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选择题
1.1955年周恩来曾发言:“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这个会议”指
A.日内瓦会议 B.26届联合国大会 C.华盛顿会议 D.万隆会议
2.尼赫鲁谈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曾说:“这些原则不但对我们两国适用,而且对其他国家也适用。”“两国”指中国与
A.孟加拉国 B.缅甸 C.尼泊尔 D.印度.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周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间是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期
4.从发展模式来看,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的发展经验和模式,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道路选择。中国所走的发展道路是( )
A.霸权 B.扩张 C.结盟 D.和平
5.“君子和而不同”,这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大智慧,意思是“和谐但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巧妙运用这一智慧,为促进会议成功召开而提出了(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
C.“和平与发展”的战略 D.各国之间互不干涉内政
6.周恩来以非凡的外交智慧为新中国的外交做出了卓越贡献,是我国外交事业的奠基者。他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是在( )
A.万隆会议 B.开罗会议 C.波斯坦会议 D.雅尔塔会议
7.下列关于万隆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讨论亚非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②第一次由亚非因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
③会议始终在友好的氛围中进行
④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成功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
A.采取妥协退让的外交政策 B.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采取明哲保身的外交方针 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9.1955年,来自亚洲、非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亚洲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地点在( )
A.万隆 B.巴黎 C.纽约 D.柏林
10.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17.%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11.1953年底,周恩来在及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后来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A.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全方位外交的方针
12.周恩来同志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光辉一生中建立了卓著功勋、展现了崇高风范。今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下列关于周恩来的相关史实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安事变后参与和谈
②领导南昌起义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①②③ D.④②①③
二、综合题
13.识图题:观察下图,据图回答。
(1)请将下列所述历史事件的英文字母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交的国家。
B.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C.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2)观察地图,指出参加万隆会议的国家和地区有何分布特点 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在这次会议中所起的作用。
14.什么时候固步自封、闭关锁国,中华文明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什么时候坚持开放,中华文明就会繁荣发展。
材料一 (清廷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而浙省海防亦得肃清。
---《高宗实录》乾隆朝二十二年十一月戊戌
材料二 倘若中国方面将来产生一位聪明而有魄力之人物为其领袖,更能利用世界各国贡献与彼之近代文化方法,则余相信中国前途,尚有无穷希望。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瓦德西拳乱笔记》
材料三 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材料四 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构建开放包 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朝着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
——2019年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二、三,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本意是什么?最终得到了什么结果?
(2)根据材料三、四,比较“临时政府”和新中国对外政策上的相同与不同。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近代以来中国对外关系变化给你的启示。
15.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1)“跪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在何时得以根本改变?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这一时期有哪些重大的外交活动?
(2)从旧中国“跪着”办外交到当前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1954年6月28日和29日,中印、中缅分别发表联合声明,确认这五项原则将在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国家同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予以适用。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6月28日)
(3)材料二中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
材料三 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事物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同和差别是正常的,也可以说是必然的。我们主张,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在和平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江泽民在布什图书馆发表的演讲(2002年)
(4)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在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上也提出了类似“君子和而不同”的外交方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会议和外交方针分别是什么?
(5)请你概括材料二、三体现出的中国外交理念的共同之处。(写出两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55年4月,29个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会议期间,面对帝国主义国家对会议的干扰破坏,以及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曾发言:“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由此可知,“这个会议”指的是万隆会议,D项正确;日内瓦会议召开于1954年,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排除A项;26届联合国大会召开于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排除B项;华盛顿会议召开于1921-1922年,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详解】
根据材料“尼赫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尼赫鲁当时是印度总统,故两国”指中国与印度。D项正确;而孟加拉国、缅甸、尼泊尔都不是“两国”中的一国,排除ABC项。故选D项。
3.A
【详解】
据所学知识,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谈判中,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该原则的提出,开拓了我国外交新局面。1953年是20世纪50年代,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
4.D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始终走的是和平发展之路,中国引导各国从对抗走向对话,从冲突走向合作,倡导和平发展,反对霸权主义,D项正确;ABC项与事实不符,故排除。故选D项。
5.B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得到广泛的赞同。B项正确;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A项;1985年,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的科学论断,排除C项;互不干涉内政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之一,排除D项。故选B项。
6.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故A项正确;参加开罗会议的是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波茨坦会议和雅尔塔会议参加国是美、英、苏3国,均与题干“周恩来”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7.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的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讨论亚非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这是第一次由亚非因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所以①②④正确,选项D符合题意,③不正确,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
8.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9.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来自亚洲、非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亚洲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也就是万隆会议。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A项正确;巴黎、纽约、柏林也曾经召开会议,但不是亚非国家1955年召开会议的地点,排除BCD项。故选A项。
10.B
【详解】
题干限定时间是“1965年”,中苏两国从1959年开始破裂,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所以中国加大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所以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B项正确;60年代中国与美国之间没有实现外交关系正常,排除A项;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排除C项;当时还没有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1.B
【详解】
根据“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等信息可知这一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B;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新中国一成立就确立的,排除A;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排除C;全方位的外交方针不是此时周恩来提出的外交准则,排除D。
12.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西安事变后参与和谈,是1936年;②领导南昌起义,是1927年;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④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是1924年。因此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④②①③。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3.(1)上A、中B、下C
(2)特点:主要是曾经饱受帝国主义国家侵略和掠夺的北非、西亚、南亚、东亚和东南亚的国家和地区;作用: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交的国家是苏联,结合地图可知,A在上;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1954年在瑞士召开的日内瓦会议,结合地图可知,B在中;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是1955年在万隆召开的万隆会议,结合地图可知,C在下。
(2)根据地图可知,参加万隆会议的多是北非、西亚、南亚、东亚和东南亚的国家与地区,主要是曾经饱受帝国主义国家侵略和掠夺的国家与地区。
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帝国主义国家对会议的干扰,以及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分歧,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呼吁亚非各国加强合作,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与拥护,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14.(1)本意: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维护海防安全;结果:实力弱小,遭到外国侵略;清政府被推翻,被新政府替代。
(2)相同:履行文明国家的责任与义务;与外国保持和睦友好的合作关系。不同:临时政府相对依赖西方国家,而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政策。
(3)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要提高综合国力;顺应历史潮流;用开放的胸怀面向世界等。
【详解】
(1)根据材料一“(清廷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而浙省海防亦得肃清。”可知清政府闭关锁国本意是为了维护海防安全,防止沿海地区受到侵扰。根据材料二”中国前途,尚有无穷希望。“可知结果中国实力变的弱小,受到外国侵略。根据材料三” 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可知清政府被推翻,临时政府建立。
(2)根据材料三“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材料四”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构建开放包 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对比可知临时政府和新中国的相同点是履行文明国家的责任与义务;与外国保持和睦友好的合作关系。不同点是临时政府相对依赖西方国家,而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政策。
(3)本问时候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要提高综合国力;顺应历史潮流;用开放的胸怀面向世界等。
15.(1)新中国成立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苏建交;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亚非(万隆)会议。
(2)说明: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的经济、军事力量强大起来,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国家主权独立、国力强大是提高国际地位的根本保证。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影响:它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有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
(4)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5)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详解】
(1)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开辟了中国的新纪元,因此“跪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时期的重要外交活动有中苏建交;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亚非(万隆)会议等。
(2)根据材料“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旧中国“跪着”办外交到当前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说明了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的经济、军事力量强大起来,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国家主权独立、国力强大是提高国际地位的根本保证。
(3)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有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有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提出了类似“君子和而不同”的外交方针是“求同存异”方针。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材料三反映的“求同存异”方针都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