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8.6、物体的浮沉条件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8.6、物体的浮沉条件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9 18:2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8.6、物体的浮沉条件
一、单选题
1.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装置中,能用来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A. B.
C. D.
2.甲轮船的满载时的排水量与乙潜水艇浸没时的排水量相等,均为5000t,轮船满载浮在水面上,潜水艇在深海中悬浮,两处海水密度有一定差异,深海中海水的密度更大。比较甲乙而言,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潜水艇受到浮力更大 B.甲轮船受到浮力更大
C.乙潜水艇排开海水的体积更大 D.甲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更大
3.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体积相同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并将甲乙两物块用细线捆在一起放入水中,则捆绑后的物体在水中(  )
A.漂浮 B.悬浮 C.沉底 D.无法判断
4.水平桌面上,完全相同的甲、乙、丙容器中装有三种不同液体,将同一实心小球放入容器中,静止时三容器中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所受的浮力 F浮甲=F浮乙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乙5.将一密度均匀的正方体轻轻放入盛满浓盐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2g浓盐水溢出;若将该物体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煤油溢出(浓盐水密度为1.2×103kg/m3,煤油密度为0.8×103kg/m3,以下说法中(  )
①该物体前后两次所受浮力之比为9∶8
②该物体前后两次排开液体体积之比为4∶3
③该物体的密度为0.9×103kg/m3
④该物体在煤油中可能沉底或悬浮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
6.木头、小鱼、石块、海螺在水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木头与石块的质量相等且大于小鱼的质量,小鱼与海螺的质量相等。分析它们所受的浮力,正确的是(  )
①木头受到的浮力最大
②小鱼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重
③石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它自身的重力
④海螺受到的浮力大于它自身的重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将同一物体放在液体中的三种情况如图所示,比较它受到的浮力大小,表示浮力最小的是(  )
A.图甲 B.图乙 C.图丙 D.无法比较
8.壮乡“三月三”俗称“歌圩节”,当天,饮州的人们会登上游船,在铁江举行山歌对唱。小明发现当人们登上游船后,船会下沉一些,那么(  )
A.游船的重力将会减小 B.船排开水的体积增大
C.水对船的浮力将减小 D.水对船的浮力将不变
9.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的水面相平。现将a、b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两个容器内,静止时a沉在甲容器底部,b悬浮在乙容器的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物体的密度ρa=ρb
B.a、b两物体的质量ma<mb
C.a、b两物体所受的浮力Fa>Fb
D.放入a、b两物体后,甲、乙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甲>p乙
10.水平桌面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将 A、B 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VB=2VA)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如图所示,两物体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物体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A和 FB,液体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A>FB,ρ甲>ρ乙 B.FA=FB,ρ甲=ρ乙
C.FA=FB,ρ甲>ρ乙 D.FA<FB,ρ甲<ρ乙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其中A正在上浮,B在悬浮,C在下沉,则A受到的浮力______重力,B受到的浮力______重力,C受到的浮力______重力。(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2.一艘轮船空载时的排水量是3000t,装满货物时的排水量为8000t,那么这艘轮最多可以装载______t的货物。如果它从长江驶进大海,它所受到的浮力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船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3.将一小球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甲中,小球静止后,溢出酒精的质量是80g,小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为 ____ N;将其轻放入未装满水 底面积为100cm2的大烧杯乙中,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是45g,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加了50Pa,则乙杯中水面升高 ___ cm;小球的密度是 ___ kg/m3 (, )
