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01 14:1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一.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继本册教材“心中有祖国”、“人间真情”、“奋斗与生存”、“民俗民风”、“景物聚集”之后的又一组很具感染力、可为学生楷模、以介绍“名人风采”为主题的课文。 本单元共安排了《给家乡孩子的信》、《钱学森》、《詹天佑》、《鞋匠的儿子》四篇课文,及一个介绍家乡名人的习作(6)和一个练习(6)。 《给家乡孩子的信》是巴金写给孩子们的一封信,内容真实而具体,语言从容而舒缓,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个仁者的风范,恬淡而温情,表达了对家乡孩子真诚的的关怀、亲切的勉励,抒发了自己要让生命开花的美好情感,给人以人生启迪。 《钱学森》——本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课文的语言简洁、朴素,通过人物语言,体现了钱学森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詹天佑》一文讲述的是清朝末期,詹天佑不怕帝国主义者要挟嘲笑,不怕工程中的千难万险,主持修筑成功了京张铁路,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表现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课文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语言朴实通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鞋匠的儿子》一文以生动的事例叙述了两度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林肯,虽然出身贫寒,但面对态度傲慢、自恃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的人”的嘲讽,凭自己的智慧与宽容,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爱戴。全文语言朴实易懂,展现了林肯自信、潇洒、宽容、仁爱、正义的形象,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林肯的敬佩之情。 《习作6》是通过调查访问或直接拜访家乡的名人,获取真材实料,然后写出一篇介绍家乡名人事迹的习作。 《练习6》安排了五个项目,重点是语文与生活(内容是“有趣的倒顺词”)和口语交际(内容是“说出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两部分。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从提供的词语中选两个造句。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领悟林肯在辩论中处乱不惊,宽容大度的心态和以情动人的演讲风格,从而感受林肯伟大的胸怀,体现出语文教学的“醇厚”感。 4.领悟林肯在辩论中处乱不惊,宽容大度的心态和以情动人的演讲风格,从而感受林肯伟大的胸怀,体现出语文教学的“醇厚”感。 5.语文与生活,认识倒顺词现象。诵读与欣赏:《大风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学写毛笔字。 三、教学建议 1.学生字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方法,学习本单元的2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和8个只要求认识的生字。 2.加强学生的朗读指导,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理清文章脉络,感悟文本语言,品析人物的特点。 3.在教学的同时,结合文本素材和当今时代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爱祖国、实事求是、 乐于奉献、宽容大度的思想品德教育。 4.继续指导学生领悟和运用一人一事的写作方法。初步体会倒叙方式的基本特征和表达的好处。 5.复习巩固书信的格式,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书信与别人交流思想、学习、工作、生活情况。 6.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方式进行查找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7.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鼓励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得出结论。 四、教法探讨: 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了如下内容:一是朗读、背诵、复述等常规训练,意在继续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培养语感,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写字基本功。本册的样字为行楷,意在帮助学生在写好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书写速度。三是读抄常用词语。四是阅读训练。包括联系语境理解词句、句子;分析自然段、逻辑段;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等。五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从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方面进行局部仿写练习。以上作业均因课设练,不采取按本单元设置重点训练项目。 《给家乡孩子的信》是一封回信,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熟悉书信的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教学本课时要注意精读课文,加深感悟,主要抓住重点语段,反复朗读,体会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真诚关怀、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享受。如:读第一自然段要抓住“争先恐后、将个不停、好不热闹”三个词语,让学生想象四十多个孩子围着巴金爷爷叽叽喳喳说话的热闹场面,相信孩子们在信中可能会说些什么,从而感受巴金爷爷从信中得到的温暖。这篇课文课后有“作家卡片”,了解巴金的作品,鼓励学生借阅、阅读。 《钱学森》这一课在组织学生精读时重点要抓住钱学森的语言进行朗读品味,体会他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本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学这两段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两段所描绘的情景。特别是中秋赏月,倾诉思乡情怀的内容时,可以吟诵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想象当时的情景,再联系即将来临的中秋节,如果你的家人在外地打工,你的心情如何来理解。 《詹天佑》一文要抓住中心“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通过三件事来体现。在教学本课时,可以运用课文插图和演示的方法,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 《鞋匠的儿子》一文重点让学生体会宽容是一种力量,学习林肯襟怀坦荡、仁爱正义、宽容大度的优秀品质。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此为主线贯穿全文,引导学生潜心阅读。 《习作 6 》是一篇写人物的作文训练,重点是训练学生如何把调查访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提示学生在整理这些材料的时候,要注意说清楚人物的外部特征;名人在某一个领域作出的突出成绩;“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的最感动人的事迹,彰显出的精神、品质。在习作中懂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内在含义。在成文时,一定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介绍,切忌泛泛而谈。 本单元练习安排了五个项目。“语文与生活”展示了汉语言中有趣的倒顺词现象,“诵读与欣赏”要充分的读,读出诗的节奏,特别要强调“兮”的用法。本次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主要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说话能力和交际能力,并从名言中受到教益。 五.课时安排:3课时
六.教学时间:1.16 1.17
小学六年级语文形成性试题(复习用第6单元)
一、 听写句子。(6分)

