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选择题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赞颂了“秦王”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
A.确立皇帝制度 B.废分封,立郡县
C.统一度量衡 D.兼并六国
2.下图是秦朝政府的基本组织模式。这种组织模式的本质特征是( )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全面推行郡县制
C.皇权至高无上 D.中央与地方相互制衡
3.易中天说:“秦,虽死犹存,他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度
B.以秦国圆形方孔半两钱为统一货币
C.派遣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
D.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4.《中国古代史》中记载:“秦统一以后,‘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这意在说明秦的统一
A.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建立了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C.使平民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 D.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基础
5.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6.秦统一六国之后,丞相王绾建议承袭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廷尉李斯认为:周文武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对于李斯的建议,秦始皇当即予以肯定。于是全国推行
A.皇帝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7.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秦朝时万里长城的起止点是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东起临洮,西到辽东
C.西起陇西,东到东海 D.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8.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这得益于
A.秦朝统一中国 B.秦朝统一货币
C.秦朝统一文字 D.秦朝统一度量衡
9.秦始皇建立的地方行政模式是
A.郡-县-乡-亭-里 B.县-郡-乡-亭-里
C.郡-县-亭-乡-里 D.县-郡-亭-乡-里
10.我国自古就有“三皇五帝”的传说,后来皇帝成为了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请问它的出现与谁有直接关系( )
A.秦始皇嬴政 B.汉高祖刘邦 C.人文始祖黄帝 D.人文始祖炎帝
1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出自李白《古风》组诗,与此句描述气势相关的事件是
A.牧野之战 B.桂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秦灭六国的战争
12.经典诵读蕴含丰富的历史资料与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世宋……太祖兴,国大明”中包含为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作出突出贡献的朝代有( )
A.秦朝、隋朝、宋朝、明朝 B.秦朝、隋朝、元朝
C.金朝、元朝、明朝、清朝 D.秦朝、宋朝、明朝、清朝
二、综合题
13.秦王嬴政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结束了诸侯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其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天降大任,实现统一]
材料一:
材料二:秦王嬴政任用许多能干的人。李斯原来是楚国一个布衣,被秦王拜为客卿。王翦是秦国名将,嬴政因未采纳王翦的建议,伐楚失败,就亲自到王翦家,当面检讨。
(1)试根据材料一、二并联系所学,分析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制度创新,巩固统一]
(2)某学生制作了下图,请你来协助完成。
(3)下表列出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一系列措施,请你完成它。
[国家统一,泽被后世]
(4)结合秦统一天下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谈谈其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1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人对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格局进行描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古风》组诗中的诗句,描述了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气势。
(1)材料一中这种政治格局的出现与哪一制度有关?这种制度的实行,最终导致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混战局面。之后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维护国家统一该制度被哪种制度所取代?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秦王扫六合”的历史意义。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什么制度?它采用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
(3)中国古代朝代的兴亡都与统治者的统治方式密切相关。通过以上探究,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陆续灭了六国,并采用以法家为主、兼蓄并用其他学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格局。
--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
材料二:秦统治者把“皇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
材料三: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如图)
材料四:“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 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中,秦朝的建立者是谁?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有哪些?
(3)材料三图示中,哪位官员负责管理行政事务?秦朝是如何管理地方的?
(4)结合材料四,列举两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简要说明这些措施对国家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定都咸阳,D项正确;ABC项都与秦王嬴政相关,但不是嬴政最主要的功绩,排除ABC项。故选D项。
2.C
【详解】
依据题干可知示意图反映的是秦朝政府建立了一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而这套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C项正确;中央集权制度属于这种组织模式的组成部分,但不属于本质特征,排除A项;郡县制属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之一,也属于这种组织模式的组成部分之一,不属于本质特征,排除B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直接管理,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并不是中央与地方相互制衡,排除D项。故选C项。
3.A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朝建立后创立了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在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该制度被后世王朝所继承,所以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A项正确;BD项是经济措施,C项是军事措施,不是政治制度,排除BCD项。故选A项。
4.C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黎民免于战国”可知,这是说,老百姓不再受战争之苦,C项正确;材料是说秦统一和老百姓生活之间的关系,排除BD两项;焚书坑儒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排除A项。故选C项。
5.D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群臣议政起到了集思广益的作用,使皇帝在作出最终决策时能够更加科学,D项正确;由材料内容“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可知,军国大事最终是由皇帝裁决的,而不是由朝臣决定,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排除B项;群臣的议政并不能起到限制皇权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
6.C
【详解】
根据材料“周文武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对于李斯的建议,秦始皇当即予以肯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废除分封制。秦始皇时期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C项正确,排除B项;皇帝制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A项;夏朝时期开始实行世袭制,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7.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抵御匈奴袭扰,秦朝修筑了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A项正确;秦长城东起辽东,西到临洮,陇西、东海、嘉峪关等地均不是秦长城的起止点,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点睛】
8.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前221年,秦朝建立,它统一文字,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对后世影响深远,C项正确;材料是强调文化的交流,而文化交流的载体除了语言就是文字,而不是说疆域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9.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秦始皇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地方行政模式是郡——县——乡——亭——里,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0.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一切军政大权,赢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选项A符合题意;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B排除;距今大约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有炎帝和黄帝,他们结成联盟打败东方的蚩尤部落,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选项CD排除。故选A。
11.D
【详解】
根据“秦王扫六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秦灭六国的战争,公元前230-前221年,秦王嬴政(后称秦始皇)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定都咸阳,D符合题意;ABC项与“秦王扫六合”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12.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分裂割据状态,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状态;1276年元朝的军队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辽宋夏金的长期分裂割据状态;而宋朝没有完成国家统一,明朝、清朝不是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才完成国家统一的。由此分析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作出突出贡献的朝代有秦朝、隋朝、元朝,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3.(1)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一跃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长平之战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嬴政重用人才,有雄才大略;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等。
(2)①皇帝②丞相③郡守。
(3)经济:货币;文化:文字;交通:车辆、道路、灵渠;军事:长城。
(4)①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②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③秦朝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后世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详解】
(1)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材料一左图为商鞅变法,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一跃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右图为秦国和赵国之间的长平之战,秦国打败赵国,此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材料二“秦王嬴政任用许多能干的人”说明嬴政重用人才;其他原因还包括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等。
(2)依据所学可知,秦统一后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的制度。①指的是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掌管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分管军事、行政和监察事务;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称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故填:①皇帝②丞相③郡守。
(3)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在经济、文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交通上,统一车轨,即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为解决运输困难,开凿灵渠;军事上,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以防御匈奴。这些措施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4)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秦的统一天下意义在于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从统治措施上说分为加强统治建立的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和巩固统一的一系列措施。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秦朝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后世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14.(1)分封制;郡县制。
(2)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法家思想。
(3)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施仁政,方得民心。
(1)
由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判断是西周的分封制。秦朝建立之后,建立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2)
“秦王扫六合”是指秦统一天下,秦朝统一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它采用了诸子百家中法家学派的思想。
(3)
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施仁政,方得民心。
【点睛】
15.(1)嬴政(秦始皇)
(2)首创皇帝制度,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在地方上建立郡县制。
(3)丞相。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和县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4)措施: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统一文字。意义: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巩固了统一。
【详解】
(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朝的建立者是嬴政(秦始皇)。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朝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包括首创皇帝制度,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在地方上建立郡县制。
(3)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的政治体制中丞相负责管理行政事务。秦朝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和县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4)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结合所学可知包括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统一文字等。意义主要是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巩固了统一。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