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选择题
1.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企业活力增强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生死攸关的转折
D.“两弹一星”的成功——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逐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
A.抗美援朝战争 B.新中国成立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三大改造
3.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4.有人说,这一事件即为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扫除了障碍,也改变了20世纪后期以来中国现代化的路径和方向。这一事件是指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开国大典
D.十一届三中全会
5.时间轴呈现历史发展脉络。以下关于某一主题的时间轴中①处应为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确立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6.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最主要的共同点是
A.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 B.会后都进行了全面拨乱反正工作
C.从中国国情出发 D.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以下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
②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③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
④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观察下面时间轴,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天津等地发表一系列谈话,史称“北方谈话”,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这一论述表明邓小平( )
A.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理性反思 B.主张政治上实行系统的拨乱反正
C.明确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对社会主义本质形成成熟的认知
10.“…没有人会预料到,当一个刚刚饱经十年文革摧残的国家复苏起来的时候,会爆发多么剧烈的能量,迎来多么欣喜的未来......这一年,中国站上了希望的新起点。”材料中“中国站上了希望的新起点”指的是
A.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B.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工作重心转移的决策
11.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是下列哪一次会议的召开( )
A.七届三中全会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2.“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开启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征程的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八大 C.开国大典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3.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 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此语总结的是
A.“一五”计划的成果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4.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沉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挣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开始奋起。”其中的“中国开始奋起”指的是
A.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寻求救国之路
B.《马关条约》的签订使维新人士变法图强
C.陈独秀等激进的民主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D.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融入世界
15.《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5日社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与该社论的决策内容同时出台的决策是( )
A.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城市相比,农村是落后的。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却历史地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之路。这条道路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请列举一例史实说明这条道路最初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条道路开辟的标志?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次重要会议的指导思想,在这次会议之后,中国逐渐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试比较中国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的共同点。
17.看图识史
从八七会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开辟新道路,调整新方向,创立新思想,开创新局面,不断实现党和国家的历史性转折。
看一看
(1)请将左侧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与这些历史事件所形成的重大战略思想连线。
想一想
(2)你认为哪一次会议实现的历史转折更为重要?简述理由。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在北京召开,大会提出伟大改革开放的决策,这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C项对应错误,符合题意;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两弹一星”的成功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A、B和D项对应正确,排除。故选C项。
2.C
【详解】
根据材料“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逐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结合所学可知,“它”是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在这条路的指引下,中国逐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C项正确;“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经济建设赢得了和平环境,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这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3.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D项正确;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排除A项;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进一步转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排除B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4.D
【详解】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20世纪后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因此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即为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扫除了障碍,也改变了20世纪后期以来中国现代化的路径和方向。故本题选D。
5.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78年,中共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然后,经过设立经济特区、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B项正确;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是在1956年,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确立是在1997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6.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的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因此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两次重要会议,正确分析中国主要矛盾变化和制定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是两次会议的共同点;而这些共同点归根到底都建立在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的基础之上。C项符合题意;ABD项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可排除。故选C项。
【点睛】
7.C
【详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①③符合题意。②是对邓小平理论的评价;④是在中共十五大上确立的,②④与题意不符。C项正确;ABD项不符题意,排除。故选C项。
8.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C项正确;1976年,粉碎“四人帮”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排除A项;“两个凡是”的方针是“左的错误”,排除B项;小岗村是最先进行改革的,实行包产到户,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9.A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论述表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理性反思。A项正确;政治上实行系统的拨乱反正、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对社会主义本质形成成熟的认知,都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这一年,中国站上了希望的新起点”指的是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上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D项正确;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1953年指定的,排除A项;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的结果,排除B项;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排除C项。故选D项。
11.D
【详解】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D项正确;七届三中全会为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党的工作规定了明确的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排除A项;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B项;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排除C项。故选D项。
12.D
【详解】
根据材料“……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并结合所学可知,开启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征程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D项正确;遵义会议召开于红军长征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有益探索,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这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3.D
【详解】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如果 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指的是思想领域的问题,要求人们解放思想,这是针对文革结束后“两个凡是”推行引起不满,之后在思想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而作的总结,D项正确;“一五”计划的成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均属于经济建设领域,不属于思想领域,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均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排除A、B、C项。故选D项。
14.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7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融入世界,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D项符合题意;鸦片战争和《马关条约》以及陈独秀都是中国近代史的事件和人物,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范围内,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结合排除法逐一分析四个选项的内容,不属于这一时期的事件排除,可得正确答案。
15.B
【详解】
根据“1978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B符合题意;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21世纪,A排除;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排除;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D排除。故选择B。
16.(1)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想攻打长沙受挫,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2)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都经历了挫折;都结合了本国国情;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
【详解】
(1)依据材料一“这条道路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和所学知识,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秋收起义,最初仍然是照搬苏俄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但是在攻打中心城市长沙时受挫,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果断提出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进军。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受挫后,创建了井冈山根据地,这是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2)依据材料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所学知识,1978年5月,思想界开展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在这次会议之后,邓小平等领导人逐渐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中国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都经历了挫折,其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后来都注意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者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找到了正确的革命或建设道路。
17.(1)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遵义会议——扩大会议认为我们在军事指挥上战略战术上基本上是错误的,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导;八七会议——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2)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八七会议上得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负责指挥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
从会议中选择一项,说出其重大意义即可,如: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