二、读拼音,写词语(10分)
yuán liànɡ xiàn mù bēn fù ɡònɡ xiàn bīn kè
( )( ) ( )( ) ( )
pān dēnɡ wǔ rǔ yóu yù cháo xiào chénɡ kěn
( )( )( ) ( ) ( )
三、补充词语(8分)
魂( )梦( ) 高山( )( ) 悬崖( )( ) ( )风( )号
黄沙( )( ) ( )入深( ) ( )山越( ) 名门( )( )
四、填空(16分)
1、在 的大海上,“华威号”客轮正 驶向上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甲板上,深情地 着远方。“啊!我就要回到
的故乡了!”他老泪纵横,情不自禁地吟起了一首小诗“赶车,赶船,一踏上故土主满眼春天……(4分)
2、如果你有一天坐火车过表龙桥车站,看到詹天佑的铜像。你会对他说:
(2分)
3、照样子,写三对词语“蜂蜜—蜜蜂”
(3分)
4、“失”字有多种意义,在不同的词语中应选哪一种,请在括号里填上编号。(4分)
失:1没达到目的 2改变常态 3错过 4丢 5找不着 6错误,疏忽
大惊失色( ) 实验失败( ) 失物招领( ) 工作失误( )
5、默写《大风歌》: (3分)
五、口语交际(5分)
我平在平时的阅读中,已经学习了不少名言。你最喜欢哪句名言?这句名言给了你哪些启发?请写下来。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0分)
(一)给家乡孩子的信(节选)
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有人问我“生命开花”是什么意思。我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 只有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1、 “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是什么意思?(2分)

2、你如何理解“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这句话。(3分)

(二)
在日本,一位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郊游,父亲钓鱼,儿子在一旁玩耍。
在离湖边不远处,有一个很深的大坑。孩子好奇,自己偷偷摸索着下到坑里。玩了一阵子后他发现,大坑离地面很高,下来容易上去难。
于 是他不得不求助正在钓鱼的父亲:“爸爸,爸爸,帮帮我,我上不去了!”但他没有得到回应。其实,此时此刻他知道他的父亲正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钓鱼,他没有 想到,父亲会对其求助置之不理。于是,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愤怒。他开始直呼父亲大人的名字,并称之为“八格牙路(混蛋)”。他的父亲还是置之不理。
这时,天渐渐地黑下来,出于恐惧和无助,他的第二个反应是哭泣,又哭又喊,足以令做父亲的揪心。结果得到的反应还是沉默。之后,他不得不自己想办法了。他在坑里转来转去,寻找可以上去的地方,
终于,他发现在坑的另一面,有几棵可以用于攀缘的小树。他艰难地爬上来。
此时此刻,他发现父亲还在那里叼着烟卷,悠闲地一动不动地钓着他的鱼。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顽童,没有抱怨,更没有愤怒,而是径直走到父亲身边,自豪地对父亲说:“老爸,是我自己上来的!”
1.读文章,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并填在横线上。 (1分)
2.读文章,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的词语。选择其中一个词语造句。
(1)足以 (2)径直 (3)置之不理 (2分)
3.儿子在坑里,发现自己危险后,他的第一个反应是( )第二个反应是( )。而得到父亲的回应是( ),儿子最后的办法是( )。(4分)
4.读完文章,你的疑惑是 。反复读后,你对这个疑惑的理解是 (4分)
5.如果你也发生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你的父亲或其他大人会怎么做?(4分)


九作文(35分)
题目: 自我画像
要求:(1)抓住自己的特点来写。
(2)要有具体的事例来加以说明。提示: 《自我画像》就是自己写自己,即用文字给自己画个像,写出自己某一个性格特点。 动笔之前要考虑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脾气、习惯等等,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之处。然后抓住某一个方面,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或几个事例加以说明。 因为“画像”,所以写好自己的外貌尤其重要,要进行恰当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3)不少于450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