖南事变发生在1940年,B排除;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C排除。故选择D。
13.B
【详解】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军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依据图片中“沈阳”“日军相继占领东北三省”可知是九一八事变,B项正确;天京事变是1856年,天京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南京,排除A项;卢沟桥事变是在北京,排除C项;西安事变是1936年,地点是西安,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4.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表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A符合题意;七七事变后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排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C排除;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D排除。故选择A。
15.A
【详解】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是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开端,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A项正确;一·二八事变是在1932年,七七事变是在1937年,西安事变是在1936年,都不是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开端,排除BCD项。故选A项。
16.(1)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井冈山道路。
(2)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照抄照搬,言听计从;遵义会议。
(3)九一八事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特别大、牺牲巨大。
(4)研究主题:长征的革命精神;选择材料:④;
理由:回忆录《红军长征记》收录了100篇产证亲历者回忆录,再现了长征路上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精神,能让读者深切体会到长征的革命精神。
研究主题:长征的海外传播;选择材料:②;
理由:报刊《救国时报》是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巴黎创办,积极宣传长征信息,介绍长征情况,促进长征在海外传播。
(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在1928年这一情景发生的地方,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胜利的“出路”,即井冈山道路。
(2)
根据材料二“《中国红军长征记》”可得出,材料二中“战略转移”反映的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根据材料二“中国共产党自参加共产国际后,对于共产国际的决议和共产国际代表的意见,往往照抄照搬。”可得出,早期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国际的态度是照抄照搬,言听计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因此照抄照搬,言听计从的态度在遵义会议后得到了改变。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的起点是九一八事变。根据材料三“抗战期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以伤亡3500多万人的代价,歼灭了日寇150余万,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中国战场还牵制了日军近80%的兵力,对日寇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军民歼灭日军52万余人。”可得出,中国军民十四年抗战具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特别大和牺牲巨大的特点。
(4)
研究主题:长征的革命精神;选择材料:④;
理由:回忆录《红军长征记》收录了100篇产证亲历者回忆录,再现了长征路上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精神,能让读者深切体会到长征的革命精神。
研究主题:长征的海外传播;选择材料:②;
理由:报刊《救国时报》是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巴黎创办,积极宣传长征信息,介绍长征情况,促进长征在海外传播。
【点睛】
17.(1)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
(2)北京,工人阶级
(3)马克思主义思想
(4)爱国救亡运动
(5)关心国家命运;忧国忧民;具有反抗精神等(其它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1)
依据所学知识,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示威游行,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北洋军阀政府派出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再结合材料一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五四运动。依据所学知识,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并举行示威游行,反动军警镇压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这就是著名的“一二 九运动”,再结合材料二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一二 九运动。
(2)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示威游行,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遭到军警镇压,先后有800多名学生被捕,消息传出,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也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因此,五四运动爆发在北京。运动后期,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3)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五四运动之前,在中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人很少,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因此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4)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二 九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它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本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因此,一二 九运动的性质是爱国救亡运动。
(5)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结合学生在五四运动和一二 九运动中的表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答:关心国家命运;忧国忧民;具有反抗精神等。(其它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