14.某油轮的排水量为5106千克,则满载时油轮受到的浮力为______牛。若油轮满载,从海水密度较小的水域驶入密度较大的水域,油轮所受到的浮力将______,其船身浸入海水中的体积将______(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5.善于奇思妙想的小强及其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温度为20℃)进行综合实验。该小组想研究“密度计的工作原理”。图甲所示是密度计的简化模型,在一根粗细均匀的玻璃管内放一些小铅粒使其能竖直漂浮在液体中,设玻璃管浸入液体的深度为h液,该液体密度为ρ液,密度计漂浮在水中时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水,水的密度为ρ水,则浸入液体的深度h液=______(用给出的物理量表示),由此可知,此密度计漂浮在煤油(密度为0.8×103kg/m3)中时浸入深度h煤油=________h水(填数值),密度计刻度特点是_______(选填选项前序号)①上小下大 ②上大下小 ③均匀 ④上疏下密 ⑤上密下疏。
三、综合题
16.如图甲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长为15cm的细线与木块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现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装满容器,如图乙所示。若细线中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如图丙。求:
(1)图丙中的A点对应木块在水中的位置是处于______状态;
(2)该木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多少N?______ ;
(3)该木块的密度为多少?______
(4)请在图丁中作出在此过程中木块所受浮力F浮随水位h变化的大致图像。______
17.某型号声呐,质量为。其内部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空腔,声呐每个空腔的侧上方都用轻薄易腐蚀材料制成的密封盖密封,密封盖质量和体积均不计,当密封盖浸泡在海水中,将逐渐被海水腐蚀,海水进入空腔导致声呐逐渐下沉。某次公海军事演习,反潜飞机向海中投入该声呐,声呐在海中静止后露出整个体积的。此时上下空腔均没有海水进入,如图甲所示;24小时后,声呐没入海中处于悬浮状态,声呐下空腔充满海水而上空腔没有海水进入,如图乙所示;再经过24小时后,声时沉入海底,上下空腔均充满海水,如图丙所示。(已知),
(1)图甲中,声呐所受浮力为__N;
(2)声呐整个体积为__m3;
(3)当声呐底部位于海面下深度时(未沉入海底),所受海水的压强为__Pa;
(4)每个空腔的体积为多少m3?______
18.小明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适量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竖直 _____在液体中,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______它的重力(选填“>”、“<”或“=”).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液___ρ水(选填“>”、“<”或“=”),ρ液与ρ水、h及H的关系式是ρ液=________.
(3)小明取来食用油,先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其密度,测量的原理是______,然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但操作时却出现了如图(c)所示的情形,这是因为密度计的重力
_____它所受到的浮力(选填“>”、“<”或“=”).在不更换食用油和密度计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怎样的尝试,才能使密度计能正常测量食用油的密度:_________写一种就行,合理即可).
19.小明制作了简易密度计,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圆管),在其下端放入适量的细沙并用石蜡封口,吸管的长度为L,外直径为d,总质量为m。
(1)密度计竖直漂浮在水中,密度计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的重力;
(2)如图把该简易密度计放入某液体中时,浸入液体中的长度为h,该液体的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如将该简易密度计从水中取出放到酒精中,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长度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如图所示的装置,当风从该装置吹过时,其上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不同,导致其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使该装置受到向上的力的作用,该力可以通过测力计指针的偏转来反映,所以该装置可以用来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故A符合题意;
B.该装置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故B不符合题意;
C.该装置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用来测量大气压的值,故C不符合题意;
D.该装置是用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详解】
AB.由题意可知,轮船和潜水艇的排水量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轮船和潜水艇受到的浮力也相等,故AB错误;
CD.由F浮=ρ液gV排可知,,由题意可知,两者所受的浮力相等,轮船所处海水的密度小于潜水艇所处液体的密度,因此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大于潜水艇排开海水的体积,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
由密度公式根据上图可知甲物体的密度
乙物体的密度
当将体积相等的甲、乙捆在一起后,根据
G=mg=( mb+ma)g
捆绑后的物体的重力为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捆绑后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因捆绑后的物体的重力大于浸没时的浮力,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则捆绑后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最后沉底,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详解】
A.根据图示可知,小球在甲中悬浮,所以小球受到的浮力
F浮甲=G
小球在乙中沉底,所以小球受到的浮力
F浮乙<G
小球在丙中漂浮,所以小球受到的浮力
F浮丙=G
