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重点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能正确理解,恰当运用。
2、背诵12、14课有关章节。
3、搜集俗语。
4、说话练习,学会解释。
5、看图作文。重点指导如何扣住中心,展开联想。
教学过程:
一、字词。
1、强调易错的字:骤、搏、嫂、驮、衰。
2、注意多音字:
择菜、刁难、数九隆冬、剥皮、左邻右舍
3、默写和戏曲有关的成语:
4、默写课外积累的俗语。
二、课文:
1、姥姥是个 人。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意思是 。再写两句熟能生巧的俗语 。我国的民间艺术还有 。你会用 这些词来形容姥姥的剪纸。
背诵默写有关段落。
2、《牛郎织女》是个民间故事,你还知道 这样的故事。写牛郎织女的诗句
3、《安塞腰鼓》的特点是 ,黄土高原人们特点是 ,文中用了 的表现手法。各摘抄一句。默写本课。背诵默写有关段落。
三、说话练习:
学会解释。老师误会你抄别人的作业,你会怎么样解释。
四、作文:
看图作文。如何抓重点看图。注意细节。怎么样展开想像,扣住中心加题目。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四单元上册测试题
一、 听写句子。(8分)
二、读拼音,写词语(8分)
diāo nán shuǎnɡ kuài chèn shì xiōnɡ yǒnɡ
( )( )( )( )
ɡāo liánɡ mò shēnɡ hónɡ zǎo zhuān jià
( ) ( )( )( )
三、补充词语(8分)
有( )有( ) ( )正( )圆 惟( )惟( ) 动人( )( )
( )( )乐见 ( )( )登场 锣鼓( )( ) 惊( )动( )
四、填空(6分)
1、大家都知道东北三件宝:人参、貂皮、乌拉草。其实我们广东也有三件宝: 、 、 。(3分)
2、一个下雨的早晨。上学路上,一位小同学在街上不小心摔倒了,你上前扶他的时候把衣服弄脏了。回到学校,老师见到了批评你不爱干净,你怎么跟老师解释?(3分)
五、按原文填空(8分)
1、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
(2分)
2、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 搏击着,
搏击着, 搏击着,它 , ,
。(6分)
六、口语交际(6分)
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民间广为传诵,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小孩子的成长。我国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你还知道哪些,选一个你熟悉的用简短的话语介绍一下。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1分)
安塞腰鼓(选段)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之中,使人叹为观止。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1、这段话写了安塞腰鼓舞的四个特点:
(4分)
2、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的艺术表演,请用几句话介绍一下。(5分)
学会感恩
西方有个感恩节。那一天,要吃火鸡、南瓜馅饼和红莓果酱。那一天,无论天南地北,再远的孩子,也要赶回家。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是,我们常常缺少一种感恩的思想和心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时侯背诵的诗句,讲的就是要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要感恩。但是,这样的古训并没有渗进我们的血液,有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无论生活还是生活,都需要感恩。
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谦虚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弯腰,便是属于前者;感受上苍懂得要抬头仰视,便是属于后 者。因此,哪怕是比自己再弱小的人给予自己的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帮助,这样的人也是不敢轻视、不能忘记的。跪拜在教堂时原那些人,仰望着从教堂彩色的玻璃窗 中洒进的阳光,是怀着感恩之情。
虽说大恩不言谢,但是,感恩一定不要仅发于心而止于口,对你需要感谢的人,一定要把感恩之意说出来。那不仅是为了表示感谢,就更是一种内心的交流,在这样的交流中,我们会感到世界因这样的息息相通而变得格外美好。
1、 解释“感恩”的 意思。(2分)
2、 文中例举哪些理由说明要感恩?(3分)
3、 我国有感恩的传统吗?并从文中找理由。(3分)
4、请例举课文中感恩的例子。(3分)
八、作文(35分)
我 这堂课
要求:从“喜欢”、“不喜欢”、“讨厌”中选择一个填在横线上,然后按题作文。要求写成一篇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要交代清楚是一堂什么课,以及这堂课的内容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