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二 年级 语文 科 学案
学习内容:《窗》
教学过程(收获)
3. 读完全文,我们知道窗外的这座美丽的公园,都是"靠近窗口的病人"精心编造的。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4. 文章第六段的"想法"在文中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实际是指什么?"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变得愈加强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 文章8-12段中,"不靠窗口的病人""文丝不动""仍然盯着天花板",刻画出此人什么形象?
三、探究学习:
为什么同是在一个位置观看,一位病人看到了丰富多彩的窗外世界,另一位病人只看到了一堵光秃秃的墙?请思考本文题目"窗"的丰富涵义。
四、拓展学习:
"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试根据人物性格和小说情节,发挥想像,续写一段"他"心理活动。
学习目标: 1. 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人性的美与丑。 2. 理解对比描写对凸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3. 理清情节结构,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方法。
学习重点: 1.理解对比描写对凸现人物形象的作用2. 理清情节结构,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方法
学习难点: 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人性的美与丑
一、自主学习:
1.生字:俯瞰( ) 一泓( ) 斑斓( )( ) 栩栩如生( ) 充塞( ) 洗漱( ) 挪动( ) 肘子( ) 吁吁( ) 光秃( )
2.学生速读课文,理清小说结构。(按照小说的结构特点,把课文分为四个部分)
二、合作学习:
1. 文章一开始反映出两个人的关系应该是融洽的,请在文中找出证据。
2. 文章第三段写靠近窗户的病人为同伴描述他并未见到"窗外景物",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教学反思(疑惑)
第 1 页 第 2 页