同一实心小球,重力不变,所以小球受到的浮力
F浮甲=F浮丙>F浮乙
故A错误;
B.小球在甲中悬浮,所以甲液体的密度
ρ甲=ρ
小球在乙中沉底,所以乙液体的密度
ρ乙<ρ
小球在丙中漂浮,所以丙液体的密度
ρ丙>ρ
同一实心小球,重力不变,所以
ρ乙<ρ甲<ρ丙
故B错误;
C.三容器的液面等高,根据p=ρ液gh可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乙故C正确;
D.甲、乙、丙三个容器完全相同,三容器液面相平,由图知液体的体积
V甲=V乙<V丙
因为液体的密度关系为
ρ乙<ρ甲<ρ丙
所以由m=ρV可知,三容器内液体的质量
m乙<m甲<m丙
由G=mg可知液体的重力
G乙液<G甲液<G丙液
则容器及容器内液体和物体的总重力
G乙<G甲<G丙
桌面所受的压力
F压乙故D错误。
故选C。
5.A
【详解】
①因为大烧杯内原来装满浓盐水,所以,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
物体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
故该物体前后两次所受浮力之比为,故①正确;
②该物体前后两次排开液体体积之比为
故②错误;
③④由得排开水的体积
假设物体在盐水中悬浮或下沉,则物体的体积
由于煤油的密度小于盐水,所以物体在煤油中一定下沉,则排开煤油的体积:
排开煤油的质量应该为
因为,所以物体在盐水中不能悬浮或下沉;
可见,物体在盐水中一定漂浮,则物体的重力
物体受到煤油的浮力
因此,
所以物体在煤油中下沉,故④错误。
则物体的体积
物体的质量
物体的密度
故③正确,④错误。
故选A。
6.A
【详解】
③④由图可知,木头漂浮,木头受到的浮力等于它自身的重力;石块和海螺处于沉底状态,石块和海螺受到的浮力要小于自身的重力;小鱼悬浮在水中,小鱼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故③④错误;
②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小鱼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重,故②正确;
①木头与石块的质量相等且大于小鱼的质量,根据G=mg可知,木头与石块的重力相等且大于小鱼的重力,由此可知,木头受到的浮力要大于小鱼和石块受到的浮力;小鱼与海螺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小鱼受到的浮力要大于海螺受到的浮力,由此可知,木头受到的浮力最大,故①正确。
故选A。
7.A
【详解】
由阿基米德原理知,同一物体在煤油和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由因水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故
由乙、丙两图知,物体在水悬浮,在盐水中漂浮,由物体沉浮条件知,物体在水和盐水中受到的浮力相等,等于物体的所受的重力,即
故选A。
8.B
【详解】
A.人们登上游船过程中,船的重力变大,故A错误,A不符合题意;
B.当人们登上游船后,游船一直处于漂浮状态,船的浮力增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船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故B正确,B符合题意;
CD.登上游船过程中,游船一直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所以,游船受到的浮力变大,故CD错误,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D
【详解】
AB.a沉在甲容器底部,则
ρa>ρ水
b悬浮在乙容器的水中,则
ρb=ρ水
所以
ρa>ρb
a和b体积相同,由m=ρV可知
ma>mb
故AB错误;
C.a沉在甲容器底部,b悬浮在水中,它们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它自身的体积,它们的体积相同,所以它们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它们的浮力相同,即
Fa=Fb
D.放入a、b两物体后,它们排开水的体积相同,两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甲容器口小,乙容器口大,所以甲容器中水面较高,根据p=ρgh可知甲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较大,即
p甲>p乙
故D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
A、B两个实心物体,由于质量相等,则其重力也相等,即
GA=GB
甲图中物体A漂浮,则浮力等于重力,即
FA=GA
乙图中物体B悬浮,则浮力等于重力,即
FB=GB
所以
FA=FB
根据题意知道,VB=2VA,则比较甲乙图知道
VA排<VB排
由于浮力相同,由F浮=ρ液gV排知道
ρ甲>ρ乙
故C正确。
故选C。
11. 大于 等于 小于
解决此题要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当浮力大于物体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等于物体重力时物体悬浮,可停在液体内部任意一位置,当浮力小于物体重力时物体下沉。
【详解】
[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A正在上浮,说明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2]B物体悬浮,受平衡力,浮力等于重力。
[3]C物体下沉,说明浮力小于重力。
12. 5000 不变 变小
本题利用了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漂浮条件)和液体的压强公式,知道轮船满载时的排水量就是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是关键。
(1)已知轮船空载时排水量,即轮船空载时所排开的水的质量,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求轮船自身的质量,然后再根据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求轮船和货物的总质量;
(2)根据浮沉条件可知道船都是漂浮状态,则浮力都等于重力,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液可确定船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化。
【详解】
[1]轮船空载时漂浮

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轮船满载时漂浮,则

m排

[2]它从长江驶进大海,仍然是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则浮力不变。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液体的密度变大,而浮力不变,所以船排开水的体积变小。
13. 0.8 0.5 0.95×103
【详解】
[1]小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
F浮=G排=m排g=0.08kg×10N/kg=0.8N
[2]据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得,乙杯中水面升高的高度
[3]若小球不是漂浮在水中,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小球放入酒精与水中受到的浮力之比为
F浮1:F浮2=ρ酒精:ρ水=80:100
而升高的那部分水的质量
m=ρ水V=ρ水S h=1.0g/cm3×100cm2×0.5cm=50g
则排开的水的总质量为
m总=45g+50g=95g
那么小球放入酒精与水中受到的浮力之比是80:95,所以小球是漂浮在水中,则小球的质量
m=95g

95g>80g
所以小球在酒精中下沉,则小球的体积
那么小球的密度
14. 4.9×107 不变 变小
【详解】
[1]由于轮船漂浮,由物体浮沉条件知道,满载时油轮受到的浮力
F浮=G=mg=m排g=5×106kg×9.8N/kg=4.9×107N
[2]轮船漂浮,自重不变,所以,轮船从海水密度较小的水域驶入密度较大的水城,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自重,大小不变。
[3]由于受到的浮力不变,由F浮=ρ液gV排知道,从海水密度较小的水域驶入密度较大的水域,排开水的体积变小。
15. 1.25 ①④
【详解】
[1][2]密度计在水中和在被测液体中都是漂浮的,所以浮力相等,由
F浮=G排=ρ液gV排=ρ液gSh
得到
ρ水gSh水=ρ液gSh液
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
h液=
此密度计漂浮在煤油中时浸入深度
h煤油==1.25h水
[3]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F浮=G,即
ρ液gV排=ρ液gSh=mg
ρ液=
h为密度计浸入液体的长度,ρ液越小,浸入部分的长度越长,上面的刻度显示越小,上小下大。刻度不均匀,ρ和h是反比例函数,刻度分布不均匀。
16. 漂浮 10N
【详解】
(1)[1]没有加水时,物体的重力等于支持力,当向容器中缓慢加水,浮力变大,浮力小于重力,故容器底对物体有支持力,绳子对物体没有拉力,再慢慢加水,浮力等于重力,支持力为零,绳子的拉力也为零,此时物体漂浮,再加水时,浮力大于重力,绳子有拉力,故在A点时,是物体漂浮,浮力等于重力,且绳子的拉力为零。
(2)[2]该木块的体积为
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故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10N。
(3)[3]木块的重力为
木块的质量为
木块的密度
故木块的密度为。
(4)[4]物体的重力为6N,故在A点时,物体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故为6N,此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为
此时水的深度为
那么在0~6cm时,浮力为
故那么在0~6cm时,浮力与水的深度成正比,且当h为零时,浮力为零,h=6cm时,浮力为6N;
当浮力大于6N时,绳子慢慢拉直,绳子的拉力为零,这个过程中,物体一直漂浮,故浮力等于重力,大小不变,而绳子的长度为15cm,故接下来的15cm,此时水面的高度为21cm,浮力不变;当h>21cm时,绳子慢慢有拉力,此时的浮力与深度的关系式为
最终全部浸没,浮力为10N,漂浮时,物体浸没6cm,物体有4cm露出,那么再增加4cm的水,物体就浸没了,故当h=25cm时,浮力为10N;继续加水,根据可知,浮力不变,故图像如下图所示:
17. 66
【详解】
(1)[1]图甲中,声呐在海中静止后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漂浮条件可知浮力
(2)[2]根据可得图甲中,声呐浸没在水中的体积
已知声呐在海中静止后露出整个体积的,则声呐整个体积
(3)[3]当声呐底部位于海面下100m深度时所受的海水压强
(4)[4]图乙中,声呐受到的浮力
根据悬浮条件可知
声呐下空腔力的海水重力
根据可知一个空腔的容积
18. 漂浮 = > ρ= > 再向容器中加食用油或换用直径较小的容器
【详解】
(1)为了让饮料吸管能竖直的漂浮在液体中,吸管下端塞入一些金属丝作为配重,这样做目的是为了降低重心,让密度计竖直漂浮在液体中;
饮料吸管竖直的漂浮在液体中,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吸管所受浮力与重力相等;
(2)由于吸管在如图、2图中均漂浮,
所以F浮=G,
则在水和另一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所以F浮=ρgV排,V排a>V排b,
所以ρ水<ρ液.
设吸管的底面积为S,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
F浮水=F浮夜,即ρ水gSH=ρ液gSh,
h=.
(3)测量其密度,测量的原理是ρ=;
密度计下沉,因为密度计的重力大于它所受到的浮力;
图(c)所示的情形,说明密度计的重力过大,应该使密度计漂浮在液体中,不能沉底,因此不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再向容器中加油或者将容器换成直径细些的,以提高油的深度.
19. 等于 变大
(1)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
(2)首先根据F浮=G计算出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再根据V排=Sh计算出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最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计算液体的密度。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可知,当浮力相等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据此分析比较。
【详解】
(1)[1]密度计竖直漂浮在水中,则它处于平衡状态,根据浮沉条件可知,密度计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2)[2]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F浮=G=mg
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
则液体的密度为
(3)[3]密度计在水中和酒精中都是漂浮,那么它受到的浮力不变。而ρ酒精<ρ水,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可知
V排酒精>V排水
即密度计进入液体中的长度变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